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西地区层状辉长岩体及钒钛磁铁矿床的成因(英文)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美夫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1-384,共4页
峨嵋山大岩浆省由大量的溢流玄武岩及其伴生的镁铁和超镁铁侵入岩组成。攀西地区的一些层状辉长岩体形成于260Ma,与早期报道的峨嵋山大岩浆省的年代相同。这些岩体中含有巨大的钒钛磁铁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在层状辉长岩体的下... 峨嵋山大岩浆省由大量的溢流玄武岩及其伴生的镁铁和超镁铁侵入岩组成。攀西地区的一些层状辉长岩体形成于260Ma,与早期报道的峨嵋山大岩浆省的年代相同。这些岩体中含有巨大的钒钛磁铁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在层状辉长岩体的下部层位,不同于典型的层状岩体(如布什维尔德岩体)的磁铁矿床。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攀西地区含磁铁矿的岩体是从高度演化的基性岩浆中结晶而成,因为富硅的岩浆分离使得母岩浆高度富集铁、钛和钒。相对围岩来说,磁铁矿石形成较晚,是从氧化物矿浆中结晶的产物。矿石中有丰富的含水矿物相,流体的参与对氧化物矿浆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V氧化物 辉长岩 层状岩体 峨眉山大岩浆省 中国西南
下载PDF
磁铁矿:研究方法与矿床学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小文 孟郁苗 +8 位作者 漆亮 周美夫 高剑峰 谭侯铭睿 谢欢 谭茂 杨志爽 高英辉 张鑫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磁铁矿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其成岩和成矿作用研究备受关注。文章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磁铁矿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磁铁矿的研究方法体系,并探讨了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磁铁矿的研究方法包括磁铁矿的年代学、显微结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 磁铁矿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其成岩和成矿作用研究备受关注。文章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磁铁矿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磁铁矿的研究方法体系,并探讨了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磁铁矿的研究方法包括磁铁矿的年代学、显微结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在磁铁矿的方法学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磁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在成矿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磁铁矿有关的温度计和氧逸度计以及矿床类型判别等。此外,以铁氧化物-铜-金和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为例,讨论了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对这些矿床成因的制约,并初步总结了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在找矿勘查方面的应用。磁铁矿作为重要的矿床学研究对象,已助推矿床成因和找矿勘查研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包括原位U-Pb年代学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示踪(如V同位素)等。然而,磁铁矿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分配行为以及磁铁矿地球化学数据库等是磁铁矿研究中较薄弱的环节,亟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显微结构 微量元素 年代学 矿床类型 找矿勘查
下载PDF
武夷-云开造山带早古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富钪风化壳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3
作者 周美夫 赵文 +6 位作者 周岱 杨胜标 申宇 王振朝 漆亮 王敏 陈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16,共14页
