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宾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论——来自失语症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35
1
作者 周统权 郑伟 +1 位作者 舒华 杨亦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43,共19页
关系从句是语言中最复杂的句法结构之一,主、宾语提取的关系从句历来成为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句法复杂性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两个失语者LY和YP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汉语主、宾语关系从句的理解加工情况。结果发现:1)汉语主... 关系从句是语言中最复杂的句法结构之一,主、宾语提取的关系从句历来成为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句法复杂性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两个失语者LY和YP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汉语主、宾语关系从句的理解加工情况。结果发现:1)汉语主语关系从句比宾语关系从句的理解难度大,表明存在宾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现象,否定了"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论"普遍性假说;2)控制从句主语和/或宾语名词的语义特征可以改变主、宾语关系从句的难度差别,这就是所谓的关键名词的生命性效应和人称代词效应,这两种效应都具有语言普遍性。针对现有失语症理解加工假说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基于句法复杂性的神经表征假说——论元跨越假说,以期对本文的实验结果和类似的理解加工问题作出更全面、更合理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语 宾语 关系从句 理解 失语症
下载PDF
动词的复杂性及其对言语加工的影响--失语症研究综观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统权 舒华 柯友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7-773,共7页
动词是语言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成分。从失语症研究视角出发,动词的复杂性可以分解为形态复杂性、范畴复杂性、语义复杂性和句法复杂性。复杂性不同的各类动词对失语症患者的言语加工产生重要影响,譬如,从英语失语者身上发现,英语动词... 动词是语言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成分。从失语症研究视角出发,动词的复杂性可以分解为形态复杂性、范畴复杂性、语义复杂性和句法复杂性。复杂性不同的各类动词对失语症患者的言语加工产生重要影响,譬如,从英语失语者身上发现,英语动词的过去时态标记-ed经常省略,而动词的现在分词标记-ing和名词复数标记-s则经常保留;操荷兰语的命名性失语者对工具类动词的命名比非工具类动词好,而在布洛卡失语中则未出现这种情况。与失语症言语加工的相关理论(如:句法树截断假说;论元结构复杂性假说;语迹删除假说;单/双通道假设;映射缺陷假说)很多,但解释力各异。充分了解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可为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进一步深入研究动词加工提供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复杂性 失语症 加工
下载PDF
“上”与“下”不对称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周统权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39-50,共12页
不对称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上/下"及其相关结构的不对称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有及其明显的表现。本文从认知和功能角度阐明:"上/下"的不对称首先源于其原型的不对称,并在语义特征上表现出序列规律性;借助隐喻投射,... 不对称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上/下"及其相关结构的不对称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有及其明显的表现。本文从认知和功能角度阐明:"上/下"的不对称首先源于其原型的不对称,并在语义特征上表现出序列规律性;借助隐喻投射,"上/下"从其方位词用法向动词等其它用法延伸,从而引起了新的不对称。考察"上/下"被投射的历程(从空间认知域到非空间认知域),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演变的一个普遍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认知的形成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同时又受制于具体的民族文化环境,这是"上/下"不对称的根本动因,也适合对汉语中的不对称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 认知 投射
下载PDF
风行“山寨”的认知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周统权 杨静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9,共6页
"山寨"被评为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山寨"的认知发展历程,结果发现:(1)"山寨"的原型有别,因此可以区分为"山寨1"和"山寨2",今天风行的"山寨&qu... "山寨"被评为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山寨"的认知发展历程,结果发现:(1)"山寨"的原型有别,因此可以区分为"山寨1"和"山寨2",今天风行的"山寨"是"山寨2";(2)"山寨2"表面上是名词,但在语用中不断向形容词和动词发生功能游移;(3)与"山寨2"相关的构式包括"山寨2X"和"X山寨2"两种,不过"山寨2X"的使用频率更高,这与"山寨2"主要充当形容词的功能分布是一致的;(4)"山寨2"的流行有其深刻的认知动因,它折射出了汉语说话人追求时尚的群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寨” 认知 词类 构式
