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环境扶贫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1
作者 周楚韩 《投资与创业》 2018年第10期249-252,共4页
近年来随着贫困人口边缘化、“顽固贫困”、“生态贫困”等现象的出现,贫困和环境保护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旨在通过对现有国内环境扶贫主题的文献进行综述研究与计量分析,探析环境扶贫领域研究进展,挖掘... 近年来随着贫困人口边缘化、“顽固贫困”、“生态贫困”等现象的出现,贫困和环境保护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旨在通过对现有国内环境扶贫主题的文献进行综述研究与计量分析,探析环境扶贫领域研究进展,挖掘当前国内环境扶贫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扶贫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履责之诉、请求权及其规则——基于张月仙诉太原市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案展开分析
2
作者 周楚韩 《公法研究》 2020年第1期1-42,共42页
对于一般的履责之诉,法院将行政机关"法定职责"作为审查重点,并遵循以下审查逻辑:第一步考察行政机关是否存在法定职责(法定职责的来源),第二步审查行政机关是否履行职责(履责的方式及效果),"张月仙案"也是这种审... 对于一般的履责之诉,法院将行政机关"法定职责"作为审查重点,并遵循以下审查逻辑:第一步考察行政机关是否存在法定职责(法定职责的来源),第二步审查行政机关是否履行职责(履责的方式及效果),"张月仙案"也是这种审查逻辑的体现。在"张月仙案"中,最高人民法院对于"被告是否存在法定职责"的判定思路是:首先检索公法规范中是否有条款授予太原市政府"责令居委会补发村民福利"的行政管理职责,其次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9条第六项、第九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0条等"组织规范",因认为其"保护财产权"和"业务指导"的立法表述过于笼统,所以难以推导出被告有具体的法定职责。回顾最高人民法院的审理思路可以看到,如何从概括式的"组织规范"里推导出个案中具体的法定职责是审理的关键,而两者连接的断裂造成了实际中判定行政机关法定职责的难度。本文通过"张月仙案"的切入,梳理履责之诉中行政机关"法定职责"的来源,探求中国法语境下"组织规范"的内涵,进而明确"组织规范"在履责之诉"法"范围中的定位。随之合理借鉴公法请求权与保护规范理论,遵循"检索相关的公法规范——考察规范是否存在保护私人利益之目的"两个步骤,尝试构建请求权解释框架。通过原告请求权搭建起连接"组织规范"与"具体的法定职责"的装置,从而加强法院对此类涉及依照行政机关"法定职责"判断框架裁判履责之诉的可操作性,亦借助请求权认定标准对相对人的公法权利建立更加全面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责之诉 法定职责 组织规范 公法请求权 保护规范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