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球藻粉替代鱼粉下复方中草药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徐庆来 周继术 +3 位作者 朱子琳 王艾 张念锟 贺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5-1257,共13页
研究探讨了小球藻替代鱼粉下,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ound,CHMC)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在大口黑鲈基础饲料配方中,以小球藻粉完全替代其中的鱼粉,并随后以2%、4%和6%水平... 研究探讨了小球藻替代鱼粉下,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ound,CHMC)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在大口黑鲈基础饲料配方中,以小球藻粉完全替代其中的鱼粉,并随后以2%、4%和6%水平分别添加复方中草药汤剂于小球藻粉替代组中,制作成等氮(CP:52%)等脂(CL:10%)的五组实验饲料,分别记为FM、CM、CMH2、CMH4和CMH6组。将健康的大口黑鲈225尾[均重(100.20±0.29)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投喂以上5种实验饲料,饲养时间80d。结果表明:(1)CMH2、CMH4和CMH6组大口黑鲈侧线部皮肤亮度值(L*)均显著高于FM与CM组(P<0.05),且CMH2、CMH4和CMH6组大口黑鲈肌肉黄色度值(b*)均显著高于CM组(P<0.05)。(2)CMH2、CMH4和CMH6组大口黑鲈肌肉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FM与CM组(P<0.05),肌肉粗蛋白、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CMH6组大口黑鲈肌肉风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FM组和CM组(P<0.05),CMH4组大口黑鲈肌肉C16:1n-7脂肪酸水平显著高于CM组(P>0.05)。(4)鱼体肌肉内聚性、弹性及滴水损失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复方中草药添加量的上升,鱼体肌肉硬度、黏附性、胶黏性、咀嚼性、剪切力及pH均显著升高(P<0.05)。(5)CMH4组和CMH6组鱼体肌纤维直径均显著低于CM组(P<0.05),而该中草药组鱼体肌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CM组(P<0.05)。(6)大口黑鲈肌肉MyoD与MyoG等生肌调节因子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MSTN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CMH6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表明,在饲料中添加4%—6%复方中草药改善了小球藻替代鱼粉下大口黑鲈体色与肉色,提高了鱼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及其肌肉质构,该结果可能与复方中草药抑制了MSTN基因表达从而促进了肌纤维的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肌肉质构 肌肉营养价值 鱼粉 小球藻粉 大口黑鲈
下载PDF
鱼油对鲤生长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继术 吉红 +1 位作者 王建华 王立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5-280,共6页
为进一步探讨鱼油对鲤生长、脂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鱼油饲养及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灌喂2个试验。结果显示:限饲条件下,鲤能较好利用鱼油用于生长,且鱼油促生长作用有优于豆油的趋势;鱼油可抑制鲤的肝胰... 为进一步探讨鱼油对鲤生长、脂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鱼油饲养及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灌喂2个试验。结果显示:限饲条件下,鲤能较好利用鱼油用于生长,且鱼油促生长作用有优于豆油的趋势;鱼油可抑制鲤的肝胰脏脂质合成及外源脂质进入肝胰脏,影响脂质在组织间的分配。这些作用与其富含的HUF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 生长 脂质代谢
下载PDF
脂质在淡水鱼中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周继术 叶元土 +1 位作者 林仕梅 罗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淡水鱼 鱼饲料 脂肪营养 脂肪添加剂
下载PDF
越冬期间黄颡鱼、大鳍鳠组织器官含脂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继术 叶元士 +1 位作者 林仕梅 罗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通过对嘉陵江北碚江段黄颡鱼、大鳍越冬期间其胃、肠、肝胰脏、肌肉含脂量变化的研究 ,表明 :1 黄颡鱼、大鳍内脏各器官 (胃、肠、肝胰脏 )含脂量以越冬中期为最低 ,肌肉则相反 ,表现出越冬饥饿期间 ,该鱼主要利用内脏脂肪作为主要... 通过对嘉陵江北碚江段黄颡鱼、大鳍越冬期间其胃、肠、肝胰脏、肌肉含脂量变化的研究 ,表明 :1 黄颡鱼、大鳍内脏各器官 (胃、肠、肝胰脏 )含脂量以越冬中期为最低 ,肌肉则相反 ,表现出越冬饥饿期间 ,该鱼主要利用内脏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而不用大量肌肉脂肪 ;2 越冬期间 ,黄颡鱼、大鳍内脏各器官 (胃、肠、肝胰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期间 组织器官 含脂量 变化 黄颡鱼 大鳍HU
下载PDF
