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教育建设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1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世界农业》 2024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乡村教育是积累国家发展和乡村建设所需人才资本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当前,城乡教育仍然面临较大差距,乡村教育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制度设计缺陷及社会文化引导不充分等现实问题。为应对实现乡村... 乡村教育是积累国家发展和乡村建设所需人才资本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当前,城乡教育仍然面临较大差距,乡村教育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制度设计缺陷及社会文化引导不充分等现实问题。为应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新挑战,瞄准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教育建设的优化路径应聚焦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政府五大主体,通过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教育建设体系,发挥各方优势和能动性,整合和完善城乡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和改革乡村教育管理制度。同时,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带动和鼓励各方主体共同参与,补齐乡村教育的发展短板,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中国城乡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教育困境 城乡差距 优化路径
下载PDF
转型期我国农业增长路径与技术进步方向的实证研究——基于大陆28省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吴丽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40-47,共8页
从单要素生产率指标视角考察我国大陆28个省份1978—2011年农业增长路径和技术进步方向。结果表明:34年来中国各地区农业增长都进入了"S字型增长路径"的第三阶段,即中国农业增长在21世纪已由土地生产率导向的亚洲型增长路径... 从单要素生产率指标视角考察我国大陆28个省份1978—2011年农业增长路径和技术进步方向。结果表明:34年来中国各地区农业增长都进入了"S字型增长路径"的第三阶段,即中国农业增长在21世纪已由土地生产率导向的亚洲型增长路径转为劳动生产率导向的新大陆型增长路径,但各省之间农业要素生产率差距在不断增大。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大力发展节约劳动的机械技术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显得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 农业增长 技术进步方向
下载PDF
基础设施改善了农业技术效率吗?——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吴清华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第2期191-198,共8页
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农村电力、公路、灌溉三大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仅为0.35,生产效率仍有巨大的优化空间;(2)农村三大基础设施对技术无效率都有显著缓解作用... 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农村电力、公路、灌溉三大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仅为0.35,生产效率仍有巨大的优化空间;(2)农村三大基础设施对技术无效率都有显著缓解作用,但也增加了技术效率的不确定性,且作用效果呈现农村公路设施>农村电力设施>农村灌溉设施的排序;(3)公路设施加剧地区技术效率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东、中部技术效率,但对西部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农村电力设施对地区技术效率不确定性有反向作用,仅改善了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灌溉设施对东部技术效率的改善作用不明显,中部地区由于公共物品特性导致技术效率下降,但显著提升了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基础设施对各地区技术效率不确定性作用方向一致,都为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技术效率 不确定性 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进程 被引量:43
4
作者 周晓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7,共9页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劳动力转移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下载PDF
要素禀赋变化与中国农业增长路径选择 被引量:76
5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周晓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152,共9页
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和积累状态将决定农业技术变革模式和增长路径选择。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发... 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和积累状态将决定农业技术变革模式和增长路径选择。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发展区间。那么,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实质性影响呢?论文利用1978-2012年农业内部行业层面成本收益数据,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和二维空间相图增长分析法来考察农业的增长路径、技术进步偏向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技术变革存在明显的诱致性偏向,即随着要素禀赋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节约劳动倾向和"资本深化"迹象;2我国农业增长路径可能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型,正在突破传统的高度人口-土地压力下"内卷化陷阱",从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3由于农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地劳配比的结构特性,农业技术变革模式与增长路径也存在一定的行业差异。由于要素禀赋的变化,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一进程是大势所趋,具有不可逆性,因此,相应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也必须就劳动生产率导向下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问题未雨绸缪,做出前瞻性规划,这可能包括"要素替代"、"诱致性技术进步"、"机械化"等,以把握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农业增长路径 诱致性技术变迁 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研究--基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 被引量:44
6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周晓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8,160,共9页
