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逍遥丸对肝郁脾虚证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
1
作者 周毅骏 应高翔 +4 位作者 崔宇胜 荀运浩 李春青 吴午音 金巧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790-796,共7页
目的 基于“肠肝轴”探讨逍遥丸对肝郁脾虚证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共纳入60例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确诊为肝郁脾虚证AIH的患者,同步入组60名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留取血液标本用于检测肝功... 目的 基于“肠肝轴”探讨逍遥丸对肝郁脾虚证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共纳入60例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确诊为肝郁脾虚证AIH的患者,同步入组60名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留取血液标本用于检测肝功能及免疫学指标,采用16S rRNA技术检测粪便肠道菌群。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肝郁脾虚证AIH患者分为西药组(n=30)和西药+逍遥丸组(n=30),两组均服用甲泼尼龙片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后者加用逍遥丸。12周后再次留取血液及粪便标本,观察血清学指标及肠道菌群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郁脾虚证AIH患者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发生显著改变(P<0.05);该类患者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梭菌科(Clostridiaceae)显著减少,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屎豆属菌属(Faecalitalea)显著增多,基于上述7个差异菌群构建无创诊断模型,曲线下面积达0.800(95%CI:0.685~0.915)。西药组及西药+逍遥丸组干预12周后,两组均获得了良好的生化应答,但西药+逍遥丸组在降低IgG水平上较西药组更加显著(P<0.05);同时,逍遥丸可显著纠正克里斯滕森菌科、梭菌科、双歧杆菌科、瘤胃球菌科的缺失情况(P<0.05)。结论 肝郁脾虚证AIH患者存在显著的肠道菌群失调,逍遥丸能显著纠正部分肠道菌群,获得较好的生化学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郁脾虚证 肠道菌群 逍遥丸 肠肝轴
下载PDF
生物学标记物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毅骏 钦丹萍 《胃肠病学》 2016年第4期253-256,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近年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肝组织活检是诊断NAFLD的金标准,但检查为侵入性,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诊断方法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近年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肝组织活检是诊断NAFLD的金标准,但检查为侵入性,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诊断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无创生物学标记物诊断NAFLD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生物学标记物诊断NAFL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生物学标记 诊断 炎症 肝纤维化 肝硬化
下载PDF
杭州地区114例奥密克戎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毅骏 荀运浩 +3 位作者 金巧菲 包剑锋 徐晶莹 沈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9期816-819,共4页
杭州市西溪医院是杭州地区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秉承“精准施治、辨证论治、一人一策”的中医药诊治方针,收治了2022年1月26日以来杭州地区114例本土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患者,现将其中医证候特点总结如下。... 杭州市西溪医院是杭州地区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秉承“精准施治、辨证论治、一人一策”的中医药诊治方针,收治了2022年1月26日以来杭州地区114例本土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患者,现将其中医证候特点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4日在杭州市西溪医院住院治疗的114例杭州本土奥密克戎株(BA.1.1分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观察组)。同时纳入2021年12月7日至2021年12月19日杭州本土德尔塔株(AY.4进化分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原则,并经杭州市西溪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审批号:2020年(科)伦审第14号、2021年(科)伦审第1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证候 奥密克戎株
下载PDF
新冠2号方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寒湿阻肺证40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毅骏 喻剑华 +5 位作者 过建春 包剑锋 陈海平 黄劲松 徐晶莹 肖存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4期263-266,共4页
杭州市西溪医院作为杭州市市属定点医院,承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疫情诊治工作。目前,西医尚无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物,针对COVID-19的疫苗仍需等待。中医药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案已在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多版诊... 杭州市西溪医院作为杭州市市属定点医院,承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疫情诊治工作。目前,西医尚无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物,针对COVID-19的疫苗仍需等待。中医药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案已在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多版诊疗方案中被推荐使用。杭州市COVID-19患者多以普通型为主,我院中医专家组根据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拟定新冠2号方,用于治疗普通型COVID-19寒湿阻肺证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湿阻肺证 新冠2号方
下载PDF
西溪新冠3号方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40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毅骏 喻剑华 +6 位作者 过建春 包剑锋 陈海平 刘惠敏 蔡兆斌 徐晶莹 肖存书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10期712-713,共2页
