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Cap入路和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文举 丁海 +5 位作者 刘奋斗 李想 周新社 裴立家 刘扬 王志岩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比较SuperCap入路与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早期随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微创SuperCap入路和DAA入路THA 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uperCa... 目的:比较SuperCap入路与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早期随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微创SuperCap入路和DAA入路THA 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uperCap入路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1(57.96±15.46)岁;DAA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1~76(59.88±13.56)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血红蛋白水平、术后输血率、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术后肌酸激酶水平,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记录末次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SuperCap入路组随访时间24~30个月,DAA组随访时间24~3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 d血红蛋白水平、术后输血率、术后1 d髋臼外展角、术后1d髋臼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周和末次随访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Cap入路组术后3 d肌酸激酶水平明显低于直接前入路组(P<0.05)。结论:SuperCap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可以媲美DAA入路,且软组织损伤更小,能够实现术后快速康复,同时学习曲线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 SuperCap入路 直接前入路
下载PDF
以深度学习理念推动STEM创造力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赵志 吴敏 +3 位作者 周新社 裴立家 高许斌 王志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探索以深度学习理念为基础的STEM创造力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以深度学习为核... 目的:探索以深度学习理念为基础的STEM创造力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理念的STEM教学模式。课程中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接受度;课程结束后进行专业知识测评,包括专业知识、临床分析能力、临床技能操作、病历书写情况,比较2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课程中期,除课程中沟通、合作项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学生对当前教学方式其他各项的接受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学期结束后,观察组学生各项专业课程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为100.00%(50/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P<0.05)。结论: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理念的STEM教学模式方案在学生接受度、知识传授及学生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临床教学 深度学习理念 STEM创造力教学模式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宇 周新社 年夫春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4期282-286,共5页
目的:观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围术期接受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对照组50例患者在围术期接受... 目的:观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围术期接受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对照组50例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评价、护理满意情况以及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3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HSS评分与BBS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更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各类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情况上,研究组患者的总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对患者实施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升,改善各类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康复效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流程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4
作者 宋紫薇 周新社 杨金玉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2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流程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1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围... 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流程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1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Harri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B组<A组(P<0.05);Harris评分:术前B组与A组相近(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组>A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B组<A组(P<0.05)。结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改善其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标准化护理流程 并发症
