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影像组学对乳腺BI-RADS 3类及以上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苏蕾 周牧野 +4 位作者 李阳 郭婕 侯迎迎 马小开 孙医学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对乳腺BI-RADS 3类及以上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为BI-RADS 3类及以上结节164个,并获得其病理结果,将病灶划分为训练集(n=123)、测试集(n=41)。基于超声影像组学中的特征提取工程提取图...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对乳腺BI-RADS 3类及以上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为BI-RADS 3类及以上结节164个,并获得其病理结果,将病灶划分为训练集(n=123)、测试集(n=41)。基于超声影像组学中的特征提取工程提取图像中感兴趣区的高维特征参数并利用特征降维筛选可靠特征建立模型进行分类研究,训练集用于建立模型,测试集用于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超声组学所建立的模型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51%、84.62%、85.00%、0.854(0.707~0.946)。结论:超声影像组学在鉴别乳腺BI-RADS 3类及以上结节的良恶性上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影像组学 乳腺结节 BI-RADS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MRI的影像组学特征融合方法预测前列腺腺癌Gleason分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牧野 李松 +5 位作者 赵灿灿 崔磊 沈龙山 谢宗玉 马宜传 陈刘成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3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双参数影像组学特征融合方法对前列腺腺癌(Prostate Adenocarcinoma,PA)的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PA...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双参数影像组学特征融合方法对前列腺腺癌(Prostate Adenocarcinoma,PA)的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PA的患者158例,其中低级别组(Gleason评分≤3+4)89例,高级别组(Gleason评分≥4+3)69例。所有患者获取病理前均经过MRI检查,由两组医生分别对每位患者的T_(2)W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割,再经过影像组学进行特征提取、筛选,建立模型。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评估T_(2)WI、ADC、T_(2)WI+ADC融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层分配到训练集(110例)和测试集(48例)。通过训练集的特征筛选,T_(2)WI、ADC、T_(2)WI+ADC分别筛选出10、5、7个特征,并建立Logistic模型用来鉴别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PA。训练集中各模型鉴别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768(95%CI:0.681~0.856)、0.759(95%CI:0.671~0.847)、0.835(95%CI:0.759~0.911);测试集中各模型鉴别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638(95%CI:0.466~0.811)、0.700(95%CI:0.545~0.845)、0.808(95%CI:0.681~0.935)。结论基于多中心双参数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具备鉴别PA Gleason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的能力,并且T_(2)WI+ADC融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分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腺癌 磁共振 影像组学 GLEASON分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中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莲 赵灿灿 +4 位作者 周牧野 王欣 张玉文 王志远 陈刘成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54-66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信息构建的列线图在中晚期鼻咽癌临床放化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初诊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112)与验证组(n=...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信息构建的列线图在中晚期鼻咽癌临床放化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初诊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112)与验证组(n=48)。在训练组提取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T1加权增强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经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数据降维,筛选出最有效的特征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纳入相关的临床信息,利用Logistic逻辑回归,筛选最有价值的临床信息并构建临床信息模型;联合临床信息模型与组学特征模型构建联合模型,并构建列线图。通过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来评估各模型的诊断效能,通过决策曲线分析和校正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联合2项临床信息和9项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95%CI:0.765~0.940)、0.736(95%CI:0.574~0.898),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基于多模态磁共振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在预测中晚期鼻咽期临床放化疗疗效中具有可行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疗效预测 影像组学 列线图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参数与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李秀辉 陈刘成 +3 位作者 黄子迅 申素珍 向春锋 周牧野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参数与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时间段本院收治的78例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脑CT灌注成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病灶侧血管正常组(n=32),血管...