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谭鑫培救场应变
- 1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人事天地》
2008年第9期29-29,共1页
-
文摘
谭鑫培是近代梨园名家,他所创的京剧谭派,流传至今而不衰;他在舞台上随机应变的能力,也非一般伶人所能及。
一次,谭鑫培演出《黄金台》,扮齐相田单,因上台匆忙,忘了戴帽子。观众瞠目结舌,只听谭先生念起定场白:“国事乱如麻,忘了戴乌纱!”两句诗,既针砭了时弊,又修补了舛错。观众当即给以会心的笑声和掌声。
-
关键词
随机应变
谭鑫培
黄金台
观众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祭灶·请神·年画
- 2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月读》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
文摘
'小年'祭灶日依照中国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叫作'小年'。之所以如此称呼恐怕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罢.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佛龛神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言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关键词
请神
年画
门神
-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J218.3
[艺术—美术]
-
-
题名乾隆赐匾“都一处”
- 3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全国新书目》
2008年第10期38-38,共1页
-
文摘
北京的老小吃,杭州的旧茶馆,天津的烧酒,新疆的特产……关于吃的趣闻轶事、传说掌故……令人回味。本书还收录了100多幅难得一见的关于吃的老照片。
-
关键词
乾隆皇帝
马莲
经营
北京人
掌柜
三角
乾隆帝
风味食品
老照片
佐料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河北杂技:从吴桥到延安
- 4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乡音》
2001年第11期38-38,共1页
-
文摘
说到杂技,不能不说吴桥。吴桥,本是河北濒临山东的一个农业小县,但因它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杂技之乡",所以在世界杂坛上,吴桥是一个神圣的名字,甚至成了"杂技"的代称。吴桥的杂技,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据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大臣、学者任防《述异记》载:"冀州(东汉时吴桥属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
-
关键词
杂技艺术
延安
河北
南北朝时期
东汉时期
世纪初
冀州
艺人
演出
可追溯
-
分类号
J82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牛戏”摭趣
- 5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乡音》
1997年第1期22-22,共1页
-
文摘
丙子岁过,丁丑年到,按"干支"排序,又届"牛年"。"牛年"谈"牛戏",相当有趣。京剧中的"牛戏",或人名嵌"牛",或地名嵌"牛",即使有真牛做角色,也是以马鞭代之。然而,也有例外。1935年的一天,有个剧团在天津中央戏院演出《牛郎织女》,闹了个大笑话。这出戏是个神话传说,表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牵牛,是艺术生活的真实,剧中人物的需要。按通常演法,牛郎上场持一马鞭即可。可是,这个剧团为了招徕观众,竟别出心裁地把一头真牛牵上舞台。
-
关键词
牛郎织女
神话传说
剧中人物
京剧
爱情故事
剧团
观众
抗日战争
人名
地名
-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一家三代,四人入《辞海》
- 6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教师博览(上旬刊)》
1995年第9期21-21,共1页
-
文摘
古住今来,中华大地,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虽属大型工具书,对各种人物也只能录其佼佼者。
-
关键词
辞海
辞书出版
工具书
江西省
大型
国画
魏晋南北朝
现代史学
散原
五十年代
-
分类号
K82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我所知道的明星往事
- 7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书摘》
2018年第4期36-39,共4页
-
文摘
黄宗江在南开和燕京
当年燕京大学没有戏剧系,可是出了不少戏剧人才,可惜有的半途而废,有的早年离开人间,如今硕果仅存者只二人,其中孙道临名气最大,因为他是名演员;另一位当为黄宗江。黄后来退居幕后,埋头编导,所以知者较少。
-
关键词
明星
所知
燕京大学
戏剧人才
黄宗江
戏剧系
孙道临
演员
-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轶闻三则
- 8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书摘》
2017年第11期89-91,共3页
-
文摘
孙中山三救陈独秀 陈独秀在政治生涯中屡遭反动当局的通缉与追捕,先后三次被捕入狱。孙中山先生曾三次把他营救出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作为“五四”运动主将的陈独秀奋笔疾书,利用《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作舆论阵地,直接奋战在第一线。
-
关键词
“五四”运动
轶闻
《每周评论》
《新青年》
陈独秀
政治生涯
舆论阵地
孙中山
-
分类号
K261.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四大名旦”的竞争与合作
- 9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老人世界》
2012年第8期35-35,共1页
-
文摘
1927年,《顺天时报》发起、观众投票选举产生的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是国粹艺术的知名品牌,饮誉中外,迄今传人、再传人济济。他四人虽都演旦角,但演艺风格却截然不同——梅派端庄华丽,程派含蓄深沉,尚派婀娜刚健,荀派妩媚活泼。这四位大师级表演艺术家虽然并列为“四大名旦”,可在艺术上却是互不相让的对手。
-
关键词
“四大名旦”
竞争与合作
表演艺术家
《顺天时报》
1927年
中国京剧
知名品牌
演艺风格
-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57年前,唐山人创作了《我是一个兵》
- 10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乡音》
2007年第8期47-47,共1页
-
文摘
不是所有人都唱过这首歌,但当过兵的人肯定唱过这首歌——《我是一个兵》已传唱了整整57年,许多中老年人耳熟能详。"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那雄壮嘹亮、铿锵有力的旋律,传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它的知名度远远超过词曲的作者。
-
关键词
我是一个兵
中南军区
文艺汇演
美帝国主义
冀东军区
沈阳军区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迎春福、禄、寿
- 11
-
-
作者
周简段
-
出处
《月读》
2013年第2期74-76,共3页
-
文摘
新年新月,人们都爱听个吉庆话。元旦之后,便是春节,按过去说法,叫'阳历年'和'阴历年'。中国人习惯过阴历年,尽管已改名为春节,但其热闹情况却远远超过元旦,人们见面,总不免互致吉语,说一声'恭喜、恭喜……',或'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当年北京人更是如此,不但民间如此,皇家也如此。道光十七年阴历十二月二十七日林则徐在日记中记道:'帮贵差曹正全回楚,奉到恩赏御书‘福’字、‘寿’字两幅,鹿肉一总封。
-
关键词
恭喜发财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