下载PDF
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新社 戴尅戎 +1 位作者 汤亭亭 胡诞宁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方法 对 10例手术切除的负重关节软骨进行0 2 %Ⅱ型胶原酶分离、10 %DMEM中培养 ,观察软骨细胞获得率、贴壁率、增殖状况及形态学改变。结果 ① 0 2 %Ⅱ型胶原酶消化尽 2 0 0~ 70 0m... 目的 研究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方法 对 10例手术切除的负重关节软骨进行0 2 %Ⅱ型胶原酶分离、10 %DMEM中培养 ,观察软骨细胞获得率、贴壁率、增殖状况及形态学改变。结果 ① 0 2 %Ⅱ型胶原酶消化尽 2 0 0~ 70 0mg软骨标本需 4~ 14h ,细胞获得率 (1 82± 0 5 7)× 10 6/g ,存活率(79 4± 9 9) %。②细胞可传 6~ 12代 ,前 4代培养时间平均 (33± 10 )d ,生长倍数平均 198倍 ,倍增时间(4 13± 1 34)d。③第 3、4代细胞呈多角形、部分梭形 ,8、9代后细胞梭状铺平。结论  30 0~ 5 0 0mg软骨标本 ,经该方法培养 3~ 4周后可达第 4代 ,细胞数可达 (0 6~ 1 0 )× 10 8个 ,可满足临床上修复 15~ 2 5cm2软骨缺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关节软骨细胞移植及其生物学行为体外调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新社 戴尅戎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3年第2期77-79,共3页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是美国FDA批准的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工程方法。本文就其临床应用、体外培养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关节软骨细胞移植 生物学行为 体外调控 研究 临床应用 体外培养
下载PDF
bFGF对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新社 戴尅戎 +3 位作者 汤亭亭 胡诞宁 周建生 肖玉周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体外单层培养的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 8例来自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系进行体外单层传代培养 ,从第 2代起试验组培养液中加入bFGF ,观察细胞的倍增时间 (DT)、流式细...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体外单层培养的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 8例来自人负重关节软骨细胞系进行体外单层传代培养 ,从第 2代起试验组培养液中加入bFGF ,观察细胞的倍增时间 (DT)、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指数 ,并与无bFGF组相比较。结果 :与未加bFGF相比较 ,加用 10 μg/mlbFGF后 ,DT缩短 ,S期细胞数升高 ,细胞凋亡无变化。 结论 :bFGF能促进培养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生长 ,不引起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软骨细胞
下载PDF
关节游离体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8
作者 周新社 戴尅戎 +2 位作者 汤亭亭 贾庆卫 严孟宁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51-754,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游离体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寻找组织工程软骨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分别取游离体软骨标本5例,正常软骨标本2例和骨关节炎软骨标本6例,组织学观察其细胞分布、尿嘧啶脱氧核苷末端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核苷缺口标记法观察细... 目的观察关节游离体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寻找组织工程软骨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分别取游离体软骨标本5例,正常软骨标本2例和骨关节炎软骨标本6例,组织学观察其细胞分布、尿嘧啶脱氧核苷末端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核苷缺口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细胞分离培养观察原代软骨细胞形态,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软骨、骨关节炎软骨比较,游离体软骨细胞分布密度较高,细胞凋亡明显,体外培养时原代细胞已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结论游离体软骨细胞已具有成纤维细胞特性,不宜直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游离体 软骨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盆环原发恶性肿瘤的切除与生物学重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新社 官建中 周建生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切除、重建方式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手术治疗骨盆环原发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5例,其中骶骨恶性畸胎瘤2例、脊索瘤1例,髂骨骨肉瘤1例、恶性骨软骨瘤1例。所有患者术前未行动脉栓塞、结扎髂内血管。髂骨翼肿瘤... 目的:探讨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切除、重建方式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手术治疗骨盆环原发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5例,其中骶骨恶性畸胎瘤2例、脊索瘤1例,髂骨骨肉瘤1例、恶性骨软骨瘤1例。所有患者术前未行动脉栓塞、结扎髂内血管。髂骨翼肿瘤采用自体髂骨、髋臼肿瘤采用异体骨重建骨盆环、自体股骨头重建髋臼骨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5例肿瘤均行根治性切除,3例骶骨肿瘤术中出血量150~800mL,术后出血300~1000mL,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髂骨翼肿瘤和髋臼周围肿瘤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0mL和4000mL,术后分别为800mL和1100mL。髂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2月后恢复关节功能,髋臼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6月后恢复功能,4例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生存良好。结论: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关键是完整的手术切除,包膜外切除可以减少出血、预防复发,影响骨盆环稳定时应考虑重建,自体、异体骨移植能够恢复髋臼周围骨量、维持骨盆环生物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骨 肿瘤 半骨盆切除 重建 置换
