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老年人孤独感与生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梁秋霞 李艳怡 +3 位作者 杨思慧 周恒曦 王子文 黄俭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59-1260,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孤独 生存质量 农村
下载PDF
基于悬浮法的铜丝铁渣混合物分离方法研究
2
作者 邓清国 张健 +2 位作者 王登贵 周恒曦 范小虎 《南方金属》 CAS 2013年第6期5-7,共3页
针对当前的铜丝铁渣混合物分离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铜、铁金属及常见液体的密度,提出了一种铜丝铁渣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选择钾汞齐作为铜丝铁渣混合物的分离液,并给出了此分离法的步骤.此方法分离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密度 分离 钾汞齐 铜铁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3
作者 吴祝凤 刘春林 +2 位作者 刘俊 李朝艳 周恒曦 《全科护理》 2023年第33期4614-4618,共5页
目的:构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预警判断和预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循证的方法提取相关系统评价、指南中的可靠性证据指标,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风险因素指标进行优化、调整,并根据专家对指... 目的:构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预警判断和预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循证的方法提取相关系统评价、指南中的可靠性证据指标,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风险因素指标进行优化、调整,并根据专家对指标重要性的评分,应用优序图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和0.8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6和0.59,均P<0.001。最终形成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包含各阶段评估指标共16项。结论:研究构建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既参考国外指南,又结合我国实际,科学可靠,操作性强,可以协助医护人员连续准确地评估卵巢过度刺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循证医学 风险预警 辅助生殖技术
下载PDF
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尹敏娜 刘春林 +3 位作者 刘俊 梁佩玲 周恒曦 孙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研究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探讨促排卵IU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行IUI治疗的600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355例,促排卵... 目的研究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探讨促排卵IU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行IUI治疗的600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355例,促排卵周期2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结果 1促排卵周期患者的临床妊娠(14.69%)显著高于自然周期患者的临床妊娠率(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促排卵周期流产率为27.78%,略高于自然周期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促排卵周期活产率为11.02%,略高于自然周期的7.6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新生儿均未发现任何出生缺陷。4按年龄段分组: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15.94%,显著高于同年龄段患者自然周期的9.09%(P<0.05);而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89%和5.79%,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能显著提高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IUI临床妊娠率,但对于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治疗并不能改善IUI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排卵障碍 宫腔内人工授精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下载PDF
促排卵方案、授精次数对排卵障碍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敏娜 刘春林 +3 位作者 刘俊 梁佩玲 周恒曦 孙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17-423,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排卵障碍患者行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同促排卵方案、人工授精次数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提出最佳的促排卵IUI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因排卵障碍行促排卵IUI治疗的患者共437个周期,按... 目的通过分析排卵障碍患者行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同促排卵方案、人工授精次数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提出最佳的促排卵IUI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因排卵障碍行促排卵IUI治疗的患者共437个周期,按照不同促排卵方案分为5组:A组152个周期,采用氯米芬(CC)促排卵;B组65个周期,采用来曲唑(LE)促排卵;C组130个周期,采用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D组38个周期,采用LE+HMG促排卵治疗;E组52个周期,采用HMG促排卵治疗。比较各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结局,并分析行单次IUI和双次IUI治疗的患者临床结局。结果 (1)5种不同促排卵方案中,各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LH、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5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以A组最低为13.82%,B组为18.46%、C组为23.85%、D组为18.42%、E组为19.23%,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C组分别发生4例、2例多胎妊娠,其余各组无多胎妊娠发生;各组均无OHSS病例发生。(3)优势卵泡为1个的患者临床妊娠率(14.49%)显著低于优势卵泡2个者(24.17%)、3个者(29.2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卵泡2个者组和3个者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优势卵泡2个者组发生了5例多胎妊娠,其余各组无多胎妊娠发生。(4)单次和双次IUI的临床妊娠率(18.84%vs.17.5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同数目优势卵泡组的单、双次IUI临床妊娠率亦无统计学差异(1个者组14.63%vs.14.08%,2个以上者组25.81%vs.24.32%)(P>0.05)。结论排卵障碍患者行不同促排卵方案IUI的临床妊娠率相似,其中LE、LE+HMG方案能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且多胎妊娠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多卵泡发育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是增加多胎妊娠风险;同一周期行2次IUI并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不应盲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排卵 排卵障碍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沈转兴 潘玉鸿 +1 位作者 周恒曦 林育芬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4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68例,将上半年患者定为对照组,将下半年患者定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拔尿管前3天开始...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68例,将上半年患者定为对照组,将下半年患者定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拔尿管前3天开始使用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对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生尿潴留的几率远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发生尿潴留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 尿潴留
下载PDF
胚胎移植术后卧床的最佳证据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祝凤 周恒曦 +3 位作者 罗琴红 李凤香 李朝艳 刘玲 《循证护理》 2021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收集有关胚胎移植后卧床的最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优化胚胎移植后的护理规范,改善病人临床结局。方法:采用PIPOST格式构建循证问题,并进行证据检索,最终纳入指南1篇、系统评价5篇,在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后,依据最佳证据,制定5... 目的:收集有关胚胎移植后卧床的最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优化胚胎移植后的护理规范,改善病人临床结局。方法:采用PIPOST格式构建循证问题,并进行证据检索,最终纳入指南1篇、系统评价5篇,在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后,依据最佳证据,制定5条审查指标,遵循分析障碍、构建策略、采取行动3个步骤实施变革,在变革前后进行基线审查和证据应用后的再审查,并比较两次审查数据。结果:基线审查时病人离院前休息时间为(36.93±20.09)min,首次排尿时间为(18.54±10.00)min,回家后平均增加卧床时间为(3.75±3.01)h,证据应用后再审查阶段,病人离院前休息时间为(26.25±24.33)min,首次排尿时间为(12.18±10.48)min,回家后平均增加卧床时间为(2.26±2.89)h,证据应用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前后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5.57%、57.50%,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8.70%、75.00%,证据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移植术后任何时长的卧床均无益于病人结局,延长卧床时间反而不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表明循证护理实践可促进证据向临床实践转化,优化护理规范,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病人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卧床 休息时间 证据应用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影响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尹敏娜 刘春林 +3 位作者 刘俊 梁佩玲 周恒曦 孙玲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临床妊娠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行促排卵IUI治疗的805个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授精周期数、授精次数... 目的探讨影响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临床妊娠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行促排卵IUI治疗的805个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授精周期数、授精次数、促排卵方案、优势卵泡数目、是否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诱导排卵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①年龄〈30组、31~36岁组、37—40组、〉40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84%、16.59%、7.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孕年限〈3年组、3—5年组、〉5年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88%、14.44%、13.38%,随着不孕年限增加临床妊娠率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授精周期数为1、2,3、〉3次者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07%、15.56%、12.oo%、10.34%,授精周期数增加临床妊娠率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周期中授精1次和2次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20%、16.06%(P〉0.05)。④氯米芬、来曲唑、氯米芬+尿促性素、来曲唑+尿促性素、尿促性素5种促排卵方案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2.15%、13.73%、21.74%、19.15%、1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优势卵泡为1个临床妊娠率为12.17%,低于2个组(19.08%)、3个组(20.88%),(P〈0.05)。⑥使用HCG诱导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5.59%,略高于未使用HCG诱导排卵组(12.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促排卵IUI妊娠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优势卵泡数目。结论患者年龄、授精周期数、优势卵泡数目是影响促排卵IUI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促排卵方案、授精次数、是否使用HCG诱导排卵等对促排卵IUI临床妊娠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排卵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