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晨梦 张楠 +1 位作者 徐轶丹 杨楠 《电工材料》 CAS 2023年第3期67-72,共6页
采用多频段阻尼控制策略可抑制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接入电网导致的多频振荡现象。搭建采用多频段阻尼控制策略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法分析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最后,为验证采用多频段阻尼控制策... 采用多频段阻尼控制策略可抑制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接入电网导致的多频振荡现象。搭建采用多频段阻尼控制策略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法分析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最后,为验证采用多频段阻尼控制策略可实现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在小干扰下可稳定可靠运行,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中储能装置采用多频段阻尼控制策略时,可增加不同频段的阻尼能力,有效抑制多频段振荡,实现小干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 数学模型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800 kV输电线路小转角塔带电作业进出等电位方式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晨梦 罗日成 +5 位作者 吴东 杨雅倩 李智琦 潘俊文 袁丽苹 邹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9-186,共8页
为确保±8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可靠,文中结合工程实际,搭建直流输电线路小转角塔等比例模型,并使用ANSOFT软件对吊篮法和软梯法两种不同作业方式下人体体表场强的大小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出带电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过程... 为确保±8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可靠,文中结合工程实际,搭建直流输电线路小转角塔等比例模型,并使用ANSOFT软件对吊篮法和软梯法两种不同作业方式下人体体表场强的大小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出带电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过程中宜推荐的方式和路径,进而确定了带电作业人员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结果表明:采用吊篮法进出等电位过程中,作业人员体表平均场强相比软梯法更小,综合作业方式的劳累程度和可操作性,推荐作业人员采用吊篮法的方式进出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的过程中应穿戴屏蔽效率为60dB、配有金属丝面罩的直流特高压专用屏蔽服。以上结论能为±800kV直流输电线路小转角塔带电作业的顺利开展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小转角塔 作业方式 危险率 体表场强 电场防护
下载PDF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智琦 罗日成 +3 位作者 李稳 周晨梦 史志强 郑云龙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4-168,175,共6页
为保障进行±8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带电作业人员电位转移特性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建立作业人员进行电位转移过程中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棒-板间隙放电模型,仿真得到了人与导线间的空气间隙电... 为保障进行±8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带电作业人员电位转移特性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建立作业人员进行电位转移过程中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棒-板间隙放电模型,仿真得到了人与导线间的空气间隙电场强度变化特性,计算了转移过程中的暂态能量,分析了转移距离为0.3~0.6 m时电位转移能量数值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同转移距离下的转移能量均在1.0 J附近,随着转移距离的增大,转移能量有所增加,而转移能量高于1.0 J时,导电手套存在被烧蚀的风险,因此作业人员进行±8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电位转移宜使用电位转移棒进行电位转移,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 KV 带电作业 电位转移 流体力学模型 电场计算 暂态能量
下载PDF
500 kV变电站绝缘子串均压环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智琦 罗日成 +3 位作者 吴东 杨雅倩 周晨梦 潘俊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176,共6页
为改善变电站绝缘子串的电磁工作环境,同时满足站内金具防晕减噪的要求,提出一种合理的均压环配置方案。针对某500 kV变电站,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搭建站内V型绝缘子串及均压环的三维模型,分析不同管径与屏蔽深度的均压环结构对绝... 为改善变电站绝缘子串的电磁工作环境,同时满足站内金具防晕减噪的要求,提出一种合理的均压环配置方案。针对某500 kV变电站,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搭建站内V型绝缘子串及均压环的三维模型,分析不同管径与屏蔽深度的均压环结构对绝缘子串、均压环表面电场强度分布以及对绝缘子串沿轴线电位梯度分布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规律获得合适的配置方案,对均压环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均压环结构的优化有效降低了靠近管母线端绝缘子片的承受电压和表面最大场强,也有效改善了绝缘子串的电压和电场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并能够满足变电站金具防晕减噪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变电站 绝缘子 有限元法(FEM) 均压环 电场分布
下载PDF
