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高级量测体系的分布式对等互联OSGi平台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恒俊 曹培 +3 位作者 张金江 郭创新 曹晋彰 曹一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76,92,共7页
智能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信息互动需要面向服务高级量测体系(AMI)的支持,为此迫切需要"即插即用"的动态可扩展软件平台。在对AMI信息交互需求进行分析后,以IEC 61970标准和IEC 61968标准为基础,建立了AMI的统一数据模型和语义模... 智能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信息互动需要面向服务高级量测体系(AMI)的支持,为此迫切需要"即插即用"的动态可扩展软件平台。在对AMI信息交互需求进行分析后,以IEC 61970标准和IEC 61968标准为基础,建立了AMI的统一数据模型和语义模型,提出基于分布式对等互联的开放服务网关规范(OSGi)平台的AMI总体方案。该方案以基于Java的动态模块化OSGi平台作为对等互联网络的Peer端,各对等OSGi平台间借助Web服务的发布/订阅机制进行信息交互,面向服务的Web服务技术也为广域分布的高级量测基础设施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互操作。同时,详细阐述了面向服务AMI各参与方的功能部署,并以用户需求响应为例进行计算机仿真,以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量测体系 需求响应 开放服务网关规范(OSGi) WEB服务 面向服务架构 对等互联网络
下载PDF
基于ASOA集群智能微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恒俊 曹晋彰 +1 位作者 郭创新 曹一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6-71,共6页
作为智能电网新的组织形式,集群智能微网的控制和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简要分析了兼具多代理系统(MAS)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两者技术优点的基于Agent的SOA(ASOA),提出了基于ASOA的适用于集群智能微网信息化管理的设计方案... 作为智能电网新的组织形式,集群智能微网的控制和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简要分析了兼具多代理系统(MAS)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两者技术优点的基于Agent的SOA(ASOA),提出了基于ASOA的适用于集群智能微网信息化管理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Agent封装为一个智能服务主体,采用Web服务技术实现各智能服务主体间的相互通信,智能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智能体的组织模型、交互模型进行更深层次的描述。通过模拟系统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并对平台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智能微网 ASOA WEB服务 MAS 实时通信
下载PDF
面向智能配网的能量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恒俊 郭创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88-2094,共7页
为满足分布式电源(DG)高渗透率下智能配网的能量管理需求,开发面向智能配网的能量管理系统已显得非常重要。简要介绍了兼具MAS技术和SOA技术两者优点的MAS-SOA技术,分析了MAS-SOA在构建智能配网能量管理系统中的技术优势,提出了智能配... 为满足分布式电源(DG)高渗透率下智能配网的能量管理需求,开发面向智能配网的能量管理系统已显得非常重要。简要介绍了兼具MAS技术和SOA技术两者优点的MAS-SOA技术,分析了MAS-SOA在构建智能配网能量管理系统中的技术优势,提出了智能配网能量管理系统的MAS-SOA体系结构,在该分层体系结构中由代理(Agent)封装而成的智能服务主体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与其他Agent或原子服务主体进行信息交互,智能服务主体间的高度自治性和协作性以及灵活的业务流程管理使得智能配网能量管理系统更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最后详细阐述了MAS-SOA架构的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并以微网群的能量管理为例证明基于MAS-SOA构建智能配网能量管理系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网 多代理系统(MAS) 面向服务架构(SOA) 企业服务总线(ESB) Web Service-Agent适 配器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
下载PDF
基建调试和电网故障移动应急远动系统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恒俊 郭创新 +1 位作者 范斗 陈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89,共5页
在分析比较远动系统中有线通信模式和无线通信模式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对基于GPRS&CDMA的基建调试和电网故障移动应急远动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融合访问点域名APN服务、虚拟专用网技术和IPSec安全认证技术对系统进行全方位安全防护... 在分析比较远动系统中有线通信模式和无线通信模式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对基于GPRS&CDMA的基建调试和电网故障移动应急远动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融合访问点域名APN服务、虚拟专用网技术和IPSec安全认证技术对系统进行全方位安全防护,采用双网热备和规约校验重传技术保证通信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创新的智能分包数据传输模式提高系统的实时性。系统在现场进行了测试,在运行过程中保持了极低的误码率和延时,满足基建调试过程中远动通信的要求,验证了远动系统中无线通信模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S&CDMA 双网热备 访问点域名 IPSEC协议 虚拟专用网 智能分包
下载PDF
基于OSGi和Web Service的智能用户能量管理平台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恒俊 郭创新 姜新凡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1,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将开放服务网关规范(OSGi)家庭网关技术和Web Service技术相结合的智能用户能量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以用户调用插电式汽车车载OSGi平台内的Web服务为例,描述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开放服务网关规范 能量管理
