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汞矿区蜈蚣草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琳 周红韵 +4 位作者 徐晓航 蒲帅 杨晨东 仇广乐 钱晓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选择贵州省典型汞矿区(万山、铜仁、松桃、务川、开阳汞矿)为研究区域,采集汞矿区自然生长的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及其根际土壤,分析根际土壤和蜈蚣草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并评价蜈蚣草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汞矿区... 选择贵州省典型汞矿区(万山、铜仁、松桃、务川、开阳汞矿)为研究区域,采集汞矿区自然生长的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及其根际土壤,分析根际土壤和蜈蚣草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并评价蜈蚣草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汞矿区蜈蚣草根际土壤重金属(Cr、Ni、Cu、Zn、As、Cd、Sb和Pb)质量浓度为0.15~5827.45 mg/kg,采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可知,根际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Cd、Sb、Pb和As污染。蜈蚣草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对汞矿区As和Zn污染土壤修复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矿区 蜈蚣草 重金属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氮肥对水稻吸收累积汞及其分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红韵 徐晓航 +4 位作者 杨晨东 韩佳良 许志东 钱晓莉 仇广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6,共8页
选择万山汞矿区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露天盆栽试验,设置5种处理组:全尿素肥按生长期3次添加常规施肥对照(CK)、尿素作基肥1次性添加(CN1)、尿素+硝酸钙+硫酸铵作分蘖肥1次性添加(NN2)、尿素+硝酸钙+硫酸铵作穗粒肥1次性添加(NN3)... 选择万山汞矿区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露天盆栽试验,设置5种处理组:全尿素肥按生长期3次添加常规施肥对照(CK)、尿素作基肥1次性添加(CN1)、尿素+硝酸钙+硫酸铵作分蘖肥1次性添加(NN2)、尿素+硝酸钙+硫酸铵作穗粒肥1次性添加(NN3)和尿素+硝酸钙+硫酸铵照生长期3次添加(CNN3),探究不同氮肥种类和施用方式对水稻不同部位中汞的质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 5种氮肥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无显著变化,但处理组NN2,NN3和CNN3可使水稻结实率增加,其中CNN3组最高可增加9.0%.与CK组相比,其他氮肥处理均能降低水稻对汞的吸收累积,但对水稻各部位的降低效果不同,其中NN3处理下稻米中汞降低最大,达49%, CNN3处理下水稻叶中汞降低最大,达39%.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NN3处理对稻米中汞的吸收累计抑制效果最好,可考虑作为汞污染土壤的农艺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水稻 总汞 影响
下载PDF
蜈蚣草对典型Hg矿区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晨东 仇广乐 +2 位作者 周红韵 许志东 钱晓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83-1486,共4页
通过采集贵州省Hg、Cd、As、Pb和Cr复合污染的典型Hg矿区中生长的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及其根际土壤,并利用蜈蚣草地上部分富集系数、地下部分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探究了蜈蚣草对以上5种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效果。结果表明:Hg矿区... 通过采集贵州省Hg、Cd、As、Pb和Cr复合污染的典型Hg矿区中生长的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及其根际土壤,并利用蜈蚣草地上部分富集系数、地下部分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探究了蜈蚣草对以上5种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效果。结果表明:Hg矿区根际土壤中Hg、Cd、As含量存在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的现象,最大超标倍数分别达到81.5、2.5、3.1倍,Hg污染最严重。蜈蚣草地上部分重金属平均含量表现为As>Hg>Cr>Pb>Cd;地下部分表现为As>Cr>Hg>Pb>Cd。其中,地下部分重金属含量与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蜈蚣草对As的富集能力最强,但As主要富集在蜈蚣草的地下部分,对地上部分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矿区 重金属 富集 转移 蜈蚣草
下载PDF
贵州万山汞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对汞与甲基汞的吸收与累积 被引量:7
4
作者 钱晓莉 徐晓航 +5 位作者 吴永贵 许志东 孟其义 杨晨东 周红韵 仇广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8-566,共9页
以万山汞矿废弃地为研究区域,调查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分析植物和根际土壤总汞与甲基汞的含量,并探讨不同植物对无机汞(IHg)和甲基汞(MeHg)的富集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汞矿区废弃地土壤总汞含量变化范围为3.1~479 mg·kg^(-1),... 以万山汞矿废弃地为研究区域,调查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分析植物和根际土壤总汞与甲基汞的含量,并探讨不同植物对无机汞(IHg)和甲基汞(MeHg)的富集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汞矿区废弃地土壤总汞含量变化范围为3.1~479 mg·kg^(-1),汞污染十分严重;不同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组成差异较大,以菊科居多,占所有植物的6.4%。植物根部IHg变化范围为0.59~3.3 mg·kg^(-1),地上部为0.27~12 mg·kg^(-1),其中根部和地上部IHg含量最高的植物是三脉紫菀,分别为33和12 mg·kg^(-1)。植物地上部与根部MeHg含量分别为0.56~5.6和0.24~22μg·kg^(-1),其中苣荬菜无论根或地上部都显示了最高甲基汞含量,分别为22和5.6μg·kg^(-1)。从富集系数(BFs)而言,所有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对IHg呈现较低的富集能力,BFs均小于1;地上部和根部对MeHg富集能力较高的植物分别是三脉紫菀和苣荬菜。从转移系数(TFs)而言,对IHg和MeHg转移系数最高的分别是三脉紫菀和大叶醉鱼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汞 甲基汞 自然定居植物 富集因子 废弃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