下载PDF
单层培养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研究
10
作者 周新社 戴尅戎 +1 位作者 汤亭亭 胡诞宁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单层培养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对来自8例手术切除负重关节非负重区的软骨细胞在10%DMEM中进行单层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增殖细胞倍增时间(DT)、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增... 目的:研究单层培养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对来自8例手术切除负重关节非负重区的软骨细胞在10%DMEM中进行单层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增殖细胞倍增时间(DT)、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增殖指数(PI)和细胞凋亡。结果: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1)细胞形态由原代的多角形转变为第3、4代的短梭形、第8、9代的成纤维细胞形态;(2)DT在逐渐延长,PI在逐渐减小;(3)细胞分泌的Ⅱ型胶原逐渐减少;(4)细胞凋亡指数未见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体外单层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存在着失分化和老化,但第3、4代能较好地保持软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种子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单层培养 增殖 表型 凋亡
下载PDF
异体神经移植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新社 周建生 胡汝麒 《解剖与临床》 1997年第1期37-39,共3页
周围神经断裂缺损过大时,不宜直接拉拢缝合,否则,由于增加神经干张力,将导致神经干内的血液循环障碍而不利于神经再生。神经缺损超过10mm时,尽管远段神经的趋向性导引,但神经再生失败;这时需用移植物来桥接、促进和引导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断裂缺损过大时,不宜直接拉拢缝合,否则,由于增加神经干张力,将导致神经干内的血液循环障碍而不利于神经再生。神经缺损超过10mm时,尽管远段神经的趋向性导引,但神经再生失败;这时需用移植物来桥接、促进和引导神经再生。桥接物大体分为抻经组织和非神经组织,后者包括问皮管、硅胶管、自体静脉、变性骨骼肌…等。自体抻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神经再生效果和机能恢复相对而言较为理想,但自体神经来源有限,且引起供区感觉、运动的障碍,限制了临床应用自体抻经移植物来桥接神经缺损。因免疫排斥反应之故,异体神经移植必须借助于免疫抑制剂方能应用于临床。根据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机制,本文就异体神经移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异体神经移植 自体 神经缺损 神经干 移植物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皮管 移植修复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对邻接椎体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长春 朱坤 +4 位作者 周建生 周新社 牛国旗 吴敏 邵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741-574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T12/L1段)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邻接椎体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T12/L1段)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邻接椎体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PVP组(25例)和PKP组(25例)。于术前、术后1 w和随访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westry评分和伤椎后凸角测量;并于于其围术期和术后达一年以上测量其手术椎体上下各一个椎体的BMD值。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5.46±7.8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PKP组在脊柱后凸角的纠正和脊柱矢状序列维持方面优于PVP组。两组围手术期、随访时上一椎体BMD无明显差异(P>0.05),下一椎体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上一椎体围术期、随访时BMD无显著差异(P>0.05)。下一椎体围术期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PVP和PKP术是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临床疗效显著。经PVP和PKP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患者,术后1年以上手术椎体的下一椎体BMD增加提高了其椎体强度,使下一椎体骨折发生率得以降低,且PKP相对于PVP更有助于提高下一椎体B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密度
下载PDF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原因随访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志 肖玉周 +2 位作者 周新社 周建生 尚希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197-3202,共6页