杭州市西溪医院作为杭州市市属定点医院,承担了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疫情的诊治工作。我院中医专家组特拟定西溪新冠3号方,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湿毒郁肺证患者,获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杭州市西溪医院作为杭州市市属定点医院,承担了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疫情的诊治工作。我院中医专家组特拟定西溪新冠3号方,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湿毒郁肺证患者,获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2月20日已经治愈出院的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挑选出中医辨证为湿毒郁肺证且接受西溪新冠3号方治疗的患者共4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毒郁肺证 西溪新冠3号方 湿热疫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生化及免疫特征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医辨证规律
6
作者 周毅骏 金巧菲 +2 位作者 荀运浩 李春青 吴午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基于生化及免疫特征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中医辨证规律。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临床资料完整的118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检测生化指标(ALP、GGT、TBil)及免疫指标(IgM、CD4^(+)T细胞绝对值、... 目的:基于生化及免疫特征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中医辨证规律。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临床资料完整的118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检测生化指标(ALP、GGT、TBil)及免疫指标(IgM、CD4^(+)T细胞绝对值、CD8^(+)T细胞绝对值、AMA、AMA-M2、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ACA),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中医证型的相关生化及免疫因素。结果:肝郁脾虚证患者GGT水平显著低于瘀血阻络证患者;湿热中阻证患者IgM水平较其他三组显著升高;瘀血阻络证患者TB水平、gp210及ACA阳性率较其他三组均显著升高;湿热中阻证患者CD8^(+)T细胞数显著高于肝郁脾虚证患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低GGT、TBil、IgM、CD8^(+)T细胞水平及ACA阴性是肝郁脾虚证PBC患者的特征;TBil升高、ACA阳性是瘀血阻络证PBC患者的特征。结论:肝郁脾虚证是早期PBC的代表证型,以低GGT、TBil、IgM、CD8^(+)T细胞水平及ACA阴性为特征;瘀血阻络证是中晚期PBC的代表证型,以胆红素进行性升高、ACA阳性为特征。本研究对在熊去氧胆酸治疗基础上精准辨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中医辨证 生化指标 免疫特征
下载PDF
基于二例肝损伤病例探讨药物诱导的肝损害罕见模式
7
作者 周毅骏 金巧菲 +3 位作者 刘惠敏 项波 吴午音 刘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0期836-838,共3页
药物诱导的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损伤模式,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有时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难以鉴别,而两者的治疗截然不同,需要甄别。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近期诊治2例罕见模式的... 药物诱导的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损伤模式,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有时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难以鉴别,而两者的治疗截然不同,需要甄别。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近期诊治2例罕见模式的DILI,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害 药物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下载PDF
190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临床指标及影响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焦云 周毅骏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判断影响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指导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接诊的190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判断影响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指导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接诊的190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小板(platelet,PLT)比值指数及临床实验指标等进行分析,通过随访的形式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对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预后组患者的AST/PLT比值指数、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均高于非不良预后组,白蛋白(albumin,ALB)、血小板(platelet,PLT)、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水平均低于非不良预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90例PBC患者中,乏力80例(42.11%)、腹胀60例(31.58%)、黄疸30例(15.79%)、皮肤瘙痒10例(5.26%)、肿痛5例(2.63%)等,由此可见,在PBC患者中主要的临床特征为乏力、腹胀、黄疸;对190例PBC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无失访患者,经统计有4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预后,其中有8例死亡(死亡原因为与肝病相关的疾病),22例肝移植,10例病情恶化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通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ST/PLT、ALB、ALT、AST、ALP、PLT、RBC均是影响PB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PBC患者的AST/PLT比值指数明显升高,其临床特征主要为乏力、腹胀、黄疸,实验室指标AST/PLT、ALB、ALT、AST、ALP、PLT、RBC对PBC患者的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小板 临床特征 不良预后
下载PDF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项波 周毅骏 +1 位作者 金巧菲 刘惠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824-827,共4页