本文首次报道华南古生代武夷-云开造山带东南缘的兰排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富钪(Sc)风化壳,初步计算获得区域内钪的潜在资源为524~566 t,为一潜在大型风化壳型钪矿。兰排岩体呈小型岩株侵入到永和闪长质岩体内,主要由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 本文首次报道华南古生代武夷-云开造山带东南缘的兰排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富钪(Sc)风化壳,初步计算获得区域内钪的潜在资源为524~566 t,为一潜在大型风化壳型钪矿。兰排岩体呈小型岩株侵入到永和闪长质岩体内,主要由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组成,辉石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28.3±2.0)Ma(MSWD=0.92)。镁铁-超镁铁质岩全岩w(TFe_(2)O_(3))为12.1%~18.7%,其中辉石岩钪含量为44×10^(–6)~97×10^(–6),总体高于橄榄岩(20×10^(–6)~89×10^(–6))和辉长岩(28×10^(–6)~48×10^(–6))。兰排这类富钪岩石组合与以往认为富钪的碳酸岩-碱性岩体和阿拉斯加型岩体都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钪成矿母岩类型,推测碰撞后陆内伸展诱发富钪地幔源区熔融可能是富钪母岩浆形成的重要机制。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上部发育完整的风化壳剖面,可分为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全风化层的上部富集铁(氢)氧化物(磁铁矿、赤铁矿、针铁矿),而中下部以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为主。半风化层除了包含蒙脱石等黏土矿物,还包括铁钛氧化物及辉石等硅酸盐矿物或相关蚀变矿物。风化壳样品的Sc含量为21×10^(–6)~304×10^(–6),富集程度最高可达相应基岩的3倍以上。其中,钪含量最高的样品主要分布在铁氧化物最富集的全风化层上部,其钪含量多数超过100×10^(–6)。风化壳钪含量与红土化指数(IOL)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红土化过程对风化壳钪的富集有显著影响。初步研究认为钪在风化壳红土化过程中经历了活化-迁移-沉淀的多阶段富集过程:1)风化早期钪以类质同象替换的形式赋存在蒙脱石等黏土矿物中;2)风化后期磁铁矿和蒙脱石溶解,钪赋存在以铁(氢)氧化物为主的矿物中,并达到最高程度的富集(Sc>100×10^(–6));3)风化晚期铁(氢)氧化物溶解,一部分钪向下迁移到特定层位。兰排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富钪风化壳的发现弥补了我国高品位风化壳型钪矿床的空白,丰富了成矿母岩的类型,为华南早古生代成矿作用的理论研究和战略性矿产的找矿勘查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型钪矿床 武夷-云开造山带 镁铁-超镁铁质岩 红土化指数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65
4
作者 金成伟 翟明国 +2 位作者 夏斌 周美夫 赵太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9,共14页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形成于相对无水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上的显著特点是,富K2O、FeO,低Al2O3、MgO、CaO;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表现出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文中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幔源区遭受俯冲带组分的改造,而岩浆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是次要的。基于熊耳群及下伏结晶基底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推断俯冲带组分的改造和富集事件发生在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大陆壳的形成和 拼贴过程中,由于洋壳和地壳物质再循环到上地幔中,使陆下岩石圈地幔源区富集LILE、LREE并亏损HFSE。熊耳期岩浆作用正是源于这样的保留有早期俯冲带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幔源区混染 元古宙 熊耳群 华北陆块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缘熊耳群形成时代讨论 被引量:84
5
作者 赵太平 周美夫 +2 位作者 金成伟 关鸿 李惠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6-334,共9页
分布于豫、晋、陕 3省的熊耳群火山岩系不整合覆盖于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结晶基底之上 ,其上被汝阳群、官道口群等陆源碎屑岩 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覆盖。已有的各种熊耳群年龄资料为 1 40~ 1 85Ga,故常认为其形成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 ,... 分布于豫、晋、陕 3省的熊耳群火山岩系不整合覆盖于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结晶基底之上 ,其上被汝阳群、官道口群等陆源碎屑岩 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覆盖。已有的各种熊耳群年龄资料为 1 40~ 1 85Ga,故常认为其形成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 ,并将它与蓟县剖面的长城系对比。