下载PDF
正常被试与失语症患者镜像书写的对比研究--镜像书写发生机制新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统权 徐以中 杨亦鸣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18-25,共8页
文章以正常人为实验对象并结合失语症患者的书写情况,从神经语言学角度研究镜像书写的神经机制,发现正常人的镜像书写和脑损伤患者的表现不完全一致。诱发镜像书写的因素很多,原有假设不能充分解释镜像书写现象。文章强调对镜像书写从... 文章以正常人为实验对象并结合失语症患者的书写情况,从神经语言学角度研究镜像书写的神经机制,发现正常人的镜像书写和脑损伤患者的表现不完全一致。诱发镜像书写的因素很多,原有假设不能充分解释镜像书写现象。文章强调对镜像书写从质的角度作出分类意义重大,并针对镜像书写/书写运动发生的复杂情况,尝试提出一个新的"书写印迹的主次表征假说",以期对镜像书写的发生作出全新的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书写 神经机制 语言学 脑损伤
下载PDF
动词配价的量效应与质效应——来自失语症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统权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10,共9页
本文以汉语脑损伤患者为被试,旨在求证量效应和质效应是否符合汉语事实。结果发现:(1)汉语中同样存在量效应和质效应,但表现方式有别;(2)价量连续统更能充分体现汉语言语加工中的量效应;(3)从价量角度看,二价动词是汉语动词的典型,二价... 本文以汉语脑损伤患者为被试,旨在求证量效应和质效应是否符合汉语事实。结果发现:(1)汉语中同样存在量效应和质效应,但表现方式有别;(2)价量连续统更能充分体现汉语言语加工中的量效应;(3)从价量角度看,二价动词是汉语动词的典型,二价结构是汉语动词的典型配价结构;(4)从价质的角度看,动词配价在语义上有典型与不典型之分。所以,在言语加工中,典型语义价的阈限比不典型语义价的阈限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配价 质效应 量效应
下载PDF
从逻辑配价看语言中的“零价动词”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统权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下雨/雪,打雷”一类词到底是零价动词还是一价动词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逻辑配价出发,结合不同语言的言语事实论证了这类动词的语义和句法表现,得出的结论是:从逻辑配价看,语言中不存在零价动词,因为世界不存在没有物质依托的... “下雨/雪,打雷”一类词到底是零价动词还是一价动词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逻辑配价出发,结合不同语言的言语事实论证了这类动词的语义和句法表现,得出的结论是:从逻辑配价看,语言中不存在零价动词,因为世界不存在没有物质依托的绝对运动;英语等语言中的“零价现象”应该看成是论元/价语与动词合并的结果;与“来、去、睡”类动词相比,这类动词的一价动词地位典型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配价 零价动词 句法价 语义价 合并
下载PDF
动词配价连续统——汉语动词配价的语用规律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统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81,共9页
动词配价连续统是语用层面的连续统。在现代汉语中,该连续统反映了动词配价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规律。从其构成看,配价连续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而且各子系统之间有地位之别,即,价质连续统>价量连续统>价位连续统(>左边的主导>... 动词配价连续统是语用层面的连续统。在现代汉语中,该连续统反映了动词配价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规律。从其构成看,配价连续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而且各子系统之间有地位之别,即,价质连续统>价量连续统>价位连续统(>左边的主导>右边的成分)。变价受有限条件的制约,增价的条件多于减价的条件,但统计显示动词减价比增价频繁。本研究从动态配价方面为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可为跨语言的配价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配价 连续统 价质 价量 价位
下载PDF
文化·词汇·翻译──试论英语词汇的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统权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65-68,共4页
文化的普遍性决定词汇的普遍性;文化的特殊性决定词汇内涵的特殊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也更为复杂。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翻译过程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得以充分显现。所以,从语用角度考虑,要做好翻译,... 文化的普遍性决定词汇的普遍性;文化的特殊性决定词汇内涵的特殊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也更为复杂。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翻译过程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得以充分显现。所以,从语用角度考虑,要做好翻译,务必确立词汇的文化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词汇 翻译 意义 英语 文化定位
下载PDF
走进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统权 侯小燕 周思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0-44,共15页
