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鳝幼鳝对饲料中锌需求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磊涛 黄广华 +8 位作者 周秋白 梁立文 胡运松 陈恺文 陈希环 黄浩 王自蕊 霍欢欢 吴红翔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3-1244,共12页
为探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对锌的适宜需求量,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实验饲料,以甘氨酸锌(Zn^(2+)≥21%)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40、80、160和320 mg/kg的锌,制成7种不同锌水平的饲料(实... 为探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对锌的适宜需求量,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实验饲料,以甘氨酸锌(Zn^(2+)≥21%)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40、80、160和320 mg/kg的锌,制成7种不同锌水平的饲料(实际锌含量分别为48.24、60.79、70.25、88.04、123.88、204.35和381.65 mg/kg干物质),饲喂初始体重为(23.17±0.04)g的黄鳝60d,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脊椎骨锌含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综合评价黄鳝锌的需求量。结果表明:(1)各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随饲料锌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存活率呈下降趋势,60.79组和70.25 mg/kg组黄鳝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高,381.65 mg/kg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最低且显著低于48.24—70.25 mg/kg组,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黄鳝幼鳝对锌的需求量分别为56.85和56.79 mg/kg。(2)随着饲料锌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70.25 mg/kg组最高,粗脂肪呈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48.24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全鱼锌含量升高、锌沉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黄鳝脊椎骨、肝脏、皮肤和肾脏中锌含量显著增加,脊椎骨锌含量呈先显著上升后平缓的现象;肌肉中锌含量变化不明显;全鱼铁、锰、铜、骨铁和骨锰含量呈下降趋势,骨磷和骨钙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脊椎骨锌含量为评价指标,黄鳝对锌的需求量为81.01 mg/kg。(3)随着饲料锌水平的升高,黄鳝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和白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88.04 mg/kg组最高且显著高于204.35—381.65 mg/kg组,以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黄鳝幼鳝对锌的需求量为76.73 mg/kg。溶菌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0.79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组,381.65 mg/kg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48.24—70.25 mg/kg组。综合饲料锌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体成分、组织锌沉积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黄鳝饲料中适宜的锌需求量为56.79—81.01 mg/kg。黄鳝皮肤、脊椎骨和肝脏较肌肉更易沉积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能 组织锌沉积 生化指标 黄鳝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大鳞副泥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佑杰 陈琪 +5 位作者 袁志文 潘杰 李雅萍 张亚洲 周秋白 王自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19-323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大鳞副泥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4.07±0.01) g的大鳞副泥鳅幼苗1 4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 本试验旨在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大鳞副泥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4.07±0.01) g的大鳞副泥鳅幼苗1 4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0.25%、0.50%、0.75%、1.00%、1.25%Ala-Gln的饲料。