越冬期间岩原鲤、中华倒刺(鱼巴)腹脂性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继术 叶元土 +1 位作者 林仕梅 罗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链较长、不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有较高的存留率;越冬中期至后期,由于食物的补充,鱼体腹脂脂肪酸呈碳链变短、饱和性增强的趋势。2)越冬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增高,反映了鱼体在低温下保持生物膜正常流动性的生理适应性。3)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高于岩原鲤,与其活动能力强于岩原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期间 岩原理 中华倒刺Ba 腹脂性质 腹脂皂化值 腹脂碘值
下载PDF
关于鲤、鲫、草鱼对苹果渣离体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继术 吉红 姜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46-348,共3页
采用消化道粗酶提取和体外孵育消化的方法,测定了鲤、鲫、草鱼对苹果渣的离体消化率,并以麸皮、棉籽粕为对照,评价3种鱼类对苹果渣的消化利用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鲤、鲫、草鱼对苹果渣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均低于棉籽粕,与麸皮... 采用消化道粗酶提取和体外孵育消化的方法,测定了鲤、鲫、草鱼对苹果渣的离体消化率,并以麸皮、棉籽粕为对照,评价3种鱼类对苹果渣的消化利用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鲤、鲫、草鱼对苹果渣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均低于棉籽粕,与麸皮相比,除粗脂肪消化率略低外,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差异不明显,尤其是草鱼对苹果渣可以较好地消化,苹果渣有可能作为能量饲料部分替代麸皮,成为杂食性及草食性鱼类的饲料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鲫鱼 草鱼 苹果渣 离体消化率
下载PDF
饲料中大豆油替代鱼油对大西洋鲑肝细胞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继术 TORSTENSEN Bente Elisabeth +1 位作者 STUBHAUG Ingunn 吉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23-2632,共10页
为探讨大豆油替代鱼油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 L.)肝细胞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鱼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配制2种试验饲料,并分别饲喂大西洋鲑幼鲑5个月。饲养结束后,分离和培养大西洋鲑肝细胞,一方面将细胞与碳14标记油酸([1-14C]... 为探讨大豆油替代鱼油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 L.)肝细胞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鱼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配制2种试验饲料,并分别饲喂大西洋鲑幼鲑5个月。饲养结束后,分离和培养大西洋鲑肝细胞,一方面将细胞与碳14标记油酸([1-14C]OA)共孵育,然后测定细胞和细胞内各脂质成分以及脂肪酸β-氧化产物的放射活性;另一方面提取肝细胞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测定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脂肪酸结合蛋白10(FABP10)、Δ5去饱和酶(D5D)、Δ6去饱和酶(D6D)及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鱼油组与大豆油组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FFA)放射活性百分率分别为(62.7±13.0)%和(55.9±9.1)%,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鱼油组与大豆油组肝细胞内磷脂(PLs)放射活性百分率分别为(20.9±8.7)%和(17.9±5.4)%,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鱼油组肝细胞内三酰甘油(TAG)放射活性百分率为(2.0±0.9)%,显著高于大豆油组的(0.8±0.4)%(P<0.05);鱼油组与大豆油组肝细胞内β-氧化产物放射活性百分率分别为(1.0±0.3)%和(1.0±0.2)%,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大豆油组肝细胞中FABP3、D6D、D5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而FABP10和CPT-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大豆油替代饲料中的鱼油对大西洋鲑肝细胞内FFA、PLs合成及脂肪酸β-氧化等脂肪酸代谢途径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肝细胞内TAG的合成,促进了肝细胞内脂肪酸的去饱和,因此大豆油替代鱼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肝细胞内脂肪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鱼油 大西洋鲑 肝细胞 脂肪酸代谢
下载PDF
两种油脂水平下DHA添加对鲤生长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继术 曹艳姿 +1 位作者 吉红 于海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30,共8页