失语症是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但具体类型各异。与脑中风或脑损伤引起的失语症不同,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PPA)是一种由神经退行性疾病引发的特殊失语症,形成的语言障碍往往是渐进性的,因此在发病初期不易察... 失语症是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但具体类型各异。与脑中风或脑损伤引起的失语症不同,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PPA)是一种由神经退行性疾病引发的特殊失语症,形成的语言障碍往往是渐进性的,因此在发病初期不易察觉。本文主要介绍这类失语症的分类(语法缺失型PPA、语义变异型PPA和少词型PPA)、语言特征(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书写等各层面的障碍表现)和康复治疗手段(行为干预、经颅直流电刺激和干细胞疗法等),以引起我国神经科医生和神经语言学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 类型 语言特征 障碍 康复
下载PDF
弗洛伊德的失语症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统权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本文通过引介弗洛伊德在失语症研究方面的成就 ,从而证明 :弗氏的失语症研究是其精神分析学说创立的基石 ,同时也是世界失语症学发展史上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失语症 精神分析
下载PDF
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的普遍性——来自汉语关系从句ERP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29
12
作者 刘涛 周统权 杨亦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0,共20页
文章采用ERP技术通过考察汉语关系从句的神经加工机制,探讨了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的普遍性问题。实验对句法结构临时性歧义进行了控制,并调控了从句动词论元的生命性与指称性,结果发现:1)汉语主语关系从句比宾语关系从句更容易加工,主... 文章采用ERP技术通过考察汉语关系从句的神经加工机制,探讨了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的普遍性问题。实验对句法结构临时性歧义进行了控制,并调控了从句动词论元的生命性与指称性,结果发现:1)汉语主语关系从句比宾语关系从句更容易加工,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具有语言类型上的普遍性;2)从句内语迹与移位的从句中心语之间的句法结构距离更短是主语关系从句存在加工优势的原因,符合"结构距离"假说;3)当从句主语为生命性名词、宾语为非生命性名词时,主、宾语关系从句之间的加工难度差异增大;4)当从句主语和宾语之一为人称代词、另一个为普通名词时,主、宾语关系从句之间的加工难度差异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从句 普遍性 生命性 指称性 汉语 ERP
下载PDF
浅析非言语因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13
作者 周统权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2-94,共3页
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文化移入的过程。其中 ,非言语因素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外语学习到外语习得的转换不只是言语因素的转换更有非言语因素的转换 。
关键词 外语教学 非言语因素 语言习得
下载PDF
双宾语的选择限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德宽 周统权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8,共5页
分析现代汉语702个双宾动词的两个宾语的选择限制条件,发现:304个动词的N1具有[+自然人]特征,33个动词的N1具有[-自然人]特征,329个动词的N1具有[+/-自然人]特征;617个动词的N2具有[+事物]的特征,57个动词的N2具有[+信息]的特征,10个动... 分析现代汉语702个双宾动词的两个宾语的选择限制条件,发现:304个动词的N1具有[+自然人]特征,33个动词的N1具有[-自然人]特征,329个动词的N1具有[+/-自然人]特征;617个动词的N2具有[+事物]的特征,57个动词的N2具有[+信息]的特征,10个动词的N2具有[+事物]或[+信息]的特征,7个动词的N2具有[+知识、技能]的特征,11个动词的N2具有[+名称]的特征。某些动词对N1或N2有特殊的语义要求。这些分析和探讨将会对中文信息处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语 语义特征 选择限制 中文信息处理
下载PDF
“追累”句式的歧义新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长银 周统权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3期12-20,共9页
"追累"句式有宾语指向、主语指向和施受颠倒三种解读,是现代汉语多歧义句式的代表,也是近年来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思路和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事件结构分析的新方法,对"追累"句式的三种语义... "追累"句式有宾语指向、主语指向和施受颠倒三种解读,是现代汉语多歧义句式的代表,也是近年来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思路和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事件结构分析的新方法,对"追累"句式的三种语义分别解读为状态维度上的有界致使运动事件、时间维度上的有界自发运动事件和时间维度上的有界无意致使运动事件。这种分析方法不仅反映了汉语V-V复合词生成的语序特点及相关事件的深层语义关系,还能得到汉语体标记嵌入和相关句式转换关系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累”句式 事件结构 歧义分析 动词复指
下载PDF
关联词“虽然”的位置变化对转折复句加工的影响
16
作者 周统权 顾秀林 周思若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22-32,158,159,共13页