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参数与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时间段本院收治的78例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脑CT灌注成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病灶侧血管正常组(n=32),血管狭窄组(n=20)及血管闭塞组(n=26),评估不同组的血流灌注情况,并分析缺血脑组织可恢复比率(PRR)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血管狭窄组及血管闭塞组的CTP参数与病灶侧血管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脑血流量(rCBF)及脑血容量(rCBV)低于病灶侧血管正常组,平均通过时间(MTT)及灌注达峰时间(TTP)长于病灶侧血管正常组(p<0.05);经分析,PRR与NIHSS评分及mRS评分呈正相关,与BI评分呈负相关,PRR越高,NIHSS评分及mRS评分越高,BI评分越低(p<0.05)。结论缺血脑组织的可恢复情况与疾病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定量分析脑CT灌注成像参数,可判断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血流灌注情况,以帮助判断临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CT灌注成像参数 颅内大血管闭塞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T2WI联合Gd-DTPA增强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牧野 马宜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对比T2WI和T2WI联合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检查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和病理资料。运用基于磁共振单独T2WI与T2WI联合Gd-DTPA增强T1WI(T2WI+Gd)的两... 目的对比T2WI和T2WI联合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检查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和病理资料。运用基于磁共振单独T2WI与T2WI联合Gd-DTPA增强T1WI(T2WI+Gd)的两种5分制方案对图像进行评估。以病理作为诊断标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两种评分方案的检出效能,运用χ^2检验判断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有无统计学差异。计算两种方法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并运用McNemarχ^2检验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运用加权kappa检验两种方案的一致性。结果单独T2WI与T2WI+Gd诊断EMVI的AUC(95%CI)分别为0.788(0.692-0.865)和0.875(0.791-0.934),Z值为1.988(P<0.05)。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76.8%、65.4%、79.7%与78.9%、88.5%、73.9%,McNemar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权kappa系数为0.457(P<0.01)。结论Gd-DTPA增强作为T2WI的重要补充序列可提高对EMVI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磁共振增强
下载PDF
大脑额上沟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
6
作者 周牧野 王震寰 +3 位作者 沈龙山 李成 陈刘成 向春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61-562,566,共3页
目的:建立健康成人活体MR图像的大脑额上沟三维可视化模型,为探究额上沟的解剖结构特点及脑立体定向手术应用。方法:选取1名健康成年女性颅脑薄层MR扫描数据,将数据导入3D-Doctor软件,利用手动分割方法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并用不同颜色... 目的:建立健康成人活体MR图像的大脑额上沟三维可视化模型,为探究额上沟的解剖结构特点及脑立体定向手术应用。方法:选取1名健康成年女性颅脑薄层MR扫描数据,将数据导入3D-Doctor软件,利用手动分割方法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并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结果:构建了大脑额上沟的三维可视化模式图,模式图成功显示了大脑额上沟、侧脑室及脑表面的立体形态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结构关系。结论:大脑额上沟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对额上沟解剖结构的识别、脑立体定向手术设计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 额上沟 三维可视化 图像分割
下载PDF
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在创伤性骨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刘成 高许斌 +4 位作者 王震寰 沈龙山 陈少男 周牧野 沈俊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创伤性骨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创伤性骨关节病人行普通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摄影检查后,发现DR平片疑似骨折或骨折线显示欠...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创伤性骨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创伤性骨关节病人行普通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摄影检查后,发现DR平片疑似骨折或骨折线显示欠清,以及骨折经内外固定术后图像显示欠佳者,均征得病人同意后再进行DTS成像检查,获得扫描范围内连续断层图像。对比分析DTS与常规DR图像质量,评价DTS临床应用价值。结果:DTS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骨关节结构,去除骨内外固定伪影,新鲜性骨折均能清晰显示骨折线;陈旧性骨折显示骨痂形成、断端愈合情况清楚,显示隐匿性骨折5例,排除骨折7例。结论:DTS在创伤性骨关节病变检查中操作简便、易行,诊断准确率高、辐射剂量较低,在复杂结构部位的骨折以及经内外固定术后骨折的诊断与复查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创伤性骨关节病变 X线 数字化 断层融合成像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欣 陈刘成 +2 位作者 沈龙山 周牧野 陈少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97-200,共4页
CT作为常规的疾病检查手段,从单排、双排到螺旋滑环技术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在临床诊疗上发挥出了巨大的诊断效能,以往的CT检查多对病灶进行定位诊断,某种程度上也能对少数典型影像征象定性诊断,但不能对病变组织物质成分进行... CT作为常规的疾病检查手段,从单排、双排到螺旋滑环技术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在临床诊疗上发挥出了巨大的诊断效能,以往的CT检查多对病灶进行定位诊断,某种程度上也能对少数典型影像征象定性诊断,但不能对病变组织物质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能谱CT,不仅能够精确定位病灶,还能够准确定量分析、辨别病灶组织结构成分,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着独特、巨大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现将CT能谱成像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定量分析 综述
