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布司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娜 孙晓莉 周琼竦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非布司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40例。传统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基础上给... 目的:分析非布司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40例。传统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尿酸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0.023)。治疗前,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尿酸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传统组(P<0.001)。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髓过氧化物酶、肿瘤坏死因素-α、白细胞介素-1β、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睡眠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非布司他片 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
下载PDF
白塞病合并局灶性肌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郑文娟 胡晶 +3 位作者 周琼竦 李娜 陈则君 薛勤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常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亦常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肺、肾、心及周围血管等。然而,BD合并局灶性肌炎(骨骼肌局灶性炎症性病变)罕见...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常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亦常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肺、肾、心及周围血管等。然而,BD合并局灶性肌炎(骨骼肌局灶性炎症性病变)罕见,国内鲜有报道,在一项国外450例BD的回顾性研究中,仅2例合并局灶性肌炎[1],且B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中并不包含肌炎。因此,尤其在诊断BD前病人出现肌痛、肌肉肿胀压痛等肌炎表现时,极易造成误漏诊。现报告1例BD合并局灶性肌炎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肌炎 血管炎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琼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30-431,共2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或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后疼痛指...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或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后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指数、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12周后2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观察组对ESR、RF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治疗12周后无显著性差异。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优于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柳氮磺胺吡啶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胡晶 高克明 +3 位作者 周琼竦 陆忠民 胡宏 王美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1-357,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4例住院早期RA患者(男29例,女65例)和81例正常对照组(男28例,女53例),采用DEXA法测定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总股骨区和腰椎2~4部位骨...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4例住院早期RA患者(男29例,女65例)和81例正常对照组(男28例,女53例),采用DEXA法测定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总股骨区和腰椎2~4部位骨密度(BM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骨代谢指标(CTX、PINP)和炎症因子(IL-17、IL-6、TNF-α)。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早期RA患者的股骨颈、GT区、L2、L4部位B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早期RA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4.89%(14/94),明显高于对照组6.17%(5/81)。早期RA患者的CTX、TNF-α、IL-6、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RA患者年龄(OR=1.08,P〈0.001,95%CI:1.04~1.12)、DAS28评分(OR=1.56,P=0.0102,95%CI:1.11~2.19)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早期RA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临床应重视。年龄、DAS28评分是早期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改善RA病情有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骨质疏松 早期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分析
5
作者 周琼竦 《医学信息(医药版)》 2008年第1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合并肺动脉高压(PH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18例SSc合并PHT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并与58例未合并PHT的SSc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表合并PHT患者血清中IgA、IgG以及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合并肺动脉高压(PH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18例SSc合并PHT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并与58例未合并PHT的SSc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表合并PHT患者血清中IgA、IgG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肢端病变、肌炎、肺纤维化,ECG异常、肾脏受累的发生率及抗RNP阳性率高于非PHT患者(P〈0.05)。结论上述指标有助于发现合并PHT的可能性,定期对SSc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筛查PHT非常必要。PHT是SSc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伴有其他脏器损害,预后不良,应尽早采取综合治疗,尤其是针对原发病和诱因的强化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是治疗PHT的基本药物,病情顽固患者用前列环素制剂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痛 系统性 高血压 肺性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用甲氨蝶呤与联用羟氟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高克明 胡晶 周琼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22-24,共3页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与联用羟氟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联合甲氨蝶呤组及联合羟氯喹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前后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的改变。结果 3组治疗结束后,关...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与联用羟氟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联合甲氨蝶呤组及联合羟氯喹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前后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的改变。结果 3组治疗结束后,关节肿胀明显改善,关节疼痛数明显减少,晨僵时间显著缩短,其中联合甲氨蝶呤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而且在阻止关节侵蚀及sharp积分方面也优于其他2组。3组患者在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标方面差异不大。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阻止关节损害方面优于来氟米特联合羟氯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羟氯喹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3种依那西普治疗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克明 胡晶 周琼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76-78,共3页