豫西熊耳山地区马家河组顶部的流纹斑岩和侵入于鸡蛋坪组的辉石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 Pb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 (LP ICPMS)年龄表明 :熊耳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 75~ 1 95Ga ,早于长城系 ;火山喷发开始于 1 95Ga± ,中心可能在豫西的熊耳山或崤山地区 ,形成豫西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的许山组和鸡蛋坪组 ;大约在 1 85Ga± ,火山活动可能以崤山地区为中心呈三叉裂谷系分别向西、东和北 3个方向发展 ,形成覆盖全区的马家河组 ;末期 (1 75Ga± )可能仅在豫西地区形成次火山 侵入岩———辉石闪长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 熊耳群 火山岩 形成时代 LP-ICPMS 铀-铅法年龄测试
下载PDF
川西老君沟和孟通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对松潘-甘孜地体基底性质的制约 被引量:50
6
作者 赵永久 袁超 +3 位作者 周美夫 颜丹平 龙晓平 李继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5-1006,共12页
老君沟岩体和孟通沟岩体是位于松潘-甘孜地体东部的中生代花岗岩,为碰撞过程中岩浆作用的产物,包含有地壳基底性质的重要信息。两岩体具有中等至较高的SiO_2含量(63.9~75.0wt%),具有准铝质和轻微过铝质(ACNK=0.86~1. 08)特征,属于中... 老君沟岩体和孟通沟岩体是位于松潘-甘孜地体东部的中生代花岗岩,为碰撞过程中岩浆作用的产物,包含有地壳基底性质的重要信息。两岩体具有中等至较高的SiO_2含量(63.9~75.0wt%),具有准铝质和轻微过铝质(ACNK=0.86~1. 08)特征,属于中钾到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中,老君沟岩体富Al_2O_3(14.2~16.0wt%)、K_2O(2.88~4.36wt%),贫MgO(0.38~1.98wt%),并具有高Sr(307~697ppm)低Y(12.2~21.0ppm)特征以及中等至较高的稀土分馏((La/Yb)_N>10),这些特征非常类似于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孟通沟岩体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类似于老君沟岩体,但具有相对低的Sr(110~397 ppm)、稍高的Y(12.2~21.0ppm)和明显较低的Sr/Y比值(5~32)。两岩体均具有地壳特征的Nd-Sr同位素组成(ε_(Nd)(T)= -6.02~-3.11;I_(Sr)=0.7053~0.7075),排除了直接来自地幔岩浆的可能性,表明其可能来自于石榴石稳定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两岩体富含Rb(106~202ppm)、Cs(3.79~25.6ppm)而K_2O/Na_2O(0.56~1.12)比值较高,显示其可能来自黑云母的脱水熔融。由于黑云母的脱水熔融温度较高而剪切生热所能达致的温度较低,同造山的滑脱构造难以导致上述两个岩体的形成,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可能是导致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主要原因。两岩体的源区成分和Nd模式年龄(T_(DM(Ⅱ))=1.23~1.44 Ga)均反映松潘-甘孜地体具有类似于扬子板块的中元古陆壳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地体 花岗岩 源区成分 ND模式年龄 下地壳部分熔融 底侵作用 基底性质
下载PDF
都龙-Song Chay变质穹隆体变形与构造年代——南海盆地北缘早期扩张作用始于华南地块张裂的证据 被引量:55
7
作者 颜丹平 周美夫 +2 位作者 王焰 汪昌亮 赵太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2-412,共11页
南海盆地的扩张经历了早期(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和晚期(32~17Ma)2个快速阶段,但2阶段在时间上相继,在形成机制上也可能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南海盆地与周围板块侧向作用的关系复杂,对扩张机制的认识一直极具争议,新的构造分析和测年... 南海盆地的扩张经历了早期(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和晚期(32~17Ma)2个快速阶段,但2阶段在时间上相继,在形成机制上也可能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南海盆地与周围板块侧向作用的关系复杂,对扩张机制的认识一直极具争议,新的构造分析和测年资料表明“弧后扩张”及“走滑扩张”模式均与事实有出入.对位于华南地块西南缘的都龙SongChay变质穹隆体的研究表明,在中生代至新生代时期,至少经历了2期重要的伸展构造:D1期(237~228Ma)穹隆的隆升与表露阶段,代表了印支期造山作用前的伸展构造;D2期(86~78Ma)叠加和改造阶段,并有可能始于176~146Ma,致使穹隆进一步隆升和表露.D2期构造在发育时间、伸展方向及变形方式等上既与华南地块同时期区域伸展构造特征相一致,也与南海盆地北缘早期扩张特征相一致.因此,作为华南地块的组成部分,南海盆地北缘的早期扩张也是华南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伸展构造的构成部分.由此推测,南海盆地扩张的动力学机制可能主要来自于华南地块的板内变形作用,而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左行走滑作用对南海盆地新生代的扩张起到推动和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盆地北缘 都龙-Song Chay变质穹隆体 华南地块 伸展构造 构造年代
