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许志剑 杨帆 +3 位作者 郑照 童民锋 周格知 袁坚列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aSAH老年患者11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IV~V级)43例和预后不良组(I... 目的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aSAH老年患者11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IV~V级)43例和预后不良组(I~III级)69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瘤的位置、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和并发症因素的差异,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比例、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和脑积水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均是重症a 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高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可增加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治疗此类高风险患者时应格外谨慎,采用合理的个体化评估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HUNT-HESS分级 预后
下载PDF
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格知 袁坚列 +2 位作者 陈杰 单国进 章威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7-9,15,共4页
目的了解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入路中的结构及其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3例成人尸头,取眉弓微骨孔入路,手术显微镜下解剖鞍区和鞍旁区,观察和测量其内容及比邻关系。结果鞍区和鞍旁区有5个间隙和8个脑池:视交叉前间隙... 目的了解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入路中的结构及其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3例成人尸头,取眉弓微骨孔入路,手术显微镜下解剖鞍区和鞍旁区,观察和测量其内容及比邻关系。结果鞍区和鞍旁区有5个间隙和8个脑池:视交叉前间隙、视交叉与颈内动脉间隙、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视交叉后上经终板入路间隙、颈动脉分叉上间隙,分别为第1至第5间隙;脑池有颈动脉池、终板池、侧裂池蝶部、嗅池、交叉池、环池、后交通动脉池、脚间池,其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和下丘脑结构。Zinn腱环内有来自视神经管的眼动脉、视神经和来自眶上裂的展神经、鼻睫神经及动眼神经穿行。结论该入路可作为鞍区和鞍旁区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经终板第三脑室造瘘、视神经管减压等手术的常用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入路 显微解剖 鞍区 间隙 脑池
下载PDF
裸小鼠异种移植人脑胶质瘤KDRmRNA的表达与血管形成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周格知 袁坚列 +4 位作者 陈杰 单国进 章威 冯一中 兰青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745-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KDRmRNA在裸小鼠异种移植人脑胶质瘤不同生长阶段与不同组织区域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关系。方法利用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构建N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0只荷瘤裸小鼠随机分成10组,每5d取一组肿... 目的探讨KDRmRNA在裸小鼠异种移植人脑胶质瘤不同生长阶段与不同组织区域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关系。方法利用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构建N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0只荷瘤裸小鼠随机分成10组,每5d取一组肿瘤标本,移植瘤石蜡标本行H—E染色、KDRmRNA原位分子杂交和vWF免疫组化检测,光镜下检测上述基因的表达率和表达部位,并观察移植瘤中血管形成模式。同时仅用SHG-44细胞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作为对照组。结果KDRmRNA表达于移植瘤中内皮细胞和部分瘤细胞,在瘤组织浸润边缘、瘤团中央、变性区域阳性细胞数较高。移植早期(5~15d)、中期(20~30d)和晚期(35—50d)的阳性细胞病理指数分别为26.4±2.1、169±18、247±2.2,中期显著低于早晚期(P〈0.01)。体外SHG-44细胞少量表达KDRmRNA。vWF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平均计数为(31.53±9.06)个。移植瘤中存在内皮细胞被覆的血管、马赛克血管和肿瘤仿生血管三种血供模式。结论KDRmRNA在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呈高表达,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瘤组织区域上存在差异表达的规律性,对肿瘤血管形成具有重要作用。KDR可作为抗胶质瘤血管形成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移植 血管形成 插入型激酶受体 马赛克血管 肿瘤仿生血管
下载PDF
裸小鼠可移植人脑胶质瘤中VEGF、vWF的表达和血管形成关系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周格知 兰青 +3 位作者 柴玉海 孙志方 冯一中 黄强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温韦伯因子 (vWF)在裸小鼠可移植人脑胶质瘤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规律以及对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 建立移植瘤动物模型 ;用组化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处理 30例移植瘤、6例对照组移植瘤和 6例正常脑...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温韦伯因子 (vWF)在裸小鼠可移植人脑胶质瘤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规律以及对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 建立移植瘤动物模型 ;用组化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处理 30例移植瘤、6例对照组移植瘤和 6例正常脑组织石蜡标本 ;统计分析病理指数、微血管密度、坏死指数和瘤重等指标。结果 移植瘤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为 10 0 % ,与坏死指数和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 (r为 0 .5 2 4、0 .4 96 ,P <0 .0 1) ,与瘤重不相关。结论 VEGF在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的血管形成及肿瘤的发展、侵袭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VEGF和微血管密度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温韦伯因子 血管形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技术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徐虎 童民锋 +2 位作者 刘继红 陈锋 周格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与传统钻孔引流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59例,其中行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行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28例作...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与传统钻孔引流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59例,其中行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行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肿清除情况、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脑积水)及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临床疗效性指标。结果血肿清除情况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置管时间、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及GOS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神经内镜 脑室外引流 导航
