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文艺政策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晓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文认为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与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国当代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在对文艺的功能和地位的认识上、在形态的一元化特征以及独尊现实主义文艺观念等方面 ,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中国文... 本文认为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与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国当代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在对文艺的功能和地位的认识上、在形态的一元化特征以及独尊现实主义文艺观念等方面 ,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制定及其内容框架 ,规范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意识形态 中国 文艺政策 形成 发展 一元化特征 独尊现实主义文艺观念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抗战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晓风 凌孟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99,共10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抗战文学研究承接着新时期以来的活跃态势,不仅研究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在研究史料的新开掘方面,纸质史料的新开掘包括抗战时期期刊介绍、文献目录与书目提要、抗战时期...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抗战文学研究承接着新时期以来的活跃态势,不仅研究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在研究史料的新开掘方面,纸质史料的新开掘包括抗战时期期刊介绍、文献目录与书目提要、抗战时期期刊汇编、史料丛书与档案披露、抗战文学的作家全集与丛书出版、抗战时期作家佚作发掘整理;而抗战文学史料的数字化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抗战文学研究视野的新拓展呈现出令人可喜的新局面,突出表现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抗战文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抗战文学、抗日战争与区域文学以及报刊传媒与抗战文学等几个方面。新世纪以来抗战文学研究理论话语的新收获突出表现为,研究者在新语境下对于抗日战争和抗战文学社会性质的重新体认,其中大多是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和反思,以及对于抗战文学审美特征的重新界定。在史料的开掘、研究视野的拓展以及理论话语探讨方面皆有众多有待深入讨论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中国大陆 抗战文学
下载PDF
语言制约诗歌:略谈旧体诗的语言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晓风 程小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1,共4页
针对目前对"新诗主体论"的怀疑,谢冕认为,古典的方式不可能适应现代的生活,新诗依然是而且始终是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感的最适宜的方式。朱寿桐认为,汉语新诗的主体地位有其必然性,它是经过较长时间摸索建设起来的一种新型... 针对目前对"新诗主体论"的怀疑,谢冕认为,古典的方式不可能适应现代的生活,新诗依然是而且始终是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感的最适宜的方式。朱寿桐认为,汉语新诗的主体地位有其必然性,它是经过较长时间摸索建设起来的一种新型诗歌。谭五昌认为,"新诗否定论"本身有其逻辑错误。周晓风、程小诗认为,旧体诗的语言制约了诗歌表达而导致了言文分离,只有新诗才是现代诗歌创作的主体。李永东认为,新诗主体论本身是有限度的,应该辩证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主体论 新诗否定论 旧体诗 白话诗 主体地位
下载PDF
区域文学——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晓风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共6页
区域文学研究在 90年代以来得到迅疾发展。这既是对 80年代开始的文学的文化研究视角的延伸 ,也是近年来愈益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和国内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反映。区域文学研究的特殊性在于它从社会的行政区划出发 ,从中引出区域文学发展... 区域文学研究在 90年代以来得到迅疾发展。这既是对 80年代开始的文学的文化研究视角的延伸 ,也是近年来愈益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和国内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反映。区域文学研究的特殊性在于它从社会的行政区划出发 ,从中引出区域文学发展的固有规律 ,因而不同于对自然形成的地域文学的研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文学发展的道路应是从区域文学到国家文学再到世界文学 ,而不是过去所理解的从地域文学到民族文学再到世界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学 地域文学 民族文学 国家文学 新视野
下载PDF
论作为现代文学传统的新诗艺术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晓风 余玲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9-144,共6页
中国现代新诗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根据某种轴心原则结合在一起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开放的艺术系统。根据中国现代社会及文学发展的历史特点 ,这一轴心原则可概括为“反映现实、变革现实” ,围绕这一轴心原则形成现代新诗的外... 中国现代新诗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根据某种轴心原则结合在一起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开放的艺术系统。根据中国现代社会及文学发展的历史特点 ,这一轴心原则可概括为“反映现实、变革现实” ,围绕这一轴心原则形成现代新诗的外沿结构则包括现代新诗的创作方法、风格特征和审美效应等。现代新诗作为艺术系统已构成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艺术系统 轴心原则 外沿结构
下载PDF
现实主义精神与新世纪文学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晓风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11期5-12,共8页
一、现实主义过时了吗?20世纪临近末期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应一家出版社邀请,写了一本《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小册子。在我的印象中,新时期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由于受到80年代中期以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冲击,已显昨日黄花之态,... 一、现实主义过时了吗?20世纪临近末期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应一家出版社邀请,写了一本《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小册子。在我的印象中,新时期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由于受到80年代中期以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冲击,已显昨日黄花之态,但仍是那时人们难以抹去的文学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新时期以来 新世纪以来 说法 作家 现实主义精神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重庆文学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晓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6-39,共4页
在巴蜀文学一体化的语境中,重庆文学的特殊性被认为只是四川文学中的一个局部问题。但是当历史出现新的契机,重庆从行政区划上脱离四川再次成为直辖市,人们开始注意到,重庆文学在20世纪中图文学版图中有其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现代... 在巴蜀文学一体化的语境中,重庆文学的特殊性被认为只是四川文学中的一个局部问题。但是当历史出现新的契机,重庆从行政区划上脱离四川再次成为直辖市,人们开始注意到,重庆文学在20世纪中图文学版图中有其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现代重庆文学的发生与重庆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有着密切的联系。30年代以来的抗战军兴促使现代重庆文学在30年代末到40年代形成第一次有相当规模的发展高潮。但此后重庆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的形象较为暗淡,只有50年代中后期一批表现西南内陆生活的诗人群和长篇小说《红岩》较为引人注目。新时期以来重庆文学形成又一次高潮,突出表现在诗歌创作及对国统区大后方文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方面。但重庆文学尚未有效确立自己的主体性,重庆文学的特殊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重庆文学 发展历程
