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森林图构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早期风险预警模型
1
作者 王晶晶 蔡丽丽 +1 位作者 丁海杰 周瑛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127-1130,115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森林图构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患者的早期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12月中青年AMI患者242例,根据是否伴有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68例,伴有心律失常)与对照组(174例,未伴有心... 目的探讨基于森林图构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患者的早期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12月中青年AMI患者242例,根据是否伴有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68例,伴有心律失常)与对照组(174例,未伴有心律失常)。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绘制森林图,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分析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肌梗死部位、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Killip分级>Ⅱ级、病程、LVEF下降是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左侧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病程、Killip分级>Ⅱ级、LVEF下降是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森林图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左侧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病程、Killip分级>Ⅱ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均为正相关危险因素,与无效线不相交,均P<0.05;以森林图所示6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似然比卡方、Wald卡方、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归方程的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拟合效果较好;ROC曲线显示,AUC为0.914(95%CI:0.871~0.946),敏感度为82.35%,特异度为86.21%。结论基于森林图构建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的早期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能为临床及早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森林图 风险预警模型
下载PDF
互联网集中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 一期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蔡丽丽 宋春梅 +1 位作者 周瑛君 朱海娟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9期1951-1956,共6页
目的:研究互联网集中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治疗后一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经PCI术治疗的AMI患... 目的:研究互联网集中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治疗后一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经PCI术治疗的AMI患者124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2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则予以互联网集中管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以及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29%(7/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18/6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抑郁状态问卷(Depression Status Inventory,DSI)评分分别为51.29±6.33,62.17±6.79,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Barthel指数分别为72.33±6.42,61.06±5.6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互联网集中管理可有效提高AMI经PCI术治疗后一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有利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互联网 集中管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康复效果
下载PDF
膳食供能的个体化营养对甲状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瑛君 尹洪涛 +2 位作者 蔡丽丽 周彦清 吴迪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 探究膳食供能的个体化营养对甲状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自放疗起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干... 目的 探究膳食供能的个体化营养对甲状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自放疗起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干预,给予观察组膳食供能的个体化营养,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体重、上臂肌围及皮褶厚度、放疗耐受性、干预前后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SA)、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癌因性疲乏、生存质量(FLIC)及营养膳食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体重、上臂肌围及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PA(350.47±52.32)mg/L、SA(35.48±2.01)g/L、TF(2.26±0.54)g/L高于对照组(321.48±42.32)mg/L、(31.12±2.86)g/L、(1.90±0.50)g/L(P<0.05);观察组放疗耐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无疲乏或轻度疲乏48.98%、中等疲乏30.61%、重度疲乏20.41%)低于对照组(26.53%、36.73%、36.73%)(P<0.05);干预后观察组FLI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膳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膳食供能的个体化营养有助于改善甲状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维持体重,并可减轻癌因性疲乏,增强放疗耐受性,改善生存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供能 个体化营养干预 甲状腺癌 放疗耐受性 营养状况
下载PDF
概念重建理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瓣膜返流患者知信行水平、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瑛君 尹洪涛 +1 位作者 蔡丽丽 周彦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概念重建理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瓣膜返流患者知信行(KAP)水平、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睡眠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瓣膜返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顺序不同分组... 目的探讨概念重建理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瓣膜返流患者知信行(KAP)水平、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睡眠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瓣膜返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顺序不同分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概念重建理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瓣膜返流程度、KAP水平、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睡眠质量(PSQI)。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瓣膜返流程度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等维度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伴瓣膜返流患者管理中,概念重建理论有助于提升患者知信行水平,减轻或消除负性情绪,纠正消极应对方式,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重建理论 急性心肌梗死 瓣膜返流 负性情绪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基于交互分析的同伴教育模式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蔡丽丽 周瑛君 丁海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564-569,共6页
