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松竹/中国画
1
作者 周松竹 《文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67,共1页
原文传递
宋画中插花艺术的文化意涵
2
作者 周松竹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6-44,共9页
宋代文人偏爱插花,插花成为他们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品位的重要媒介。宋画中的插花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为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视角。分析宋画中插花艺术的装饰功能与象征意义及宋代文人的插花旨趣与内涵,有助于我... 宋代文人偏爱插花,插花成为他们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品位的重要媒介。宋画中的插花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为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视角。分析宋画中插花艺术的装饰功能与象征意义及宋代文人的插花旨趣与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插花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深入洞察其与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花艺术 宋画 文化意涵
下载PDF
中国艺术研究院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作品选登
3
作者 路浩田 周松竹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下载PDF
“随类赋彩”的现代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松竹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6年第3期53-54,共2页
南朝谢赫关“于六法”之四——“随类赋彩”的提出,确立了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基础。色彩与风格样式、形态及绘画肌理一样具有艺术语言的价值,甚至更为直观而强烈。从早期简单的勾线平涂式的色块开始,到谢赫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画发展的初级阶... 南朝谢赫关“于六法”之四——“随类赋彩”的提出,确立了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基础。色彩与风格样式、形态及绘画肌理一样具有艺术语言的价值,甚至更为直观而强烈。从早期简单的勾线平涂式的色块开始,到谢赫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画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基本特点是追求“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风是以“细密精细而臻丽”为特色,所以“,随类赋彩”是谢赫对前人和当时中国画色彩实践和理论的总结。中国画色彩运用不在于形式是水墨还是色彩,主要在作为主体的画家个人艺术修养反映到作品里,反映到色彩上。这同时也体现“随类赋彩”的要求。只有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理解“随类赋彩”所体现的中国画色彩理论基础的实质,我们才能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画色彩观所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设色好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中国画用色不在色相的多寡和技巧的生熟,而在于我们对“于随类赋彩”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法 随意 设色 悟得活用
下载PDF
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运用及形式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松竹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72-173,共2页
中国画中的线条蕴涵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表达了中国画家们各自的审美意识及其主观感悟。中国传统绘画以书入画、骨法用笔为线性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气韵生动更是突出了线条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 线条 骨法用笔 气韵生动
下载PDF
关于山水临摹课教学的意义及临摹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松竹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70-71,共2页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较大的画科,临摹又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学习离不开借鉴,临摹是学好山水画的必要途径,目的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国画要求积累,坚持"临摹""师造化"的路线和方法,厚积薄发才有可能获...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较大的画科,临摹又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学习离不开借鉴,临摹是学好山水画的必要途径,目的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国画要求积累,坚持"临摹""师造化"的路线和方法,厚积薄发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急功近利是不可能真正成就中国画大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临摹课 临摹方法 传统 借鉴
下载PDF
浅析中国画与民族文化精神之联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松竹 《美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5期11-11,共1页
中国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载体,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原有的"人文"基础,建立起以"文化"为目标的发展原则,并始终贯穿着对人生命状态的解读与追求。笔者从"造型"与"用色"两方面阐述了人与绘... 中国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载体,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原有的"人文"基础,建立起以"文化"为目标的发展原则,并始终贯穿着对人生命状态的解读与追求。笔者从"造型"与"用色"两方面阐述了人与绘画语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界 心境 通感 笔墨
下载PDF
中国画色彩的文化还原
8
作者 周松竹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18-119,共2页
五色不仅是对自然万物表象特征的基本概括,而且还与五行、五时、五态、五性等相互对应,共同构造了一种复杂的哲学认知体系。这种富有哲学意义的色彩认识观成为中国画色彩法则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中国画 色彩 文化还原
下载PDF
如何全面提升人格修养,使人品与画品统一
9
作者 周松竹 申轶佳 《商业2.0(经济管理)》 2021年第4期0262-0263,共2页
画家的人品修养、气质等内在品格的高低优劣,直接决定着其绘画作品的好坏,这种角度也决定了中国画的生命和价值, 与画家内在的生命,感悟与价值观念。画家的先天禀赋悟性和后天的文化修养,以及他的品性和人格都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在... 画家的人品修养、气质等内在品格的高低优劣,直接决定着其绘画作品的好坏,这种角度也决定了中国画的生命和价值, 与画家内在的生命,感悟与价值观念。画家的先天禀赋悟性和后天的文化修养,以及他的品性和人格都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在新 时代的环境中,我们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细致地观察和深入地探究学生的特点,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 的新方法,开辟一条全面提升人格修养,使人品与画品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人格 人品 画品