下载PDF
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当代文学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晓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67,共6页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是文学发展的自律与他律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制订的一系列文艺政策具有尤为突出的作用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文学的性质和方向 ,推动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而且也产生了诸多消极作...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是文学发展的自律与他律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制订的一系列文艺政策具有尤为突出的作用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文学的性质和方向 ,推动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而且也产生了诸多消极作用 ,影响了当代文学所能达到的历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文艺政策 当代文学 历史发展
下载PDF
论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晓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147,共6页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选择,是指新中国文艺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针对政策问题背后所面临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所作出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整合。新中国文艺政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过许多重大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这些矛盾...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选择,是指新中国文艺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针对政策问题背后所面临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所作出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整合。新中国文艺政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过许多重大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归结起来,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文艺与政治、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文艺政策 文化选择
下载PDF
经典的焦虑——当前文艺思潮的审视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晓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1-55,共5页
文学中的经典是指那些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代表作品。文学经典在文学发展史上既具有确定文学标准尺度的作用,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文学经典作品在近年来出现大量重版、改写和重评,成为当前文艺... 文学中的经典是指那些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代表作品。文学经典在文学发展史上既具有确定文学标准尺度的作用,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文学经典作品在近年来出现大量重版、改写和重评,成为当前文艺思潮的突出现象。这既是消费时代社会心理对于经典作品的需要的反映,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英文化层对于当今经典缺失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经典 焦虑
下载PDF
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现代新诗的现代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晓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近年来有关现代性的研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话语资源,现代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现代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本身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问题,包括现代新诗从题材到主题以至语言艺术方式等多个方面。语言问题是其... 近年来有关现代性的研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话语资源,现代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现代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本身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问题,包括现代新诗从题材到主题以至语言艺术方式等多个方面。语言问题是其中最受忽视然而最为重要的问题。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事实上从根本上制约和决定了现代新诗现代化的方向及其内涵。而现代新诗现代性本身则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现代性 现代新诗 现代化
下载PDF
石天河新时期诗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晓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石天河新时期归来后的诗作有着特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形式,既为特殊年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样态,也显示了诗人以诗的方式对于生活和自己的新的超越。纵观石天河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其在情感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突出表现为诗与真的统... 石天河新时期归来后的诗作有着特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形式,既为特殊年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样态,也显示了诗人以诗的方式对于生活和自己的新的超越。纵观石天河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其在情感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突出表现为诗与真的统一、个人身世之感与国家命运之思的统一,以及情感的直说与曲写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天河 新时期 新诗歌 文学史
下载PDF
抗战诗歌再认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晓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拓展,学术界对于抗战文学乃至整个抗战文化研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有关抗战文学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取得新的进展,但学术界对所谓"抗战诗歌"的理解仍有待进一步拓展。抗战时期的诗歌既具有主题... 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拓展,学术界对于抗战文学乃至整个抗战文化研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有关抗战文学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取得新的进展,但学术界对所谓"抗战诗歌"的理解仍有待进一步拓展。抗战时期的诗歌既具有主题风格的某种一致性,同时在时间上又因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不容忽视的区别,在空间上形成了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分割的政治地理格局,需要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并结合现代区域文学互动带来的变化认识抗战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诗歌 抗战文化 现实主义诗歌 精神内涵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历史形态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晓风 《长江学术》 2012年第3期72-80,共9页