下载PDF
伸展构造盆地的平衡剖面及其构造意义——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 被引量:33
8
作者 颜丹平 田崇鲁 +2 位作者 孟令波 张建增 周美夫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挤压构造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造山带构造分析 ,但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实例仍然很少 .运用盆地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分层序或阶段将地质构造依次恢复、地层逐层回剥 ,并通过在松辽盆地南部吉林两井油田扶余油层 4条... 挤压构造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造山带构造分析 ,但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实例仍然很少 .运用盆地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分层序或阶段将地质构造依次恢复、地层逐层回剥 ,并通过在松辽盆地南部吉林两井油田扶余油层 4条剖面的实践 ,复原出不同时代盆地构造与地层发育的连续剖面 ,揭示出松辽盆地南部主要构造样式是以浅表构造层次的负花状构造及深层剥离断层发育为特征 ;断层生长指数、盆地的伸展史和伸展量等参数显示 ,晚白垩世是构造转型的重要阶段 ,此前主要为走滑构造样式形成阶段 ,此后则主要为伸展滑脱构造发育阶段 .在此基础上 ,提出松辽盆地具有伸展 -走滑双重力学构造性质 ,可能是一个弧后构造盆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盆地 挤压构造 平衡地质剖面 地质构造 晚白垩世 走滑构造样式 伸展滑脱构造
下载PDF
岩浆通道成矿系统 被引量:36
9
作者 苏尚国 汤中立 +5 位作者 罗照华 邓晋福 伍光英 周美夫 宋晨 肖庆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20-3130,共11页
全球最主要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基本特征是:(1)矿石与围岩边界平直,呈侵入接触关系;(2)"矿浆"在岩浆成矿系统的晚期上侵就位;(3)矿体赋存于岩浆通道中。已有的成矿模型不能同时解释这三个基本特征,暗示必须进一步理解岩浆铜... 全球最主要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基本特征是:(1)矿石与围岩边界平直,呈侵入接触关系;(2)"矿浆"在岩浆成矿系统的晚期上侵就位;(3)矿体赋存于岩浆通道中。已有的成矿模型不能同时解释这三个基本特征,暗示必须进一步理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机制。最近几年我们的研究发现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典型矿石具有如下特征:(1)矿石中存在流体晶矿物组合,它们既不同于岩浆岩中的矿物组合,也不同于变质岩中的矿物组合,推测是从流体中直接结晶的产物;(2)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不同部位矿体中矿石存在显著的成分变化,前锋端矿石以富Ni为特点,尾端矿石富含Cu、Pt、Pd。据此,本文提出了"岩浆通道成矿系统"的新模型,试图整合解释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各种观测事实。所谓岩浆通道成矿系统,系指岩浆演化晚期,"矿浆"运移和就位的空间及其相关成矿要素的组合。该模型强调:(1)深部岩浆房在岩浆矿床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矿浆"定位于岩浆成矿系统演化的晚期;(2)矿浆具有整体的流动性,因而提出了"岩浆通道前进方向"的概念;(3)所谓的"矿浆"实际为富含矿熔体-流体流,后者因失去挥发份而呈"矿浆"状,以大的流体体积和流体/熔体比值为特征。数值模拟表明,往硫化物矿浆加入挥发份流体可以显著提高矿浆的上升能力。当加入的挥发份流体达到30vol.%时,受到质疑的密度问题将不复存在,矿浆具有快速上升到浅部地壳的能力。但是,如此富含挥发份的矿浆也不再是传统概念上的矿浆,而是含矿熔体-流体流。此外,由于流体超压等原因,含矿熔体-流体流利用先存的构造薄弱面快速上升,形成岩浆通道,并在有利的部位卸载成矿金属形成矿体。因此,矿体常常侵入切割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通道 岩浆通道前进方向 含矿熔体-流体流 流体晶矿物组合 铜镍硫化物矿床
下载PDF
峨眉火成岩省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与地幔柱动力学过程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76
10
作者 宋谢炎 张成江 +4 位作者 胡瑞忠 钟宏 周美夫 马润则 李佑国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4,共10页