常规饲养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Ala-Gln显著影响大鳞副泥鳅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其中,与对照组相比,0.25%~1.00%组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0.75%组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75%Ala-Gln显著提高大鳞副泥鳅肝体比和脏体比(P<0.05)。0.75%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0.25%~1.00%Ala-Gln能显著提高大鳞副泥鳅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添加0.50%~1.00%Ala-Gln能显著提高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添加0.50%Ala-Gln能显著提高肝脏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添加0.75%、1.00%Ala-Gln能显著提高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P<0.05),其中,SOD和GPX活性在1.00%组达到最大,CAT活性在0.75%组最大,GSH活性在0.50%组最大;各组肝脏MDA含量在添加Ala-Gln后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0.75%组最低。在肠道消化酶中,与对照组相比,0.75%和1.00%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且在0.75%组达到最大。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75%~1.25%Ala-Gln能显著提高大鳞副泥鳅肠道绒毛高度(P <0.05),添加0.25%~1.25%Ala-Gln能显著提高绒毛宽度(P<0.05),均在添加量为0.75%时达到最大。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Ala-Gln能促进大鳞副泥鳅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改善肠道形态,促进消化吸收,其中以0.75%添加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 大鳞副泥鳅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形态结构
下载PDF
泥鳅早期生长特征及不同投喂策略对仔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琪 潘杰 +6 位作者 曾毅 张亚洲 张锦华 余传启 杨竹青 周秋白 王自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0-616,共7页
实验通过研究不同投喂策略对泥鳅仔稚鱼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理想的饵料组合,通过对泥鳅早期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初步探究泥鳅早期生长的特点,为泥鳅苗种培养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用蛋黄、轮虫、卤虫及配合饲料的不同组合分阶... 实验通过研究不同投喂策略对泥鳅仔稚鱼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理想的饵料组合,通过对泥鳅早期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初步探究泥鳅早期生长的特点,为泥鳅苗种培养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用蛋黄、轮虫、卤虫及配合饲料的不同组合分阶段投喂均重为0.01 g左右的泥鳅,并在15dph、40dph和55dph时对各组称重并测量全长,比较不同饵料组合对泥鳅仔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SPSS 26.0进行方差分析及生长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在15—40dph期间,轮虫+卤虫+蛋黄组SGR(9.50±0.18)%显著高于轮虫+蛋黄组(7.40±0.13)%及卤虫组(5.75±0.04)%(P<0.05);在41—55dph阶段,饲喂卤虫+配合饲料组SGR最高,为(8.89±0.49)%,显著高于轮虫+卤虫+蛋黄及卤虫+蛋黄+配合饲料组(P<0.05)。终末全长、末均重及WGR变化与SGR趋势相同。对仔稚鳅前期15—40dph投喂轮虫+卤虫+蛋黄,后期41—55dph投喂卤虫+配合饲料组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及回归分析,全长和日龄之间的关系符合三次函数:TL=1E–05x^(3)–0.0007x^(2)+0.0679x+0.4071(R^(2)=0.995);体重与日龄之间的关系符合三次函数:BW=5E–06x^(3)–0.0002x^(2)+0.0048x–0.0125(R^(2)=0.958);全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关系式:LWR=0.0062x^(2).7838(R^(2)=0.988)。实验表明泥鳅仔稚鱼期前期15—40dph投喂轮虫+卤虫+蛋黄,后期41—55dph投喂卤虫+配合饲料可获得较佳生长性能。泥鳅仔稚鱼体重与全长之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LWR=0.0062x^(2).7838(R^(2)=0.988),b值显著小于3(P<0.05),为负异速生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稚鱼 特定生长率 生长曲线 投喂策略 泥鳅
下载PDF
健康与上草黄鳝菌群组成差异分析
4
作者 王颖 黄广华 +4 位作者 周秋白 张锦华 周磊涛 包屹红 周文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7-480,共14页