为探讨饲料高油脂水平下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添加对鲤(Cyprinus carpio L.)的营养作用,以酪蛋白、糊精、纤维素、大豆油以及鱼用复合预混料等为饲料原料,配制出6%与12%两个油脂水平的鲤饲料。以纯度为50%DHA制品... 为探讨饲料高油脂水平下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添加对鲤(Cyprinus carpio L.)的营养作用,以酪蛋白、糊精、纤维素、大豆油以及鱼用复合预混料等为饲料原料,配制出6%与12%两个油脂水平的鲤饲料。以纯度为50%DHA制品分别替代该饲料原料中3%大豆油,制成基础组、基础-DHA组、高脂组和高脂-DHA组4种精制试验饲料。将初始体重为(14.81±0.13)g的鲤360尾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养于12个循环流水养殖缸中,并将4组试验饲料分别饲养鲤74d,最后采样,检测鲤生长、生物学性状、体成分、血清理化指标、脂质代谢酶活性及组织形态学等指标。结果表明,在6%油脂水平下,基础-DHA组末尾均重、绝对生长率与相对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在12%油脂水平下,高脂-DHA组绝对生长率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而鲤末尾均重与相对生长率在两高脂组间无显著差异。基础-DHA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基础-DHA组鱼体肥满度最低,该组腹脂指数与腹腔脂肪细胞面积也最低。在12%脂肪水平下鲤肌肉与肝胰及粗脂肪含量均分别高于6%脂肪水平组(P<0.05);在6%与12%脂肪水平下,DHA添加组鲤肌肉粗脂肪含量均分别显著低于无DHA组(P<0.05);鲤肌肉粗蛋白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在6%与12%脂肪水平下,DHA组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无DHA组(P<0.05)。结果表明,同一脂肪水平下3%DHA制品的添加对鱼类生长与及健康有负面影响,这可能与DHA添加量偏高有关,而提高饲料脂肪水平有减轻过高DHA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Docosahexaenoic acid) 油脂水平 生长 脂质代谢 高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两种油脂水平下DHA强化对饥饿鲤体重及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继术 曹艳姿 +1 位作者 吉红 于海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4-750,共7页
饥饿是鱼类无法有效获取食物从而使机体呈现能量匮乏的特殊时期,DHA(Docosahexaenoic acid)作为大多数鱼饥饿后得以特别保留的高不饱和脂肪酸,它对饥饿鱼体可能具有特殊的能量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研究设计了以下饲养试验:先... 饥饿是鱼类无法有效获取食物从而使机体呈现能量匮乏的特殊时期,DHA(Docosahexaenoic acid)作为大多数鱼饥饿后得以特别保留的高不饱和脂肪酸,它对饥饿鱼体可能具有特殊的能量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研究设计了以下饲养试验:先在6%与12%两个油脂水平下分别添加3%DHA制品,形成基础组、基础-DHA组、高脂组和高脂-DHA组共4组试验饲料。将尾均重为(14.81±0.13)g的鲤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用以上4组饲料对进行饲喂,饲养74d后,每个养殖缸随机余留6尾鲤(Cyprinus carpio L.)进行饥饿,36d后检测饥饿鲤体重、生物学性状、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等。结果显示:(1)在同一脂肪水平下,DHA添加组饥饿鲤体重减重率均分别显著高于无DHA组(P<0.05);(2)在2个油脂水平下DHA添加组饥饿鲤肝细胞直径均分别显著低于无DHA组(P<0.05);鱼体肥满度、空壳比率等生物学性状在各组饥饿鲤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在2个油脂水平下,DHA添加组饥饿鲤肌肉及肠脂肪含量均分别显著低于无DHA组(P<0.05),而饥饿鲤肝胰脏脂肪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4)饥饿鲤血清生化指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DHA添加组饥饿鲤体重、肝细胞直径以及肌肉及肠脂肪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显示出DHA的添加未能协助鲤有效抵御饥饿等不良环境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Docosahexaenoic acid) 体重 生物学性状 体组成 饥饿
下载PDF
安康水库水环境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继术 冯鹏 +2 位作者 于海波 吉红 陈博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研究安康水库水质与水生生物,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和渔政管理提供参考。在瀛湖库区设7个采样点,2015年7月-2016年6月每月1次、2016年8月-2017年6月每2个月1次采集水样,检测水质与藻类。结果显示,安康水库水体透明度在1.2m以上,1... 研究安康水库水质与水生生物,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和渔政管理提供参考。在瀛湖库区设7个采样点,2015年7月-2016年6月每月1次、2016年8月-2017年6月每2个月1次采集水样,检测水质与藻类。结果显示,安康水库水体透明度在1.2m以上,12月份最高,3.5m;pH7.38~8.50,中性偏碱;溶解氧10.46mg/L;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5日生化需氧量指数(BOD5)6-8月份最高,12-2月份较低,总体符合地表水I类水质标准;Cl-、Mg2+、Ca2+、SO2-4等的含量及水体总硬度均符合I类水质标准。水库藻密度最高值出现在4月,最低值在12月,分别为3.49×10~6个/L与0.07×10~6个/L,全年藻密度均值为0.8×10~6个/L。安康水库水质大部分时间内为I类水,水质总体状况优良,冬季的水质优于春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水库 水质 藻密度
下载PDF