亚洲地区约有1000万人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总体流行率在0.1%-1.1%[1]。中国最常见的基因分型(GT)为1b型(约占57%),3b型相对罕见(约占7%),4型、5型未见报道[2]。基于上述流行病学特征及GT情况... 亚洲地区约有1000万人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总体流行率在0.1%-1.1%[1]。中国最常见的基因分型(GT)为1b型(约占57%),3b型相对罕见(约占7%),4型、5型未见报道[2]。基于上述流行病学特征及GT情况,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2018年提出,新一代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DAAs)要符合全员治疗(treat all)、检测简单(test simple)、治疗简单(treat simple)的“3T”要求,从而最终达到消除丙肝的目的[3]。2018年12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在中国正式上市。索磷布韦是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NS)5B抑制剂,可直接抑制HCV病毒复制。维帕他韦是NS5A抑制剂,而NS5A是HCV复制过程中的必需蛋白。全球注册的临床研究显示,12周疗程的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及极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率,适用于所有GT-1、2、3、6型的HCV感染者,无论有无肝硬化、是否经治[4]。因此,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是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5]推荐的一线首选治疗药物。本研究对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的2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索磷布韦 维帕他韦
下载PDF
中医药参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案三则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存书 喻剑华 +1 位作者 徐晶莹 周毅骏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5期323-324,共2页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杭州市指定传染病医院——杭州市西溪医院站在了疫情前沿,在各级部门领导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亦参与了患者救治工作,特总结部分验案如下。...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杭州市指定传染病医院——杭州市西溪医院站在了疫情前沿,在各级部门领导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亦参与了患者救治工作,特总结部分验案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温 麻杏苡甘汤 甘露消毒丹 上焦宣痹汤 清营汤 医案
下载PDF
抗转录中介因子1-γ抗体相关皮肌炎的临床特征
11
作者 杨欢欢 严婷婷 +3 位作者 章鑫 周毅骏 王雯雯 薛静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抗转录中介因子1-γ(TIF1-γ)抗体相关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2年。依据是否存在抗TIF1-γ抗体分为阳性组(23例)和阴性组(114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DM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影... 目的探讨抗转录中介因子1-γ(TIF1-γ)抗体相关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2年。依据是否存在抗TIF1-γ抗体分为阳性组(23例)和阴性组(114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DM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诊断时间较长,用力肺活量和一氧化碳弥散量较高,DM相关典型皮疹和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技工手”和间质性肺疾病发生率较低(P<0.05或P<0.01)。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球蛋白、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AST、ESR和IgA水平均较低(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TIF1-γ抗体阳性[OR=4.301,95%CI(1.182~15.642)]和DM发病年龄较大[OR=1.057,95%CI(1.007~1.110)]是DM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抗TIF1-γ抗体相关DM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对典型皮疹的识别有利于早期诊断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抗转录中介因子1-γ抗体 恶性肿瘤 皮疹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致重度肝损伤1例
12
作者 张晓晶 周毅骏 金巧菲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3期297-299,共3页
报道1例以"肺癌治疗2个月余,乏力尿黄10余天"为主诉的患者的诊治过程,当地医院予护肝降酶治疗后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后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结合病史,考虑免疫介导性肝损伤,激素治疗后康复。
关键词 肝损伤 药物不良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抗巨噬细胞炎症及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钦丹萍 周毅骏 +4 位作者 张绍珠 曹俊敏 徐立宇 方国栋 王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256-3261,共6页
为研究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coride,TWP)对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时,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抑制作用,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干预研究,同时观察其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检... 为研究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coride,TWP)对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时,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抑制作用,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干预研究,同时观察其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受试药物TWP、地塞米松(DXM)及硫唑嘌呤(AZ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通过LPS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株产生炎症反应,ELISA法检测TNF-α及IL-1β的释放,Westen blotting法检测TLR4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TLR4及NF-κB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TWP剂量依赖性抑制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TWP各剂量组作用均逊于DXM,但TWP高剂量组与AZA组作用比较,对TNF-α作用其优于AZA组;对IL-1β作用其相当于AZA组。