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影响髋关节疼痛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初次行THA并具有完整资料的229例(238髋)患者进行随访,实际随访到155例(共164髋),随访率为67.7%;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7年... 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影响髋关节疼痛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初次行THA并具有完整资料的229例(238髋)患者进行随访,实际随访到155例(共164髋),随访率为67.7%;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7年。初次筛选采用Charnley髋关节评分标准,髋关节出现疼痛患者进一步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出现疼痛的17例(18髋)患者进一步分析疼痛的原因,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17例(18髋)患者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疼痛原因为:关节内因素8例(47.1%),包括假体脱位3例(3髋)(17.6%)、假体感染2例(2髋)(11.8%)、无菌性炎症2例(3髋)(11.8%)、假体松动1例(1髋)(5.9%);关节外因素4例(23.5%),包括腰椎源性疾病3例(3髋)(17.6%),异位骨化1例(1髋)(5.9%);其他原因5例(29.4%),包括心理及精神因素2例(2髋)(11.8%),不明原因3例(3髋)(17.6%)。结论引起THA后疼痛的关节内外源性因素很多,包括假体脱位、松动、不稳及感染等;心理及精神因素引起的疼痛易被临床医生忽视,不明原因疼痛是目前临床诊断和预防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疼痛 手术后 疼痛原因 随访研究
下载PDF
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振华 周建生 +1 位作者 周新社 张长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0-351,共2页
目的 :探讨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30例确诊为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细菌学培养结果。采用大剂量抗菌素、经皮旋切、后路病灶清除引流及前路病灶清除术等不同治疗措施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临... 目的 :探讨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30例确诊为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细菌学培养结果。采用大剂量抗菌素、经皮旋切、后路病灶清除引流及前路病灶清除术等不同治疗措施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特点主要为剧烈痉挛性腰痛、低热。X线平片上主要有椎间隙狭窄及骨质破坏 ,CT表现为椎间隙周围有软组织阴影及受累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 ,MRI表现为病变椎间隙信号异常。保守、旋切、后路病灶清除疗效缓慢 ,病程迁延长达 2 0~ 2 4周 ,经前路病灶清除术疗效快 ,8周完全恢复。结论 :椎间隙感染主要表现为剧烈痉挛性腰痛及低热。X线平片、CT、MRI、ECT均有诊断价值 ,但MRI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高度特异性及敏感性。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术是根治的最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感染 病灶清除术 减压 疗效
下载PDF
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体外制备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贾庆卫 汤亭亭 +3 位作者 严孟宁 李宏斌 周新社 戴尅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888-1892,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体外制备、分离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的方法,并验证这种颗粒用于医学实验的可行性。[方法]用钛铝钒合金、钴铬钼合金材料分别制成球磨罐(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03142073.7),球磨罐内装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磨块;向该球磨罐... [目的]设计一种体外制备、分离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的方法,并验证这种颗粒用于医学实验的可行性。[方法]用钛铝钒合金、钴铬钼合金材料分别制成球磨罐(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03142073.7),球磨罐内装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磨块;向该球磨罐内注入模拟生物体液;震动球磨得到颗粒混悬液。梯度离心获得金属颗粒。对颗粒进行:(1)元素成分鉴定;(2)颗粒大小鉴定和粒度分析;(3)扫描电镜对颗粒的表面形态观察;(4)将颗粒与J774A.1巨噬细胞共同培养,观察细胞吞噬颗粒的情况。[结果]通过此方法成功产生并分离出大量直径1μm左右的钛合金和钴铬钼合金颗粒。(1)元素分析证实整个处理过程中无杂质成分污染;(2)钛合金颗粒的平均直径Dv90∶1.009,钴铬钼颗粒的平均直径Dv90∶1.008,粒度分布曲线基本成正态;(3)扫描电镜图象显示颗粒大小均匀,形状多为不规则,与体内颗粒极为相似;(4)J774A.1巨噬细胞能完整吞噬2种材料的颗粒。[结论]此方法能持续大量产生人工关节假体金属材料的磨损颗粒,产生的颗粒能在各方面很好地模拟体内磨损颗粒,为今后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相关研究的体内、体外研究提供可靠的颗粒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生物相容性材料 磨损颗粒 体内研究 体外研究
下载PDF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19
16
作者 肖玉周 周建生 +4 位作者 张长春 官建中 刘振华 刘泉 周新社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9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盆 骨折固定术 骨折愈合
下载PDF
钛铌锆β钛合金低弹性模量内固定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贾庆卫 宁聪琴 +4 位作者 丁冬雁 汤亭亭 严孟宁 周新社 戴尅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的方法对新型β型钛合金(Ti-Nb-Zr)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1)改良的鼠气囊模型(the air pouch model):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皮下充气造模后将钛铌铣β型钛合金(Ti-Nb-Zr)颗粒混悬液注入气囊,收...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的方法对新型β型钛合金(Ti-Nb-Zr)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1)改良的鼠气囊模型(the air pouch model):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皮下充气造模后将钛铌铣β型钛合金(Ti-Nb-Zr)颗粒混悬液注入气囊,收集囊内液体采用ELISA方法测定IL-6和TNF-α,用囊壁组织学切片进行炎症细胞反应分级和囊壁厚度测量,并与传统的钛铅钒合金(Ti-6Al-4V)进行比较。(2)接骨板植入模型:将Ti-Nb-Zr做成接骨板固定在兔的胫骨上,于手术后4、8、12、24、36周分别观察接骨板周围的纤维膜形成情况和Ti-Nb-Zr-骨界面骨结合情况,并与不锈钢接骨板比较。[结果](1)Ti-6Al-4V、Ti-Nb-Zr两种颗粒注入气囊48h后都能引起TNF-α分泌量显著升高(P<0·05),两组比较,Ti-6Al-4V组明显高于Ti-Nb-Zr组(P<0·05)。两种材料均不能引起IL-6分泌的显著增加(P>0·05)。Ti-Nb-Zr组气囊囊壁厚度明显小于Ti-6Al-4V组(P<0·001)。(2)Ti-Nb-Zr接骨板周围软组织反应与不锈钢相近。植入后4周,新生骨痂开始覆盖Ti-Nb-Zr接骨板的两侧,8周时骨痂甚至部分覆盖接骨板和螺钉的表面形成"骨盖板"现象。12周时,骨与Ti-Nb-Zr接骨板的界面为直接接触,中间无软组织间隔。螺钉与骨也能形成较为牢固的钉-骨直接接触。[结论]低弹性模量Ti-Nb-Zrβ钛合金具有优良的体内组织相容性,是一种有前途的骨折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钛铌锆 生物相容性材料 体内研究