论文采用1991~2013年中国粮食生产的相关投入与价格数据,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影子替代弹性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的要素需求与替代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粮食生产的要素需求正处在理性的价格... 论文采用1991~2013年中国粮食生产的相关投入与价格数据,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影子替代弹性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的要素需求与替代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粮食生产的要素需求正处在理性的价格调节区间,要素价格仍然是调节要素需求的经济杠杆;与劳动力和化肥相比,机械投入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更容易受自身价格变化的冲击。(2)农业机械与劳动力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且替代关系越来越强。这说明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情形下,利用机械替代劳动可以大幅减少农业劳动投入,特别是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3)化肥与劳动也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但替代关系稳中略降。经济激励是农户决策的首要考量因素,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背景下,选择多量少次的施肥方式、增施化肥并减少农家肥投入,用化肥替代劳动成为农户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替代 劳动力成本 影子替代弹性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要素替代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下载PDF
家庭禀赋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影响——基于湖北省490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周晓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基于湖北省490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家庭禀赋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大多倾向于学习和采纳劳动节约型技术,但绝大多数农户是直接购买农机服务,而不是购置农业生产机械。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 基于湖北省490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家庭禀赋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大多倾向于学习和采纳劳动节约型技术,但绝大多数农户是直接购买农机服务,而不是购置农业生产机械。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均是影响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影响最为明显。在人力资本中,受教育年限越长、年龄越小、家庭劳动力规模越大的农户,学习劳动节约型技术的意愿越强、购买农业生产机械的可能性越大;在物质资本中,劳均家庭年收入越高、非农收入占比越高的农户,学习和采纳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禀赋 劳动节约型技术 人力资本 劳动力成本 湖北
下载PDF
基础设施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吗?——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清华 周晓时 冯中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53-59,共7页
基于公共产品模型和成本函数理论,建立最优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成本函数模型,以劳动力、固定资本、化肥投入作为农业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灌溉设施、等外公路对1995-2011年我国省际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 基于公共产品模型和成本函数理论,建立最优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成本函数模型,以劳动力、固定资本、化肥投入作为农业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灌溉设施、等外公路对1995-2011年我国省际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设施和等外公路的建设对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生产成本对灌溉设施、等外公路的弹性系数均为正;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灌溉设施的影响呈增长趋势,而等外公路的影响先增后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农业生产成本 灌溉设施 等外公路
下载PDF
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作物新品种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油菜新品种技术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谷成 郭伦 周晓时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1-649,共9页
作物新品种技术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力保障和助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加快作物新品种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基于15个油菜主产省份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老龄化及其他资源禀赋变量对农户... 作物新品种技术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力保障和助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加快作物新品种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基于15个油菜主产省份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老龄化及其他资源禀赋变量对农户作物新品种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龄劳动力更倾向于采纳油菜新品种;教育程度、参加技术培训人次、到最近农业技术推广站距离均有利于农户采纳油菜新品种技术;而外出务工收入占比、土地细碎化程度、油菜小面积种植则带来负向影响。根据结论,提出进一步提升作物新品种技术采用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新品种技术采纳 油菜 LOGISTIC模型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农户对农机服务购买行为的差异性分析——基于303份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成 周晓时 冯中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5,共8页
为分析农户的农机服务采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湖北省和山东省的303份农户层面微观调查数据为例,采用Probit模型和Log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采纳农机服务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身体健康状况、耕地是否有坡地、耕地块数及是否... 为分析农户的农机服务采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湖北省和山东省的303份农户层面微观调查数据为例,采用Probit模型和Log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采纳农机服务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身体健康状况、耕地是否有坡地、耕地块数及是否有非农经历均对农户的机耕、机收以及机播是否购买农机服务有着显著影响,且农户对于不同环节(机耕、机播以及机收)农机服务的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程度均有所差异;农户身体健康状况、拥有农机现值、是否务工兼顾种植,以及耕地是否有坡地均对农户采纳农机服务的数量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服务 农户购买 PROBIT模型 Logstic模型
下载PDF
破解“谁来种粮”难题: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与路径
11
作者 周晓时 樊胜根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4-60,共7页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破解“谁来种粮”难题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农业机械化在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嵌入新的生产关系、提高农业生产率等方面发挥了重...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破解“谁来种粮”难题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农业机械化在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嵌入新的生产关系、提高农业生产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仍然受到区域差异、作物差异以及装备结构不均衡的制约。为了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通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高非主粮作物机械化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以及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等途径,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进而破解“谁来种粮”的时代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劳动力转移 粮食安全 社会化服务
