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烫伤后红细胞对白细胞介素-8结合能力的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丽华 罗奇志 +1 位作者 陈星宇 周慨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8自烧伤创面释放入血后与红细胞的结合情况,以及对血浆白细胞介素-8浓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1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1004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烫伤...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8自烧伤创面释放入血后与红细胞的结合情况,以及对血浆白细胞介素-8浓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1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1004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烫伤组(按烫伤后2,6,12,24,48h分为5个区组)和假烫伤对照组,6只/组。烫伤组95℃持续18s造成Ⅲ度烫伤,假烫伤对照组30℃持续18s假烫伤。两组处理完毕后分别于2,6,12,24,48h无菌采血,测定不同时相点全血中红细胞数量变化,血浆中及红细胞膜上白细胞介素-8浓度变化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实验纳入大鼠36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烫伤后红细胞数量、红细胞表面及血浆内白细胞介素-8浓度的变化:与假烫伤对照组比较,烫伤组红细胞数量在烫伤后2,6,12,24h呈逐渐上升趋势[(6.0883±0.31877),(7.9800±0.38616),(8.1083±0.21424),(8.3267±0.17420),(8.5400±0.47844)×1012/L,P<0.05];烫伤组红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8浓度在烫伤后2,6,12,24h均明显下降[(232.98±32.03),(151.75±34.275),(134.59±28.34),(171.67±46.00),(213.85±85.48)ng/L,P<0.05];烫伤组血浆内白细胞介素-8浓度在烫伤后2,6,12,24h均明显升高[(85.01±17.22),(133.96±23.70),(121.54±25.29),(118.77±23.88),(113.69±23.34)ng/L,P<0.05]。②各组烫伤后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浓度的比较:烫伤6h内,当红细胞结合白细胞介素-8的能力较低时,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浓度较高;6h后,随着红细胞表面结合白细胞介素-8能力逐渐恢复,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的浓度逐渐降低。两者成反比关系。结论:大鼠烫伤后6h内红细胞结合白细胞介素-8的能力是下降的,并引起白细胞介素-8自红细胞表面释放,这可能是血浆内白细胞介素-8早期升高的原因之一;但伤后48h红细胞结合白细胞介素-8异常增高,或许是导致此时血浆内白细胞介素-8回落的原因之一。提示烫伤后红细胞结合白细胞介素-8的能力对血浆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介素8 血浆
下载PDF
无血清无滋养层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周慨武 罗奇志 +2 位作者 宋华培 黄丽华 赵雄飞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人角质形成细胞(HKC)无血清、无滋养层培养方法,观察用该方法培养的HKC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取5~10岁儿童及20~30岁成人(各5例)环切术后包皮,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采用二步消化法分离人包皮标本,检测其原代HKC获得数;用KC无... 目的建立一种人角质形成细胞(HKC)无血清、无滋养层培养方法,观察用该方法培养的HKC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取5~10岁儿童及20~30岁成人(各5例)环切术后包皮,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采用二步消化法分离人包皮标本,检测其原代HKC获得数;用KC无血清培养液培养,光镜下观察HKC形态;荧光显微镜下鉴定HKC,并观察其生长速度;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KC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儿童组原代HKC获得数为(1.780±0.010)×106/cm2,较成人组(1.490±0.120)×106/cm2高(P<0.01).HKC形态学观察见刚分离的HKC为透亮的小圆形细胞,台盼蓝染色约94%细胞拒染,多次传代的HKC贴壁速度、贴壁率及透亮度明显增加;荧光显微镜下见细胞胞浆呈强黄绿色荧光,细胞核未着色,证明其为KC.儿童组HKC传代次数为(11.0±1.2)次,较成人组(9.2±0.8)次高(P<0.05).HKC生长曲线无明显潜伏期,细胞增殖速度快,扩增倍数高.G1期细胞为36.15%,G2期细胞为25.17%,S期细胞为38.68%,细胞增殖指数为63.85%.结论无血清、无滋养层培养,是一种较理想的培养HKC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生物学特征
原文传递
减张缝合器术在瘢痕整形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高扬 魏东 +2 位作者 周慨武 靳慧勇 陈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85-88,共4页
探究减张缝合器术在瘢痕整形当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遴选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且需要进行瘢痕整形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n=55)与常规组(n=55)。观察组的患者将被使... 探究减张缝合器术在瘢痕整形当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遴选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且需要进行瘢痕整形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n=55)与常规组(n=55)。观察组的患者将被使用减张缝合器术进行瘢痕整形手术,常规组的患者将被使用传统的皮肤扩张术进行瘢痕整形手术。观察对比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术后12个月恢复情况、术后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探究结果表明,术后12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明显比常规组更好,且瘢痕恢复面积也明显高于常规组,通过数据的对比,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通过术后满意度的对比,观察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减张缝合器术在瘢痕整形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以促进患者瘢痕的恢复,提高术后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张缝合器术 皮肤扩张术 瘢痕整形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小儿手部烧伤后掌侧瘢痕挛缩整形术式的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侯伟 周慨武 +3 位作者 李晓春 朱国军 马泽芳 许玮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小儿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致残率高,对患儿影响较大,随着其成长多次整形手术时有发生。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分别采取不同术式治疗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67例(75只手),结合随访资料认为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转移术较其他术式效果满... 小儿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致残率高,对患儿影响较大,随着其成长多次整形手术时有发生。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分别采取不同术式治疗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67例(75只手),结合随访资料认为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转移术较其他术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中男性45例,女性22例;年龄8个月~7岁。其中火焰烧伤28例,沸水、热油烫伤39例;烧伤后早期植皮治疗4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烧伤 瘢痕 手术
原文传递
基层医院成功组织抢救批量重度烧伤患者的体会
5
作者 宋晓霓 邹亚宏 +4 位作者 葛永强 卢建刚 蒋彬 侯伟 周慨武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63-164,共2页
2011年6月3日,某隧道发生瓦斯爆炸造成施工工人不同程度烧伤8例,并伴有吸入性损伤,病情危重,立即转送我院,途中耗时约6h。患者入院后,我院立即组织全院各部门积极展开抢救工作,获得成功,现将其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基层医院 重度烧伤 批量 抢救
原文传递
原发病灶不明的恶性黑色素瘤1例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侯伟 周慨武 秦东利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29-230,252,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主因腹股沟包块1年,加重伴疼痛2个月于2013年2月1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无意中发现右侧腹股沟内2cm×2cm大小的包块,无压痛,未予在意,未进行任何检查及治疗,包块逐渐增大。入院前2个月右侧腹股沟包块快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主因腹股沟包块1年,加重伴疼痛2个月于2013年2月1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无意中发现右侧腹股沟内2cm×2cm大小的包块,无压痛,未予在意,未进行任何检查及治疗,包块逐渐增大。入院前2个月右侧腹股沟包块快速增大并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包块,其周围可触及串珠样肿大淋巴结,红肿明显,压之疼痛。查体:双侧腹股沟区可扪及串珠样多个大小不等包块,连成片状;大者位于右侧腹股沟处约7cm×4cm大小,质地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淋巴结 恶性黑色素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