峨眉火成岩省位于扬子地块西部,为中二叠世末地幔柱活动产物。迄今为止,峨眉火成岩省已发现超大型V-Ti磁铁矿矿床4处,大中型岩浆硫化物型Ni-Cu-(PGE)矿床近10处。这些矿床的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为260Ma±,与峨眉山玄武岩为同一地幔... 峨眉火成岩省位于扬子地块西部,为中二叠世末地幔柱活动产物。迄今为止,峨眉火成岩省已发现超大型V-Ti磁铁矿矿床4处,大中型岩浆硫化物型Ni-Cu-(PGE)矿床近10处。这些矿床的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为260Ma±,与峨眉山玄武岩为同一地幔柱的产物。系统归纳和分析上述两类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在空间分布、岩体规模、岩石组合和造岩矿物组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分为内带和外带,内带以巨厚的峨眉山玄武岩、大型层状岩体和众多小型镁铁-超镁铁岩体、低Ti玄武岩、碱性岩体和丰富的成矿作用为标志。外带则玄武岩厚度降低,以高-Ti玄武岩为主,很少有侵入岩体。在对这两类岩浆矿床的分布及其与低Ti和高Ti玄武岩地质和地球化学联系的归纳和分析基础上,结合对杨柳坪Ni-Cu-(PGE)硫化物矿床成矿过程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起源和演化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峨眉山火成岩省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是地幔柱动力学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V-Ti磁铁矿矿床的形成于高Ti玄武岩浆有关,主要受控于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而Ni-Cu-(PGE)硫化物矿床成矿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高程度的部分熔融,下地壳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Ni-Cu-(PGE)硫化物矿床是地幔柱活动早期阶段的产物,而V-Ti磁铁矿矿床则形成则晚于岩浆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火成岩省 地幔柱 岩浆矿床 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改进的卡洛斯管溶样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低含量铂族元素及铼的含量 被引量:51
11
作者 漆亮 周美夫 +2 位作者 严再飞 皮道会 胡静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674,共8页
报道了一个改进的卡洛斯管溶样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铂族元素及Re含量的新方法。将封闭的卡洛斯管置于高压釜中,然后在高压釜中加水,密封在高压釜中的水在高温下产生的外压将会抵消卡洛斯管中由酸产生的内压,这样就可以避免传... 报道了一个改进的卡洛斯管溶样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铂族元素及Re含量的新方法。将封闭的卡洛斯管置于高压釜中,然后在高压釜中加水,密封在高压釜中的水在高温下产生的外压将会抵消卡洛斯管中由酸产生的内压,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的卡洛斯管在高温高压下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由此可以加大取样量,降低铂族元素测定过程中的块金效应及检出限,使超低含量铂族元素的测定成为可能。12g样品在75mL卡洛斯管中用35mL王水于320℃溶解15h,基本上可以使各种地质样品中的铂族元素矿物完全溶解。一次溶样可以测定全部铂族元素及Re,全流程空白值极低,国际标样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洛斯管 高压釜 铂族元素 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松潘甘孜造山带早侏罗世的后造山伸展:来自川西牛心沟和四姑娘山岩体的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30
12
作者 赵永久 袁超 +3 位作者 周美夫 颜丹平 龙晓平 蔡克大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52,共14页
牛心沟岩体和四姑娘山岩体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部,分别为中生代中性和酸性侵入岩。牛心沟岩体具有中等的SiO2含量(53.7%~63.6%),较高的K2O(3.44%~5.06%)和全碱含量(K2O+Na2O=6.55%~8.80%),显示橄榄粗玄岩特征。牛心沟岩体的微量元素... 牛心沟岩体和四姑娘山岩体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部,分别为中生代中性和酸性侵入岩。牛心沟岩体具有中等的SiO2含量(53.7%~63.6%),较高的K2O(3.44%~5.06%)和全碱含量(K2O+Na2O=6.55%~8.80%),显示橄榄粗玄岩特征。牛心沟岩体的微量元素Ba(1280~2010μg/g)、Sr(1010~1660μg/g)含量很高,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37.4~67.3),Nb、Ta和Ti明显负异常,并缺乏明显的Eu和Sr负异常,因此属于高Ba-Sr系列范围。牛心沟岩体的Cr(37.6~193μg/g)、Ni(9.13~76.8μg/g)和V(57.1~126μg/g)等过渡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并与SiO2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岩体的几个不相容元素对的比值变化较大(Zr/Sm=2.54~29.7、Nb/La=0.13~0.38、Th/Nb=0.53~0.94),表明该岩体可能由幔源基性岩浆与壳源酸性岩浆混合形成。