下载PDF
大脑额下沟断层解剖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向春锋 周牧野 +4 位作者 李成 沈龙山 李文省 王磊 王震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右利手成人额下沟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侧别差异与性别差异,为Broca区功能研究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40名健康右利手成人头颅MRI的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断层图像的80侧额下沟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额下沟的侧别差异及性别差异... 目的:探讨健康右利手成人额下沟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侧别差异与性别差异,为Broca区功能研究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40名健康右利手成人头颅MRI的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断层图像的80侧额下沟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额下沟的侧别差异及性别差异。结果:不同性别情况下,额下沟在横断面出现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右侧额下沟Y值均大于左侧,但除Z=18 mm层面外(P<0.01),各层面左右侧Y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左、右侧额下沟X值均大于女性,在右侧Z=2~10 mm、14~16 mm、20~26 mm层面,左侧Z=2 mm、10~16 mm、24~30 mm层面,男女X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左侧Z=18~20 mm和Z=24 mm层面,男性额下沟Y值均大于女性(P<0.01),其他各层面男女性左侧Y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下沟在越靠近大脑中轴处,后天发育变异度越小,额下沟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变异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下沟 断层解剖 形态特征
下载PDF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春锋 王震寰 +3 位作者 谢宗玉 周牧野 王磊 李文省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影像学特点,提高FNH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FNH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CT、MRI与病理学结果。结果:30例中共发现45个病灶,其中26例(86.67%)为孤立存在,4例(13.33%)为多发,并发现2例女性儿童...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影像学特点,提高FNH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FNH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CT、MRI与病理学结果。结果:30例中共发现45个病灶,其中26例(86.67%)为孤立存在,4例(13.33%)为多发,并发现2例女性儿童FNH病人,占6.67%。典型FNH影像学表现为CT、MRI平扫时密度/信号与正常组织难以分清,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密度/信号不出现廓清,具有中央瘢痕者在延迟期明显强化。结论:MRI对中央瘢痕检出率高于CT,MRI对FNH的诊断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影像学 CT MRI
下载PDF
裂褶菌多糖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鲁铁 陈怀中 +6 位作者 金阳 周牧野 刘通 叶延欣 姬晓娜 刘宇 李冰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以胞内总多糖产量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裂褶菌产多糖的液态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并研究其抑菌、抗氧化及保湿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浸粉29.5 g/L、KH2PO40.6 g/L、抗坏血酸0.00... 以胞内总多糖产量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裂褶菌产多糖的液态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并研究其抑菌、抗氧化及保湿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浸粉29.5 g/L、KH2PO40.6 g/L、抗坏血酸0.006 g/L、β-环糊精17 g/L、谷氨酰胺0.000 5 g/L、透明质酸0.05 g/L、羧甲基淀粉钠3 g/L,采用最优培养基摇瓶发酵11 d,总多糖产量达5.35 g/L,10 L发酵罐发酵6 d,总多糖产量达6.39 g/L。10.0 mg/m L的裂褶菌多糖(SPG)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24%、33.75%、32.62%和42.51%;2.0 mg/m L的SPG对O2-·、·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4.58%、15.08%、18.61%、32.60%;在相对湿度(RH)为43%和81%的环境中放置8 h,保湿率均>98%;表明SPG具有较强的抑菌、抗氧化和保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多糖 液态深层发酵 培养基优化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保湿性
下载PDF
碘氧化铋硅藻泥净化室内空气甲醛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志强 周牧野 +2 位作者 李容 聂瑛杰 林立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8期55-57,共3页
以碘氧化铋和硅藻土为原料,采用直接超声水解负载合成的方法制备了负载碘氧化铋硅藻泥和功能性活性组分。同时模拟研究在室内环境条件下,采用该活性组分硅藻泥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吸附光催化净化效果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和... 以碘氧化铋和硅藻土为原料,采用直接超声水解负载合成的方法制备了负载碘氧化铋硅藻泥和功能性活性组分。同时模拟研究在室内环境条件下,采用该活性组分硅藻泥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吸附光催化净化效果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对甲醛有较好的净化效果,7 h对甲醛的净化率达到53. 17%,且衰减率只有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氧化铋 硅藻土 室内甲醛 净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