目的比较3种依那西普治疗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36例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被随机分成A、B、C组,均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治疗,A组剂量为25 mg/次、每周1次,B组25 mg/次、每周2次,C组50mg/次、每周1次。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 目的比较3种依那西普治疗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36例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被随机分成A、B、C组,均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治疗,A组剂量为25 mg/次、每周1次,B组25 mg/次、每周2次,C组50mg/次、每周1次。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和治疗第16、、12周以及治疗结束后第3周,测定患者各项指标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3种治疗方案在见效时间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治疗12周后,各种方案的疗效以及疗效维持时间接近(P>0.05)。结论依那西普25 mg/次、每周1次的方案是非常经济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西普 脊柱炎 强直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未绝经女性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晶 高克明 +3 位作者 周琼竦 陆忠民 胡宏 王美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9-175,共7页
目的分析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伴发骨质疏松症的情况及探讨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6例住院的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和84名未绝经女性健康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测定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和腰椎1-4部位骨密度,采... 目的分析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伴发骨质疏松症的情况及探讨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6例住院的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和84名未绝经女性健康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测定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和腰椎1-4部位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免疫炎症因子(IL-17、IL-6、TNF-α)。定量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Z值)或方差分析;定性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①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的股骨颈(0.802±0.193)g/cm2、股骨大转子区(0.923±0.033)g/cm2、腰椎1部位(0.862±0.011)g/cm2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0.981±0.032)g/cm2、(0.771±0.023)g/cm2、(0.912±0.012)g/cm2;F值分别为14.401、19.860、6.560,P均〈0.05],未绝经女性早期RA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7%(5/76),显著高于对照组1%(1/84)。②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的骨代谢指标[(CTX:(0.37±0.21)ng/ml]和免疫炎症因子[(TNF-α:(9.8±4.1)pg/ml;IL-6:(33.6±5.7)pg/ml;IL-17:(129±24)pg/ml]水平较对照组[(0.24±0.09)ng/ml、(6.7±1.9)pg/ml、(1.5±0.4)pg/ml、(45±7)pg/ml]显著升高(Z值分别为2.722、5.932、7.501、4.370,P均〈0.05)。③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中,骨质疏松组其在BMI(9±3)kg/ml2、骨密度部分指标股骨颈(0.85±0.20)g/cm2、腰椎2(0.75±0.23)g/cm2、腰椎3(0.87±0.07)g/cm2、腰椎4(0.92±0.12)g/cm2以及ESR [47.8(22.0,76.0)mm/1 h]、DAS28-CRP(5.3±1.2)与正常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3)kg/m2、(0.88±0.14)g/cm2、(0.82±0.14)g/cm2、(0.93±0.14)g/cm2、(0.94±0.16)g/cm2、18.8(8.7,35.2)mm/1 h、3.8±1.2,F值分别为0.68、14.632、26.114、20.931、36.582,Z值分别为3.21、6.58,P均〈0.05]。④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中,IL-6(Wald χ2=5.78、P=0.021)、PINP(Wald χ2=5.12、P=0.031)、CTX(Wald χ2=9.17、P=0.003)、ESR(Wald χ2=9.24、P=0.011)、DAS28-CRP(Wald χ2=17.28、P=0.001)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高危因素,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IL-6、PINP、CTX、ESR、DSA28)变量纳入非条件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DAS28-CRP评分[OR=1.58,95%CI(1.10,2.20)]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临床需重视与预防。DAS28-CRP评分是早期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改善未绝经女性早期RA患者病情有助于预防其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未绝经女性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早期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D评估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克明 周琼竦 胡晶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36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指数强直性脊柱炎(AS)疾病活动度评分.D(ASDAS.19)评估短期依那西普治疗AS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纳入45例活动性AS患者[巴斯AS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4分],所有患者予依那西普50mg/周,分1—2次皮下注射,疗程... 目的探讨新型指数强直性脊柱炎(AS)疾病活动度评分.D(ASDAS.19)评估短期依那西普治疗AS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纳入45例活动性AS患者[巴斯AS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4分],所有患者予依那西普50mg/周,分1—2次皮下注射,疗程为12周。病情主要评估指标包括ASDAS.D、BASDAI、巴斯AS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评估时间点包括基线及治疗后第4、8、12周。结果治疗后第12周时BASDAI50%改善和BASDAI70%改善的达标率分别为100.0%(45/45)和84.4%(38/45),ASDAS.D、ESR、CRP、BASDAI和BASFI与基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ASDAS—D与BASDAI、BASFI、ESR和CRP均呈正相关(r=O.61~0.81,P〈0.05),治疗后第12周时ASDAS—D改善幅度(AASDAS-D)也与上述参数改善幅度呈正相关(r=0.66—0.79,P〈0.05);按治疗后第12周时AASDAS.D分组,AASDAS-D≥3分组基线CRP、CRP改善幅度(ACRe)和CRP改善百分比(ACRP%)与AASDAS.D(3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治疗后第12周时BASDAI70%改善达标与否分组,BASDAI70%改善达标组基线CRP、ACRP和ACRP%与BASDAI70%改善未达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ASDAS.D≥3分组的基线ASDAS.D显著高于△ASDAS.D〈3分组(P〈0.05)。结论ASDAS.D评估AS疾病活动度与BASDAI、BASFI、ESR和CRP有较好的相关性,且ASDAS.D对临床病情的分辨力优于BASD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疾病活动度评分-D 依那西普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腮腺及颌下腺超声表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薛勤 缪伎玄 +3 位作者 胡晶 周琼竦 赵可 邹大中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1期52-54,共3页
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住入院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共87例。对比分析患者双侧腮腺及颌下腺的超声图像,采用0~4分评分法,为每个腺体行半定量评分,≥2分为阳性。结果显示,87例pSS患者中,颌下腺及腮... 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住入院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共87例。对比分析患者双侧腮腺及颌下腺的超声图像,采用0~4分评分法,为每个腺体行半定量评分,≥2分为阳性。结果显示,87例pSS患者中,颌下腺及腮腺(均左右各一)的超声阳性率分别为94.3%(164/174)、71.3%(124/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2,P<0.05);颌下腺的超声评分高于腮腺,中位数分别为3分、2分(Z=9.70,P<0.05);同一涎腺的左右侧超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患者颌下腺的超声阳性率及超声评分均高于腮腺,提示pSS患者颌下腺较腮腺更易累及,且同一时期颌下腺的受损程度较腮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原发 超声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