下载PDF
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农机服务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成 周晓时 +1 位作者 冯中朝 彭玮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40,共7页
[目的]文章基于农机服务的视角,旨在分析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该文采用2004—2015年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一是测算出中国小麦的生产技术效率;二是构建度量农户农机服务采纳程度的指标,并借用... [目的]文章基于农机服务的视角,旨在分析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该文采用2004—2015年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一是测算出中国小麦的生产技术效率;二是构建度量农户农机服务采纳程度的指标,并借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探究农机服务对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基于社会分工的视角,讨论了农机服务及雇工状况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我国小麦主产省(自治区)的农机服务使用程度及生产技术效率,在区域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农机服务投入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农业生产雇工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通过增加小麦的农机服务投入,能够改善小麦生产的要素结构配置,进而有助于促进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该文建议,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优化服务基础设施环境,为优化促进小麦生产以及农民增收提供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技术效率 社会分工 农机服务 随机前沿模型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对就业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发展阶段与行业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清华 周晓时 朱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2,110,共10页
本文采用1991—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和世界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即增加国家层面的就业量;分经济发展阶段看,工业机器人对国别劳动... 本文采用1991—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和世界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即增加国家层面的就业量;分经济发展阶段看,工业机器人对国别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创造效应最大;分产业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小于对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分性别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女性劳动力的创造效应大于男性,且在工业内这种促进作用较服务业更为显著。因此,工业机器人不会替代劳动力,不会加剧失业,反而会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促进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劳动力 替代效应 异质性
下载PDF
非农经营收入与家庭农业劳动供给——基于家庭农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清华 周晓时 李俊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70,161,共11页
基于集体决策模型构建理论模型,以家庭农场典型模式来源地湖北武汉、安徽郎溪的普查数据为例,排除家庭收入与劳动供给之间内生性,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非农经营收入对家庭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5~6.0万元区间的非农经营... 基于集体决策模型构建理论模型,以家庭农场典型模式来源地湖北武汉、安徽郎溪的普查数据为例,排除家庭收入与劳动供给之间内生性,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非农经营收入对家庭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5~6.0万元区间的非农经营收入对家庭农业劳动供给有显著负向作用;受在总收入中占比、兼业经营等因素影响,其他区间的非农经营收入影响不显著;在总收入中占比较小的其他收入影响不显著。因此,引导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有助于家庭农场的专业化经营和自有劳动力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经营收入 农业劳动供给 家庭农场 集体决策模型 门限回归模型
下载PDF
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户购机投入模型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冷博峰 冯中朝 +1 位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24-334,共11页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一项重要的现行农业政策,但现有文献对补贴效果的时空差异、农机类型差异和内生性问题讨论不足。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政策效果,并分析政策效果的时空差异和农机类型差异,该研究基于国家油菜产业体系18省(区)农户固定观察...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一项重要的现行农业政策,但现有文献对补贴效果的时空差异、农机类型差异和内生性问题讨论不足。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政策效果,并分析政策效果的时空差异和农机类型差异,该研究基于国家油菜产业体系18省(区)农户固定观察点3287个农户2008-2018年之间15089个样本的大样本调查数据,采用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高维固定效应模型、Box-Cox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对农户农业机械购置金额投入在不同年度、地形区域和不同类型农机具之间的差异化影响,并分别采用面板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模型、面板Tobit固定效应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1)农机补贴金额对农户农机购置投入金额的边际效应为2.5308,激励效应显著,有效带动了农户购机投入;2)补贴在平原县的边际效应为1.4085,在丘陵山区县的边际效应为3.1082,在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补贴的激励效应在年度间存在明显波动,部分年份表现为挤出效应;4)补贴效果总体上随着农机具价值增加而增强,对大中型农机具的政策效果更高。因此,建议未来继续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并继续坚持向非平原地区和大中型农机具适当倾斜,对农机生产企业研发丘陵山区机械化所需机型和大型先进农机具给予适当研发补贴,鼓励各地在农机补贴新产品补贴试点目录中及时纳入丘陵山区适用机型和大型先进农机具,加快新产品转化和推广应用步伐,同时,根据补贴实施情况和农机化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完善补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模型 购置补贴 激励效应 挤出效应 时空差异
下载PDF
人力资本、耕地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 被引量:23
16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刘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7,共10页
