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议程设置理论下我国的生态文明报道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泓汛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11期64-65,共2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良好状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网络2.0时代,媒体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通过凸显议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良好状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网络2.0时代,媒体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通过凸显议题在受众中的重要性进行选择性传播。本文结合生态文明传播效果,着重研究新闻报道中的传播方式,以提高新闻生态文明报道的舆论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议程设置 新闻报道
下载PDF
新媒体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泓汛 邓刚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1年第1期49-51,共3页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融合趋势的不断提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并驾齐驱成为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方式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在新兴媒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积累,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约束力较弱造...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融合趋势的不断提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并驾齐驱成为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媒介经营与管理的方式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在新兴媒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积累,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约束力较弱造成的伦理问题,开放的网络空间为受众提供了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在以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诸多创新的经营模式的确为新媒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其作为独特的市场经济主体,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不合法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对新媒体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伦理现象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旨在促进新媒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经营管理 伦理缺失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3
作者 周泓汛 《新闻传播》 2020年第7期18-19,共2页
网络时代迎来了媒介融合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并通过对受众心理、舆论阵地重心转移、媒介环境变化的分析得出结论:网络空间中在一定的范围内"沉默的螺旋"效应依然存在。形成意见气候的条件发... 网络时代迎来了媒介融合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并通过对受众心理、舆论阵地重心转移、媒介环境变化的分析得出结论:网络空间中在一定的范围内"沉默的螺旋"效应依然存在。形成意见气候的条件发生改变,对受众心理研究由个体转变为群体,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螺旋” 媒介融合 舆论引导
下载PDF
曾有一朵云,推动一片云--从江县大歹小学教师群体践行“教育是光,以爱育爱”纪实 被引量:1
4
作者 项蕾 孟航宇 +2 位作者 黄婷婷 顾兰云 周泓汛 《贵州教育》 2021年第17期3-11,共9页
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江县大歹小学,由于文化观念、家庭因素、语言障碍、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交通不便等因素... 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江县大歹小学,由于文化观念、家庭因素、语言障碍、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交通不便等因素,长期以来思想观念落后与经济发展滞后交互影响,导致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几乎成为贵州基础教育的"最洼地"。省教育厅牵头,依托贵阳市南明区对大歹小学进行为期三年的组团式驻点帮扶,王玉等五位支教老师与当地教师一起,开始了"教育是光,以爱育爱"的实践,唤醒"沉睡"千年的苗寨和孩子们向上向前的勇气和力量,点燃了月亮山深处知识和文明的"星星之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教育本质 一朵云 以爱育爱 支教 师资水平 基础教育 交互影响
下载PDF
七年前的抉择,给这个西部省份带来了什么?--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探索和实践
5
作者 何星辉 周泓汛 张华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第6期39-42,共4页
眼下,大数据是贵州正在实施的新三大战略行动之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也指向了数字化。对于竞争,贵州持开放心态,因为大数据发展已经过了概念先行的阶段了,大家都来搞大数据,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西部省份 三大战略 大数据 生态圈 开放心态 数字化 探索和实践
下载PDF
贵州精准脱贫人口口述史整理与研究 ——以六盘水为例
6
作者 张楠 文俊 +2 位作者 周泓汛 李男 朱倩倩 《新丝路(下旬)》 2021年第4期0025-0026,共2页
乡村作为人类族群聚居的原始发源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但大多村落缺乏文字、影像记录,多以口耳相传做为主要的传播 途径,这不仅能生动还原历史的发展进程,还记录着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重复的生活记录中真实呈现出丰富的乡村发展,... 乡村作为人类族群聚居的原始发源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但大多村落缺乏文字、影像记录,多以口耳相传做为主要的传播 途径,这不仅能生动还原历史的发展进程,还记录着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重复的生活记录中真实呈现出丰富的乡村发展,是一个乡 村社会发展史的集体记忆。本文通过对六盘水市脱贫攻坚中不同角色的采访,进行口述整理,结合口述“自下而上”的史观与“叙述性”和 “交叉性”等特点将六盘水市四个地区不同的发展状况、痛点、难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记录。通过口述与实地调研数据,反映六盘水市脱贫 攻坚建立帮扶和产业发展的历程,以此体现出贵州精准脱贫攻坚战役之艰难,成果之丰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口述 六盘水 脱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