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接系统对四肢和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忠水 王军 +4 位作者 孟云 王延国 师大雷 翟贵亮 冯楠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IFS)应用于四肢和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四肢和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BCIFS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IFS)应用于四肢和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四肢和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BCIFS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两组患者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0.0 ml,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5个月,肢体功能平均评分为83.2分,该4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1,t=16.741,t=6.304,t=9.246;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其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4个月,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82.98%。结论:BCIFS手术在四肢和骨盆骨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手术具有操作灵活、固定效果可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四肢和骨盆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髁间后区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忠水 王树锋 +2 位作者 王来旭 张耀 李进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髁间后区骨折 治疗 诊断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疗效
下载PDF
双重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3
作者 周忠水 李进沛 +4 位作者 李玉新 路培发 王明山 吕占辉 张克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2期1583-1583,共1页
股骨下段骨折临床上日益多见,由于其解剖结构特点及靠近膝关节,治疗较为困难,尤其是粉碎骨折其治疗更为棘手,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内固定器材,但均非尽善尽美,作者自1998年始以Ender钉做髓内固定,在股骨外侧应用加压钢板做髓外固定,经临床应... 股骨下段骨折临床上日益多见,由于其解剖结构特点及靠近膝关节,治疗较为困难,尤其是粉碎骨折其治疗更为棘手,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内固定器材,但均非尽善尽美,作者自1998年始以Ender钉做髓内固定,在股骨外侧应用加压钢板做髓外固定,经临床应用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手术治疗 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手术方法 ENDER钉 加压钢板
下载PDF
应用肘内侧切口治疗儿童完全移位的髁上骨折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克民 赵德伟 +4 位作者 吕占辉 王明山 周忠水 张耀 王来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5期397-398,共2页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以往多采用肘后侧或肘外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自1998年2月~2002年3月应用肘内侧入路,对完全移位的4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以往多采用肘后侧或肘外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自1998年2月~2002年3月应用肘内侧入路,对完全移位的4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3~12岁,平均6.5岁。右侧24例,左侧18例,伸直型4例,伸直尺偏型26例,伸直桡偏型7例,屈曲型5例:合并尺神经损伤症状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切口治疗 移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肘内侧 儿童 肘外侧入路 3~12岁 尺神经损伤 内侧入路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术前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延国 鲁秀国 +2 位作者 周忠水 翟贵亮 郑燕平 《脊柱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应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单纯性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36例,传统骶棘肌剥离入路手术34例。比较2种... 目的对比观察应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单纯性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36例,传统骶棘肌剥离入路手术34例。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后凸Cobb角矫正率、椎体塌陷矫正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等。结果 2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拆除内固定后椎旁肌间隙入路VAS评分高。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术前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手法 骨科 内固定器
下载PDF
一期病灶清除并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结核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延国 宫庆娜 +3 位作者 周忠水 王军 师大雷 翟贵亮 《脊柱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一期手术病灶清除术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一期手术行病灶清除并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6例颈椎结... 目的探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一期手术病灶清除术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一期手术行病灶清除并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6例颈椎结核患者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26~75岁,平均45.4岁。其中累及颈椎单椎体7例、相邻双椎体12例、3椎体4例,合并脊柱其他部位结核病灶3例(包括T5 1例、T12 1例、L3 1例)。