【目的】旨在揭示健康与上草黄鳝菌群组成差异,为判别黄鳝病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健康黄鳝养殖水体(HW)、体表粘液(HN)、肠道粘膜(HC)和上草黄鳝养殖水体(BW)、体表粘液(BN)和肠道粘膜(BC)为试验材料,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 【目的】旨在揭示健康与上草黄鳝菌群组成差异,为判别黄鳝病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健康黄鳝养殖水体(HW)、体表粘液(HN)、肠道粘膜(HC)和上草黄鳝养殖水体(BW)、体表粘液(BN)和肠道粘膜(BC)为试验材料,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结构。【结果】(1)上草黄鳝降低了菌群的Alpha多样性,其中,HN组Alpha多样性最高,极显著高于BN(P<0.01)。PCoA分析发现健康和上草黄鳝的体表粘液和肠道粘膜菌群分别显著分离。(2)在门水平上,上草黄鳝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上升,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丰度降低;属水平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乳球菌属(Lactococcus)、水小杆菌属(Undibacterium)、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等丰度升高,鲸杆菌属、Pedobacter、Emticicia、多核杆菌属(Polynucleobacter)等丰度降低。(3)LefSe分析发现HN与HC组优势差异物种均为鲸杆菌属、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BN组优势差异物种主要为黄杆菌属、金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水小杆菌属等。BC组优势差异物种主要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无色杆菌属、噬酸菌属(Acidovorax)、乳球菌属等。其中,气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在健康黄鳝和上草黄鳝中均表现出从水体-体表粘液-肠道黏膜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鲸杆菌属则主要在健康黄鳝的体表粘液和肠道粘膜中富集。(4)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上草黄鳝的致病性、胁迫耐受表型菌群丰度均高于健康黄鳝,且主要涉及的是变形菌门中菌群。【结论】首次从微生态的角度分析水体-体表粘液-肠道粘膜菌群与黄鳝上草行为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健康与上草黄鳝的养殖水体、体表粘液及肠道粘膜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健康黄鳝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有益菌(如鲸杆菌属等)丰度较高;而上草黄鳝微生物多样性较低,潜在致病性细菌(如变形菌门的气单胞菌属等)丰度显著上升,提示气单胞菌属和鲸杆菌属可考虑作为黄鳝发生上草行为的候选微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养殖水体 体表粘液 肠道粘膜 菌群分析
下载PDF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黄鳝稚鳝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梁立文 周磊涛 +4 位作者 周秋白 张文平 胡重华 王自蕊 包屹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为研究不同转食起始点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稚鳝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将10日龄稚鳝[体质量为(0.030±0.001)g]用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饲养至30日龄(d30)、40日龄(d40)和50日龄(d50)后进行转食,转食过程为依次投喂粉... 为研究不同转食起始点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稚鳝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将10日龄稚鳝[体质量为(0.030±0.001)g]用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饲养至30日龄(d30)、40日龄(d40)和50日龄(d50)后进行转食,转食过程为依次投喂粉状配合饲料、0.6、1.0、1.5 mm颗粒饲料各10 d,共持续40 d,转食过程完成后再用1.5 mm颗粒饲料饲养各组黄鳝至120日龄。结果如下:随着日龄的增加和食物的转变,各组成活率均保持在97%以上,且差异不显著;各组体质量呈上升趋势;各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呈下降趋势;在90~120日龄时间段内,d50组体质量显著大于其余两组,d40组体质量大于d30组但不显著;d50组WGR、SGR大于d40组但不显著,二组均显著大于d30组;三组间FCR差异不显著。在试验过程中各组饵料成本差异显著,其中d50组最大为(19.69±0.52)元/kg,d40组次之为(16.81±0.41)元/kg,d30组最小为(13.49±0.40)元/kg。各组由水蚯蚓转食粉状配合饲料阶段,WGR、SGR都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在从粉状配合饲料转为摄食0.6 mm颗粒饲料后,又有所上升。d30组在0.6 mm颗粒饲料转为1.0 mm颗粒饲料(50~60日龄)、转食完成后摄食1.5 mm颗粒饲料阶段(70~80日龄)生长性能均出现下降现象,其中SGR下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过早的进行转食会影响到黄鳝的后续生长性能,适当延后转食时间对黄鳝后续生长性能有提高趋势。综上,在本试验的条件下,以水蚯蚓为开口饵料的稚鳝转食粉状配合饲料的适宜时间是40~50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转食起始点 生长性能 成活率