基于ToF技术的带电作业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稳 顾苏 +3 位作者 汪志刚 周晨梦 毛盾 郑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68,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带电作业中安全监控及预警手段和方法缺乏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技术的带电作业实时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采用ToF摄像机实时对工作人员周围的空间进行三维重建,获取工作人员附近物体的坐标信息,... 针对目前国内带电作业中安全监控及预警手段和方法缺乏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技术的带电作业实时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采用ToF摄像机实时对工作人员周围的空间进行三维重建,获取工作人员附近物体的坐标信息,进一步检测工作人员与身边物体的距离信息,当工作人员与导线等带电体的距离超过设定值时便会触发报警系统提醒操作人员。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时、准确地监测距离,可靠地对危险情况进行提示与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TOF 安全距离 实时监测 预警系统
下载PDF
±8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电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智琦 刘众 +3 位作者 张巍 周晨梦 吴静 罗日成 《电力学报》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由于±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风险大,而电位转移是其中风险性最高、最重要的环节,影响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因此,针对±800kV线路系统地研究了其电位转移过程。研究对电位转移前的... 由于±8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风险大,而电位转移是其中风险性最高、最重要的环节,影响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因此,针对±800kV线路系统地研究了其电位转移过程。研究对电位转移前的放电过程建立了流体力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带电作业电位转移放电过程中的电场强度、流注发展速度、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电位转移后的暂态响应过程,建立了适用于电位转移后阶段暂态响应计算模型,分析了人体电位和转移电流的变化特点;讨论了电位转移距离对转移过程中特征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位转移前阶段,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流注发展速度加快、电流密度增大;电位转移后阶段,人体电位与转移电流随着时间变化呈振荡式衰减,其衰减时间均约为1μs;电位转移距离越大,转移过程中的暂态能量越高,±8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时应持电位转移棒进行电位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kV 带电作业 电位转移 人体电位 放电电流 能量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样本熵-延迟互信息-深度信念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轶丹 周晨梦 +3 位作者 黄绍书 王枫 陈飞 胡洁 《电力大数据》 2022年第10期10-20,共11页
传统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未考虑组合预测模型的在数据处理上的优势,为了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短期负荷预测的模型。首先,以降低电力负荷序列非平稳性的影响为目的,采用了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原始电力负荷序列分解为一系... 传统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未考虑组合预测模型的在数据处理上的优势,为了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短期负荷预测的模型。首先,以降低电力负荷序列非平稳性的影响为目的,采用了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原始电力负荷序列分解为一系列的不同特征信息且相对较平稳的固有模态分量,分析掌握每个分量的变化规律;其次,利用样本熵理论对分解的各个分量进行复杂度分析以减少计算规模,提高预测模型的计算效率;然后考虑相关因素对负荷影响的延迟效应,采用了计及延迟效应的互信息特征选择技术重构原始输入序列;最后,结合深度信念网络预测模型,建立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样本熵延迟效应互信息深度信念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互信息 模态分解 负荷数据
下载PDF
±800kV直流输电线路正极性侧带电作业电位转移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晨梦 罗日成 +5 位作者 李稳 李智琦 史志强 隆晨海 郑云龙 杨鑫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9,25,共6页
为明确±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电位转移放电特性,考虑强电场作用下粒子产生、运动和消散过程,构建了基于流体力学理论的电位转移流注放电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放电过程中的电场强度、流注发展速度和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 为明确±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电位转移放电特性,考虑强电场作用下粒子产生、运动和消散过程,构建了基于流体力学理论的电位转移流注放电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放电过程中的电场强度、流注发展速度和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转移距离下的放电电流。结果表明:在电位转移放电过程中,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流注头部电场强度减小、流注发展速度加快、电流密度增大;电位转移棒与导线间的放电电流随着电位转移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确定了±800 kV输电线路在正极性导线侧带电作业时最佳电位转移距离为0.45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 KV 带电作业 电位转移 流注放电 放电电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