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施手法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育柱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32-33,共2页
目的比较2%利多卡因表面黏膜麻醉与常规眼部注射麻醉施白内障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结果216例白内障,93%患者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结论2%利多卡因表面黏膜麻醉下施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简便、... 目的比较2%利多卡因表面黏膜麻醉与常规眼部注射麻醉施白内障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结果216例白内障,93%患者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结论2%利多卡因表面黏膜麻醉下施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简便、安全、痛苦小、麻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利多卡因 表面麻醉 白内障
下载PDF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荆国利 景善雨 周育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74-75,80,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6例树枝状角膜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0.15%更昔洛韦凝胶和0.10%阿昔洛韦滴眼液,每日5次,观察治疗后3 d、7 d、10 d、14 d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使用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6例树枝状角膜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0.15%更昔洛韦凝胶和0.10%阿昔洛韦滴眼液,每日5次,观察治疗后3 d、7 d、10 d、14 d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各项症状和体征计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样本t检验,P<0.05)。结论: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安全有效,可以较早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 治疗
下载PDF
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
作者 周育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5期92-92,共1页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对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6例(397眼)PDR患者行PRP术,3个月后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复查眼底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出血、眼底出血等情况,随访观察6个月~6年,记录视力及眼底情况。结...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对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6例(397眼)PDR患者行PRP术,3个月后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复查眼底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出血、眼底出血等情况,随访观察6个月~6年,记录视力及眼底情况。结果:195眼(49.1%)视力提高≥2行,125眼(31.4%)视力无变化,77眼(19.5%)视力下降,356眼(89.7%)新生血管消退。结论:PRP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是治疗PDR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 新生血管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5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周育柱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手术效果。方法翼状胬肉切除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45例(48眼),随访6个月~2年。结果随访2眼复发(4.1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手术效果。方法翼状胬肉切除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45例(48眼),随访6个月~2年。结果随访2眼复发(4.1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功能,是治疗翼状胬肉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下载PDF
应用眼底断层扫描仪对不同屈光状态视盘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侯瑞昌 武亚东 +2 位作者 吴化宇 景善雨 周育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515,共1页
关键词 眼底断层扫描仪 屈光状态 视盘参数 视杯面积
下载PDF
扶贫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育柱 秦龙水 +1 位作者 周琨 吴震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7期87-87,共1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实施白内障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32例(346眼)中85眼1个月后低视力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眼科检查、总结原因.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346眼中矫正... 目的 探讨白内障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实施白内障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32例(346眼)中85眼1个月后低视力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眼科检查、总结原因.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346眼中矫正视力<0.3者85眼(24%),其中眼底病占80眼(94.1%),手术并发症2眼(2.4%).结论 白内障复明手术后低视力主要取决于视网膜、视神经功能,早期及时的检查治疗,术前详细检查十分重要,对存在眼底病变的患者进行复明手术仍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低视力
原文传递
白内障摘出术后无张力瞳孔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育柱 吴化宇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无张力瞳孔的发病原因。方法统计1278例(1389眼)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4眼发生无张力瞳孔,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278例(1389眼)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无张力瞳孔4例(占0.28... 目的探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无张力瞳孔的发病原因。方法统计1278例(1389眼)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4眼发生无张力瞳孔,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278例(1389眼)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无张力瞳孔4例(占0.28%),其中超声乳化421例(462眼)发生1眼(占0.24%),手法小切口857例(927眼)发生3眼(占0.32%)。结论无张力瞳孔发生与术中眼内损伤、眼内注射药物、人工晶状体毒性及患者全身疾病有关,以预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无张力瞳孔
原文传递
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式探讨
8
作者 周育柱 李涛 周琨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8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瞳孔后粘连、不能散大的手术对策。方法38例(45眼)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合并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或膜闭的患者术中分离虹膜粘连,切除瞳孔区机化膜,白内障晶状体摘除,植入人工晶状... 目的探讨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瞳孔后粘连、不能散大的手术对策。方法38例(45眼)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合并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或膜闭的患者术中分离虹膜粘连,切除瞳孔区机化膜,白内障晶状体摘除,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3者29眼(64.5%),0.1~0.3者15眼(33.3%),〈0.1者1眼(2.2%)。结论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葡萄膜炎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焦作地区盲和白内障调查与术后状况的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荆国利 李维义 +3 位作者 张日新 周育柱 景善雨 吴震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调查焦作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自内障、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情况。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对焦作地区50岁以上居民14568人,进行视力和眼科检查;明确盲和低视力的患病情况,并... 目的调查焦作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自内障、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情况。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对焦作地区50岁以上居民14568人,进行视力和眼科检查;明确盲和低视力的患病情况,并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进行视功能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5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23.45%,居第1位。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上升。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81%,女性为32.28%,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1)。眼底病在低视力及盲者中居第2位。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平均得分为83.78±20.37。手术后生存质量平均得分为88.63±17.97,各视力等级组得分情况和视功能结果相似。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内障在焦作地区仍是一个应当引起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以白内障手术为主的防盲工作已初见成效,建议加大对年龄相关性眼病、眼底病及青光眼等致盲和低视力眼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流行病学 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