下载PDF
饲料中维生素A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黄广华 胡重华 +5 位作者 周秋白 张锦华 陈希环 周磊涛 张文平 陈恺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201)、500(3620)、1000(4010)、2000(4730)、4000(6510)、8000(9720)、16000(16890)IU/kg(...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201)、500(3620)、1000(4010)、2000(4730)、4000(6510)、8000(9720)、16000(16890)IU/kg(括号内为VA在饲料中的实测值)7种不同水平饲料,编号为A~G组,用7种不同水平饲料分别投喂(7.32±0.02)g的黄鳝,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5尾,养殖70 d。实验结束后比较七组黄鳝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并基于生长性能比较A组、D组、G组肠道微生物变化。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D组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B~G组绒毛高度和C组微绒毛高度显著升高,C~D组肌层厚度和C~E组粘液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以黄鳝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得出黄鳝VA适宜需求量为3849.96 IU/kg。A、D、G三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其中D组黄鳝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提高了黄鳝肠道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的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邻单胞菌属等有害菌的丰度。菌群功能预测发现D组显著提高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内分泌系统和其他氨基酸的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以及糖酵解/糖异生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G组显著降低与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VA水平可改善黄鳝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环境,提高黄鳝生长性能。综合考虑黄鳝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本实验饲料中适宜VA水平为3620~4730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维生素A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肠道结构 菌群功能预测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长和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周秋白 朱长生 +1 位作者 吴华东 严兴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用6种不同脂肪源:鱼油(FO)、亚麻油(LO)、大豆油(SO)、二十碳四稀酸(ARA)+花生油(APO)、花生油(PO)和猪油(PL),配制了6组含脂量为8%的等氮(44%粗蛋白)、等能(19.4 MJ/kg)饲料,喂养黄鳝10周后,其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的生长... 用6种不同脂肪源:鱼油(FO)、亚麻油(LO)、大豆油(SO)、二十碳四稀酸(ARA)+花生油(APO)、花生油(PO)和猪油(PL),配制了6组含脂量为8%的等氮(44%粗蛋白)、等能(19.4 MJ/kg)饲料,喂养黄鳝10周后,其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的生长有影响。PO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最低,显著低于SO、FO组(P<0.05);SO组的SGR显著高于除FO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5)。黄鳝组织中的18:3n-3和18:2n-6含量与饲料中的对应脂肪酸含量呈线性相关,缺乏ARA的试验组黄鳝各组织中ARA的含量与饲料中的18:2n-6含量存在弱的线性相关;但在各组织中AR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APO组(P<0.05)。缺乏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LO、SO、PL、PO各组,卵巢中的EPA和DHA含量与饲料中的18:3n-3含量呈对数函数相关;但在各组织中EPA、DH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FO组(P<0.05)。结果表明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黄鳝生长重要的脂肪酸,黄鳝生长需要一个适宜的n-6/n-3比值;大豆油、亚麻油、猪油替代鱼油可基本满足黄鳝生长对脂肪酸的需要,其中以大豆油最佳。黄鳝可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但合成LC-PUFA的量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脂肪源 脂肪酸 n-6/n-3比值 LC-PUFA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黄颡鱼蛋白需求量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秋白 吴华东 +4 位作者 吴凤翔 李升生 熊玲玲 张燕萍 杨发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63-765,共3页