下载PDF
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自适应统一编码体系设计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济 郭创新 +2 位作者 刘波 周恒俊 范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6,共5页
针对当前电力调度系统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model,CIM)的数据交互可重用性不高以及编码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IM的自适应统一编码体系。该体系包括数据层、模型驱动层和编码层。采用模型驱动的方法来适应不同CI... 针对当前电力调度系统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model,CIM)的数据交互可重用性不高以及编码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IM的自适应统一编码体系。该体系包括数据层、模型驱动层和编码层。采用模型驱动的方法来适应不同CIM标准版本以及不同系统CIM模型之间的差异,实现统一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资源之间的层次关系,将编码对象分为枚举型、层次关系型和拓扑关系型,然后对不同的对象类型进行编码规则定义。最后介绍了该编码体系在河南电力调度中心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息模型 调度自动化 模型驱动 资源描述框架 编码体系
下载PDF
分布式企业级电气化监控和能量管理系统(E^3CS)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创新 周恒俊 秦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和大型工业企业的能量管理现状提出企业级电气化监控和能量管理系统(Enter-prise Electric Energy Control System,E3CS)的设计方案.利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一体化智能测控和保护装置对广域分布在生产区域的各个用电能... 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和大型工业企业的能量管理现状提出企业级电气化监控和能量管理系统(Enter-prise Electric Energy Control System,E3CS)的设计方案.利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一体化智能测控和保护装置对广域分布在生产区域的各个用电能耗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和智能控制;基于电力企业CIM扩展企业级公共信息模型ECIM,采用可伸缩矢量图形SVG格式显示企业电网接线图,实现图模一体化管理的企业数据平台;在掌握了工业企业完整的能量消耗信息后,在企业层面或者区域能量监测中心层面实现系统级的能量分析和优化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网 工业企业 电气化监控 能量管理
下载PDF
基于行业负荷预测技术的城市核心配电网自适应规划 被引量:4
8
作者 肖晶 陈晋 +3 位作者 周恒俊 王蓓蓓 王琛 李扬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5-62,共8页
用户报装容量增长迅速,然而配电站利用率并不高,降低配电站的建设成本并提高其利用率成为缓解城市配电网建设运营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实用系数和阶段系数进行行业负荷发展变化精细化挖掘,提出了基于行业负荷预测技术的配电网... 用户报装容量增长迅速,然而配电站利用率并不高,降低配电站的建设成本并提高其利用率成为缓解城市配电网建设运营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实用系数和阶段系数进行行业负荷发展变化精细化挖掘,提出了基于行业负荷预测技术的配电网自适应规划模型,负荷点的分配采用基于Voronoi图理论的分配方法。该模型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负荷阶段发展特点,以规划期内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自适应优化配电网分阶段建设投资方式。在满足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情况下,降低了配电站建设资金压力,提高配电站的利用率,实现配电网资源配置的优化。最后,用算例说明本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负荷预测 配电网规划 实用系数 阶段系数
下载PDF
空调自动需求响应控制策略在美国商业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孔赟 潘棋 +1 位作者 王蓓蓓 周恒俊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随着自动需求响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空调负荷的自动需求响应控制策略技术的趋于成熟,美国已经成功地开展了大量的自动需求响应示范工程。介绍基于暖通空调(HVAC)的自动需求响应策略在单个建筑中的实施案例,分析其效果;阐述美国商业建... 随着自动需求响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空调负荷的自动需求响应控制策略技术的趋于成熟,美国已经成功地开展了大量的自动需求响应示范工程。介绍基于暖通空调(HVAC)的自动需求响应策略在单个建筑中的实施案例,分析其效果;阐述美国商业建筑中的自动需求响应试点项目。通过借鉴美国自动需求响应项目中成功应用基于HVAC的需求响应控制策略实现需求削减的经验,对我国基于HVAC的控制策略的发展及其在自动需求响应项目中的应用提出发展方向,为大力发展我国自动需求响应项目,实现对空调负荷的自动控制,提高负荷削减效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负荷 控制策略 自动需求响应项目 商业建筑 需求削减
下载PDF
美国商业建筑空调负荷控制策略及其在自动需求响应系统中的整合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天伟 谢畅 +1 位作者 王蓓蓓 周恒俊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6年第6期60-64,共5页
