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PA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利娟 周晓姮 +2 位作者 宾琼 黄小花 罗建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儿童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及HPA-2和HPA-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ITP发病的潜在联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急性和慢性ITP的各4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运...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儿童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及HPA-2和HPA-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ITP发病的潜在联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急性和慢性ITP的各4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急、慢性ITP两组各46例患儿及对照组48例健康儿童进行HPA-2和HPA-15基因分型。结果:3组之间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2组比较分析显示,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在慢性IT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ITP组与对照组及慢性ITP组与急性ITP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A-2与HPA-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慢性ITP发病有关,与儿童急性ITP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HPA-2 HPA-15 等位基因 儿童
下载PDF
儿童真菌感染继发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许金云 周晓姮 +3 位作者 蒙惠华 杜立安 李鸣 罗建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真菌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认识。方法总结3例确诊为真菌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相关资料。结果 3例患儿,男2例,女1例,年龄1岁7个月到3岁1个月,均以反复发热为主诉,2例伴咳嗽,1例伴呕吐,体检发现有肝脾及浅... 目的提高对儿童真菌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认识。方法总结3例确诊为真菌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相关资料。结果 3例患儿,男2例,女1例,年龄1岁7个月到3岁1个月,均以反复发热为主诉,2例伴咳嗽,1例伴呕吐,体检发现有肝脾及浅表淋巴结肿大。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真菌感染的时间均是入院后5天,在有效抗真菌治疗无效后进一步诊断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血常规检查早期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而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不同程度降低。在抗真菌治疗基础上,2例按照HLH-2004方案进行化疗,1例仅增加地塞米松治疗,3例在治疗过程中均使用丙种球蛋白。最终3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儿童真菌感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少见,在抗真菌治疗基础上增加免疫抑制能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真菌感染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及其家系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晓姮 罗建明 +1 位作者 宾琼 黄小花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了解穿孔素1(PRF1)基因突变型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RF1基因突变与患儿免疫细胞功能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将8例(例1-8)治疗后HLH患儿、5例(例1-5)患儿的父母及同... 目的了解穿孔素1(PRF1)基因突变型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RF1基因突变与患儿免疫细胞功能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将8例(例1-8)治疗后HLH患儿、5例(例1-5)患儿的父母及同胞纳入研究,以30名门诊体检正常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采用PCR法分段扩增PRF1、Unc13D、STX11、STXBP2、RAB27A、LYST、 SH2D1A、BIRC4基因并直接测序;通过ExPASy网站在线分析系统进行PRF1蛋白构象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 T细胞)和N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①8例患儿中有3例存在PRF1外显子编码区杂合错义突变:例1为复合杂合错义突变R4C和R33H,其父、兄也存在相同突变;例2为杂合错义突变V50L,其母、弟也存在相同突变;例3为杂合错义突变R489W,其父不存在R489W,其母未参与检测,推测其突变来自母亲。例1、2、3可明确诊断为家族性HLH第2亚型(FHL2)。②例1及其父、兄以及例2及其母、弟的外周血CD8+ T细胞穿孔素阳性率(0-1.48%)和NK细胞的穿孔素阳性率(8.69%-32.10%)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但两组间颗粒酶B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R4C和R33H复合杂合突变以及V50L杂合突变均可导致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穿孔素表达减少,为FHL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基因 PRF1 天然 穿孔素 颗粒酶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