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卧床、颈枷与地面的处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旭全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5期18-18,共1页
1卧床 许多地区选择沙子作为卧床填充,沙子对于牛体是很舒适的,其极低的有机物含量可以大大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多数情况下,沙子是来源广泛而且经济的材料,缺点是容易流失浪费,需要经常进行补充,卧床维护的费用较高。干旱季节里,牛粪... 1卧床 许多地区选择沙子作为卧床填充,沙子对于牛体是很舒适的,其极低的有机物含量可以大大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多数情况下,沙子是来源广泛而且经济的材料,缺点是容易流失浪费,需要经常进行补充,卧床维护的费用较高。干旱季节里,牛粪也可以收集晒干用来垫卧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地面 有机物含量 干旱季节 沙子 发病率 乳房炎 晒干
下载PDF
奶牛生产环境的温度和光照调节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旭全 慕长顺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4期10-10,共1页
成母牛的温度适宜区为5~25℃,这个范围存在个体差异,也随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一般假定对奶牛采食的影响为最小,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会影响奶牛的饲料进食量。
关键词 温度范围 生产环境 光照调节 奶牛 个体差异 发生变化 适宜区 成母牛
下载PDF
能量、蛋白质及维生素对奶牛繁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旭全 慕长顺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2期59-59,共1页
1能量奶牛从出生到周而复始连续不断产犊和产奶,能量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依据泌乳阶段的不同,成母牛的体膘应始终维持在2.0~3.5。低于2.0会致繁殖功能受损,延滞产后发情和配种,情期受胎率降低9%以上;高于3.5,则会与过肥妊娠育成牛... 1能量奶牛从出生到周而复始连续不断产犊和产奶,能量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依据泌乳阶段的不同,成母牛的体膘应始终维持在2.0~3.5。低于2.0会致繁殖功能受损,延滞产后发情和配种,情期受胎率降低9%以上;高于3.5,则会与过肥妊娠育成牛相似,造成难产增多和分娩后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因素 繁殖效率 奶牛 维生素 蛋白质 泌乳阶段 繁殖功能 产后发情
下载PDF
奶牛卵泡交替发育的诊断与输精
4
作者 周旭全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卵泡 发育 奶牛 发情母牛 输精 诊断 人工授精 行为表现
下载PDF
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综合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再龙 周旭全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7年第4期42-43,共2页
要实现母猪的高产高效,除了要有好的种群外,还要做好后备母猪的选留与培育,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控制等综合技术措施。
关键词 后备母猪 繁殖能力 繁殖障碍疾病 高产高效 饲养管理 选留
下载PDF
奶牛场的舍型与分群方法
6
作者 周旭全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3期37-37,共1页
1舍型式 奶牛的主要饲养方式是围栏式舍饲和牛舍设置自由卧栏散栏饲养。采用哪种饲养方式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管理习惯以及奶牛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和有效利用。典型情况下,围栏式舍饲适合于年度水分缺损(年度蒸发率-年度降水率)高于5... 1舍型式 奶牛的主要饲养方式是围栏式舍饲和牛舍设置自由卧栏散栏饲养。采用哪种饲养方式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管理习惯以及奶牛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和有效利用。典型情况下,围栏式舍饲适合于年度水分缺损(年度蒸发率-年度降水率)高于50.8厘米的地区。然而,持续大量的冬季降水以及暴风雪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此条件下,奶牛场建筑依据蒸发率需要满足每头牛45~63平方米的基础设施面积和3.6~4.5平方米的遮荫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场 分群 饲养方式 基础设施 散栏饲养 有效利用 合理投入 冬季降水
下载PDF
奶牛卧床、颈枷与地面处理
7
作者 周旭全 《北方牧业》 2012年第12期24-24,共1页
1卧床 许多地区选择沙子作为卧床填充,沙子对于牛体是很舒适的.其极低的有机物含量可以大大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关键词 地面处理 奶牛 有机物含量 发病率 乳房炎 沙子
下载PDF
猪的人工授精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景茹 周旭全 +1 位作者 刘溪溪 纪志刚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1年第3期37-38,共2页
人工授精可提高猪良种化水平和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公猪的饲养量,克服本交时体格悬殊的障碍,避免疫病传播,特别是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采用人工授精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人工授精方法 公猪 集约化养猪场 疫病传播 经济效益 利用率 良种化 饲养量
下载PDF
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
9
作者 纪志刚 慕长顺 周旭全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0年第3期30-31,共2页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猪种改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该技术可以促进品种更新,提高商品猪整齐度,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克服本交时体格悬殊的障碍,避免疫病传播,特别是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采用人工授精是提高经济...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猪种改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该技术可以促进品种更新,提高商品猪整齐度,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克服本交时体格悬殊的障碍,避免疫病传播,特别是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采用人工授精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技术 猪种改良 集约化养猪场 品种更新 疫病传播 经济效益 整齐度 商品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