人力资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会因为耕地规模的不同而呈现非线性区间关系,人力资本要发挥出生产率效应,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相匹配。具体来说:(1)在农户耕地规模较小时,人力资本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负向作用;在中等规模情况下,人力资... 人力资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会因为耕地规模的不同而呈现非线性区间关系,人力资本要发挥出生产率效应,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相匹配。具体来说:(1)在农户耕地规模较小时,人力资本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负向作用;在中等规模情况下,人力资本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进入大规模经营后,人力资本显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2)狭小的农业耕地规模限制了教育投资的合理回报率,导致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通过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可以避免农村人力资本的浅化。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将无力承担和非农产业对等的教育投资回报,农村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使农业生产只能再一次被动接受城市产业"剪刀差"。破除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等妨碍耕地规模扩大的体制性障碍,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才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耕地规模 农业生产效率 劳动力转移 面板门槛模型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晓时 李俊鹏 吴清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8-167,199,共11页
人工智能是促进21世纪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全面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现状,参考Acemoglu等的理论框架,以1991-2018年世界银行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国别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 人工智能是促进21世纪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全面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现状,参考Acemoglu等的理论框架,以1991-2018年世界银行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国别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以劳均农业产值为农业生产率衡量指标,人工智能对农业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在作用机制方面,对农业劳动力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但对产业结构尚未发挥出显著影响。此外,在异质性分析方面,人工智能对高收入国家农业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低收入国家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发展现代农业,需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农业生产率 就业效应 产业结构效应
下载PDF
城市低碳转型的产业调整逻辑--基于劳动力市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晗 周晓时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34,共9页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仅对我国城市低碳转型下的产业调整提出更高要求,也对产业调整下的劳动力市场转型提出挑战。本文基于2005~2020年的城市统计数据和2013~2019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引...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仅对我国城市低碳转型下的产业调整提出更高要求,也对产业调整下的劳动力市场转型提出挑战。本文基于2005~2020年的城市统计数据和2013~2019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冲击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异质性分析和福利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城市低碳转型至少降低了2%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且劳动力主要流入第三产业;(2)城市低碳转型并未对居民的实际工作收入造成显著影响,却降低了居民的日工作时长,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3)城市低碳转型从城市分布和人员分布两个方面都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碳转型 产业调整 劳动力市场 双重差分模型 异质性分析 福利分析
下载PDF
要素错配与中国农业产出损失 被引量:31
19
作者 郑宏运 李谷成 周晓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3-153,159,共12页
本文构建农业要素错配与产出变动的分析框架,基于197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核算了中国农业要素产出弹性,并考察了各地区的农业要素错配程度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要素错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 本文构建农业要素错配与产出变动的分析框架,基于197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核算了中国农业要素产出弹性,并考察了各地区的农业要素错配程度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要素错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出先改善后加深再改善的趋势,而在东北地区不断改善。劳动要素错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断缓解,在东北地区则未发生明显变化。土地要素在东部地区配置相对不足,在西部地区投入相对过度,且各地区的土地要素错配均未得到明显“纠正”。(2)从产出变动的视角看,1978—2015年,资本、劳动和土地要素错配对中国农业产出变动的平均影响分别为0.02%、0.05%和-0.10%。从产出损失的视角看,农业要素错配造成中国农业产出年均5%的损失且不断增加。最后本文认为,优化地区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减少农业产出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要素错配 产出弹性 农业产出
下载PDF
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之谜”的一个解释——基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3,共10页
基于农业机械化的视角,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食物消费需求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之谜提供一种新的解释。研究表明:(1)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却呈不断下降趋势,... 基于农业机械化的视角,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食物消费需求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之谜提供一种新的解释。研究表明:(1)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却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消费量下降了28.85%,而猪肉消费仅增长了10.16%;(2)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的食物消费有着显著的节约效应。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促进居民总热量摄取降低0.19%,2000—2012年机械化发展带来的粮食节约效应约占农村居民粮食消费下降比重的17.45%;(3)农业机械化促进了食物消费结构的调整。粮食消费量下降作为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主因,2000—2012年机械化带来的粮食消费节约量约占总粮食消费量下降比重的11.96%。当前粮食仍作为居民热量摄取的主要来源,农业机械化通过"节流"降低粮食消费需求,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食物消费 热量需求 消费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