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TiO_2的表面改性及MF/纳米TiO_2复合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腊 于志明 张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2,共3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纳米TiO2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混合,制备MF/纳米TiO2复合树脂。红外分析表明偶联剂成功接枝于纳米TiO2表面;热失重分析得出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改性剂的添加量2%,改性温度70℃,改...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纳米TiO2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混合,制备MF/纳米TiO2复合树脂。红外分析表明偶联剂成功接枝于纳米TiO2表面;热失重分析得出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改性剂的添加量2%,改性温度70℃,改性时间120min;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纳米TiO2的表面改性提高了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研究TiO2添加量对MF/纳米TiO2复合树脂的粘度、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和抗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添加对树脂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影响很小,但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粘度和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表面改性 三聚氰胺甲醛 复合树脂 抗菌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128例分析 被引量:51
2
作者 吉颖莉 乔艳妮 +1 位作者 田玉玉 周腊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对患者身体创伤较小,利于患者恢复,这种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TG TC LDL-C LDL-C/HDL-C的特征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梁琴 周腊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707-1711,共5页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孕妇TG、TC、LDL-C、LDL-C/HDL-C的特征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取98例子痫前期孕妇,另以医院同期收治的健康妊娠女性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孕妇TG、TC、LDL-C、LDL-C/HDL-C的特征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取98例子痫前期孕妇,另以医院同期收治的健康妊娠女性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血脂比值TC/HDL-C、TG/HDL-C、LDL-C/HDL-C并进行比较。观察PE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不良妊娠结局孕妇与无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的TC、TG、LDL-C、HDL-C、TC/HDL-C、TG/HDL-C、LDL-C/HDL-C,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血清TC、LDL-C与HDL-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6.556,P<0.05)。PE组TC/HDL-C、TG/HDL-C、LDL-C/H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723,7.996,5.445,P<0.05)。98例PE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24.48%(24/98)。不良妊娠结局孕妇与无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的TC、LDL-C、HDL-C水平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HDL-C、TG/HDL-C、LDL-C/HDL-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HDL-C、TG/HDLC、LDL-C/HDL-C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E孕妇的TG、TC/HDL-C、TG/HDLC、L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TC/HDL-C、TG/HDL-C、LDL-C/HDL-C为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脂水平 血脂比值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围术期补钙联合地塞米松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大出血中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吉颖莉 乔艳妮 +1 位作者 田玉玉 周腊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探讨术中补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剖宫产宫围术期缩乏力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围术期宫缩乏力产后大出血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 目的探讨探讨术中补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剖宫产宫围术期缩乏力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围术期宫缩乏力产后大出血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静脉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推注,5min内给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给药时间超过10min,比较两组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统计两组干预后2h、24h出血情况及不同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最后统计两组女性性生活质量标准指标量表得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凝血功能中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2h及24h出血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1min及5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年时随访发现,观察组干预后FSFI评分各指标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剖宫产术中补钙联合地塞米松,能显著减少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并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患者术后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 剖宫产 宫缩乏力 大出血
下载PDF
达肝素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腊 梁琴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798-1802,共5页
目的探讨达肝素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泵入注射用阿替普酶,20 mg... 目的探讨达肝素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泵入注射用阿替普酶,2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14~20 mL/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达肝素钠注射液,每次200U/kg,1次/d。两组均治疗6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症状、炎性因子和细胞黏附因子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CP)、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周径和色素沉着评分及溃疡面积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肝素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血液粘稠度,下调机体炎症反应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肝素钠注射液 注射用阿替普酶 下肢深静脉血栓 红细胞聚集指数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的应用效果及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腊 梁琴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7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的应用效果及干预对策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我院的孕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电化学荧光法进行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的应用效果及干预对策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我院的孕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电化学荧光法进行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研究组孕妇根据基因检测情况给予补充叶酸800μg/日,对照组孕妇常规补充叶酸400μg/日,比较干预前后红细胞叶酸浓度;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到治疗浓度时间;孕妇生产后,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产儿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叶酸代谢酶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叶酸前后CC型、CT型TT型试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叶酸后研究组达到治疗浓度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达到治疗浓度的时间(P<0.05);补充叶酸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缺陷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妇叶酸代谢酶蛋白编码基因型分布有差异,杂合子CT型最多,纯合子CC和TT型较少;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叶酸浓度有密切关系,对于育龄期女性补充叶酸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怀孕期间合理补充叶酸能有效降低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代谢酶 基因多态性 新生儿出生缺陷 干预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