目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基于交互分析的同伴教育模式,以探究其对自我感受负担、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3月心内科中... 目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基于交互分析的同伴教育模式,以探究其对自我感受负担、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3月心内科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102例,根据入院建档排序,以1∶1配对原则分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交互分析的同伴教育模式。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SPBS)、希望水平(HHI)、自我管理能力、恐动程度、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生存质量(GQOLI-74)。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PBS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等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T)、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I)和采取积极行动(P)等维度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恐动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27.45%与对照组37.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管理工作中,基于交互分析的同伴教育模式在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同伴教育的正性影响能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使其保持良好行为方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为良好预后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分析 中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 同伴教育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高浓度耐高温强碱消泡剂YAT722的性能与应用
6
作者 陈晓玉 夏建明 +1 位作者 周瑛君 吴高军 《宁波化工》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简述了一种有机硅消泡剂YAT722的性能,并分别在染厂的精练、染色等工序中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YAT722消泡剂是一种质优价廉的高温强碱抑泡型消泡剂,同时具有优秀的自乳化性能、抗高剪切、不漂油,非常适合染整等高温强碱水相体系... 本文简述了一种有机硅消泡剂YAT722的性能,并分别在染厂的精练、染色等工序中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YAT722消泡剂是一种质优价廉的高温强碱抑泡型消泡剂,同时具有优秀的自乳化性能、抗高剪切、不漂油,非常适合染整等高温强碱水相体系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泡剂 YAT722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构建循证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心境状态和Killip分级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晶晶 蔡丽丽 +2 位作者 丁海杰 周瑛君 任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探讨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构建循证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患者心境状态、Killip分级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6例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构建循证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患者心境状态、Killip分级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6例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构建循证干预。统计两组Killip分级和心律失常复发率,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的心境状态(POMS)、应对方式(TSCQ)、健康行为(HPLP-Ⅱ)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Killip分级Ⅰ级高于对照组[60.38%比35.85%],Ⅲ级低于对照组[9.43%比33.96%],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77%比24.53%,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POMS量表中紧张-焦虑、迷惑-混乱、愤怒-敌意、抑郁-沮丧低于对照组[(9.85±2.10)分比(12.69±2.96)分,(5.56±1.25)分比(8.55±2.12)分,(4.56±1.02)分比(8.10±1.54)分,(12.25±3.22)分比(16.85±4.10)分,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TSCQ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15.32±3.25)分比(21.25±4.10)分],TSCQ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34.58±4.10)分比(29.36±3.85)分,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HPLP-Ⅱ评分等级高于对照组(优秀43.40%比28.30%,良好41.51%比28.30%,一般13.21%比30.19%,差1.89%比13.21%,P<0.05);观察组反应性、移情性、可靠性、有形性、保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4.81±0.11)分比(4.20±0.32)分,(4.82±0.10)分比(4.15±0.42)分,(4.72±0.20)分比(4.05±0.53)分,(4.83±0.12)分比(4.12±0.34)分,(4.85±0.13)分比(4.11±0.41)分,P<0.05]。结论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管理工作中,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构建循证干预有助于调节患者身心状态,改善预后效果,降低预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循证干预 中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境状态 健康行为
下载PDF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海杰 蔡丽丽 周瑛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究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中青年身心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4月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106例,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 目的探究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中青年身心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4月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106例,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自我感受负担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SPB影响因素。结果106例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SPB平均评分为(36.41±5.02)分,处于中度水平;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自我效能感、家庭月收入、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是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SPB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患者SPB评分下降0.674分;受教育程度每升高1级,患者SPB评分下降0.736分;疾病认知程度每升高1级,患者SPB评分下降0.592分;自我效能感每升高1级,患者SPB评分下降0.651分;家庭月收入每增加1000元,患者SPB评分下降0.708分;焦虑(SAS)评分每增加1分,患者SPB评分增加0.563分;抑郁(SDS)评分每增加1分,患者SPB评分增加0.429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每增加1分,患者SPB评分下降0.696分;治疗费用每增加1万元,患者SPB评分增加0.729分。结论受多种因素影响,中青年AMI伴心律失常患者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临床工作者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轻其心理压力,降低自我感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