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大西洋鲑肝细胞油酸跨膜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继术 Bente E.Torstensen Ingunn Stubhaug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以[1-14C]油酸(oleic acid;18:1n-9,OA)为指示剂,研究了不同饲料油源饲喂下大西洋鲑肝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受到改变时该细胞对OA吸收的状况,以探讨植物油(Vegetable oil,VO)替代鱼油(Fish oil,FO)对大西洋鲑肝细胞脂肪酸跨膜吸收的影响,为... 以[1-14C]油酸(oleic acid;18:1n-9,OA)为指示剂,研究了不同饲料油源饲喂下大西洋鲑肝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受到改变时该细胞对OA吸收的状况,以探讨植物油(Vegetable oil,VO)替代鱼油(Fish oil,FO)对大西洋鲑肝细胞脂肪酸跨膜吸收的影响,为大西洋鲑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先以鱼油和大豆油为油源配制两种全价配合饲料,分别饲喂大西洋鲑幼鲑5个月,使其产生不同的脂肪酸组成。在饲养结束后,分离并培养试验鱼肝细胞,将细胞与[1-14C]OA及37.5μmol/L OA(1/30,mol/mol,0.3μCi/瓶)共孵育2h,收集并测定细胞内OA放射活性,再计算细胞内OA吸收量[nmol/(h·million cells)]。同时,试验采取RT-PCR方法测定了细胞脂肪酸运送蛋白(Fatty acid transport protein,FATP)、脂肪酸移位蛋白(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CD36)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FO和VO组肝细胞对OA吸收分别为(0.924±0.258)及(0.888±0.179)nmol/(h·million cells),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的检测结果表明,FAT/CD36和FATP基因表达量在FO与VO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从植物油替代鱼油不影响大西洋鲑肝细胞对长链脂肪酸的跨膜吸收方面来看,大西洋鲑饲料中以植物油替代鱼油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鱼油 大西洋鲑 肝细胞 脂肪酸 跨膜吸收
下载PDF
植物油替代鱼油的饲料对大西洋鲑肝细胞4个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继术 Ingunn Stubhaug +3 位作者 Anne Krovel Pal A Olsvik Bente E Torstensen 吉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8-213,共6页
在水温10℃、盐度32~34条件下,将体质量(165±15) g的大西洋鲑幼鲑100尾平均分为两组,并分别投喂以鱼油和大豆油为油源的两组试验饲料,经过5个月的饲养,称取鱼体质量后,每组随机采取3尾鱼的肝脏样品进行脂肪酸组成测定,另... 在水温10℃、盐度32~34条件下,将体质量(165±15) g的大西洋鲑幼鲑100尾平均分为两组,并分别投喂以鱼油和大豆油为油源的两组试验饲料,经过5个月的饲养,称取鱼体质量后,每组随机采取3尾鱼的肝脏样品进行脂肪酸组成测定,另外每组随机选取3尾鱼,分离并培养其肝细胞,24 h后以TRIZOL法提取肝细胞总RNA ,以RT-PCR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热应激蛋白70、金属硫蛋白和泛素等4个应激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研究不同油质对大西洋鲑应激状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组间大西洋鲑的终末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大西洋鲑肝脏脂肪酸组成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同时植物油组的泛素等4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1),表明在植物油源试验饲料的饲喂下,大西洋鲑肝细胞处于更高的应激状态,为大西洋鲑饲料油源的合理选择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鱼油 大西洋鲑 肝细胞 应激基因
下载PDF
脂质在淡水鱼中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继术 叶元土 +1 位作者 林仕梅 罗莉 《饲料博览》 2000年第10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淡水鱼 饵料 脂肪添加 营养代谢
下载PDF
池塘混养模式下生态基对鲤生长及水质的影响(英文)
14
作者 周继术 连庆安 +3 位作者 郁二蒙 谢骏 吉红 于海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6-964,共9页
为探索池塘混养模式下生态基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在6个土池中进行了一个饲养试验,将土池分为2组,一组为不放生态基的对照组,另一组为放置生态基的生态基组,每组3个重复。将尾均重为(310±11)g鲤3867尾、尾均重(810±15)g鲢及鳙37... 为探索池塘混养模式下生态基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在6个土池中进行了一个饲养试验,将土池分为2组,一组为不放生态基的对照组,另一组为放置生态基的生态基组,每组3个重复。将尾均重为(310±11)g鲤3867尾、尾均重(810±15)g鲢及鳙370尾平均分别分为2组,平均放养于6个土池中。对池塘鲤每天饲喂颗粒饲料3次,饲养周期62d。在饲养期内,每隔10天左右采集水样与底泥样品,检测其中的浮游生物与微生物群落。在饲养结束后,将试验鱼捕出并称重,计算鲤的饲料效率。结果表明,生态基组鲤鱼的增重率与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态基组的鲢、鳙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态基组水体透明度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态基组浮游生物浓度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混养模式下土池中生态基的应用有利用促进鲤的生长,然而池塘生态基的应用对于滤食性鲢、鳙的生长并无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依托试验站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15