1例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前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9分,平均5.7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7~12分,平均10.1分;术前病变节段Cobb角21.5°±6.1°;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C级2例,D级3例,E级21例。术前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待红细胞沉降率(ESR)<50 mm/h后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节段及病变情况选择颈椎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术后继续规范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3~49个月,平均25.3个月。术前症状均明显改善,骨性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时,颈部VAS评分(1.1±2.7)分,JOA评分(15.1±3.9)分,病变节段Cobb角4.7°±6.1°。1例上颈椎结核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皮下脂肪液化、切口不愈合,给予手术清创缝合后二期愈合。术后未发生颈椎结核复发。结论在术前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根据病变节段采用一期彻底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治疗颈椎结核,术后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是提高颈椎结核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结核 脊柱 清创术 内固定器 骨移植
下载PDF
应用各种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克民 王树锋 +4 位作者 吕占辉 王明山 周忠水 张耀 王来旭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总结各种带蒂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面积及部位,对56例手背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各种带蒂皮瓣修复。结果53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出现皮缘部分坏死,8例需二期手术修整。结论采用各种带... 目的总结各种带蒂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面积及部位,对56例手背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各种带蒂皮瓣修复。结果53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出现皮缘部分坏死,8例需二期手术修整。结论采用各种带蒂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可靠,但要掌握一定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手背部软组织缺损 带蒂皮瓣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楠 马珂 周忠水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4期196-197,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镇痛,对照组给予硫酸吗啡注射液镇痛,观察两组患者VAS...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镇痛,对照组给予硫酸吗啡注射液镇痛,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RVA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两组在术后12、24、48、72 h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镇痛补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中重度恶心2例(4.44%),呕吐3例(6.67%);对照组发生中重度恶心9例(20.45%),呕吐11例(25.00%),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4.34,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与硫酸吗啡注射液相当,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硫酸吗啡注射液,是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的二甲双胍抗骨肉瘤体内外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延国 宫庆娜 +2 位作者 杨延霞 王军 周忠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2期3581-358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人骨肉瘤U2OS及143B细胞增殖、凋亡及裸鼠皮下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法(MTT比色法)检测二甲双胍对骨肉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人骨肉瘤U2OS及143B细胞增殖、凋亡及裸鼠皮下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法(MTT比色法)检测二甲双胍对骨肉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运转的影响;Western blot(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建立裸鼠荷骨肉瘤动物模型,观察对骨肉瘤细胞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50mM浓度的二甲双胍分别作用于143B细胞24、48及72h以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5.73%、35.16%及28.42%。二甲双胍处理的骨肉瘤细胞呈现明显强于对照组的颗粒状蓝色荧光,核皱缩、核碎裂、染色质边集并可见凋亡小体。20mM浓度二甲双胍处理后,U2OS、143B细胞的凋亡率分别30.31%、26.18%。U2OS细胞阻滞于S期,143B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G0/G1期。Westem blot法示随着二甲双胍浓度增加抗凋亡分子Bcl-2、Bcl-xl等水平明显下降,促凋亡分子如Bax等水平明显增加,线粒体中Cyt C也逐渐释放到细胞质中。有效剂量的二甲双胍联合顺铂裸鼠体内可抑制143B皮下瘤的生长增殖,抑制率为67.1%,未能观察到二甲双胍组可以有效抑制其脏器转移的发生。结论:二甲双胍主要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来诱导人骨肉瘤细胞U2OS和143B细胞发生凋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二甲双胍 线粒体介导 细胞凋亡 裸鼠
下载PDF
不扩髓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克民 赵德伟 +4 位作者 吕占辉 王明山 周忠水 张耀 王来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1442-1443,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折 开放性/外科学
下载PDF
酒精灭活再植并游离腓骨植入治疗股骨远端恶性肿瘤
11
