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业研究中模糊数学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威江 周振煌 《茶叶》 1992年第3期17-19,共3页
近年,模糊数学在茶业研究中得到应用的方面有:茶叶市场营销策略,茶叶区划,茶树良种鉴定及品种分类比较,茶叶审评与分级,茶树病虫害预测与控制,茶园管理技术方案的评价等。本文展望了模糊数学在茶叶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应用过程中应... 近年,模糊数学在茶业研究中得到应用的方面有:茶叶市场营销策略,茶叶区划,茶树良种鉴定及品种分类比较,茶叶审评与分级,茶树病虫害预测与控制,茶园管理技术方案的评价等。本文展望了模糊数学在茶叶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综合评判 茶树 茶业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应用厄贝沙坦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振煌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529-1529,共1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定量、...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水平和治疗后疗效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69.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水平,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厄贝沙坦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振煌 吴楠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0期1367-1368,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蛋白尿 厄贝沙坦 黄葵胶囊 贝那普利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合型透析方式对患者钙磷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振煌 林恒钊 彭炎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0期1379-138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分别接受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钙磷...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分别接受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钙磷代谢、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实验组Ca、 P、 iPTH、 BUN、 SCr与CR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皮肤瘙痒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合型透析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流灌流 钙磷代谢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振煌 吴楠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10期1186-1187,共2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01-2013-12间收治的73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01-2013-12间收治的73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采用激素+LMWH+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并测定治疗前后患儿的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ALB)、肾功(尿素氮UREA、肌酐CREA)和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LB水平均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24 h尿蛋白、UREA、CREA、TG、Tch水平均下降,治疗组患儿各项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LMWH和黄芪注射液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增加患儿ALB水平、改善患儿的血脂和肾功情况,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低分子肝素 黄芪注射液 疗效
下载PDF
头孢噻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振煌 吴楠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11期1264-1265,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头孢噻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2012-01-2014—03间收治的60例急性肾孟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同样的对症支持治疗与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进行治疗,对... 目的 探讨分析头孢噻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2012-01-2014—03间收治的60例急性肾孟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同样的对症支持治疗与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疗程2周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上腹部不适的肠道反应症状,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一过性发热情况。结论 应用头孢噻肟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肾孟肾炎患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炎症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盂肾炎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疗效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林恒钊 周振煌 巫礼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2期1681-168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间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30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间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30例)和对照组(血液透析,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肾素活性(PR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DBP、ATⅡ、PRA、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SBP、DBP、ATⅡ、PRA、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可控制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尿毒症 顽固性高血压
下载PDF
增加“带问题上课”和“医患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林萃才 蔡奕 +3 位作者 胡郁刚 周振煌 曾培灿 苏嘉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9期183-185,共3页
目的 探讨“带问题上课”和“医患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潮州市人民医院实习生、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和全科培训医师在神经内科轮转共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 目的 探讨“带问题上课”和“医患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潮州市人民医院实习生、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和全科培训医师在神经内科轮转共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普通教学模式下增加“带问题上课”和“医患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出科时问卷调查评分、笔试考核成绩及分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问卷调查评分为(79.14±8.23)分,高于对照组的(64.56±6.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笔试考核成绩为(86.24±12.86)分,高于对照组的(78.35±1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笔试考核成绩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及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问题上课”和“医患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成效,可加强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问题上课 医患角色扮演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