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 被引量:79
1
作者 时丽萍 徐海艳 +2 位作者 周端鹏 金彦 李巧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按住院时间将脊髓损伤出院行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按常规对间歇导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居家自...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按住院时间将脊髓损伤出院行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按常规对间歇导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即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尿路感染原因,设立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出院后3个月内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14例(25.93%),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5例(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降低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自我间歇导尿 尿路感染 品管圈
下载PDF
长期传代培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权 张亚奇 +3 位作者 饶巍 周端鹏 韩兵 武栋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1期42-52,共11页
该课题研究长期体外传代培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要生物学属性的影响。采用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反复传代培养后比较第5、10、20代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属性:采用细胞计数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代次细胞增殖活性和表面... 该课题研究长期体外传代培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要生物学属性的影响。采用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反复传代培养后比较第5、10、20代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属性:采用细胞计数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代次细胞增殖活性和表面免疫标志物;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和微阵列分析检测其基因稳定性;成脂、成骨诱导分化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定量RT-PCR检测端粒酶反转录基因hTERT的表达; SA-β-gal活性确定细胞老化状态。第5、10、2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现相同的增殖曲线,各代次干细胞的增殖速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培养代次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均呈现CD105、CD90、CD44、CD73高表达, CD19、CD34、CD45及HLA-DR不表达或低表达。基因稳定性分析证实三个代次干细胞均为正常二倍体核型,染色体基因组未发生基因拷贝数缺失、重复和大片段纯合子现象。成脂和成骨分化潜能以及hTERT表达均未见显著性差异。SA-β-gal活性检测显示,随培养代次的增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开始呈现衰老征象,尤以第20代明显。体外反复传代长期培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属性、基因稳定性及其多向分化潜能均无显著性影响。过度长期培养有可能导致干细胞老化,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长期培养 基因稳定性 诱导分化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田义超 周端鹏 +9 位作者 崔艳君 张亚奇 刘梦杰 饶巍 张权 方攀 庞聪 岑玉杰 韩兵 武栋成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家兔体外溶血试验、小鼠和豚鼠异常毒性试验、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裸鼠致瘤性试验、小鼠和食蟹猴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结果:... 目的: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家兔体外溶血试验、小鼠和豚鼠异常毒性试验、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裸鼠致瘤性试验、小鼠和食蟹猴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结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无明显溶血反应,无异常毒性,无致敏性,无致瘤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静脉注射给药的最大耐受量(MTD)> 2. 0×107cells·kg^(-1)。对食蟹猴单次静脉滴注给药的近似致死剂量> 10. 0×107cells·kg^(-1),无毒反应剂量为2. 0×107cells·kg^(-1)。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毒性低,且无溶血和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溶血 异常毒性 过敏 致瘤性 单次给药毒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微生物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权 陈恋 +10 位作者 饶巍 肖翠红 石亮 常铖 张亚奇 乐茜 周端鹏 王尉 贺静 韩兵 武栋成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2003-2008,共6页
目的对按标准化工艺流程制备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制剂进行微生物学安全性评价。方法人脐带华通氏胶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至P5代。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培养法检测细菌、真... 目的对按标准化工艺流程制备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制剂进行微生物学安全性评价。方法人脐带华通氏胶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至P5代。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培养法检测细菌、真菌污染,指示剂培养显色法和快速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支原体污染,鲎试剂凝胶法检测细菌内毒素;胶体金法检验特定人源病毒、梅毒螺旋体;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结果按照标准化流程分离培养hUC-MSCs传代至P5代呈均一的长梭型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细胞表面标志物CD73、CD90和CD105阳性率大于98%,CD14、CD19、CD34、CD45和HLA-DR<2%;受检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鲎试剂凝胶法检测内毒素水平小于0.25 EU/mL,培养检测未见细菌、真菌菌落生长,指示剂培养显色法和快速PCR检测均显示无支原体污染;胶体金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特定人源病毒、梅毒螺旋体和HPV(包含18种高危亚型)全部为阴性结果。所有检测方法的阳性对照标本均呈阳性结果,证实检测方法稳定可靠。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标准化干细胞制备工艺流程稳定可靠,采用该工艺制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符合临床应用的微生物学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标准化工艺流程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微生物学安全性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食蟹猴连续静脉输注后免疫毒性与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5
作者 乐茜 张亚奇 +7 位作者 周端鹏 张权 饶巍 王尉 肖翠红 石亮 韩兵 武栋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4期664-672,共9页
该文旨在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毒性与免疫调节特性。连续14天给予食蟹猴不同剂量(2.0×10^6个·kg^-1和2.0×10^7个·kg^-1)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滴注,检测食蟹猴血清IgG浓度、抗人脐带间充质... 该文旨在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毒性与免疫调节特性。连续14天给予食蟹猴不同剂量(2.0×10^6个·kg^-1和2.0×10^7个·kg^-1)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滴注,检测食蟹猴血清IgG浓度、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体、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胸腺和脾脏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连续14天静脉给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食蟹猴血清IgG浓度无影响,不刺激动物产生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抑制食蟹猴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降低CD3+T细胞比例,刺激Treg细胞的增殖分化。组织学检查发现,部分动物出现与给药相关的胸腺皮质萎缩和脾脏淋巴生发中心增多增大。该研究得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毒性极低,静脉输注后不引起食蟹猴体内免疫排斥等异常反应,提示其在临床上异体应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食蟹猴 免疫原性 免疫毒性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