作者 张克民 吕占辉 +5 位作者 赵德伟 孙强 王明山 周忠水 张耀 王来旭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探讨酒精灭活再植并游离腓骨植入治疗股骨远端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我们回顾了自1999年6月至2 0 0 2年5月以来在我科诊治的10例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病例。手术方法采用瘤段酒精灭活,腓骨填充再植术。结果 平均随访3年4个月(1... 目的 探讨酒精灭活再植并游离腓骨植入治疗股骨远端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我们回顾了自1999年6月至2 0 0 2年5月以来在我科诊治的10例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病例。手术方法采用瘤段酒精灭活,腓骨填充再植术。结果 平均随访3年4个月(11个月~6年)。8例无复发,7例膝关节活动范围达6 0°~90°,1例发生感染。结论 结果提示本保肢手术在治疗恶性骨肿瘤中是切实可行的,并可达到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灭活再植 股骨远端 恶性肿瘤 植入治疗 游离腓骨 2002年5月 关节活动范围 1999年 恶性骨肿瘤 肿瘤病例 手术方法 保肢手术 再植术 无复发
下载PDF
健侧大隐静脉与股深静脉吻合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树锋 周忠水 +3 位作者 韩广谱 路培法 王明山 吕占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为健侧大隐静脉与股深静脉转流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成人下肢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股深静脉的走行、属支、瓣膜及吻合,对其主干长度、管径进行测量。结果:股深静脉由穿静脉主干及股薄肌支汇合而成... 目的:为健侧大隐静脉与股深静脉转流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成人下肢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股深静脉的走行、属支、瓣膜及吻合,对其主干长度、管径进行测量。结果:股深静脉由穿静脉主干及股薄肌支汇合而成,汇入股静脉处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8 .6 ±0 .9 cm ,主干长2 .6 ±0 .5 cm ,外径6 .9 ±1 .1 m m ,29 侧各有一个瓣膜位于第一穿静脉汇入处近侧,股深静脉通过其属支收集大腿外侧、后侧、内侧深部及浅静脉回流,并收集膝部深、浅静脉及小腿浅静脉回流。结论:健侧大隐静脉与患侧股深静脉吻合,可使患肢的静脉血通过转位的大隐静脉引流至健侧股静脉,缓解下肢肿胀及深静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深静脉 大隐静脉 下肢 深静脉栓塞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的多折段肋骨移位重建胸椎椎体缺损
13
作者 曹文德 王树锋 +3 位作者 路培法 王明山 周忠水 吕占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 :介绍带血管蒂的多折段肋骨移位重建胸椎椎体大范围缺损。方法 :对胸椎结核 10例 ,良性肿瘤 2例采用经胸入路彻底清除胸椎病灶。胸椎椎体缺损长度 2~ 2 5节 4例 ,1 5~ 2节 6例 ,1节 2例。将带血管蒂的肋骨折叠 2~ 3段以增加其... 目的 :介绍带血管蒂的多折段肋骨移位重建胸椎椎体大范围缺损。方法 :对胸椎结核 10例 ,良性肿瘤 2例采用经胸入路彻底清除胸椎病灶。胸椎椎体缺损长度 2~ 2 5节 4例 ,1 5~ 2节 6例 ,1节 2例。将带血管蒂的肋骨折叠 2~ 3段以增加其抗压能力 ,置入椎体缺损处。结果 :经术后 1~ 4年随访 ,12例植骨全部融合。结论 :带血管蒂的多折段肋骨移位是重建胸椎椎体大范围缺损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骨缺损 重建 肋间血管蒂 肋骨移位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膜骨瓣的临床应用体会
14
作者 王树锋 曹文德 +5 位作者 路培法 潘增军 刘安幸 王明山 吕占辉 周忠水 《临床外科杂志》 1994年第2期97-97,共1页
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膜骨瓣的临床应用体会王树锋,曹文德,路培法,潘增军,刘安幸,王明山,吕占辉,周忠水自1992年2月~1993年11月应用带血管的大转子骨膜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共1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 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膜骨瓣的临床应用体会王树锋,曹文德,路培法,潘增军,刘安幸,王明山,吕占辉,周忠水自1992年2月~1993年11月应用带血管的大转子骨膜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共1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11例,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转子骨瓣 股骨头坏死 缺血
下载PDF
C_7神经移位重建截瘫双下肢功能的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树锋 周忠水 +5 位作者 吕站辉 张高孟 路培法 王明山 张克民 孔令贵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9-482,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桡神经移位修复股神经,重建股四头肌功能的效果,并应用C7神经根移位,通过长段神经桥接修复股神经,重建截瘫患者双下肢的部分功能。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将左侧桡神经切断,近端牵至锁骨下切口内,经吻合血管的... 目的观察大鼠桡神经移位修复股神经,重建股四头肌功能的效果,并应用C7神经根移位,通过长段神经桥接修复股神经,重建截瘫患者双下肢的部分功能。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将左侧桡神经切断,近端牵至锁骨下切口内,经吻合血管的坐骨神经进行桥接,一期修复同侧股神经;B组:行桡神经与桥接神经吻合,术后3个月再切断同侧股神经并与桥接神经吻合。观察指标为电生理、股四头肌湿重恢复率、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及截面积恢复率。临床上应用C7神经根为动力神经源,将胫神经自小腿远端切断并向近端游离至臀部,应用带血管蒂的胫神经反转至颈部与C7神经吻合,待胫神经自颈部再生到臀部后,再将胫神经与股神经吻合来治疗2例截瘫患者。结果B组股四头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均优于A组;两组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截面积恢复率及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例随访41个月,左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4-级,右侧3级;另1例随访24个月,双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2-级。结论周围神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C7移位分期修复股神经可重建截瘫患者下肢的部分感觉、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股四头肌 临床应用 截瘫患者 胫神经 桡神经 重建 恢复率 桥接 再生能力
原文传递
胫骨开放性骨折保肢术后的远期功能随访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树锋 曹文德 +4 位作者 王明山 吕站辉 周忠水 王兆杰 张克民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46-550,共5页