下载PDF
高压氧对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尚统 周格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高压氧结合常规脑出血治疗方...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高压氧结合常规脑出血治疗方式,对照组以常规脑出血治疗方式,进行跟踪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预后情况(有效率、显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54.0%)高于对照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0%)低于对照组(79.0%),癫痫、偏瘫、失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6.29±32.18)分]高于对照组评分[(59.66±27.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能够提高患者的显效率,降低癫痫、偏瘫、失语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 脑出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帆 周格知 +1 位作者 单国进 袁坚列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2期35-37,40,共4页
目的分析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181例为调查对象,术后随访再狭窄情况,根据是否出现狭窄,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分析与再狭窄相关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181例为调查对象,术后随访再狭窄情况,根据是否出现狭窄,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分析与再狭窄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81例患者中,术后出现15例再狭窄,占8.3%。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因素。结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再狭窄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高压氧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帆 周格知 童民锋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期19-21,25,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高压氧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次1片(20 mg),口服,每日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高压氧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次1片(20 mg),口服,每日1次,疗程8周。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评分(m RS)、临床症状和CT影像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I(79.2±12.6)分,m RS评分(1.6±0.5)分;对照组BI(68.3±11.2)分,m RS评分(2.4±1.3)分,两组治疗后BI及m 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44/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3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阿托伐他汀联合高压氧可有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压氧 慢性硬膜下血肿 安全性
下载PDF
导航神经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徐虎 童民锋 +1 位作者 刘继红 周格知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导航神经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效果。方法对15例TON患者在导航神经内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患侧眼屈光间质、眼底及对侧眼视力均正常;术前视力无光感7例,光感5例,眼前手动2例,眼前指数1例。结... 目的探讨导航神经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效果。方法对15例TON患者在导航神经内镜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患侧眼屈光间质、眼底及对侧眼视力均正常;术前视力无光感7例,光感5例,眼前手动2例,眼前指数1例。结果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视力,除2例患者无光感(无效)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73.3%(11/15)。结论导航神经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具有入路短、定位准确、周围结构及血管显示清楚、微创、患者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内镜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管减压术
下载PDF
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兴 陈云祥 +3 位作者 杨帆 周格知 刘继红 童民峰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静滴万古霉素注射液,观察组接受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2周后,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静滴万古霉素注射液,观察组接受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2周后,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压以及WBC计数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脑脊液内蛋白质以及葡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TNF-α、IL-6以及CRP值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经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者,使用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可消除脑脊液内炎性物质,安全性强,全面促进疾病转归,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万古霉素 鞘内注射 开颅术 颅内感染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坚列 周格知 +7 位作者 章威 单国进 郭晓华 鲍翔 施秋勤 刘继红 吴晓华 王珏基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 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行显微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对不同形式的颅内动脉瘤及不同病情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1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早期(起病3d内)采用显微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 目的 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行显微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对不同形式的颅内动脉瘤及不同病情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1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早期(起病3d内)采用显微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HHS)病情分级结合治疗后1个月时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析其治疗结果,其中显微手术128例(HHS Ⅳ~Ⅴ级占30例),经血管内栓塞86例(HHS Ⅳ~Ⅴ级占17例).结果 98例HHS Ⅰ~Ⅲ级显微手术者1个月后GOS评分5分(恢复良好)76例,4分(轻度残疾)13例,3分(严重残疾)6例.2分(植物生存)2例,1分(死亡)1例;69例HHS Ⅰ~Ⅲ级血管内介入治疗者1个月后GOS评分5分54例,4分9例,3分4例,2分1例,1分1例,两组HHS Ⅰ~Ⅲ级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HHS Ⅳ~Ⅴ级显微手术者1个月后GOS评分5分8例,4分6例,3分8例,2分4例,1分4例;17例HHS Ⅳ~Ⅴ级血管内栓塞治疗者1个月后GOS评分5分2例,4分2例,3分2例,2分4例,1分7例,两组HHS Ⅳ~Ⅴ级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HS Ⅰ~Ⅲ级动脉瘤患者显微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而Ⅳ~Ⅴ级动脉瘤患者倾向于显微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方法效果更好,远期疗效还需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下载PDF
