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空无人机航磁在海缆探测中的应用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普志 李正元 +3 位作者 汤民强 唐水亮 王斐 杨佳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4,共5页
为解决近岸海底电缆“最后一公里”高精度探测和定位的技术难题,在构建近岸海底电缆磁异常正演模型,分析正演曲线特性的基础上,引入超低空无人机航磁技术,对阳江风电场密集分布的近岸海底电缆进行探测,验证不同飞行高度对电缆探测效果... 为解决近岸海底电缆“最后一公里”高精度探测和定位的技术难题,在构建近岸海底电缆磁异常正演模型,分析正演曲线特性的基础上,引入超低空无人机航磁技术,对阳江风电场密集分布的近岸海底电缆进行探测,验证不同飞行高度对电缆探测效果的影响;计算平面磁异常总梯度模能够减弱局部异常之间的叠加和干扰作用,推断海底电缆走向。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观测高度为10 m的超低空旋翼无人机航磁探测,在近岸区域获得了预期探测效果;实验采用平面磁异常总梯度模的计算方法,有效提高了海底电缆的平面解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空航磁 海底电缆探测 正演曲线 平面总梯度模 旋翼无人机
下载PDF
东海地区地热场综述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普志 高金耀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72,共11页
综述了东海地区地热场的特征及研究进展,根据收集的各航次热流值资料,绘制了东海地区的热流值分布图,并根据热流值的分布特点将东海地区分为陆架区、冲绳海槽区、琉球岛弧和海沟区、菲律宾海盆区等4个区块,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热流分布成因... 综述了东海地区地热场的特征及研究进展,根据收集的各航次热流值资料,绘制了东海地区的热流值分布图,并根据热流值的分布特点将东海地区分为陆架区、冲绳海槽区、琉球岛弧和海沟区、菲律宾海盆区等4个区块,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热流分布成因,在已有的东海南北热结构模型基础上对东海南北热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南冲绳海槽区的地壳热流值和地壳减薄程度都明显高于北冲绳海槽及其它各区,说明高热流值起源于地幔抬升和地壳的减薄,东海的扩张已经从冲绳海槽北部转移到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冲绳海槽 热流值 热结构模型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沉降过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志强 詹文欢 +2 位作者 汤民强 周普志 王伟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3,共5页
根据近年在北部湾盆地内采集的3 000km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数据,对研究区的主要沉积界面和地层层序进行了解释和划分,得到了3套主要地层的厚度图,通过对主要地层厚度图的比较分析,发现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以来,盆地内... 根据近年在北部湾盆地内采集的3 000km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数据,对研究区的主要沉积界面和地层层序进行了解释和划分,得到了3套主要地层的厚度图,通过对主要地层厚度图的比较分析,发现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以来,盆地内沉积中心经历了从涠西南凹陷—海中凹陷—海头北凹陷的迁移过程,从而揭示了北部湾盆地内的不均匀沉降,且其相对快速沉降区域经历了大致从北往南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涠西南凹陷 海中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汕头东部海域海砂开采区快速回淤成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媛 魏巍 +4 位作者 陈静 杨阳 肖志健 张志强 周普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82,共5页
利用汕头东部海域海砂开采区浅地层剖面及地形地貌等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采砂区开采前后的地形地貌及浅部地层的特征变化,发现采砂活动破坏采砂区原始浅部地层,形成了3个采砂坑,且采砂坑已经被淤平,最大回淤厚度达7m。采砂坑快速回淤形... 利用汕头东部海域海砂开采区浅地层剖面及地形地貌等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采砂区开采前后的地形地貌及浅部地层的特征变化,发现采砂活动破坏采砂区原始浅部地层,形成了3个采砂坑,且采砂坑已经被淤平,最大回淤厚度达7m。采砂坑快速回淤形成的海底水深与原始海底基本一致,但回淤物质的声学反射强度减低,颗粒细化。本文使用淤泥质浅滩水域淤强公式进行正常自然条件下的回淤计算,结果表明,回淤厚度与实测值相差至少1个数量级,根据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初步分析认为热带风暴"莎莉嘉"引起的骤淤是形成采砂坑快速回淤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东部海域 风暴骤淤 海砂开采坑 浅地层剖面 回淤计算
下载PDF
