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经济增速与植被恢复协调发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黎喜
杨胜天
+5 位作者
罗娅
李超君
周柏池
娄和震
张宇嘉
张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33-4342,共10页
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作为研究区,以植被覆盖度(FVC)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的NDVI数据分析了贵州省近20年FVC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并量化了经济持续增速下维持植被恢复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近20年...
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作为研究区,以植被覆盖度(FVC)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的NDVI数据分析了贵州省近20年FVC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并量化了经济持续增速下维持植被恢复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近20年来贵州省FVC整体呈增加趋势,FVC分布整体水平较高,主要以中等、中高和高度覆盖为主,三者面积占比之和约为89.7%,年均增长率为0.52%,平均FVC为0.53.(2)近20年来贵州省FVC变化趋势以轻微改善、基本不变为主,两者面积占比之和为68.94%,改善区域面积占比为57.93%,西部区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城镇周边,总体动态变化趋于稳定且向好改善.(3)FVC空间分布格局演变深受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因子的双重影响,且人类活动对于植被恢复的驱动作用更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降水是经济持续增速下维持植被恢复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因子主导驱动力.(4)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不断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积极的人类活动为贵州省实现经济增速与植被恢复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
植被覆盖度(FVC)
经济增速
植被恢复
驱动力
双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蓄滞洪区泥沙淤积分析
2
作者
杨胜天
朱贻凡
+7 位作者
周柏池
娄和震
丁建新
宋文龙
丛佩娟
龚记熠
王怀星
李杰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865-874,共10页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32,纳什系数E_(NS)为0.78,蓄滞洪量计算的E_(RMS)为0.75,E_(NS)为0.92,证明研究计算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可靠;8个蓄滞洪区共蓄洪24.63亿m^(3),蓄滞洪区利用率约为36.90%,平均淤积厚度为2.60 cm,总淤积量达7.67×10^(7) t;海河流域洪水含沙量约31.14 kg/m^(3),其中大清河系和永定河系的洪水含沙量达到过去20 a平均含沙量的20~40倍;此外,研究发现海河流域西部和北部山地的淤积情况更严重,较早启用的、位于上游的蓄滞洪区淤积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海河流域
蓄滞洪区
泥沙淤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耦合MOD16和SMAP的微波土壤湿度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灏
周柏池
+1 位作者
李欢
阮琳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6-790,共15页
局域尺度上的水文或农业应用亟需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湿度(SM)数据,微波土壤湿度空间降尺度是实现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其中"光学/热红外与微波数据融合"的降尺度方法展现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这类方法依赖于遥感地表温度...
局域尺度上的水文或农业应用亟需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湿度(SM)数据,微波土壤湿度空间降尺度是实现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其中"光学/热红外与微波数据融合"的降尺度方法展现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这类方法依赖于遥感地表温度LST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或由LST分解得到的SM指数,受限于LST"云污染"、LST与SM解耦效应和LST分解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规避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构建3种地表蒸散效率LEE(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Efficiency)与SM的降尺度函数关系(指数、余弦、余弦平方),利用MODIS地表蒸散数据(MOD16A2)计算得到的LEE (空间分辨率500 m)实现了SMAP土壤湿度产品(空间分辨率36 km)的空间降尺度。研究从动态范围、能量守恒、SM地面稀疏验证站、SM地面核心验证站等角度对降尺度算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增加了原SM产品的空间细节特征、保持了原SM产品的动态范围并且降尺度前后能量守恒;与地面验证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降尺度结果有效保持了原SM与地面实测数据的良好一致性;敏感性分析表明,余弦平方函数对MOD16A2产品误差的敏感性相对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土壤湿度
空间降尺度
地表蒸散效率
MOD16
SMAP
原文传递
题名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经济增速与植被恢复协调发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黎喜
杨胜天
罗娅
李超君
周柏池
娄和震
张宇嘉
张军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33-434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812401)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黔科合支撑[2020]4Y016号)
+1 种基金
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9GZZD07)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黔教合KY[2018]042)。
文摘