用不同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饲喂黄颡鱼40d,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率随蛋白质含量升高而增大,饲料系数随蛋白质含量升高而降低。蛋白质含量为39.94%时,蛋白质效率最高为157.1%;蛋白水平在44.54%以上个体增重不再显著提高;黄颡鱼适宜的... 用不同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饲喂黄颡鱼40d,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率随蛋白质含量升高而增大,饲料系数随蛋白质含量升高而降低。蛋白质含量为39.94%时,蛋白质效率最高为157.1%;蛋白水平在44.54%以上个体增重不再显著提高;黄颡鱼适宜的蛋白质需求量在39.49%~44.5%左右。饲养前期为保证黄颡鱼幼鱼较快的个体增重,饲料蛋白水平含量偏向44.5%为宜。要保证高蛋白质效率,黄颡鱼饲料蛋白含量以40%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蛋白需求量 个体增重 饲料系数 蛋白质效率
下载PDF
黄鳝的胚胎及胚后发育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秋白 吴华东 +1 位作者 吴红翔 杨发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512,共8页
将黄鳝的受精卵静水控温孵化后,经活体解剖和透明处理,记录黄鳝孵化时序,显微观察并拍摄黄鳝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黄鳝卵圆球型,橙黄或淡黄色,沉性,卵粒重25~38mg,卵径1.7~3.1mm。受精吸水3~5min膨胀后,卵径增大至3.0... 将黄鳝的受精卵静水控温孵化后,经活体解剖和透明处理,记录黄鳝孵化时序,显微观察并拍摄黄鳝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黄鳝卵圆球型,橙黄或淡黄色,沉性,卵粒重25~38mg,卵径1.7~3.1mm。受精吸水3~5min膨胀后,卵径增大至3.0~3.7mm。黄鳝出膜时全长15~21mm,卵黄吸收完成时,全长25~35mm。黄鳝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具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的胸鳍。胸鳍在胚体出膜后卵黄囊完全消失前退化。在温度26℃时,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168h,所需积温“度·时”值为4368;在温度32℃时,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144h,所需积温“度·时”值为4608。在温度32℃时,胚后发育所需时间(从出膜至卵黄全部吸收)为216h,所需积温“度·时”值为6912。26~30℃是黄鳝卵适宜的胚胎发育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胚胎 生长发育 孵化 温度
下载PDF
黄鳝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周秋白 李有根 +2 位作者 陈云香 李琳 周利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黄鳝 含肉率 肌肉 营养成分分析 利用率
下载PDF
鄱阳湖区黄鳝体长、体重与性比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秋白 张燕萍 +4 位作者 李新华 吴红翔 杨发群 吴华东 李有根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6,共3页
通过对不同季节在黄鳝市场随机购得的 5 6 9尾黄鳝体重、体长测量及解剖取性腺观察鉴定性别 ,统计、分析得出 :5 6 9尾黄鳝雌性占 76 8% ,间性占 6 5 % ,雄性占 16 7%。春季 12 2尾黄鳝中雌性占 85 2 % ,间性 2 5 % ,雄性 12 3% ... 通过对不同季节在黄鳝市场随机购得的 5 6 9尾黄鳝体重、体长测量及解剖取性腺观察鉴定性别 ,统计、分析得出 :5 6 9尾黄鳝雌性占 76 8% ,间性占 6 5 % ,雄性占 16 7%。春季 12 2尾黄鳝中雌性占 85 2 % ,间性 2 5 % ,雄性 12 3% ;夏季 95尾黄鳝中 ,雌性占 84 2 % ,间性 8 4 % ,雄性 7 4 % ;秋季 2 31尾黄鳝中 ,雌性 6 8 4 % ,间性 8 2 % ,雄性 2 3 4 % ;冬季 12 1尾黄鳝中雌性 78 5 % ,间性 5 8% ,雄性 15 7%。体长 2 5cm以下全为雌性 ,未见雄性 ;体长 2 5~ 30cm ,雌性∶间性 ,为 1∶0 0 17;初步认为体长 30cm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 ;体长 30~ 5 0cm是间性黄鳝出高峰期 ,但 5 0cm以上仍有部分雌性个体。 4 0cm范围以下雌性占多数 ,4 5cm以上雄性占多数。体重 2 5g以下个体很少见到性转化个体 ,雌性∶间性 ,为 1∶0 0 12 ;初步认为体重 2 5g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 2 5~ 15 0g是间性黄鳝出现高峰期 ,但黄鳝体重 15 0g以上仍有部分雌性个体。黄鳝人工繁殖选择野生黄鳝规格为体重 75g以下 ,体长 4 0cm以下 ,可基本保证雌鳝占大部分 ;黄鳝体重 75g以上 ,体长 4 5cm以上 ,可基本保证雄鳝占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区 黄鳝 体长 体重 性比 性腺