四姑娘山岩体的SiO2含量介于68.9%~73.6%之间,具有较高的全碱含量(K2O+Na2O=7.21%~9.38%)、高场强元素含量和较高的10000×Ga/Al比值(2.34~3.03),同时具有平坦的重稀土分布模式((Gd/Yb)N=0.79~1.43),明显的Eu负异常以及较高的Rb、Th和U含量,该岩体相对低的Ba、Sr、P和Ti含量表明它经历了相当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反映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岩体的形成均有幔源物质或新生地壳物质的参与,其中幔源岩浆的加入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大量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部分物源。地幔岩浆的上侵和四姑娘山A型花岗岩体的形成标志着松潘甘孜造山带至少在早侏罗世以前就已处于伸展构造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Ba—Sr花岗岩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幔源岩浆 伸展构造体制 松潘甘孜造山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化学地球动力学中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63
13
作者 储雪蕾 孙敏 周美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对球粒陨石和地幔样品来讲 ,Ru、Rh、Pd、Os、Ir和 Pt等贵金属元素的含量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 ,但是在地幔样品中它们的含量实际上比球粒陨石低大约 2个数量级 ,因此提出了核幔分离之后地球增生过程的“后增薄层”假说。数百公里... 对球粒陨石和地幔样品来讲 ,Ru、Rh、Pd、Os、Ir和 Pt等贵金属元素的含量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 ,但是在地幔样品中它们的含量实际上比球粒陨石低大约 2个数量级 ,因此提出了核幔分离之后地球增生过程的“后增薄层”假说。数百公里尺度地幔橄榄岩的 PGE分布的不均一性除被认为由于增生阶段的不均一造成外 ,更可能是由于地幔形成之后的地幔过程、核 -幔及壳 -幔相互作用造成。部分熔融、岩浆结晶分异 (特别是硫化物、金属相析离 )、流体 (包括岩浆 ) /岩石相互作用等造成了大型俯冲带、造山带中地幔橄榄岩、蛇绿岩和杂岩体的 PGE分异 ,也是形成铬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分布 地球动力学背景 地球化学 PGE模式 地幔 球粒陨石 贵金属矿床
下载PDF
中国大地构造几个重大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志华 苏生瑞 +3 位作者 李勇 张传林 周美夫 赵太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95-406,共12页
中国大地构造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甚多 ,文中选择了其中的 4个加以讨论。首先是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的动力学理论。现在流行的按密度差、温度差建立的地幔对流、拆沉作用、地幔柱理论 ,阐明不了中国大陆岩石圈、大陆造山带的组成、结构与演... 中国大地构造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甚多 ,文中选择了其中的 4个加以讨论。首先是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的动力学理论。现在流行的按密度差、温度差建立的地幔对流、拆沉作用、地幔柱理论 ,阐明不了中国大陆岩石圈、大陆造山带的组成、结构与演化。我们的研究成果表明 ,任何一个自然形成的系统 ,其运动与演化的能源 (或力源 )都来源于它的自身 ;它内部的变形和结构几何学特征 ,也是它自身运动的结果。为此特提出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制约下的多层扭动涡旋甩出说———核幔壳“风暴”所引发的热核反应是地球发展与演化惟一的、统一的动力来源。第二 ,地槽、板块是涡旋甩出构造体系中的一种运动方式、一种造山模式。此外 ,我们根据秦岭和其它造山带所总结出来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 (或抽拉构造 )也是大陆岩石圈板块或壳块内部的一种新的运动方式 ,它是继地槽学说、板块构造理论以后一种新的造山模式。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抽拉构造理论的基本特征。第三 ,中国大陆岩石圈在中—新生代时期、在陆相沉积盆地形成以后、在抽拉构造体制作用下所形成的 (陆内 )造山带以及它们之间的残留陆相 (或海相 )沉积盆地 ,是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陆内造山作用是中国大陆划时代的造山作用 ,所形成的造山带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 抽拉构造 陆内造山带 成矿作用 中国 造山作用
下载PDF
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 被引量:88
15
作者 颜丹平 周美夫 +1 位作者 宋鸿林 John MALPAS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9-256,共8页