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影响,TWP剂量依赖性下调TLR4及NF-κB p65的表达,其作用相当于或优于DXM及AZA。最终得出结论:该项研究显示TWP具有抑制TNF-α及IL-1β的作用,下调TLR4,NF-κB p65受体的表达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TWP) 地塞米松(DXM) 硫唑嘌呤(AZA) TLR4 NF-ΚB 抗炎机制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片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iR-146a、miR-146b及TLR4/MyD88依赖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周毅骏 钦丹萍 +5 位作者 杨新艳 杨雪静 张春丽 曹俊敏 李艳平 李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3-1730,共8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TWPT)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微小RNA(mi R-146a、mi R-146b)及TLR4/My D88依赖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TWPT)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微小RNA(mi R-146a、mi R-146b)及TLR4/My D88依赖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WPT低、中、高剂量(30、60、120 mg/kg)组,硫唑嘌呤(AZA,60 mg/kg)组,每组15只。各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4 d。进行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及镜下病理评分。采用q RT-PCR法检测mi R-146a和mi R-146b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My D88依赖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LR4、My D88、TRAF-6、NF-κB、TNF-α、IL-1β)在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DAI评分,大体及镜下表现和评分均提示TNBS/乙醇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TWPT对UC大鼠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黏膜愈合具有一定作用,该作用与AZA相比相当或强于AZA。q RT-PCR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mi R-146a和mi R-146b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TWPT及AZA均可显著抑制mi R-146a和mi R-146b的表达(P<0.01),其中TWPT中剂量组对2者的抑制作用最强。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均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TLR4/My D88依赖信号通路相关的分子无论在m RNA还是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TWPT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该信号通路上各节点分子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其中TWPT高剂量组中各节点分子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与AZA组比较,TWPT高剂量组对该信号通路上游因子(TLR4、My D88、TRAF-6、NF-κB)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略好于AZA组,而对末端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m RNA及蛋白水平的抑制作用却略逊于AZA组,但上述2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NBS/乙醇UC大鼠模型中,TWPT能通过抑制mi R-146a和mi R-146b的表达,并能抑制TLR4/My D88依赖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释放,对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的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溃疡性结肠炎 MIR-146A miR-146b TLR4/MyD88依赖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钦丹萍 周毅骏 +3 位作者 孙佩娜 曹俊敏 张春丽 代群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3-1099,共7页
为了研究雷公藤多苷(TWP)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了TNBS/乙醇联合灌肠的方法建立TNBS/乙醇UC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 为了研究雷公藤多苷(TWP)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了TNBS/乙醇联合灌肠的方法建立TNBS/乙醇UC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WP低、中、高剂量组(3,6,12 mg·kg^(-1)),硫唑嘌呤(AZA)组(6 g·kg^(-1)),每组15只。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4 d。每隔3 d评估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14 d后解剖所有大鼠,留取相应结肠组织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及镜下病理表现,并对其进行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UC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LR4,TRAM,TRIF,NF-κB,IFN-γ)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提示,DAI评分、大体及镜下表现和评分均提示TNBS/乙醇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TWP对UC大鼠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黏膜愈合具有一定作用,该作用与AZA相比相当或强于AZA。