下载PDF
水深和光照对黄鳝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秋白 金善勉 +3 位作者 吴小波 张燕萍 杨发群 吴华东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采用微流水孵化器黄鳝受精卵进行不同水深和光照孵化单因子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23cm水层中,随水深增加孵化率降低。在不大于16cm水深时可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在离水面2cm左右孵化最佳。不同光照试验结果表明,黄鳝受精卵长期在... 对采用微流水孵化器黄鳝受精卵进行不同水深和光照孵化单因子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23cm水层中,随水深增加孵化率降低。在不大于16cm水深时可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在离水面2cm左右孵化最佳。不同光照试验结果表明,黄鳝受精卵长期在强光2000lx以上或长期弱光250lx以下环境中孵化率较低。光照度在250~1500lx范围随光照加强孵化率提高。光照度在1500lx左右获得较佳孵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受精卵 水深 光照 孵化率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鲫鱼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秋白 郑宇 +1 位作者 周莉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0-695,共6页
为了解我国西北地区野生鲫鱼的遗传多样性,鲫鱼样品从新疆伊犁河中采用小型拖网捕获。通过解剖观察性腺鉴定性别;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测定血细胞核DNA含量;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血清转铁蛋白... 为了解我国西北地区野生鲫鱼的遗传多样性,鲫鱼样品从新疆伊犁河中采用小型拖网捕获。通过解剖观察性腺鉴定性别;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测定血细胞核DNA含量;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血清转铁蛋白多态性。结果表明:新疆伊犁河鲫鱼群体为具雌、雄的两性个体的群体;伊犁河鲫鱼血细胞核DNA平均含量为(5.315±0.215)pg/个细胞核,血细胞核DNA含量约为二倍体彩鲫DNA含量的1.53倍,与银鲫血细胞核DNA含量相当;在所采集的鲫鱼样品中共发现9种转铁蛋白表现型,由7个等位基因调控,等位基因频率依次为Tfa0.063、Tfb0.063、Tff0.095、Tfg0.169、Tfc0.174、Tfe0.175和Tfd0.270。基因型频率分别为Tfcd0.043、Tfcdf0.043、Tfabdg0.043、Tfdef0.087、Tfce0.13、Tfde0.13、Tfdf0.13、Tfabeg0.13和Tfcdg0.26。综合分析,伊犁河现存野生鲫鱼为银鲫,且具有两性融合生殖能力。伊犁河鲫鱼表现出的遗传特性可能与该特定水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 鲫鱼 性比 DNA含量 转铁蛋白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黄颡鱼与长须黄颡鱼种间的RAPD标记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秋白 李风波 +1 位作者 周莉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2-485,共4页
关键词 黄颡鱼 长须黄颡鱼 遗传鉴定 RAPD
下载PDF
产卵与黄鳝性转化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秋白 吴华东 +2 位作者 吴红翔 庞会忠 乐世亮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对产卵与未产卵黄鳝的专池周年培育,结果表明,黄鳝与常规鱼类类似,亲鳝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培育,性腺可正常发育。已产卵黄缮第2年雄化率为22.2%,间性率为27.7%,保持雌性率为51.1%。未产卵黄缮雄化率为0%.间性率为11%,保持雌性者为89... 对产卵与未产卵黄鳝的专池周年培育,结果表明,黄鳝与常规鱼类类似,亲鳝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培育,性腺可正常发育。已产卵黄缮第2年雄化率为22.2%,间性率为27.7%,保持雌性率为51.1%。未产卵黄缮雄化率为0%.间性率为11%,保持雌性者为89%。怀卵未产黄鳝性转化率低,黄鳝正常产卵后与怀卵未产黄鳝相比较性转化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 黄鳝 性转化 雌二醇 性腺
下载PDF
黄鳝脂肪酸去饱和酶及延长酶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秋白 朱长生 +2 位作者 郑宇 江波 罗晓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了解黄鳝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的能力,利用Trizol提取黄鳝肝脏总RNA,经RT获得cDNA,基于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及延长酶(FAE)基因同源系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黄鳝cDNA的PCR扩增、测序,获得黄鳝FAD及FAE基因部分片段序列。然后... 为了解黄鳝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的能力,利用Trizol提取黄鳝肝脏总RNA,经RT获得cDNA,基于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及延长酶(FAE)基因同源系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黄鳝cDNA的PCR扩增、测序,获得黄鳝FAD及FAE基因部分片段序列。