在现代汉语里,“虽然”是转折复句的关联词,可以位于从句句首,也可以位于从句主语之后(包括主语-状语之间和状语-动词之间两种情况)。通过自定步速阅读实验考察了“虽然”的位置变化对三类转折复句的加工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关联词位居... 在现代汉语里,“虽然”是转折复句的关联词,可以位于从句句首,也可以位于从句主语之后(包括主语-状语之间和状语-动词之间两种情况)。通过自定步速阅读实验考察了“虽然”的位置变化对三类转折复句的加工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关联词位居从句动词之前的句子加工最难(句式C),关联词位居首名词之后的句子加工最容易(句式B),关联词位居从句之首的句子加工难度居中(句式A)。引发加工难度等级(C>A>B)的原因包括句法预期、附加语同现、句式频率和“虽然”的句法节点改变等方面。首次从语言学和认知加工视角探讨了关联词位置变化对转折复句理解的影响,同时也为Pan和Paul(2018)理论假设的心理现实性提供了初步的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词 副词 “虽然” 位置 转折复句
下载PDF
汉语紧缩句的象似性与经济性考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思若 周统权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9,共6页
汉语紧缩句的形成是语言象似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象似性主要表现为复杂性象似、独立性象似、次序性象似、距离性象似和重叠性象似。经济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语音停顿的消失、句法成分的省略和关联词语的减省。在紧缩句生... 汉语紧缩句的形成是语言象似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象似性主要表现为复杂性象似、独立性象似、次序性象似、距离性象似和重叠性象似。经济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语音停顿的消失、句法成分的省略和关联词语的减省。在紧缩句生成的过程中,两大原则相互协作、互相制衡,产生三个效应:主从效应、契合效应和共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缩句 语言象似性 语言经济性
下载PDF
汉语新创定中结构“舌尖上的X”的语义分析
18
作者 周思若 熊丹 +1 位作者 周统权 庞萍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3年第3期438-458,486,487,共23页
自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2012年5月播映以来,类似“舌尖上的俄罗斯/世界/奥林匹克/安全”大量涌现,逐渐汇聚成一个新创的定中结构“舌尖上的X”,成为现代汉语演变的一个具体示例。本研究旨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该结构的意义建构过... 自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2012年5月播映以来,类似“舌尖上的俄罗斯/世界/奥林匹克/安全”大量涌现,逐渐汇聚成一个新创的定中结构“舌尖上的X”,成为现代汉语演变的一个具体示例。本研究旨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该结构的意义建构过程。调查与分析表明:(1)不论语义上还是句法上,“舌尖上的X”不同于汉语中的典型结构“PP de X”;(2)“舌尖上的X”作为一个定中结构在中心语X的选择上表现出范畴多样性(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因而扩展了汉语名词化的辖域,同时触发了结构上的语义多样性;(3)该结构的非组构性特征主要源于定语成分“舌尖”和“上”,所以往往需要作出隐喻和转喻识解;(4)整体上看,该结构是由两个不同组织框架(作为身体部分的舌尖框架和作为动态变化中的抽象实体X框架)构成的一个双域网络。定语和中心语的表层语义失和唯有通过概念整合才能得以解决,从而衍生出整个结构的新创义,即与舌尖功能相关的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转喻链 结构(构式) 舌尖上的X 概念整合
下载PDF
英语中动态的象似性分析
19
作者 黄琪 周统权 《现代语言学》 2021年第6期1635-1640,共6页
任何语言表达都是有理据的。象似性即理据性,非象似性即更为隐性复杂的理据性,其语言表达更倾向于违背象似性原则。本文定性象似性分析了英语中动态。得出结论为:英语中动态主要遵守了线性序列时间原则和距离原则,违背了线性序列信息原... 任何语言表达都是有理据的。象似性即理据性,非象似性即更为隐性复杂的理据性,其语言表达更倾向于违背象似性原则。本文定性象似性分析了英语中动态。得出结论为:英语中动态主要遵守了线性序列时间原则和距离原则,违背了线性序列信息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和对称象似性原则。另外我们探讨了中动态表达违背象似性原则的深层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中动态 象似性 非象似性 理据
下载PDF
关于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分析——基于汉语语料库的研究
20
作者 顾秀林 周统权 《现代语言学》 2019年第3期356-362,共7页
本文基于BCC和国家语委语料库对现代汉语中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现象进行了统计,并对重叠的条件以及重叠后形式的句法功能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制约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与否需从其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着手。重叠后的句法功能不再局限于充当... 本文基于BCC和国家语委语料库对现代汉语中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现象进行了统计,并对重叠的条件以及重叠后形式的句法功能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制约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与否需从其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着手。重叠后的句法功能不再局限于充当定语成分,而且不同变体之间优势句法功能已有所差异,这或为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语义功能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节形容词 重叠 语料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