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均提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中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相关的分子无论在mRNA还是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WP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该信号通路上各节点分子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其中TWP高剂量组中各节点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AZA组相比,TWP高剂量组对该信号通路上游因子(TLR4,TRAM,TRIF,NF-κB)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略好于AZA组,而对该信号通路的末端炎症因子IFN-γmRNA及蛋白水平的抑制作用却略逊于AZA组,但上述2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TNBS/乙醇UC大鼠模型中,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参与了炎症活动的调控,TWP可以通过抑制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抑制IFN-γ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TWP) 溃疡性结肠炎(UC) 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炎症及TLR4/MyD88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钦丹萍 孙佩娜 +4 位作者 周毅骏 陈方明 张春丽 韩建新 杨雪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44-1449,共6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TWP)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TWP)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TWP低、中、高剂量(3、6、12mg/kg)组、硫唑嘌呤(AZA)组(6mg/kg),每组15只。造模后第4天,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4d。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以及组织学评分,采用反转录(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道组织中TLR4/MyD8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DA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及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大鼠造模成功;TwP高剂量组的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低于模型对照组[(0.87±0.25)比(1.60±0.76)分,(3.93±1.94)比(5.40±2.21)分,(5.45±2.73)比(13.27±3.50)分,均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TLR4、MyD88、TRAF-6、NF—κB、TNF-α、IL-1β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TWP高剂量组上述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mRNA:2.166±0.475比5.647±0.275、1.295±0.087比3.774±0.418、1.125±0.188比2.535±0.320、1.201±0.152比2.082±0.077、1.525±0.218比3.094±0.022、1.797±0.257比17.152±0.145;蛋白:0.252±0.010比0.277±0.008、0.172±0.002比0.213±0.005、0.233±0.006比0.248±0.003、0.099±0.003比0.122±0.007、0.238±0.002比0.252±0.005、0.235±0.003比0.245±0.006,均P〈0.05),AZA组上述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1),TWP高剂量组与AZ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WP能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促进黏膜愈合,对UC具有治疗作用;抑制TLR4的表达,影响MyD88引发信号通路下游的TRAF-6表达,从而抑制NF—KB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是其作用机制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属 结肠炎 溃疡性 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对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性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钦丹萍 张绍珠 +5 位作者 周毅骏 杨新艳 杨雪静 张春丽 韩建新 陈方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26-629,共4页
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体内免疫系统失调,细胞因子网络平衡被破坏,引起的肠组织炎性反应。临床用药除氨基水杨酸类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外,《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 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体内免疫系统失调,细胞因子网络平衡被破坏,引起的肠组织炎性反应。临床用药除氨基水杨酸类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外,《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也推荐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但硫唑嘌呤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反应 溃疡性结肠炎 三硝基苯磺酸 雷公藤多苷 非特异性结肠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鼠 乙醇
原文传递
miR-199a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的表达及雷公藤多苷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钦丹萍 杨新艳 +5 位作者 周毅骏 张春丽 杨雪静 李艳平 孙佩娜 代群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934-1940,共7页
目的探讨miR-199a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中的表达情况及雷公藤多苷(TWP)对其的作用。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对大鼠结肠组织进行大体形态损伤评... 目的探讨miR-199a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中的表达情况及雷公藤多苷(TWP)对其的作用。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对大鼠结肠组织进行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和镜下结肠损伤评分;采用芯片分析、Real-time PCR技术评估各组结肠黏膜组织中miR-199a的表达水平;针对milwalk数据库中预测的下游靶基因mRNA用表达谱进一步筛选分析靶基因mRNA,并用Real-time PCR技术验证靶基因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最后在DAVID数据库进行pathway分析,以分析miR-199a参与UC炎症活动时所调节的靶基因mRNA。结果 TWP高剂量组结肠黏膜大体形态损伤评分、组织病理损伤评分与模型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芯片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中miR-199a较正常对照组上调(P<0.01),在AZA组表达较模型对照组下调(P<0.01,P<0.05)。miR-199a-3p在TWP中剂量组,miR-199a-5p在TWP高剂量组中较模型对照组均下调(P<0.05)。miR-199a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miR-199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TWP的中、高剂量组和AZA组中miR-199a-3p的表达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均下调(P<0.05);TWP中剂量组miR-199a-5p的表达水平较模型对照组下调(P<0.05)。表达谱分析显示,FASL为miR-199a的靶基因。模型对照组中靶基因FASL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上调(P<0.05),TWP组、AZA组中靶基因FASL表达水平较模型对照组下调,其中以AZA组的下调为显著(P<0.01)。靶基因FASL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中靶基因FASL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TWP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AZA组中靶基因FASL表达水平较模型对照组下调(P<0.01)。结论 miR-199a在TNBS/乙醇UC大鼠中有上调表达,FASL是miR-199a的下游靶基因。TWP能改善UC的炎症活动,对UC活动时上调的miR-199a具有下调作用;FASL在UC活动时呈上调表达,TWP对miR-199a下游靶基因FASL具有下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雷公藤多苷 miR-199a 表达谱分析 FASL