沿扬子地块西缘出露的一系列变质杂岩的构造性质及形成时代是分析华南地块大地构造属性的关键。这些杂岩均被初始为低角度的正断层所围限 ,具有变质核杂岩的构造性质 ,其剥露时间在177Ma左右。目前 ,对这一区域几个代表性杂岩体进行的... 沿扬子地块西缘出露的一系列变质杂岩的构造性质及形成时代是分析华南地块大地构造属性的关键。这些杂岩均被初始为低角度的正断层所围限 ,具有变质核杂岩的构造性质 ,其剥露时间在177Ma左右。目前 ,对这一区域几个代表性杂岩体进行的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这是一套主体为与俯冲板块有关的岛弧型岩浆杂岩 ,其形成时代从 72 6~ 86 4Ma ,时间跨度在 10 0Ma以上。证明这些岩石的形成与地幔柱作用无关。上述结果与最近在Madagascar东北缘、Seychelles岛及印度的Malani的一条类似的变质岩浆杂岩带的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研究结果完全吻合 ,这个构造带被解释为一条沿Mozambique洋东缘的巨大的向东俯冲的安第斯型俯冲 岩浆岛弧带。据此我们推测在Rodinia古大陆中 ,华南地块位于印度板块东北缘 ,其南东则可能与澳大利亚相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扬子地块西缘 Rodinia古陆 变质-岩浆杂岩 印度板块
下载PDF
北京西山官地杂岩的形成时代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颜丹平 周美夫 +4 位作者 宋鸿林 刘敦一 王彦斌 汪昌亮 董铁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2-337,共6页
出露于北京西山房山岩体南北两侧的官地杂岩,主要由正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组成,局部具混合岩化特征。对官地杂岩的形成时代及出露原因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官地杂岩形成时代为太古宙,出露于中生代早期的区域伸展体制下,另一... 出露于北京西山房山岩体南北两侧的官地杂岩,主要由正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组成,局部具混合岩化特征。对官地杂岩的形成时代及出露原因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官地杂岩形成时代为太古宙,出露于中生代早期的区域伸展体制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官地杂岩是中新元古界或古生界泥质变质岩,在房山岩体侵位过程中发生接触变质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官地杂岩是一套正片麻岩,其中的锆石核部为岩浆成因,而外部普遍发育较窄的浅色边。SHRIMP II锆石铀铅年龄测定获得锆石的一致曲线与不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值为(2 521 ±20) Ma,代表了新太古代的岩浆结晶年龄,从而证明官地杂岩原岩形成于新太古代。构造分析表明,官地杂岩与上覆中元古代蓟县系至早古生代地层间为剥离断层接触关系,并为房山岩体侵位和改造,证明是一个形成于房山岩体侵位前的变质核杂岩构造。但房山岩体的侵位并未对锆石的岩浆年龄和变质年龄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地杂岩 SHRIMP Ⅱ锆石 U-PB年龄 新太古代 房山变质核杂岩
下载PDF
龙门山后山震旦系--古生界变形变质作用:松潘-甘孜造山带中生代伸展垮塌下的中地壳韧性流壳层 被引量:15
17
作者 颜丹平 刘鹤 +4 位作者 魏国庆 周美夫 董铁柱 张维宸 金哲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6-198,共13页
中生代早期造山作用使松潘-甘孜地区地壳厚度加厚到约50-60km,因而随即经历了大规模区域性地壳伸展和减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伸展和减薄事件的形成和发育机制还缺少深入了解。通过对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腹陆地区,特别是其中发育的变... 中生代早期造山作用使松潘-甘孜地区地壳厚度加厚到约50-60km,因而随即经历了大规模区域性地壳伸展和减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伸展和减薄事件的形成和发育机制还缺少深入了解。通过对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腹陆地区,特别是其中发育的变质核杂岩及伸展变质穹隆体的详细构造解析,发现震旦系——古生界中普遍发育各种形式的顺层韧性流变构造,如韧性剪切带、透入性顺层面理及矿物拉伸线理、糜棱岩化及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并在龙门山北、中和南段造成大规模和不同程度的地层构造缺失或减薄;韧性流变构造流变方向在龙门山北段指向南或SSE,中、南段则指向SE;对志留系茂县群变质作用温压条件进行估算,其温度变化范围为265-405℃,压力变化范围为0.31-0.48GPa,代表了中地壳韧性流壳层(middle crustal ductile channel flow)的形成条件;前人用^19Ar/^40Ar和SHRIMP锆石U-Pb等方法对这一套区域动力变质岩石变质年龄的时代限定为190-150Ma,与中生代早期造山后板内伸展减薄事件相匹配。因此表明造山作用加厚地壳在中地壳层次以大规模韧性流变变形和变质作用对地壳厚度进行了调整,相对于上地壳层次变形和变质作用而言,中地壳韧性流壳层是松潘一甘孜造山带伸展和减薄的主要原因。在区域上如果消除新生代松潘-甘孜高原加厚和相对上扬子地块逆时针旋转的影响,中生代韧性流壳层流变方向总体为sSE或向南,因此代表南秦岭造山作用后的板内演化阶段,并且是造成松潘-甘孜造山带伸展垮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松潘-甘孜造山带 中地壳韧性流壳层 伸展构造 板内变形
下载PDF