24道高分辨多道地震系统的配置与探测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志强 汤民强 +1 位作者 周普志 贺惠忠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为满足国家908专项DW10区块的调查要求,在北部湾海域进行了24道高分辨多道地震探测,此多道地震系统主要由电火花震源、道间距为6.25 m的24道电缆以及采集主机组成,通过系统的合理配置以及在野外作业过程中合理设计采集参数,获得了高分... 为满足国家908专项DW10区块的调查要求,在北部湾海域进行了24道高分辨多道地震探测,此多道地震系统主要由电火花震源、道间距为6.25 m的24道电缆以及采集主机组成,通过系统的合理配置以及在野外作业过程中合理设计采集参数,获得了高分辨的地震数据,最大穿透深度可达1 000 m以上,分辨率可达3.5 m,实践证明,此次使用的24道多道地震系统的探测是一种适用于浅部地层高分辨探测的调查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地震 高分辨 主频 浅部地层
下载PDF
新型国产无人机航磁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普志 汤民强 +2 位作者 刘迪仁 魏巍 彭聪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5,共6页
无人机航磁测量是现今海洋磁测的新技术新方法之一,可解决在海岛礁、海岸带以及冰面覆盖海域等复杂海区中实施高精度、高分辨率磁测的技术问题。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磁测最新科研成果,通过两次飞行测量试验,并对航磁测量数据进行处... 无人机航磁测量是现今海洋磁测的新技术新方法之一,可解决在海岛礁、海岸带以及冰面覆盖海域等复杂海区中实施高精度、高分辨率磁测的技术问题。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磁测最新科研成果,通过两次飞行测量试验,并对航磁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精度评估,得到如下结果:自主研发的航磁系统具有动态噪声小,噪声水平为31.46±22.11 pT;测量精度高,两个区块3个架次交叉点磁场差值的均方差分别为0.440 nT和0.502 nT,以及动态补偿性能好等技术特点。无人机航磁测量具有工作效率高、灵活机动、可操作性强等技术优势,满足海洋调查规范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无人机航磁系统 飞行测试 动态噪音 动态磁补偿 精度评估
下载PDF
海底光缆磁法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普志 李正元 +4 位作者 沈泽中 殷征欣 吕修亚 贺惠忠 董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在光缆的路由调查过程中,已铺设的光缆因目标小,且有一定埋设深度,侧扫声呐或浅地层剖面等声学手段难以识别。文章介绍了海底光缆的结构和磁性特征,重点分析了远供电源系统供电情况下,海底光缆磁异常正演曲线特征,并选用与正演模型极为... 在光缆的路由调查过程中,已铺设的光缆因目标小,且有一定埋设深度,侧扫声呐或浅地层剖面等声学手段难以识别。文章介绍了海底光缆的结构和磁性特征,重点分析了远供电源系统供电情况下,海底光缆磁异常正演曲线特征,并选用与正演模型极为相似的光缆进行实测,验证了海底光缆以远供系统电流产生的磁场特征为主、磁异常强度与电流强度和埋设深度有关、光缆位置位于异常曲线几何中心。根据已铺设光缆的磁异常正演曲线特征,可采用磁法探测手段结合水下定位技术,对光缆进行精确定位。以湾区互联海缆(BtoBE)浅水区磁法探测为例,对调查过程中的测线布设、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成果图件绘制以及交越点位置的判定进行了介绍。文章对于解答海底光缆异常成因,实施类似光缆勘察项目中的磁力探测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光缆 磁法探测 正演曲线
下载PDF
中美海底光缆中国段路由条件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普志 贺惠忠 +1 位作者 汤民强 董超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48-52,共5页
中美海底光缆是连接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国际通讯光缆之一,该光缆中国段穿越中国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盆平原和马尼拉沟-弧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为了探讨这些复杂条件对该光缆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获取的区域水深... 中美海底光缆是连接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国际通讯光缆之一,该光缆中国段穿越中国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盆平原和马尼拉沟-弧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为了探讨这些复杂条件对该光缆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获取的区域水深、侧扫、浅地层剖面、底质等数据,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水文气象条件,分析典型不良地形地貌特征,特别是陡坡、裸露基岩以及陆架-陆坡区大面积的沙波活动对海缆造成的危害。根据底质沉积及浅地层特征,研究南海北部陆架路由走廊的底质分区。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光缆所处区域构造稳定,针对路由线路作适当调整后以适合光缆铺设。该研究内容可为经过南海复杂地质区域的海底光缆路由选择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海底地形地貌 沙波 底质分析 工程评价 海底光缆 南海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