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熊华春
陈精慧
+6 位作者
王军
朱登纳
肖宁
周洋萍
周志恒
唐国皓
杨永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0-375,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下...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2周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对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8周、12周后,观察组患儿GMFM-D、GMFM-E能区百分比、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下肢康复机器人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儿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熊华春
周洋萍
+6 位作者
王军
朱登纳
唐国皓
杨永辉
赵会玲
冯欢欢
陈精慧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观察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减重步行训练、MOTOmed...
目的观察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减重步行训练、MOTOmed下肢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及情景互动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6 d,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儿BBS评分[分别为(17.97±2.94)分和(13.36±1.70)分]、GMFM-D区评分[分别为(15.95±1.17)分和(11.95±1.28)分]、GMFM-E区评分[分别为(15.73±1.16)分和(12.10±1.5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及情景互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性疾病
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
情景互动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原文传递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熊华春
周志恒
+3 位作者
周洋萍
王军
朱登纳
陈精慧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711-714,754,共5页
目的 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
目的 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和观察组C,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A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Lokomat Pro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观察组B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观察组C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姿势管理,4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88)D和E能区总分、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4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4组患儿的GMFM-88 D和E能区总分、BBS、MBI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其中GMFM-88 D和E能区总分、BBS得分: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083,13.051,P<0.001)。MBI得分: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C)>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77,P=0.001),而观察组B、观察组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05)。结论 在脑瘫患儿中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更为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综合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患儿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家庭姿势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熊华春
陈精慧
王军
朱登纳
肖宁
周洋萍
周志恒
唐国皓
杨永辉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0-375,共6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省部共建项目(SBGJ2018048)。
文摘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2周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对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8周、12周后,观察组患儿GMFM-D、GMFM-E能区百分比、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下肢康复机器人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儿童
Keywords
cerebral palsy
robot assisted gait training
gross motor function
balance function
children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熊华春
周洋萍
王军
朱登纳
唐国皓
杨永辉
赵会玲
冯欢欢
陈精慧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郑州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出处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8-450,共3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省部共建项目(SBGJ2018048)。
文摘
目的观察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减重步行训练、MOTOmed下肢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及情景互动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6 d,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儿BBS评分[分别为(17.97±2.94)分和(13.36±1.70)分]、GMFM-D区评分[分别为(15.95±1.17)分和(11.95±1.28)分]、GMFM-E区评分[分别为(15.73±1.16)分和(12.10±1.5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及情景互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运动障碍性疾病
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
情景互动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748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熊华春
周志恒
周洋萍
王军
朱登纳
陈精慧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出处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711-714,754,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省部共建项目(SBGJ2018048)。
文摘
目的 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和观察组C,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A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Lokomat Pro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观察组B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观察组C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姿势管理,4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88)D和E能区总分、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4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4组患儿的GMFM-88 D和E能区总分、BBS、MBI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其中GMFM-88 D和E能区总分、BBS得分: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083,13.051,P<0.001)。MBI得分: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C)>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77,P=0.001),而观察组B、观察组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05)。结论 在脑瘫患儿中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更为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综合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瘫患儿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家庭姿势管理
Keywords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training
family posture management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熊华春
陈精慧
王军
朱登纳
肖宁
周洋萍
周志恒
唐国皓
杨永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熊华春
周洋萍
王军
朱登纳
唐国皓
杨永辉
赵会玲
冯欢欢
陈精慧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3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研究
熊华春
周志恒
周洋萍
王军
朱登纳
陈精慧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