作者 周继术 辛清婷 +4 位作者 吉红 刘超 于海波 刘海侠 董武子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94,共4页
大学试验站作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平台,是新时期大学服务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综合型与应用型高水平研究生人才的重要支撑。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为例,阐述了大学试验站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任务与试验站在试... 大学试验站作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平台,是新时期大学服务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综合型与应用型高水平研究生人才的重要支撑。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为例,阐述了大学试验站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任务与试验站在试验与实践中的条件建设,总结了该试验站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提出了强化大学试验站建设的两方面建议,以期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研究生 实践能力 试验站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外籍教师讲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继术 吉红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5期61-63,66,共4页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笔者邀请外籍教师讲授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开阔学生专业视野和提高学习兴趣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专业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笔者邀请外籍教师讲授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开阔学生专业视野和提高学习兴趣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专业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外籍教师讲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为有效推进水产专业双语教学与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双语教学 外籍教师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温度对兰州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杨元昊 周继术 +3 位作者 吉红 龚月生 杨娟宁 李维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测定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在不同温度(15℃、20℃、25℃、30℃、37℃4、2℃、47℃)条件下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各种酶活性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高后下降直至不... 测定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在不同温度(15℃、20℃、25℃、30℃、37℃4、2℃、47℃)条件下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各种酶活性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高后下降直至不能检出。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2℃;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除胃和肝胰脏为37℃外,其他部位均为3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除后肠为30℃外,其他部位均为25℃。消化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其生活水域的水温,反映出消化酶作为酶蛋白的耐热性。最适温度下,蛋白酶活性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胃;淀粉酶活性前肠>中肠>肝胰脏>胃>后肠;脂肪酶活性中肠>后肠>前肠≈肝胰脏>胃。研究结果还表明,前肠和中肠是兰州鲇消化蛋白的主要部位,中肠是其消化脂肪的主要部位,而前肠是其消化淀粉的主要部位。在消化酶表现出活性的温度范围内,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淀粉酶活性。实验还表明脂肪酶具有活性的温度范围较蛋白酶和淀粉酶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兰州鲇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活性
下载PDF
饲料中HUFA影响草鱼脂质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吉红 曹艳姿 +6 位作者 刘品 苏尚顺 林亚秋 曹福余 奥宏海 周继术 叶元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1-889,共9页