下载PDF
低弹性模量骨科植入物材料-β钛合金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贾庆卫 宁聪琴 +4 位作者 丁冬雁 汤亭亭 严孟宁 周新社 戴尅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低弹、高强、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新型β型钛合金骨科植入物材料。[方法]采用国内先进工艺将合金元素(钛、铌、锆)熔炼、浇注成铸造态合金。在高温区锻造,得到锻造变形合金。共制备了四种元素比例不同的合金。采用X线衍射分... [目的]研制一种低弹、高强、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新型β型钛合金骨科植入物材料。[方法]采用国内先进工艺将合金元素(钛、铌、锆)熔炼、浇注成铸造态合金。在高温区锻造,得到锻造变形合金。共制备了四种元素比例不同的合金。采用X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合金的微观晶体结构,采用拉伸实验初步研究其低弹、高强的力学性能。[结果]X线衍射分析证实四种合金均为单一的β相。合金抗拉强度:706~874Mpa,弹性模量:59~66Gpa,延伸率:5.4%~20%。时效处理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对合金的弹性模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钛铌锆β合金是一种有前途的骨科植入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假体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改良大鼠气囊模型在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庆卫 戴尅戎 +2 位作者 汤亭亭 周新社 严孟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设计并改良大鼠气囊模型(the air pouch model),证实该模型在人工关节松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改良大鼠气囊模型的建立:健康成年SD大鼠18只,背部皮下注入空气20ml,48h后补充注入空气10ml形成气囊。形成气囊24h后气囊... [目的]设计并改良大鼠气囊模型(the air pouch model),证实该模型在人工关节松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改良大鼠气囊模型的建立:健康成年SD大鼠18只,背部皮下注入空气20ml,48h后补充注入空气10ml形成气囊。形成气囊24h后气囊穿刺,注入PBS液5ml,6、24、48h分别穿刺抽液,收集囊内液体采用ELISA方法测定IL-6和TNF-α;(2)改良大鼠气囊模型对不同关节材料磨损颗粒生物反应的比较: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皮下充气造模后将钴铬钼、钛铝钒和钛铌锆合金(TNZ)颗粒混悬液注入气囊,收集囊内液体采用ELISA方法测定IL-6和TNF-α,用囊壁组织学切片进行炎症细胞反应分级并测量囊壁厚度。[结果](1)在SD大鼠皮下注入空气20ml可以形成饱满的气囊,大鼠术后活动正常。48h后气囊由于气体吸收体积减小,张力下降。再次注射10ml空气后张力恢复。PBS能使囊内液体的TNF-α在6h左右出现一个高峰达239.30pg/ml,与24h和48h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IL-6的测定值没有TNF-α那样的6h分泌高峰。6、24、48h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钴铬钼、钛铝钒、TNZ3种颗粒注入气囊48h后都能引起TNF-α分泌量显著升高(P<0.05),两两比较,钛铝钒组明显高于钴铬钼组和TNZ组(P<0.05)。3种材料均不能引起IL-6分泌的显著增加(P>0.05)。TNZ组气囊囊壁厚度明显小于钴铬钼组和钛铝钒组(P<0.001)。[结论]改良大鼠气囊模型具有造模简单、对人工关节颗粒反应快速敏感的特点,是一种人工关节松动相关实验研究有效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生物相容性材料 模型 体内研究
下载PDF
钛铌锆β钛合金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庆卫 宁聪琴 +4 位作者 丁冬雁 汤亭亭 严孟宁 周新社 戴尅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自行研发的低弹性模量、高强度新型β型钛合金人工关节假体材料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1)采用L-929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对合金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将细胞相对增殖率(RGR)转换成6级材料毒性进行评级。(2)将1μm...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自行研发的低弹性模量、高强度新型β型钛合金人工关节假体材料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1)采用L-929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对合金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将细胞相对增殖率(RGR)转换成6级材料毒性进行评级。(2)将1μm左右的钛铌锆合金(Ti-Nb-Zr)颗粒与J774A.1巨噬细胞体外共同培养24~48h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变化、RT-PCR方法测定IL-6和TNF-α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TNF-α等方法对Ti-Nb-Zr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人工关节假体材料进行比较。[结果]Ti-Nb-Zr的细胞毒性为0级。吞噬了Ti-Nb-Zr颗粒的J774A.1巨噬细胞形态改变明显轻于钴铬钼颗粒组和钛铝钒颗粒组。巨噬细胞与钛铝钒合金颗粒、钴铬钼合金颗粒和Ti-Nb-Zr颗粒共同培养48h后都有IL-6和TNF-αmRNA表达的增加,钴铬钼颗粒和钛铝钒颗粒引起增加更加明显。ELISA方法测定显示:巨噬细胞吞噬Ti-Nb-Zr颗粒48h后分泌TNF-α的量明显低于钛铝钒和钴铬钼(P<0.05)。[结论]低弹性模量Ti-Nb-Zr钛合金具有优良的体外组织相容性,是一种有前途的骨科内植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铌锆 生物相容性材料 体外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