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作为研究区,以植被覆盖度(FVC)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的NDVI数据分析了贵州省近20年FVC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并量化了经济持续增速下维持植被恢复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近20年来贵州省FVC整体呈增加趋势,FVC分布整体水平较高,主要以中等、中高和高度覆盖为主,三者面积占比之和约为89.7%,年均增长率为0.52%,平均FVC为0.53.(2)近20年来贵州省FVC变化趋势以轻微改善、基本不变为主,两者面积占比之和为68.94%,改善区域面积占比为57.93%,西部区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城镇周边,总体动态变化趋于稳定且向好改善.(3)FVC空间分布格局演变深受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因子的双重影响,且人类活动对于植被恢复的驱动作用更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降水是经济持续增速下维持植被恢复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因子主导驱动力.(4)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不断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积极的人类活动为贵州省实现经济增速与植被恢复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
植被覆盖度(FVC)
经济增速
植被恢复
驱动力
双赢
Keywords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ilot Zone(Guizhou)
F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economic growth
vegetation restoration
driving force
win-win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蓄滞洪区泥沙淤积分析
2
作者
杨胜天
朱贻凡
周柏池
娄和震
丁建新
宋文龙
丛佩娟
龚记熠
王怀星
李杰康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865-874,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专项项目(11000023210200046167-XM001/2)。
文摘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32,纳什系数E_(NS)为0.78,蓄滞洪量计算的E_(RMS)为0.75,E_(NS)为0.92,证明研究计算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可靠;8个蓄滞洪区共蓄洪24.63亿m^(3),蓄滞洪区利用率约为36.90%,平均淤积厚度为2.60 cm,总淤积量达7.67×10^(7) t;海河流域洪水含沙量约31.14 kg/m^(3),其中大清河系和永定河系的洪水含沙量达到过去20 a平均含沙量的20~40倍;此外,研究发现海河流域西部和北部山地的淤积情况更严重,较早启用的、位于上游的蓄滞洪区淤积量更大。
关键词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海河流域
蓄滞洪区
泥沙淤积
Keywords
"237"regional super large flood
Haihe River basin
flood detention area
sediment deposition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TV87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P5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耦合MOD16和SMAP的微波土壤湿度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灏
周柏池
李欢
阮琳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遥感测绘勘测院(宁夏回族自治区遥感中心)
出处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6-790,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871338)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BEG03069)
+1 种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越崎青年学者”(20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文摘
局域尺度上的水文或农业应用亟需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湿度(SM)数据,微波土壤湿度空间降尺度是实现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其中"光学/热红外与微波数据融合"的降尺度方法展现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这类方法依赖于遥感地表温度LST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或由LST分解得到的SM指数,受限于LST"云污染"、LST与SM解耦效应和LST分解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规避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构建3种地表蒸散效率LEE(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Efficiency)与SM的降尺度函数关系(指数、余弦、余弦平方),利用MODIS地表蒸散数据(MOD16A2)计算得到的LEE (空间分辨率500 m)实现了SMAP土壤湿度产品(空间分辨率36 km)的空间降尺度。研究从动态范围、能量守恒、SM地面稀疏验证站、SM地面核心验证站等角度对降尺度算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增加了原SM产品的空间细节特征、保持了原SM产品的动态范围并且降尺度前后能量守恒;与地面验证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降尺度结果有效保持了原SM与地面实测数据的良好一致性;敏感性分析表明,余弦平方函数对MOD16A2产品误差的敏感性相对最小。
关键词
微波土壤湿度
空间降尺度
地表蒸散效率
MOD16
SMAP
Keywords
microwave soil moisture
spatially downscaling
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efficiency
MOD16
SMAP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S152.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经济增速与植被恢复协调发展
黎喜
杨胜天
罗娅
李超君
周柏池
娄和震
张宇嘉
张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蓄滞洪区泥沙淤积分析
杨胜天
朱贻凡
周柏池
娄和震
丁建新
宋文龙
丛佩娟
龚记熠
王怀星
李杰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耦合MOD16和SMAP的微波土壤湿度降尺度研究
孙灏
周柏池
李欢
阮琳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