难治性前中颅底骨折大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威 袁坚列 +3 位作者 陈杰 吴晓华 周格知 刘继红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1期93-94,共2页
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颅底骨折致耳鼻口出血比较常见,多数不需手术处理。部分鼻腔出血较多者可经鼻腔填塞方法治愈,但仍有少数严重患者不能控制,在短时间内引起窒息,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较高。本院自1998... 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颅底骨折致耳鼻口出血比较常见,多数不需手术处理。部分鼻腔出血较多者可经鼻腔填塞方法治愈,但仍有少数严重患者不能控制,在短时间内引起窒息,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较高。本院自1998年至2008年采用急诊血管内栓塞方法救治1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骨折 大出血 栓塞治疗 急诊 难治性 颅脑损伤患者 手术处理 填塞方法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童民锋 陈俊良 周格知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7期37-39,4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6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手术的CSDH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CSDH术后患者408例,经...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6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手术的CSDH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DH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CSDH术后患者408例,经过6个月随访,有49例(12.0%)复发,359例(88.0%)未复发。将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中P<0.10的因素,包括年龄、口服阿司匹林、血肿密度、单/双侧血肿、口服他汀类药物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 1.643,95%CI 1.144~2.514,P=0.024)、血肿密度不均(OR1.313,95%CI 1.072~1.871,P=0.037)和双侧血肿(OR 1.765,95%CI 1.302~2.931,P=0.011)是CSDH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口服他汀类药物(OR 0.897,95%CI 0.734~0.945,P=0.043)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CSDH术后复发率高,年龄≥75岁、血肿密度不均、双侧血肿与CSDH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口服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复发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烽烽 鲍翔 +4 位作者 刘晓波 徐渭 余丹枫 童民锋 周格知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1986-1988,I0008,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首次DSA阴性s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根据首次头颅CT检查结果,中脑周围出血(PM-SAH)22... 目的探讨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首次DSA阴性s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根据首次头颅CT检查结果,中脑周围出血(PM-SAH)22例,非PM-SAH28例;其中非PM-SAH为局灶性8例,脑室内2例,弥漫性(SAH≥2个脑池)18例。5例DSA复查阳性患者均诊断为动脉瘤,位置包括基底动脉上段穿支、基底动脉下段穿支、前交通、小脑前下、小脑后下各1例。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98%(49/50)。DSA复查阴性的4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再次出血;DSA复查阳性的5例患者,有1例死亡。对于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及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随访4年未见复发;对于基底动脉穿支夹层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背侧,行开颅夹闭,术中未发现出血破口、被迫夹闭基底动脉,术后死亡;对于前交通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中发现为假性动脉瘤,行前交通缝合,随访2年未见复发;1例穿支夹层动脉瘤观察随访6个月自愈,随访4年无再次出血。结论首次DSA阴性的sSAH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但复查DSA阳性率偏高。尤其对于非PM-SAH患者,实施二次DSA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脑周围
下载PDF
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虎 童民锋 +2 位作者 刘继红 周格知 陈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2例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长期持续外引流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 长期持续外引流对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有效.结论 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罕见,文献... 目的 探讨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2例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长期持续外引流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 长期持续外引流对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有效.结论 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罕见,文献报道对于钙化型及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传统的钻孔引流术无效,需行开颅手术.本文患者最终采取长期持续外引流而治愈,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比开颅手术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单时相CTA良好侧支循环代偿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延期血管内再通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烽烽 鲍翔 +4 位作者 刘晓波 徐渭 余丹枫 童民锋 周格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7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单时相CTA良好侧支代偿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延期血管内再通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血管内治疗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年龄>18岁;CTA证实急... 目的探讨单时相CTA良好侧支代偿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延期血管内再通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血管内治疗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年龄>18岁;CTA证实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原始CTA侧支循环评估等级为充足(3分);初始NIHSS评分≥6分,入卒中单元前NIHSS评分<6分,伴或不伴静脉溶栓;首次入院未接受血管内治疗,内科治疗期间NIHSS评分再次升高并接受急诊血管内治疗,且发病至血管内治疗时间6 h^3 d的患者。共确认16例(6.4%),分析这部分患者的病因、治疗以及预后特点。结果16例患者发病中位NIHSS评分16(9,23)分,入卒中单元时中位NIHSS评分3(1,5)分。入卒中单元至出现NIHSS评分升高平均时间为(725±35)min。术前复查头颅CT有13例患者(81.3%)未出现ASPECT评分变化,比较首次ASPECT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62.5%(10/16)的患者TOAST分型为ICAD。DSA侧支代偿良好率同单时相CT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7.5%(14/16)的患者术中实现成功再通(mTICI 2b^3级)。术后7 d中位NIHSS评分与发病即刻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比较入卒中单元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87.5%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无死亡病例。结论单时相CTA良好侧支代偿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为主,且呈现低龄的特点。延期血管内再通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大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预后,但较一期血管内治疗其长期良好预后率下降,最佳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 机械取栓 血管内治疗 延期