随着社会开放性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求响应也朝着开放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商业建筑,尤其是其中的空调负荷,也开始加入到需求响应中。美国作为"需求响应"概念的提出者,其开放性以及自动化程度也较高,对于商业建筑空... 随着社会开放性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求响应也朝着开放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商业建筑,尤其是其中的空调负荷,也开始加入到需求响应中。美国作为"需求响应"概念的提出者,其开放性以及自动化程度也较高,对于商业建筑空调负荷的需求响应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及实地试点。对美国需求响应在商业建筑空调负荷中的具体策略进行介绍,还将对考虑空调负荷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的发展架构、空调负荷在自动需求响应中的接入以及自动需求响应系统的商业运作模式进行介绍,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商业建筑空调负荷在需求响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建筑 暖通空调 削减策略 自动需求响应
下载PDF
计及补偿地点的DNSGA_Ⅱ多目标无功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加新 李彦柳 +1 位作者 周恒俊 郭创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5-30,共6页
考虑电压/无功灵敏度分析法确定的无功补偿位置,提出一种DNSGA_Ⅱ多目标无功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自适应的交叉、变异概率,保留了种群的多样性,同时减少排序群体数目,从而减少程序运行时间.IEEE 33节点和IEEE 30节点算例系统的仿真结果表... 考虑电压/无功灵敏度分析法确定的无功补偿位置,提出一种DNSGA_Ⅱ多目标无功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自适应的交叉、变异概率,保留了种群的多样性,同时减少排序群体数目,从而减少程序运行时间.IEEE 33节点和IEEE 30节点算例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寻优性和收敛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运行质量.算法所得的Pareto最优解允许决策者依据个人偏好选择最优方案,提高了决策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分析 多目标无功优化 DNSGA_Ⅱ
下载PDF
微网高渗透率下智能配网的MAS实现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彦柳 周恒俊 +1 位作者 郭创新 姜新凡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34,共6页
为满足微网高渗透率下智能配网灵活多变的分布式信息管理需求,提出基于MAS的智能配网广域跨平台信息交互方案。介绍了单个智能体的体系结构和多智能体系统平台内和多平台间的通信机制,并以智能微网与智能配网间的信息交互为切入点,以智... 为满足微网高渗透率下智能配网灵活多变的分布式信息管理需求,提出基于MAS的智能配网广域跨平台信息交互方案。介绍了单个智能体的体系结构和多智能体系统平台内和多平台间的通信机制,并以智能微网与智能配网间的信息交互为切入点,以智能配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目标,设计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智能配网控制中心以及智能微网的信息管理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智能配网 智能微网
下载PDF
外部条件相关的无功设备时变停运模型
13
作者 李彦柳 翁慧颖 +2 位作者 张金江 郭创新 周恒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05-109,共5页
无功水平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确定无功水平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无功相关设备的停运模型。以电容器设备为研究对象,针对温度和电压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受运行条件影响的设备绝缘寿命模型。利用绝缘寿命模型修正Weibull老化模型... 无功水平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确定无功水平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无功相关设备的停运模型。以电容器设备为研究对象,针对温度和电压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受运行条件影响的设备绝缘寿命模型。利用绝缘寿命模型修正Weibull老化模型,得到随运行条件改变而时变的设备停运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比所建模型与传统模型在不同温度和电压水平下得到的设备失效水平,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模型可以用于电力系统运行的风险评估,帮助决策者在运行规划中作出合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停运模型 条件 温度 电压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智能微网运行的低碳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39
14
作者 曹培 王媚 +2 位作者 郭创新 白峪豪 周恒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0,共6页
从用电侧的能源条件和负荷需求入手,设计规划了智能微网主要发电单元的装机容量,并从经济性和低碳化两个方面分析了智能微网运行的效益形成机理,进而利用低碳经济要素将两方面效益统一,提出了低碳综合效益的概念。结合智能微网的建设成... 从用电侧的能源条件和负荷需求入手,设计规划了智能微网主要发电单元的装机容量,并从经济性和低碳化两个方面分析了智能微网运行的效益形成机理,进而利用低碳经济要素将两方面效益统一,提出了低碳综合效益的概念。结合智能微网的建设成本,建立了智能微网运行的低碳综合效益分析模型,阐述了以低碳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智能微网日前调度原则,并依据典型的智能微网设计方案所提出的模型对智能微网的投资收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微网的运行方式与传统电网相比,有着很大的低碳综合效益优势;参与到电网互动的智能微网,能够发挥其成本调节作用和灵活运行能力;未来通过降低分布式能源的发电成本,优化电力市场电价系统,加快低碳经济的开展,可达成智能微网运行的经济性与低碳性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智能微网运行 低碳综合效益 装机容量规划 日前调度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下的智能需求侧管理系统 被引量:17
15
作者 曹培 翁慧颖 +2 位作者 俞斌 郭创新 周恒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16,共6页
