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化渣破碎与预干燥过程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
1
作者 周柏屹 王浩南 夏良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59-365,共7页
为解决气化渣回收过程受高黏湿特性阻碍的问题,通过搭建实验级破碎和预干燥装置对其进行预处理,结合实验和单向CFD-DEM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气化渣破碎和预干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速度随转子转速增加而明显上升,但随着进气... 为解决气化渣回收过程受高黏湿特性阻碍的问题,通过搭建实验级破碎和预干燥装置对其进行预处理,结合实验和单向CFD-DEM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气化渣破碎和预干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速度随转子转速增加而明显上升,但随着进气速度增加上升幅度减小。建模颗粒团尺寸确定为2 mm,随转子转速增加,颗粒与转子碰撞强度增大,运动速度为2~4 m/s的颗粒数量增多,破碎率升高;随进气速度增加,对颗粒的扰动作用增强,破碎率小幅增加;随进料量增加,颗粒与转子的碰撞强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低速运动的颗粒数量急剧增加,破碎率降低。随进气速度和进气温度的增加,热风对颗粒的传热效果增强,出料温度升高;进气速度增加能有效减少低温颗粒的数量,进气温度升高对颗粒的升温效果影响有限。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为气化渣的大规模工业化处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渣破碎 气化渣预干燥 CFD-DEM数值仿真 流场分析 离散元分析 气固两相流
下载PDF
茫荡山杉木天然种群结构与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嘉宁 张云鹏 +3 位作者 周柏屹 刘爱琴 吴鹏飞 马祥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4-482,共9页
【目的】了解杉木在天然林中的种群结构及其生态位特征,为杉木近自然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杉木分布的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设立3200 m^(2)的样地,进行样地内乔木、灌木及草本种类和数量的全面调查,绘制杉木... 【目的】了解杉木在天然林中的种群结构及其生态位特征,为杉木近自然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杉木分布的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设立3200 m^(2)的样地,进行样地内乔木、灌木及草本种类和数量的全面调查,绘制杉木种群径级结构,计算种群结构动态变化指数,编制静态生命表,对2、4、6、8个龄级时间后的杉木种群进行时间序列预测,计算生态位宽度及杉木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结果】杉木天然种群幼苗能够正常更新,但Ⅱ、Ⅲ龄级个体数量较少。随着龄级的增加,杉木种群的个体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年龄结构呈纺锤型分布,总体呈现衰退趋势。杉木种群中死亡率为负的龄级较多,整体表现出波动趋势。杉木种群的生命期望随龄级增加呈下降趋势。经过2、4、6、8个龄级时间后,杉木种群中小龄级个体数量略微下降,大龄级个体数量略微增加。杉木种群的相对优势度、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重要值均处于群落前列,属群落建群种。不同杉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也较高,说明其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激烈。【结论】在茫荡山天然林中,杉木幼苗能够正常更新,但存活率较低。杉木对群落环境资源的利用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杉木种群总体呈衰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时间序列预测 生态位特征
下载PDF
杉木大径材培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柏屹 孙麟均 +2 位作者 吴鹏飞 李明 马祥庆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杉木是我国人工林面积最大的造林树种,在我国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市场对杉木大径材需求不断增加,有关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的研究成为热点,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文中分别从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等方面综述杉木大径材培... 杉木是我国人工林面积最大的造林树种,在我国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市场对杉木大径材需求不断增加,有关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的研究成为热点,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文中分别从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等方面综述杉木大径材培育的研究进展,探讨杉木大径材培育的技术体系,指出目前大径材培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杉木大径材培育品种筛选、进行高世代良种杉木大径材成材机理长期定位观测、加强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的组装配套研究及编制适合大径材培育使用的长轮伐期杉木地位指数表等建议,以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遗传控制 立地控制 密度调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