然后分析黄鳝FAD及FAE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情况及黄鳝胚胎和胚后发育期仔鱼该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黄鳝FAD与军曹鱼的△6去饱和酶同源性高达85%,其次是大菱鲆(83%),FAE与军曹鱼、线鳢、澳大利亚金枪鱼等的同源性高达89%;但FAD和FAE在系统发育树中均自呈一支。FAD和FAE基因在黄鳝胚胎和胚后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以出膜后2~4 d表达量最高。提示黄鳝具有合成LC-PUFA的能力,但不同发育阶段合成能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去饱和酶 延长酶 基因克隆与表达 LC—PUFAs
下载PDF
黄鳝组织脂肪含量变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秋白 谢熙清 李有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4-780,共7页
采用氯仿甲醇法(V氯仿∶V甲醇=2∶1)提取黄鳝肌肉、肝脏和性腺总脂,研究结果显示黄鳝肌肉、肝脏和卵巢组织脂肪周年变动范围分别为1.12%~1.61%、2.76%~4.16%和1.94%~6.57%。黄鳝肌肉脂肪含量秋冬季较高,而春夏季较低;肝脏脂肪含量在... 采用氯仿甲醇法(V氯仿∶V甲醇=2∶1)提取黄鳝肌肉、肝脏和性腺总脂,研究结果显示黄鳝肌肉、肝脏和卵巢组织脂肪周年变动范围分别为1.12%~1.61%、2.76%~4.16%和1.94%~6.57%。黄鳝肌肉脂肪含量秋冬季较高,而春夏季较低;肝脏脂肪含量在夏、秋二季高,越冬期基本没消耗;卵巢脂肪含量夏季显著高于其它季节。相同季节中,黄鳝肌肉中脂肪含量个体较大的较高,特别是在冬季更为明显;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受黄鳝个体大小的影响不显著;而卵巢脂肪含量在春、夏季节,个体越大含量越高,而秋、冬季节差异不显著。肌肉组织是黄鳝脂肪的主要贮存组织,肌肉脂肪越冬期消耗大,卵巢发育期肌肉脂肪含量与卵巢脂肪含量呈负相关,肌肉贮存的脂肪有转移到卵巢的现象。肝脏不是黄鳝脂肪的主要贮存组织,脂肪含量高低主要与个体生理活动强度大小相关。春季到夏季雌黄鳝摄取的营养主要保证卵巢发育,夏季到秋季黄鳝摄取的能量部分贮存于肌肉组织中。黄鳝组织中的脂肪含量与生长、繁殖和越冬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脂肪 肌肉 肝脏 性腺
下载PDF
黄鳝亲鳝养殖及产卵适宜生态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秋白 乐世亮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0,共2页
通过模仿野生黄鳝繁殖生态条件,利用水泥池设置不同洞穴和覆盖不同水草进行亲鳝培育和仿生态繁殖试验。4种模拟洞穴中,不规则洞穴中黄鳝的性腺发育较好,覆瓦状洞穴次之,水平管状洞穴较差,泥埂无洞穴的黄鳝性腺发育最差;4种水草对黄鳝发... 通过模仿野生黄鳝繁殖生态条件,利用水泥池设置不同洞穴和覆盖不同水草进行亲鳝培育和仿生态繁殖试验。4种模拟洞穴中,不规则洞穴中黄鳝的性腺发育较好,覆瓦状洞穴次之,水平管状洞穴较差,泥埂无洞穴的黄鳝性腺发育最差;4种水草对黄鳝发情产卵的影响,水葫芦池产卵率最高,其次为水稻池,再是杂草池,荸荠池产卵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产卵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黄鳝养殖技术之一 黄鳝无公害网箱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秋白 包屹红 +4 位作者 胡火庚 戴银根 傅辉云 徐立有 李传峰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黄鳝 无公害养殖 网箱养殖 网箱设置 苗种放养 饲养管理
下载PDF
稚、幼鳝对几种饵料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秋白 吴曰强 +1 位作者 朱长生 胡火庚 《江西水产科技》 2010年第2期17-20,共4页
为了解稚、幼鳝阶段对不同饵料的适应性,用稚、幼鳝两种规格人工繁殖苗种,用鳗鱼开口料、水蚯蚓、水蚤、血虫、鲢鱼糜和诱食剂+配合饲料6种不同的饵料投喂,比较其在饱食状态下的生长性能。实验结果:稚鳝(平均体重0.11g),投喂水蚯蚓组生... 为了解稚、幼鳝阶段对不同饵料的适应性,用稚、幼鳝两种规格人工繁殖苗种,用鳗鱼开口料、水蚯蚓、水蚤、血虫、鲢鱼糜和诱食剂+配合饲料6种不同的饵料投喂,比较其在饱食状态下的生长性能。实验结果:稚鳝(平均体重0.11g),投喂水蚯蚓组生长性能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饲喂诱食剂2+配合饲料的生长性能指标相对水蚯蚓组略低,但显著高于血虫组、鲢鱼糜组、鳗鱼开口料+配合饲料组和水蚤组,水蚤组生长性能最差。幼鳝(平均体重0.36g),投喂水蚯蚓组生长性能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饲喂诱食剂+配合饲料组和血虫的生长性能指标显著高于鲢鱼糜、鳗鱼开口料、水蚤组,水蚤组生长性能最差。综合两组实验结果:投喂水蚯蚓组稚、幼鳝特殊生长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组;水蚤组的生长性能很差,鲢鱼糜组两种规格的生长性能指标均位于六组的中间,血虫组生长性能指标幼鳝好于稚鳝。稚、幼鳝对各种饵料的适应情况不尽相同。水蚯蚓是稚、幼鳝阶段的最适饵料;血虫是幼鳝阶段的适宜生物饵料;值得注意的是常规鱼苗适口饵料水蚤作为培养黄鳝苗的饵料未能取到好的效果;选择适宜的诱食剂,稚、幼鳝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能得到较好的增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稚鳝 幼鳝 生物饵料 配合饲料 诱食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