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给智能电网在需求侧的建设带来新的挑战。根据智能用电的发展需求,阐述了智能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介绍了系统中主站系统、电能监控子系统、测控层子系统3部分主要的功能性组件,对智能需求侧管理系统依仗... 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给智能电网在需求侧的建设带来新的挑战。根据智能用电的发展需求,阐述了智能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介绍了系统中主站系统、电能监控子系统、测控层子系统3部分主要的功能性组件,对智能需求侧管理系统依仗的通信技术、智能电表、用户终端、需求侧管理、决策控制等新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低碳经济的特性,对其实现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智能用电 智能需求侧管理系统 低碳性能
下载PDF
基于MIPCA与GRU网络的光伏出力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恒俊 王璇 +1 位作者 王志远 许若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2,共8页
高精度的光伏出力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电力资源的协调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互信息矩阵主成分分析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光伏出力短期预测方法。此方法为解决传统主成分分析只能衡量特征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局限性... 高精度的光伏出力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电力资源的协调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互信息矩阵主成分分析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光伏出力短期预测方法。此方法为解决传统主成分分析只能衡量特征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局限性,将互信息引入主成分分析中以优化主成分分析结果和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结合基于互信息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及历史光伏出力数据,构建了有更强适用性的门控循环单元预测模型。此外,为更有效地训练模型参数并防止过拟合现象,在优选模型结构的同时引入Adam算法和Dropout技术以进一步优化光伏出力预测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提预测方法较其他方法能更有效地进行特征分析、更准确地把握光伏出力的变化规律,表现出了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出力预测 互信息 主成分分析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能源路由器的源网荷储优化管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荆州 肖晶 +2 位作者 许洪华 周恒俊 成乐祥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8年第6期16-17,21,共3页
为了满足未来电网对电能控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在局部消纳的基础上,以微网、智能小区为自治单元,形成自下而上的能量单元的互联。提出一种源网荷储优化管理的能源路由器拓扑与控制,通过对各个端口的能量管理,实现源网荷储能量的优... 为了满足未来电网对电能控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在局部消纳的基础上,以微网、智能小区为自治单元,形成自下而上的能量单元的互联。提出一种源网荷储优化管理的能源路由器拓扑与控制,通过对各个端口的能量管理,实现源网荷储能量的优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路由器 源网荷储 优化 拓扑结构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光伏系统MPPT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晓东 肖晶 +1 位作者 周恒俊 徐锋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22期50-54,共5页
针对传统MPPT算法跟踪速度和稳态精度难以同时兼顾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MPPT控制策略;具体方法是根据光伏组件的参考光照强度、参考温度和输出电流大小,利用相应公式关系对实时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修正,并求出其控制调节占空比D,来达... 针对传统MPPT算法跟踪速度和稳态精度难以同时兼顾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MPPT控制策略;具体方法是根据光伏组件的参考光照强度、参考温度和输出电流大小,利用相应公式关系对实时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修正,并求出其控制调节占空比D,来达到对最大功率点精确追踪的目的。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相对传统算法实现简单,动态响应跟踪速度较快,达到稳态后的震荡小。实现了跟踪速度和稳态精度的兼顾,有效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精度 修正 占空比 稳态震荡
下载PDF
计及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控制
19
作者 刘晓东 肖晶 +1 位作者 周恒俊 徐锋 《电气自动化》 2021年第2期87-90,共4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存在电网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优化控制方法。依照分布式能源可控DG和柔性负荷的性质,根据划分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区域,保持电压与频率调节的耦合关系。构建优化函数,控制接入点电压,以分布式能源... 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存在电网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优化控制方法。依照分布式能源可控DG和柔性负荷的性质,根据划分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区域,保持电压与频率调节的耦合关系。构建优化函数,控制接入点电压,以分布式能源发电周期为划分标准,按照不同的时间尺度制订控制策略,完成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提出的优化控制方法提高了网配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配电网 多时间尺度 优化控制 优化函数 网配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