目的观察Gustilo ⅢB、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行显微外科修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ⅢB型16例,其中13例应用携带骨瓣的肌皮瓣、皮瓣一次性修复软组织及骨缺损,3例行皮瓣、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后再行骨瓣移植修复骨缺损或骨不连.16例共行2... 目的观察Gustilo ⅢB、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行显微外科修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ⅢB型16例,其中13例应用携带骨瓣的肌皮瓣、皮瓣一次性修复软组织及骨缺损,3例行皮瓣、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后再行骨瓣移植修复骨缺损或骨不连.16例共行21个组织瓣移植.ⅢC型5例,均行胫后血管修复,其中3例同时修复胫后神经.2例急诊行皮瓣、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另3例延期行组织瓣修复.5例共行9个组织瓣移植.按照Puno的标准,对修复后的小腿功能进行评定.结果首次共行22个组织瓣移植,3个组织瓣坏死,组织瓣成活率86.4%.首次组织瓣移植时间平均为伤后85d.第二次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100%修复.最终骨缺损或骨折均愈合.ⅢB、ⅢC型平均手术次数分别为4、10次,伤后至骨愈合开始下地负重时间平均分别为210、640 d.经术后随访17~129个月,平均58个川,ⅢB型优良率为62.5%、可为25.0%、差为12.5%,而ⅢC型均为差.结论对ⅢC型特别是伴有足踝部软组织及踝关节损伤的患者,或伴肢体明显缩短,或伴胫神经损伤预计足底难以恢复保护性感觉的患者,应行膝下截肢术;而对ⅢR型胫骨开放性骨折应积极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损伤 挽救疗法 外科皮瓣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椎管内修复臂丛损伤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来旭 王树锋 +4 位作者 王晓芳 王学文 周忠水 冯楠 王政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及摹拟手术,设计一种椎管内利用残留神经前根修复臂丛椎间孔段神经根损伤的新术式。方法对15具成人颈段尸体标本,测量如下解剖学数据:C_5~T_1神经前根的直径;神经前根的长度;神经前根自出硬脊膜处到臂丛上、中、下...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及摹拟手术,设计一种椎管内利用残留神经前根修复臂丛椎间孔段神经根损伤的新术式。方法对15具成人颈段尸体标本,测量如下解剖学数据:C_5~T_1神经前根的直径;神经前根的长度;神经前根自出硬脊膜处到臂丛上、中、下干前股、后股,外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的距离;前根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在2具成人尸体标本模拟颈椎后路半关节及椎板切除结合前路锁骨上臂丛探查手术,并取腓肠神经桥接从C_5神经前根至同侧臂丛上千前股起始处。结果臂丛C_5~T_1前根长度逐渐增加。颈神经根出硬脊膜处到各干分前后股处的距离C_6最短。而C_5~C_7到下干前后股的空间最近距离、C_5~C_7到外侧束的距离、各根出硬脊膜处到正中神经内侧头距离从C_5到C_7减短。有髓神经纤维以C_7最多,以T_1最少。摹拟手术显示:经颈椎后路的半关节及半椎板切除,C_5神经前根可以得到良好暴露。神经移植操作亦可行。结论根据解剖结果与提示,行椎管内探查并利用残余神经前根修复臂丛神经椎间孔段根损伤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椎管 神经移植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18
作者 鲁秀国 王娟 +4 位作者 王延国 翟贵亮 周忠水 王政 冯楠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S1期87-88,共2页
目的分析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缺损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感染骨端清创、重建延长器外固定架及胫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缺损及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 1例出现钉道感染,7例骨折均愈合,术后截骨端骨延长3.5~8.5 ... 目的分析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缺损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感染骨端清创、重建延长器外固定架及胫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缺损及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 1例出现钉道感染,7例骨折均愈合,术后截骨端骨延长3.5~8.5 cm,平均4.5 cm,无血管和神经损伤的症状。结论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可以一次性解决骨端感染、消灭皮肤缺损,且骨折断端不需要植骨即可达到骨性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感染 外固定架 骨搬移
原文传递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 被引量:6
19
作者 鲁秀国 王娟 +3 位作者 王延国 王政 师大雷 周忠水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S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一期先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行前路腹膜后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融合的治疗方法。结果随...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一期先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行前路腹膜后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融合的治疗方法。结果随访7~25个月,平均11.7个月。13例全部治愈,切口均一期愈合,症状消失,植骨融合,血象等指标正常。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可以作为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感染 内固定 病灶清除
原文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鲁秀国 周忠水 +3 位作者 高广庭 王政 魏宪会 冯楠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8期727-728,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避免失败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61例,术后内固定失败14例,翻修13例,其中DHS固定2例,锁定钢板固定2例,Gamma钉固定4例,PFN固定1例,人工关节置换4例。结...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避免失败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61例,术后内固定失败14例,翻修13例,其中DHS固定2例,锁定钢板固定2例,Gamma钉固定4例,PFN固定1例,人工关节置换4例。结果随访8~30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9~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尽可能解剖重建后内侧皮质的稳定性,必要时应植骨,对于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采用髓内固定较适宜;对伴有癫痫发作、肢体异常抽动患者不宜内固定,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器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