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运动试验下定制个体化康复运动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武会志 于海侠 +2 位作者 高玉军 周景霞 赵益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1-556,共6页
目的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定制个体化康复运动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 目的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定制个体化康复运动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不包括运动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CPET指导下的常规康复治疗及高强度康复运动方案,以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为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为30 min/d,每周4d,干预周期12周.于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测定CPET功能指标及血清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期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等;采用明尼苏达CHF生活质量问卷(LiHFe)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随访1年内再入院率及心源性死亡情况,采用单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患者再入院的因素.结果①心肺功能指标:对照组干预前后CPET功能指标无氧阈、峰值摄氧量、峰值氧脉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CPET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氧阈(mL·min^(-1)·kg^(-1)):10.77±1.40比9.59±1.11,无氧阈(%ped):78.95±11.39比70.09±6.48,峰值摄氧量(mL·min^(-1)·kg^(-1)):15.63±1.36比14.27±1.72,峰值摄氧量(%ped):72.42±6.91比63.41±7.31,峰值氧脉搏(mL/次):11.38±1.29比9.05±1.64,峰值氧脉搏(%ped):90.23±10.16比80.53±6.73,均P<0.05].②血清指标、心功能指标、运动能力指标、生活质量评价:两组干预前血清指标BNP、心功能指标LVEDD、LVEF、运动能力指标6MWD和生活质量LiHF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BNP、LiHFe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LVEF和6MWD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BNP(ng/L):313.25±77.91比445.89±110.67,LVEF:0.41±0.08比0.37±0.06,6MWD(m):495.62±91.35比416.04±65.29,LiHFe评分(分):23.27±6.02比29.50±4.61,均P<0.05].③预后随访:观察组1年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比53.85%),两组心源性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脂血症、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BNP和康复运动法是影响CHF患者预后的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098(0.019~0.494)、0.069(0.016~0.294)、1.018(1.007~1.029)、3.889(1.178~12.841),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矫正其他因素后,高脂血症、NYHA分级、BNP是影响CH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和95%CI分别为0.068(0.007~0.687)、0.048(0.005~0.415)、1.016(1.002~1.030),均P<0.05],使用康复运动疗法是影响CHF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和95%CI为11.179(1.135~10.124),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高脂血症、NYHA分级、BNP、康复运动疗法和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均有预测价值(均P<0.05),以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0.984,P=0.000.结论CPET指导下制定高强度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可帮助改善CHF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对于提高CHF患者远期预后具有较大益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康复运动 心肺运动试验 预后
下载PDF
血清GDF-15、cTNI联合检测与心肺复苏患者心功能及其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景霞 任长安 +3 位作者 刘春涛 李忠 张新颖 于海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肌钙蛋白Ⅰ(c TNI)不同时间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2例CPR患者CPR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根据血清GDF-15升...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肌钙蛋白Ⅰ(c TNI)不同时间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2例CPR患者CPR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根据血清GDF-15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CPR后即刻、12 h、24~48 h血清GDF-15水平持续<1200ng/L;B组:CPR后12h和24~48h GDF-15水平持续升高,且持续>1 200 ng/L;C组:CPR后12 h和24~48 h GDF-15水平持续升高,但24~48 h较12 h降低。同时检测3组患者各时间血清c TNI水平,并测定各时间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3组患者CPR后6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 GDF-15和c TNI水平具有交互作用(P<0.05),即c TNI表达水平随着血清GDF-15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发现,LVEDD和LVEF随着GDF-15和c TNI水平的变化而变化。B组死亡率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死亡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B组患者生存率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F-15高水平组(>1 800 ng/L)、c TNI高水平组(>1.5 ng/ml)患者死亡率均高于GDF-15、c TNI低水平组(P<0.05)。结论血清GDF-15与c TNI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CPR患者近期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生长分化因子-15 肌钙蛋白Ⅰ 近期临床预后
下载PDF
院内分层次模拟情景心肺复苏培训模式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景霞 程瑞年 +2 位作者 张艳利 王海珠 张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2期1790-1792,共3页
目的探讨院内分层次模拟情景心肺复苏(CRP)培训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岗位职责和专业水平不同,将医院全体职工分为三个层次: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医技科室医护人员、行政及后勤人员;以"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标准... 目的探讨院内分层次模拟情景心肺复苏(CRP)培训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岗位职责和专业水平不同,将医院全体职工分为三个层次: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医技科室医护人员、行政及后勤人员;以"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标准,对其制定不同要求、不同情景模式的分层次理论及技能培训,比较经传统模式与分层次模拟情景模式培训后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院内急救反应时间、开始心肺复苏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采用院内分层次模拟情景CPR培训模式,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显著升高(P<0.01),院内急救反应时间和开始心肺复苏时间显著缩短(P<0.05),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层次模拟情景CPR培训可有效提升院内各层次人员综合技能,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为各级医院CPR培训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培训模式 分层次 模拟情景 效果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72h内监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凝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景霞 齐丽敏 程瑞年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72h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35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依复苏最终效果分为A1组25例:初期复苏成功,自主循环(ROSC)建立≥72h但最终死亡;A2组10例:复苏成功,存活出院。