下载PDF
山水画图式语汇的当代性话语阐释——论卢禹舜山水画图式语汇建构
10
作者 周松竹 《艺术工作》 2024年第2期41-45,F0002,共6页
通过艺术家作品形式及图式语汇的阐述和分析反观中国山水画当代性话语建构的问题,本文以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作品为例,通过其作品图式语汇的哲学思想内涵、形式语言建构及当代性阐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其画风的形成,以图式语汇作为... 通过艺术家作品形式及图式语汇的阐述和分析反观中国山水画当代性话语建构的问题,本文以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作品为例,通过其作品图式语汇的哲学思想内涵、形式语言建构及当代性阐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其画风的形成,以图式语汇作为图像化符号建立艺术语言的象征意义,是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获取释读该语汇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语汇 当代性 建构
原文传递
晨霞如染
11
作者 周松竹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原文传递
关于推进中国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种思考
12
作者 周松竹 《新丝路(中旬)》 2020年第12期0209-0210,共2页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力求在专业课里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本文结合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分析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首先就是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感情的心理功能。只有这样...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力求在专业课里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本文结合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分析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首先就是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感情的心理功能。只有这样,从理论到实践,提升学生的本质力量,激励思考,以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求“技”与“道”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德载物 立品立格 天人合一 比德
下载PDF
巨刺法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威 张瑞先 +4 位作者 陈镇城 贺灵慧 吕惠生 刘晨 周松竹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巨刺法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予常规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每天1次,共治疗4... 目的:观察巨刺法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予常规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每天1次,共治疗4周),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巨刺法穴位埋线(每10天1次,共治疗3次),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及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BI)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BS、BI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MA、BBS、BI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巨刺法穴位埋线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针刺 巨刺 穴位埋线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写意人物画的艺术精神和形式语言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松竹 《艺术教育》 2009年第6期117-117,共1页
写意人物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从传统中走来,立足于当代,具有时代气息、注重文化精神气质表现。其艺术语言,其造型、笔墨等都有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观念。文章从写意人物画的艺术精神和形式语言... 写意人物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从传统中走来,立足于当代,具有时代气息、注重文化精神气质表现。其艺术语言,其造型、笔墨等都有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观念。文章从写意人物画的艺术精神和形式语言两方面着眼,主要论述了写意人物画的民族性、时代性、审美性和创新。l生的特征,以及几种艺术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人物 新儒学 造型 笔墨
原文传递
艺术综合与科技融合的跨媒介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松竹 《美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5-147,共3页
艺术综合与科技融合的跨媒介发展是艺术形式转化的手段之一,符合当下观众对艺术形态审美转换的需要。本文从艺术综合与科技融合的继承与创新出发,分析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形态与发展趋势,探讨艺术当代性探索的价值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艺术综合 科技融合 跨媒介
原文传递
“心象媚道”——我的山水画创作浅谈
16
作者 周松竹 《东方收藏》 2014年第7期104-105,共2页
目前我山水画创作的主题是"心象媚道",也是我创作的心法追求。其中包含"清韵和音"、"田园心象"两个系列。思想是建立在儒、释、道的禅宗思想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哲学观念、文化认识及个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渐悟过程,总结出自己的... 目前我山水画创作的主题是"心象媚道",也是我创作的心法追求。其中包含"清韵和音"、"田园心象"两个系列。思想是建立在儒、释、道的禅宗思想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哲学观念、文化认识及个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渐悟过程,总结出自己的哲学思维模式及作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创作 心象 哲学观念 禅宗思想 人文精神 思维模式
原文传递
画外之“音”——我的绘画创作感悟
17
作者 周松竹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8-129,共2页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不仅通过形象的展示以表达创作主体的意识及情感,同时也使观者获得心理和视觉上的双重感受。如何以图像为中心,关注视觉及外溢的感知体验是我在创作中思考的主要问题。能否将作品的视觉艺术语言转化为听觉、味觉...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不仅通过形象的展示以表达创作主体的意识及情感,同时也使观者获得心理和视觉上的双重感受。如何以图像为中心,关注视觉及外溢的感知体验是我在创作中思考的主要问题。能否将作品的视觉艺术语言转化为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感知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体验 语言转化 视觉艺术 绘画 创作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