下载PDF
美罗培南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兴 陈云祥 +3 位作者 杨帆 周格知 刘继红 童民峰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7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万古霉素...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万古霉素静滴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加用美罗培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为96.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数量以及葡萄糖水平更接近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使用美罗培南治疗,安全性强,可有效改善实验室指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神经外科 术后颅内感染
下载PDF
脑底动脉环、切应力及环壁张力联合检测在单发颅内动脉瘤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波 叶志军 +1 位作者 周格知 袁坚列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1期47-49,67,共4页
目的探究脑底动脉环(Willis)、切应力(WSS)及环壁张力(CWT)联合检测在单发颅内动脉瘤(IA)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IA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DSA检查... 目的探究脑底动脉环(Willis)、切应力(WSS)及环壁张力(CWT)联合检测在单发颅内动脉瘤(IA)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IA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DSA检查为阴性者7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三维DSA检查及三维重建图像来判断A1优势征、Willis后环变异情况,通过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来获得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WSS、CWT值,比较两组患者Willis环变异类型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比较Willis变异、CWT、WSS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对IA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A1优势征合计率、Willis环变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721、52.502,P <0.05),观察组的WSS和CWT明显高于对照组(t=6.263、2.265,P <0.05);Willis变异、CWT、WSS联合诊断IA的ROC曲线下AUC分别为0.800、0.655、0.796、0.911。联合诊断IA的AUC值明显大于Willis变异、CWT、WSS诊断IA的AUC值(Z=2.648、4.841、2.553,P <0.05)。结论 Willis、WSS及CWT联合检测I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动脉环 切应力 环壁张力 联合检测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威 袁坚列 +2 位作者 陈杰 吴小华 周格知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年第3期256-257,共2页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rlous fistula,TCCF)是由于外伤导致的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颈动脉分支直接和海绵窦相通形成的动脉一静脉短路性血管疾病。过去神经外科采取多种治疗手段,但并发症多,疗效并不理想。自1...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rlous fistula,TCCF)是由于外伤导致的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颈动脉分支直接和海绵窦相通形成的动脉一静脉短路性血管疾病。过去神经外科采取多种治疗手段,但并发症多,疗效并不理想。自1974年,Serbinenko首次采用可脱式球囊治疗TCCF开始,血管内栓塞治疗逐渐成为首选,随后发展到应用弹簧圈或NBCA等材料进行辅助栓塞。本次研究结合文献对近15年应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的25例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进行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临床分析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血管疾病 动脉分支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
作者 蒋烽烽 鲍翔 +4 位作者 刘晓波 徐渭 余丹枫 童民锋 周格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TO)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颈内动脉颅内外段闭塞伴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0 d mRS评分...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TO)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颈内动脉颅内外段闭塞伴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0 d 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90 d mRS评分3~6分)。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手术前后NIHSS评分、ASPECT评分、侧支循环、闭塞类型、开通顺序、术中替罗非班使用、有效再通率、术后出血转化率、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90 d mRS评分等临床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确认21例[(10.6%(21/198)]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8例(38.1%),预后不良组13例(61.9%)。两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肺部慢性疾病、入院NIHSS评分、术前ASCEPT评分、病因TOAST分型等术前评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年龄更低(P=0.009)。两组术后7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6,P=0.020),术中替罗非班的使用、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21例患者有效再通率为(TICI 2b-3)71.5%,死亡率28.6%,仅38.1%的患者预后良好。两组再灌注TICI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336),较低的发病年龄(P=0.009)、良好侧支循环(P=0.037)、术后7 d NIHSS评分(P=0.020)及桥接静脉溶栓(P=0.011)与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支循环为预后预测因子(B=3.651,OR=38.5,95%CI为2.951~508.463,P=0.006)。结论 前循环急性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总体良好预后率偏低,良好侧支循环为预后较强预测因子。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为非随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TO患者最佳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进一步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串联闭塞 机械取栓 血管内治疗 静脉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