于ROS...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72h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35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依复苏最终效果分为A1组25例:初期复苏成功,自主循环(ROSC)建立≥72h但最终死亡;A2组10例:复苏成功,存活出院。于ROSC24h、48h及72h检测VWF、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A1组ROSC24hVWF、D-D、PT及APTT水平高于A2组(P<0.05),ROSC48h各项指标水平变化达峰值且A1高于A2组;ROSC72hA2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A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跳骤停成功心肺复苏患者存在VWF以及内源外源性凝血功能紊乱。其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凝血 心脏疾病
下载PDF
心脏骤停复苏后内皮细胞损伤与凝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景霞 陈治国 程瑞年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9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和成功复苏后内皮细胞损伤与凝血状态的变化、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5例心脏骤停成功复苏患者,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健康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乳酸(LA),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和成功复苏后内皮细胞损伤与凝血状态的变化、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5例心脏骤停成功复苏患者,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健康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乳酸(LA),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死亡组和生存组的LA,vWF和D-dimer均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组LA,vWF与D-dimer高于生存组(P<0.05),复苏组LA,vWF与D-dimer呈明显正相关(P<0.01),D-dimer与预后呈非常明显的负相关(r=-0.2903,P<0.01)。结论: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患者存在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功能紊乱,且二者存在相关性,D-dimer可能是判断预后的一种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复苏 内皮细胞损伤 凝血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在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后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景霞 王建祥 +1 位作者 程瑞年 孙建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8期566-568,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后应用小剂量肝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方法50例心脏骤停成功复苏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4.29±10.98)岁]和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后应用小剂量肝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方法50例心脏骤停成功复苏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4.29±10.98)岁]和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5.38±12.37)岁1。2组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小剂量肝素(20~40IU/kg)静注1次/d,共给予7d,观察2组患者于CPR成功ROSC后24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含量的变化以及DIC发生率。结果治疗组APTT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Fg、PL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D—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DIC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后应用小剂量肝素可以延长APTT时间,升高Fg、PLT含量水平,降低D—D含量,并可明显降低DIC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复苏 小剂量肝素 DIC发生率
下载PDF
心肺复苏患者血清GDF-15、NT-proBNP、cTnI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0
7
作者 于海侠 周景霞 +3 位作者 任长安 武会志 李忠 刘春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不同时间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2例CPR患者CPR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不同时间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2例CPR患者CPR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根据血清GDF-15升高时间分为3组:(1)A组:CPR后即刻、12 h、24~48 h GDF-15水平一直小于1200 ng/L;(2)B组:CPR后12 h和24~48 h GDF-15水平均升高,且大于1200 ng/L;(3)C组:CPR后即刻和12 h GDF-15水平升高,24~48 h GDF-15水平较12 h时降低。同时检测3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3组患者CPR后6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 GDF-15与NT-pro BNP、cTnI具有交互作用(P=0.001)。LVEDD、LVEF随着GDF-15、NT-pro BNP、cTnI水平的变化而变化。GDF-15、NT-pro BNP、cTnI高水平组患者死亡率均高于GDF-15、NT-pro BNP、cTnI低水平组(P<0.05)。生存率分析结果显示,6个月生存率A组高于B组(χ~2=12.738,P=0.001),B组较C组低(χ~2=7.253,P=0.009),A组和C组无显著差异(χ2=2.240,P=0.097)。结论血清GDF-15、NT-proBNP、cTnI水平是预测CPR患者近期预后的很好指标,联合检测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生长分化因子15 N端B型利钠肽原 心肌肌钙蛋白I 近期预后
下载PDF