文艺政策是执政党及其政府规范和引导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用以调节文艺事业与其他事业以及文艺事业内部诸因素之间关系的重要杠杆。新中国文艺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典型的文艺政策文本"、"准文艺政策文... 文艺政策是执政党及其政府规范和引导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用以调节文艺事业与其他事业以及文艺事业内部诸因素之间关系的重要杠杆。新中国文艺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典型的文艺政策文本"、"准文艺政策文本"和"超文本文艺政策"等三种历史形态。正确认识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历史形态对于理解新中国文艺政策及其对于文艺事业的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文艺 政策 历史 形态
下载PDF
新诗与旧诗——重读胡适谈新诗兼论新诗的标准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晓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8-25,共8页
中国现代新诗自 2 0世纪初诞生以来 ,新诗与旧诗的高下优劣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的重要话题 ,其实质是怎样看待新诗的标准问题。近来有关新诗二次革命的呼声再次掀起有关新诗标准问题的论争 ,与胡适当年提出新诗革命的主张一脉相... 中国现代新诗自 2 0世纪初诞生以来 ,新诗与旧诗的高下优劣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的重要话题 ,其实质是怎样看待新诗的标准问题。近来有关新诗二次革命的呼声再次掀起有关新诗标准问题的论争 ,与胡适当年提出新诗革命的主张一脉相承。因此 ,重读胡适当年谈新诗的有关论述 ,结合中国现代新诗 90年发展历程中的成败得失重新思考新诗的标准问题 ,可以给我们思考今日新诗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旧诗 诗歌标准 二次革命
下载PDF
文学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当代文学教育的人文缺失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晓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45-52,共8页
文学教育是文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长期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文学教育学科定位紊乱,工具论教育认知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致使当代文学教育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文学教育具有审美熏陶、思想引导和知识... 文学教育是文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长期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文学教育学科定位紊乱,工具论教育认知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致使当代文学教育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文学教育具有审美熏陶、思想引导和知识传播的多重属性,需要正视和探索文学教育的合理学科定位,促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切实可行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育 学科定位 多重属性 人文缺失
下载PDF
《红岩》与中国当代国家文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晓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3-29,共7页
中国当代国家文学的建构,既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学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特殊性的体现,但其体制化资源却主要来自前苏联。从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 中国当代国家文学的建构,既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学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特殊性的体现,但其体制化资源却主要来自前苏联。从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决议、《关于改组文艺团体》的决议,并于1934年8月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奠定了前苏联国家文学的基础,展现出现代民族国家语境下新的国别文学发展愿景及其发展路径,对我国当代国家文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的创作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国家文学构建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并为新中国国家文学提供了创作范式,创造了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国家文学 长篇小说 《红岩》
下载PDF
每期一题 区域文学视阈中的重庆坐标
18
作者 周晓风 王本朝 +1 位作者 蒋登科 邓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69-73,共5页
“文学与艺术研究”栏目定位于对经典作家、文学作品的解析,以及对当前热点文学与艺术现象的聚焦争鸣。欢迎您推荐选题及投稿,共同搭建互动平台。站在中国区域文学视阈中审视当代重庆文学,不能不感受到一种失语的落寞。尽管也偶有佳... “文学与艺术研究”栏目定位于对经典作家、文学作品的解析,以及对当前热点文学与艺术现象的聚焦争鸣。欢迎您推荐选题及投稿,共同搭建互动平台。站在中国区域文学视阈中审视当代重庆文学,不能不感受到一种失语的落寞。尽管也偶有佳作,但却构不成文学思潮的整体力量,无法产生巨大的国际国内影响。提及重庆文学,人们所能想到的,仅有《红岩》、《一双绣花鞋》、《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等寥寥数部经典作品,以及20世纪80年代重庆作为中国诗歌重镇异军突起的短暂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学 重庆文学 视阈 20世纪80年代 坐标 中国诗歌 经典作家 栏目定位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原则的确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晓风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7期22-32,共11页
高尔基在1933年发表《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原则的首倡者和奠基人。实际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原则的提出并得到广泛运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需... 高尔基在1933年发表《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原则的首倡者和奠基人。实际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原则的提出并得到广泛运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需要和斯大林的倡导。在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的直接指导下,1934年9月1日闭幕的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作家协会章程,确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中国文学界特别是左翼文学界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发表了大量介绍和讨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文章。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9月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作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原则 形成过程
下载PDF
意与匠: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再认识——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晓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研究生的知识创新教育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方面,但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有其特定的目标及其特殊性,目前对此还远未形成共识。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为例,认为人文学科知识创新具有内在问题完善型特征,硕士研究生学... 研究生的知识创新教育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方面,但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有其特定的目标及其特殊性,目前对此还远未形成共识。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为例,认为人文学科知识创新具有内在问题完善型特征,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知识创新教育的特点应当以学术训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科 硕士研究生 知识创新 教育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