原文传递
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差异表达 miRNA 与 mRNA 共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钦丹萍 周毅骏 +4 位作者 杨雪静 张春丽 李艳平 代群 孙佩娜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1-748,共8页
目的 研究2,4,6-三硝基苯磺酸( 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 UC)大鼠中,UC相关miRNA的调控作用,即miRNA与mRNA互作关系. 方法 用TNBS/乙醇灌肠,诱导UC大鼠模型.经过造模与14 d生理盐水灌胃后,解剖处死. 留取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相应的... 目的 研究2,4,6-三硝基苯磺酸( 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 UC)大鼠中,UC相关miRNA的调控作用,即miRNA与mRNA互作关系. 方法 用TNBS/乙醇灌肠,诱导UC大鼠模型.经过造模与14 d生理盐水灌胃后,解剖处死. 留取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相应的结肠组织. 通过大体及镜下观察,验证造模效果. 同时对相应结肠组织进行miRNA芯片检测,根据芯片结果及相关文献报道,筛选出与UC发病密切相关的miRNA并对其进行RT-PCR验证. 另外,利用miRWalk数据库对差异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 为了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符度,又同步进行了mRNA水平的表达谱芯片实验,筛选出与差异miRNA确有互作作用的mRNA. 为了更好地说明miRNA与mRNA的互作关系,又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注释,最终形成miRNA与mRNA共表达网络. 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大体及镜下表现均符合UC 的发病特征. 通过 miRNA芯片筛选出了68 个差异miRNA[倍数变化(fold change)〉2, P〈0.05,表达值(expression mean)〉7],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筛选出6个与UC发病密切相关的miRNA. 同时对这6个miRNA进行了RT-PCR实验,结果提示,与正常组相比,4个差异miRNA( miR-146a-5p、miR-146b-5p、miR-126a-3p和miR-21-5p)表达明显上调( P〈0.01,P〈0.05),2个差异miRNA(miR-200b-3p、miR-145-5p)表达明显下调(P〈0.01). 结合miRWalk数据库对这6个差异miRNA的靶基因预测结果和表达谱芯片结果,本研究发现IL-6、Ccl5、Mapk3、Smad7这4个mRNA与上述6个miRNA有互作关系. 最终通过David数据库对这种互作关系进行注释,以阐明其在UC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结论 一个miRNA可以调控多条信号通路,而一条信号通路又受到多个miRNA的调控. 如果仅仅单纯抑制某条信号通路,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炎症的发生. 而从其上游出发,研究miRNA作用,阐明相互关系,并调控mRNA的作用,可能可以从根本上逆转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 表达谱 共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对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毅骏 钦丹萍 +4 位作者 杨强 徐晓栋 张春丽 代群 王耀东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82,共6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TNBS联合乙醇灌肠的方法,建立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TNBS联合乙醇灌肠的方法,建立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3mg/kg、6mg/kg、12mg/kg、硫唑嘌呤6mg/kg,每组各自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连续14天。每3天进行一次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所有大鼠在14天后均被解剖,相应结肠组织被留取,对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进行大体及镜下病理评分;同时,进行心脏取血,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DA、SOD、GSH-Px、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DAI评分,大体及镜下表现和评分均提示TNBS/乙醇大鼠模型是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极佳模型,雷公藤多苷可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临床症状及促进高质量的黏膜愈合,即镜下黏膜愈合,该作用与硫唑嘌呤6mg/kg相当或强于硫唑嘌呤6mg/kg。脂质过氧化反应相关因子ELISA结果提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内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多苷呈现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血清中MDA水平,增加大鼠血清中SOD、GSH-Px水平,其中雷公藤多苷12mg/kg组能显著抑制MDA、促进SOD、GSH-Px释放。同时,硫唑嘌呤6mg/kg的作用略好于雷公藤多苷12mg/kg,但无统计学差异。炎症因子ELISA结果提示雷公藤多苷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清中IL-1β及TNF-α的表达,其中雷公藤多苷6mg/kg、12mg/kg、硫唑嘌呤6mg/kg与模型对照组相较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更显著;雷公藤多苷12mg/kg与硫唑嘌呤6mg/kg对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抑制作用相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显著减少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镜下炎性细胞浸润,最终达到镜下黏膜愈合的目的,其机制之一是通过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重新建立氧化还原平衡,抑制结肠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溃疡性结肠炎 黏膜愈合 脂质过氧化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