南秦岭山柞旬-安康地区的两次逆冲推覆和Ⅱ型造山带基本特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志华 朱志军 +5 位作者 王北颖 周美夫 赵太平 苏生瑞 张虹波 赵晓宁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4,共14页
界于东经 10 8°30′~ 110°,商丹带 -勉略带 (或大巴山带 )之间的山柞旬 -安康构造带是在古生代 -三叠纪南北向裂陷 -裂谷板内海相沉积盆地基础之上转化形成的 型造山带 ,它与东、西两侧的武当 -商南带、佛坪 -汉南带的组成... 界于东经 10 8°30′~ 110°,商丹带 -勉略带 (或大巴山带 )之间的山柞旬 -安康构造带是在古生代 -三叠纪南北向裂陷 -裂谷板内海相沉积盆地基础之上转化形成的 型造山带 ,它与东、西两侧的武当 -商南带、佛坪 -汉南带的组成、结构均不相同。南秦岭的山柞旬 -安康带开始从南向北以及后来再自北向南的两次逆冲推覆所形成的构造格局 ,与目前都认为该区是从北向南指向四川盆地的滑脱—逆冲式的薄皮构造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笔者还简要讨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柞旬—安康带 结构 两次推覆 Ⅱ型造山带 南秦岭
下载PDF
西昆仑阿卡孜达坂绿片岩:受大陆地壳混染的板内玄武岩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超 孙敏 +2 位作者 杨经绥 周辉 周美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形成于震旦-早寒武纪的西昆仑阿卡孜达坂变质火山岩是一套绿片岩相的中基性岩石,其构造性质对于西昆仑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制约意义。这些变质火山岩具低到中的SiO2(42.3%-64.7%),MgO(2.69%-7.54%),宽的TiO2(0.94%-3.05%)和Fe2O3T(... 形成于震旦-早寒武纪的西昆仑阿卡孜达坂变质火山岩是一套绿片岩相的中基性岩石,其构造性质对于西昆仑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制约意义。这些变质火山岩具低到中的SiO2(42.3%-64.7%),MgO(2.69%-7.54%),宽的TiO2(0.94%-3.05%)和Fe2O3T(7.64%-18.47%)含量,显示出玄武质或安山质的母岩特征。这些岩石富含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稀土(∑REE=-407μg/g),并具有相对高的Ti/Y(183-673),Th/Yb(0.5-3.9)以及较低的Hf/Ta(1.6-8.6)比值。它们相对富集轻稀土(La/Yb=5.4-20),除了两个具有Nb正异常的样品外多数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负Nb异常(Nb/Nb*=-0.2)并呈现介于板内和消减带有关岩浆之间的过渡特征。这些变质火山岩所具有的消减带特征排除了其来自大洋中脊,洋岛,板内海山和大洋台地玄武岩的可能性,而岩石所具有的板内特征以及两个具Nb正异常的样品表明这些变质火山岩并非形成于破坏性的板块边缘环境(如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它们相对高的Gd/Yb比值(1.4-2.9)明显不同于典型的岛弧拉斑玄武岩,同时其较高的Zr/Y(3.1-12),Ta/Yb(0.27-0.73)和较低的Zr/Nb(多数小于12)显示出强烈的大陆板内特征。这些特征表明阿卡孜达坂变质火山岩的原岩是受陆壳物质混染的板内玄武岩,很可能形成于一个陆内裂谷环境。阿卡孜达坂变质火山岩与东昆仑和北祁连所发育的同时代的板内火山岩一起,可能反映了塔里木克拉通从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事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对震旦纪至早古生代期间的西昆仑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塔里木 冈瓦纳 绿片岩 海山 大陆裂谷 地壳混染
下载PDF
藏南罗布莎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中的铂族元素和贱金属合金 被引量:11
20
作者 白文吉 Paul T.Robinson +5 位作者 方青松 杨经绥 颜秉刚 张仲明 胡旭峰 周美夫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5-396,共12页
铂族元素和贱金属合金矿物选自西藏南部罗布莎蛇绿岩的豆荚状铬铁矿石中 ,包括Os Ir、Os Ir Ru、Pt Fe、Ir Ni Fe、Fe Ni Cr和Fe Co ,它们都具有成分上的广阔变动。此外还见到少量的金刚石、石墨、SiC和未定名的Cr C、Fe Si等合金 ;自... 铂族元素和贱金属合金矿物选自西藏南部罗布莎蛇绿岩的豆荚状铬铁矿石中 ,包括Os Ir、Os Ir Ru、Pt Fe、Ir Ni Fe、Fe Ni Cr和Fe Co ,它们都具有成分上的广阔变动。此外还见到少量的金刚石、石墨、SiC和未定名的Cr C、Fe Si等合金 ;自然Fe、Ni、Cr、Cu和Si。这些合金和自然元素矿物是选自于铬铁矿的人工重砂样品中 ,但是有些矿物呈包裹体或呈连晶与铬尖晶石共生。它们大多为半自形和它形的颗粒状矿物 ,偶有完好晶体保存 ,矿物粒径 0 .0 5~ 0 .5mm。有些矿物颗粒呈浑圆形 ,认为是液态乳滴。富Ru的铂族元素合金 ,Fe Ni、Fe Co合金 ,以及自然铁和自然镍 ,可以被解释成由铂族硫化物蚀变物。但是Pt Fe、Os Ir、Ir Ni Fe、FeSi合金、自然Si、FeO(方铁矿 )等 ,认为是来自地幔的外来 (捕虏 )晶体 ,是被地幔柱搬运到浅部的 ,最后被铬铁矿浆捕获并成为其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元素 贱金属合金 蛇绿岩 铬铁矿石 西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