心脏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高玉军 武会志 +1 位作者 于海侠 周景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700-270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62例。康复组给予慢性心衰的常规治疗及心脏康复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62例。康复组给予慢性心衰的常规治疗及心脏康复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肺功能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康复组心力衰竭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再次发生心力衰竭的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康复治疗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联合检测在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任长安 于海侠 +3 位作者 武会志 周大鹏 杜金龙 周景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联合检测在心肺复苏(CPR)成功后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脏骤停CPR成功的患者共102例,分别检测其CPR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联合检测在心肺复苏(CPR)成功后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脏骤停CPR成功的患者共102例,分别检测其CPR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并根据血清GDF-15水平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31例):CPR后即刻、12 h和24~48 h血清GDF-15水平一直〈1200 ng/L;B组(35例):CPR后12 h和24~48 h血清GDF-15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1200 ng/L;C组(36例):CPR后12 h和24~48 h血清GDF-15水平持续升高,但24~48 h较12 h时降低。同时检测3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NT-pro 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3组患者CPR后6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血清GDF-15和NT-pro BNP具有交互作用(P〈0.05),即NT-pro BNP表达水平随着血清GDF-15水平变化而变化;血清GDF-15与LVEF呈负相关(r=-0.530,P〈0.001)。血清GDF-15水平高表达者(〉1800 ng/L)、血清NTpro BNP水平高表达者(〉400 pg/ml)死亡率均高于血清GDF-15、NT-pro BNP水平低表达者(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低于A组及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DF-15与NT-pro BNP联合检测能较好地预测CPR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生长分化因子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预后
下载PDF
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体会
10
作者 周景霞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7期231-232,共2页
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不容易控制,常伴有突发性,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进入昏迷状态的脑外伤患者的脑神经对于外界刺激没有反应,通过临床观察和前期的有效治疗才有可能使其早日苏醒。本文主要从临床观察和临床护理两大方面具体阐述了对脑... 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不容易控制,常伴有突发性,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进入昏迷状态的脑外伤患者的脑神经对于外界刺激没有反应,通过临床观察和前期的有效治疗才有可能使其早日苏醒。本文主要从临床观察和临床护理两大方面具体阐述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患者 护理
下载PDF
浅谈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
11
作者 周景霞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6期1253-1253,共1页
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而引起的脑部出血或缺血的疾病,此病来势凶猛,变化多端,因此死亡率较高。为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除了要按时进行治疗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从而有效配合治疗,对于疾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患者 护理
下载PDF
开始心肺复苏时间与复苏成功后第12小时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治国 陈慧君 +2 位作者 张国良 周景霞 程瑞年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4期210-210,222,共2页
目的:研究开始心肺复苏(CPR)时间与复苏成功后第12小时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05年-2007年收治急诊50例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既往无心功能障碍的CA经现场CPR成功的患者,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 目的:研究开始心肺复苏(CPR)时间与复苏成功后第12小时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05年-2007年收治急诊50例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既往无心功能障碍的CA经现场CPR成功的患者,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第12小时测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和每搏输出量(SV),分析研究上述4项指标与开始CPR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VEDV、LVESV、EF、SV与开始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8、0.737、-0.718和-0.529。结论:开始CPR时间越晚,ROSC后左室收缩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时间 左心室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承德市中心医院院内心肺复苏成败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艳利 王海珠 +2 位作者 周景霞 杨敏 程瑞年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718-720,共3页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后的抢救成功率,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成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4例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行CPR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比各组患者年龄、CPR开始时间、病因、施救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程度、心...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后的抢救成功率,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成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4例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行CPR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比各组患者年龄、CPR开始时间、病因、施救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程度、心脏骤停发生时间。结果:①青壮年患者、6min内开始行CPR、接受过专业培训、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复苏转归率较高。②不同病因对复苏转归率有影响。结论:年龄、CPR开始时间、病因、施救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程度、心脏骤停发生时间是影响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成败因素
下载PDF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血清GDF-1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润东 任长安 周景霞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6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02例发生心脏骤停后即刻、12、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分为3组,A组31例,CPR后即刻、12 h、24-48 h血清GDF-15水平一直...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02例发生心脏骤停后即刻、12、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分为3组,A组31例,CPR后即刻、12 h、24-48 h血清GDF-15水平一直〈1 200 ng/L,B组34例,CPR后12 h和24-48 h GDF-15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1 200 ng/L;C组37例,CPR后12 h和24-48 h GDF-15水平持续升高,但24-48 h较12 h时降低,随访6个月。结果:6个月后B组患者的病死率最高;C组稍高于A组。结论:CPR过程中,GDF-15可在心室早期激活,并且呈动态变化,这对机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CPR后,若患者血清GDF-15水平持续升高,提示患者出现了心功能不全,预后很差。治疗上应积极改善心功能不全,提高心排出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生长分化因子-15 心力衰竭 近期临床预后
