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面散刺联合经颅磁刺激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咽运动皮质、神经功能及血清GDF-15、S100β蛋白的影响
1
作者 吴小红 林金梅 +1 位作者 叶晓静 周王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究舌面散刺联合经颅磁刺激技术(TMS)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咽运动皮质、神经功能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蛋白-100β(S100β)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 目的探究舌面散刺联合经颅磁刺激技术(TMS)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咽运动皮质、神经功能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蛋白-100β(S100β)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4)。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行TMS治疗,每次20 min,每天1次,每周3次,持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舌面散刺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评分和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量表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血清GDF-15、S100β表达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舌卷痿缩、进食缓慢、饮水发呛、舌质瘀斑/黯淡以及脉细涩证候的评分分别为(1.90±0.01)、(2.69±0.75)、(2.66±0.24)、(1.02±0.13)、(1.18±0.20)分,均低于对照组[(2.54±0.34)、(3.05±0.24)、(3.85±0.71)、(1.17±0.22)、(1.32±0.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VDS、P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VDS、PAS评分分别为(25.01±5.74)、(1.65±0.04)分,均低于对照组[(28.01±6.82)、(2.00±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NIHSS、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9.86±1.50)、(1.54±0.33)分,均低于对照组[(13.24±0.92)、(1.97±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GDF-1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100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GDF-15为(443.05±13.00)pg/mL,低于对照组[(487.24±26.51)pg/mL],S100β水平为(0.21±0.03)μg/L,高于对照组[(0.18±0.0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共发生率比较(6.00%vs.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面散刺联合TMS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证候,刺激其咽运动皮质以促进其吞咽功能的修复,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血清GDF-15、S100β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面散刺 经颅磁刺激技术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 咽运动皮质 神经功能 外周血指标
下载PDF
综合康复护理对颅脑创伤后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2
作者 吴小红 叶晓静 +1 位作者 周王燕 林金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2期0344-0345,共2页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颅脑创伤后伴吞咽障碍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颅脑创伤后伴吞咽障碍患者,病例数80例,抽签法划分甲组与乙组(n=40),甲组患者选择传统护理方法,乙组患者选择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比患者吞...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颅脑创伤后伴吞咽障碍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颅脑创伤后伴吞咽障碍患者,病例数80例,抽签法划分甲组与乙组(n=40),甲组患者选择传统护理方法,乙组患者选择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比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甲组患者SSA评分高于乙组,QOL评分指标低于乙组,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高于乙组发生率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颅脑创伤后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以加强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护理 颅脑创伤 吞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