选用初始体重为(50.14±3.33)g的草鱼80尾,饲养于四个循环水养殖缸4w,饲养期水温18—22℃。分别饲喂以三油酸甘油酯制品(对照组)、三油酸甘油酯制品和精制鱼油混合油(HUFA组)为脂肪源的两种试验饲料。饲养结束后对试验鱼不同组织脂... 选用初始体重为(50.14±3.33)g的草鱼80尾,饲养于四个循环水养殖缸4w,饲养期水温18—22℃。分别饲喂以三油酸甘油酯制品(对照组)、三油酸甘油酯制品和精制鱼油混合油(HUFA组)为脂肪源的两种试验饲料。饲养结束后对试验鱼不同组织脂肪酸组成、生物学性状、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脂质代谢酶活性、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脂肪酸分析表明,饲料中HUFA显著影响鱼体组成:HUFA组草鱼腹腔脂肪组织中C22:6n-3(P<0.01)、HUFA(P<0.05)含量显著升高;肌肉组织中n-3(P<0.01)、HUFA(P<0.05)含量显著升高,而C20:4n-6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胰脏和脑组织中HUF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除脑组织外,肝胰脏、肌肉、腹腔脂肪组织中n-3/n-6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HUFA组腹腔脂肪指数、肝胰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胰脏T-AOC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胰脏LPL活性及基因表达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指出,饲料中HUFA显著影响了草鱼组织脂肪酸组成,且这种影响具有组织特异性。饲料HUFA具有抑制草鱼脂质合成及向肝组织的脂质转运、降低肝胰脏脂质及腹腔脂肪的沉积、提高草鱼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HUFA 脂质代谢 基因表达 抗氧化
下载PDF
饲料蛋白能量比、非植酸磷水平对中华绒螯蟹氮、磷排泄和转氨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林仕梅 罗莉 +2 位作者 叶元土 尹恒 周继术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66,共5页
试验所用饲料蛋白能量比 (P/E)分别为 2 7.10、2 9.91、32 .31,非植酸磷水平 (N Phy P)质量比分别为 1.5 2× 10 - 2 、1.98× 10 - 2 、2 .32× 10 - 2 。中华绒螯蟹体重 8~ 10 .5 g。结果表明 :①中华绒螯蟹总氮(TN)、... 试验所用饲料蛋白能量比 (P/E)分别为 2 7.10、2 9.91、32 .31,非植酸磷水平 (N Phy P)质量比分别为 1.5 2× 10 - 2 、1.98× 10 - 2 、2 .32× 10 - 2 。中华绒螯蟹体重 8~ 10 .5 g。结果表明 :①中华绒螯蟹总氮(TN)、氨态氮 (NH3 N)以及总磷 (TP)和磷酸盐 (PO4 3- -P)的排泄率分别与饲料蛋P/E和N Phy P水平呈正相关。氮 /磷排泄率比 (TN/TP)也与饲料氮 /磷比 (N/N Phy P)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②在摄食后排泄率测定中 ,TN、NH3 N排泄率在摄食后 3~ 6h达最大值 ,而TP、PO3- 4 P则在 6~ 9h达最大值。前 9hTN、NH3 N、TP以及PO3- 4 P平均排泄率分别占总排泄率的 78.34%~ 82 .12 %、79.5 7%~ 83.2 3%、6 1.5 4%~75 .2 2 %和 6 2 .6 0 %~ 6 4.5 2 %。 9h以后 ,其排泄率基本保持稳定。③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胰脏内谷草转氨酶 (GOT)和谷丙转氨酶 (GPT)活力受饲料P/E不同程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营养水平 排泄率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兰州鲇与鲇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及组织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元昊 王立新 +5 位作者 李学智 周继术 王绿洲 李锋刚 任惠丽 韩改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为探究黄河濒危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点,以鲇(Silurus asotus)为对照,对兰州鲇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兰州鲇与鲇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形态相似,具有肉食性鱼类的... 为探究黄河濒危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点,以鲇(Silurus asotus)为对照,对兰州鲇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兰州鲇与鲇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形态相似,具有肉食性鱼类的特征。兰州鲇消化道较短,有发达的"U"型胃,胃内皱褶明显,无幽门盲囊,肠道短且粗,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前肠粗大,后肠较细。两种鲇属鱼类都有独立致密的肝脏和胰脏。(2)兰州鲇的比肠长显著大于鲇(P<0.05),比胃重、比肝胰脏重显著低于鲇(P<0.05),但二者的比肠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3)兰州鲇胃的皱襞幅度小于鲇,且环肌层比兰州鲇薄。兰州鲇与鲇前肠的肠黏膜均形成了大量皱襞,肠黏膜、褶皱粗大,但鲇的褶皱分支较细密。兰州鲇与鲇的后肠与前肠相比,肠腔变小,褶皱数量明显减少,高度降低。黏膜层分布有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兰州鲇与鲇的肝脏肝小叶间缺少结缔组织,分界不明显,而兰州鲇肝细胞的密度大于鲇。综上所述,兰州鲇与鲇的消化系统相似,均符合肉食性鱼类消化系统特征,结合消化生理等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的消化能力弱于鲇,这可能是在自然情况下兰州鲇的分布区域及适应性不及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消化系统 组织学 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