下载PDF
50例非心源性猝死患者心肺复苏后24小时内左室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治国 陈慧君 +2 位作者 张国良 周景霞 程瑞年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6期298-299,305,共3页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患者在24h内左心室功能变化规律。方法:对急诊50例既往无心功能障碍的PR-MODS患者,监测心肺复苏后12、24h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患者在24h内左心室功能变化规律。方法:对急诊50例既往无心功能障碍的PR-MODS患者,监测心肺复苏后12、24h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将存活>12h组与存活<12h组比较。结果:存活>12h组(36例)其LVEDV和LVESV高于正常值[(106.22±16.06)mlvs(70.0±20.0)ml,t=16.96,P<0.01;(46.94±11.72)mlvs(24.0±10.0)ml,t=11.74,P<0.01)];且其12h内LVEDV和LVESV低于存活<12h组(14例)[(112.58±16.06)mlvs(129.35±21.15)ml,t=3.03,P<0.01;(51.56±14.12)mlvs(64.14±14.32)ml,t=2.82,P<0.01)]。存活>12h组其LVEF和SV低于正常值[(48.78%±5.76%)vs>50%[1];(62.17±5.56)mlvs(71.3±9.97)ml[2],t=7.74,P<0.01)];且12h内LVEF和SV高于存活<12h组[(45.06%±6.62%)vs(39.43%±8.14%),t=2.53,P<0.01;(56.31±7.10)mlvs(54.57±6.80)ml,t=0.78,P<0.01)]。结论:PR-MODS患者左心功能均较正常低下,且存活时间与心脏损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由单片机和多片DS1820组成的多点温度测控系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戴蓉 游凤荷 周景霞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1年第1期60-62,共3页
DS18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它可以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组成多点温度测量系统。文章介绍了单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20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用DS1820和89C51单片机构成的单线多点温度测控系统的应用电路及软件框图。
关键词 单片机 DS1820 温度传感器 多点温度测控系统
下载PDF
精准定制下个人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武会志 于海侠 +3 位作者 高玉军 杨帆 姚晶晶 周景霞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894-1897,共4页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新活素联合精准定制下个人心脏康复运动治疗的预后。方法:纳入108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观察组给予心衰的常规治疗及静脉滴注新活素联合精准定制下个人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而...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新活素联合精准定制下个人心脏康复运动治疗的预后。方法:纳入108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观察组给予心衰的常规治疗及静脉滴注新活素联合精准定制下个人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血清NT-proBNP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O、CI、SV及LVEF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t=11.47,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4%、72.23%,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χ2=7.25,P=0.03)。结论:应用新活素和精准定制下个人心脏康复运动联合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新活素 心脏康复治疗 心功能 NT-PROBNP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武会志 于海侠 +3 位作者 任长安 周大鹏 李忠 周景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即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PCAS患者102例,检测CPR成功后即刻、12 h、24~48 h...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即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PCAS患者102例,检测CPR成功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根据血清GDF-15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CPR后即刻、12 h、24~48 h血清GDF-15水平一直<1 200 ng/L,B组:CPR后12 h和24~48 h的GDF-15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1 200 ng/L;C组:CPR后12 h和24~48 h的GDF-15水平持续升高,但24~48 h较12 h时降低。所有PCAS患者观察起点为CPR成功后即刻,随访终点为达到CPR后6个月或各种原因死亡。结果生存分析显示,B组(64.7%)患者6个月生存率低于A组(93.5%)和C组(89.2%),χ2=12.738和7.253,均为P<0.05;而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血清GDF-15表达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536,95%CI:1.012~2.285,P=0.006)。结论血清GDF-15水平有望成为预测PCAS患者近期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生长分化因子15 随访 预后
下载PDF
胱抑素C在老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启动CBP治疗时机的价值
19
作者 刘阳 周景霞 +2 位作者 刘春涛 周大鹏 武会志 《临床医学进展》 2018年第9期813-818,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启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治疗时机的价值。用新型生物标记物血清胱抑素C来评估脓毒症AKI老年患者中的上机时间,观察患者的炎症因子清除情况、肾...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启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治疗时机的价值。用新型生物标记物血清胱抑素C来评估脓毒症AKI老年患者中的上机时间,观察患者的炎症因子清除情况、肾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预后。方法:采集2017年11月~2018年8月期间于承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年龄>65岁) 58例,其中存在CBP上机指征的为43例分为胱抑素C升高(>1.03 mg/L)至12小时内行CBP治疗组为A组与胱抑素C升高(>1.03 mg/L) 12~24小时内行CBP治疗组为B组,测定行CBP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肌酐、尿量、血清胱抑素C水平平均值、乳酸水平、计算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格拉斯哥GCS评分,是否采用机械通气、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转归(28天病死率) (Y或D)。结果: 1) A组和B组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BMI,尿量,APACHE II评分,GCS评分,SOFA评分,入院时是否机械通气的例数,是否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血清胱抑素C (cys-c),C反应蛋白(CRP),血清肌酐(scr),乳酸,降钙素原(PCT) P值均大于0.05,即以上指标在治疗前A组和B组均无统计学差异。2) A组与B组在治疗后的感染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中P值 0.05,即28天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胱抑素C升高后12小时内的治疗组比胱抑素C升高后12~24小时内治疗组的炎症因子清除及肾功能恢复方面效果好,但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并无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血液净化 胱抑素C
下载PDF
丘脑出血引起远隔机能障碍1例报告
20
作者 王显霞 周景霞 《吉林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丘脑出血 远隔机能障碍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