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后期状元释褐职任考
1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58,85,共7页
金后期状元释褐,其执事基本是应奉翰林文字,只有少数因情况特殊而例外;其官资,大定十四年前授正七品上的承德郎,十四年后降两级为从七品上的承务郎,明昌间辞赋状元又升1级为正七品下的承直郎,而经义状元则降1级为从七品下的儒林郎。金... 金后期状元释褐,其执事基本是应奉翰林文字,只有少数因情况特殊而例外;其官资,大定十四年前授正七品上的承德郎,十四年后降两级为从七品上的承务郎,明昌间辞赋状元又升1级为正七品下的承直郎,而经义状元则降1级为从七品下的儒林郎。金后期状元最低的初始官资都高于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后期 状元释褐 应奉翰林文字
下载PDF
金代状元张继祖、程嘉善夺魁年份考辩
2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8-62,88,共6页
一向被称为“金代某科状元”的张继祖可初步确定为天德四年(1152)状元;贞祐三年(1215)辞赋状元是程嘉善,而不是李献能,李献能殿试名次并不突出,很多著述都张冠李戴了。
关键词 张继祖 天德四年 状元 程嘉善 贞祐三年 辞赋状元
下载PDF
清代状元李振钧生平家世等考补
3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李振钧出身于科第连绵、父兄显宦的太湖李家。乾隆五十九年(1794)生,道光十九年(1839)卒。道光八年(1828)中举,次年殿试夺魁,授职翰林修撰。早年随父宦游十数省,对国运的颓败、官场的腐朽与民生之疾苦体会深切,不愿像父兄那样走仕途经... 李振钧出身于科第连绵、父兄显宦的太湖李家。乾隆五十九年(1794)生,道光十九年(1839)卒。道光八年(1828)中举,次年殿试夺魁,授职翰林修撰。早年随父宦游十数省,对国运的颓败、官场的腐朽与民生之疾苦体会深切,不愿像父兄那样走仕途经济之路。入职后,跟当时的主流意识格格不入,是个叛逆者。他重情,始终摆脱不了亡妻之痛。官场的打压排斥与内心的苦痛,使他抑郁、悲愤,乃至英年早逝。尽管如此,他在诗、书、联诸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为后世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振钧 家世 生卒年 仕历 个性 成就
下载PDF
从淡薄的斯文气息看《水浒》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腊生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宋、明文武科举均盛,《水浒》中却少见科举文化的渗透,数百人物中只有6人跟科举相关;《三国演义》每写人物的拜师求学,赞颂文士的出众文才、非凡见解,《水浒》则很少有斯文气息。鉴此,文章认为《水浒》的最早定稿蓝本当出于科举衰落、... 宋、明文武科举均盛,《水浒》中却少见科举文化的渗透,数百人物中只有6人跟科举相关;《三国演义》每写人物的拜师求学,赞颂文士的出众文才、非凡见解,《水浒》则很少有斯文气息。鉴此,文章认为《水浒》的最早定稿蓝本当出于科举衰落、斯文扫地的元代,且出自不甚精通文史,未曾进过科场的下层人士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 科举意识 斯文气息 淡薄 最早定稿蓝本 元代
下载PDF
再谈历代状元知多少 被引量:7
5
作者 周腊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59-64,共6页
本文对发表于2001年的《历代状元知多少》一文所提供的历代状元统计数进行了补充修正,历代应有状元总数原为886人,现为914人;历代可考知姓名的状元原为674人,现为682人;多少知道一点生平事迹的原为507人,现为531人。
关键词 历代 状元 状元数
下载PDF
中国上古神话审美意识的三个特点 被引量:4
6
作者 周腊生 《江汉论坛》 1986年第5期47-51,共5页
尽管中国上古神话"仅存零星"(鲁迅语),它仍然可以看作我国先民文化的包罗万象的总系统,是反映特定时代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总和,可以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分系统(或子系统).就体现先民审美意识这一子系统而言,窃以... 尽管中国上古神话"仅存零星"(鲁迅语),它仍然可以看作我国先民文化的包罗万象的总系统,是反映特定时代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总和,可以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分系统(或子系统).就体现先民审美意识这一子系统而言,窃以为其总的特点是:极为朦胧、原始,且发展缓慢.这又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上古神话 发展缓慢 特定时代 社会意识 时空观念 鲁迅 山海经 崇高感 爱情
下载PDF
“陵川七状元”考证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腊生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对于"陵川七状元"的说法,通过引用大量史料进行考证辨析,笔者认为武明甫、武天佑、赵安时、赵安荣有可能确实是状元;而李俊民是经义第一,武天和也有可能只是经义第一,但当时政府已明确规定经义第一不能算状元了,民间不了解这... 对于"陵川七状元"的说法,通过引用大量史料进行考证辨析,笔者认为武明甫、武天佑、赵安时、赵安荣有可能确实是状元;而李俊民是经义第一,武天和也有可能只是经义第一,但当时政府已明确规定经义第一不能算状元了,民间不了解这种政策变化,仍误称他们为状元;至于说宋代的崔有孚是状元则无法找到史实依据,也许他只是在地方选拔试中考过第一,被民间误称或戏称为"状元",后来就以讹传讹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川 七状元 考证
下载PDF
宋初状元初始职任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周腊生 《莆田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2-38,共7页
宋代太祖朝目前所知的8位状元大部分开始只授将仕郎,试校书郎,到州府任防御、团练、军事推官、军事判官等,只是"初等职官",乃至"令录""簿尉",他们必须历练6年,经过两次升迁才能授宣德郎,试大理评事兼监... 宋代太祖朝目前所知的8位状元大部分开始只授将仕郎,试校书郎,到州府任防御、团练、军事推官、军事判官等,只是"初等职官",乃至"令录""簿尉",他们必须历练6年,经过两次升迁才能授宣德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太宗朝的8位状元大部分起步都授以将作监丞或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宋初经过太祖朝十几年的短暂过度之后,状元的初始职任自太宗朝始迅速上了一个台阶:由不被重视的初等职官乃至簿尉一跃而成级别不高而地方官不敢怠慢的朝廷特使。状元与帝王之间的距离大为拉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状元 职官 科举
下载PDF
北宋后期状元释褐职任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5-69,共5页
沿袭仁宗朝后期的格局,英、神、哲3朝大部分状元的释褐职任为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事,而谅闇期间的状元,依惯例以初等幕职官释褐。徽宗朝状元的释褐职任,其寄禄官在前3朝的基础上又降一格,但其执事官几乎全是秘书省校书郎、正字等京... 沿袭仁宗朝后期的格局,英、神、哲3朝大部分状元的释褐职任为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事,而谅闇期间的状元,依惯例以初等幕职官释褐。徽宗朝状元的释褐职任,其寄禄官在前3朝的基础上又降一格,但其执事官几乎全是秘书省校书郎、正字等京官,不再安排到州郡历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后期 状元 释褐职任 签判 校书郎
下载PDF
五代状元初始职任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腊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五代18位有资料可考的状元中,始任京职与幕职的人数大体为对半。释褐途径没有唐代那么复杂,只有守选和幕职两条路。所授职任较为单一,京职主要是校书郎,少数为正字、秘书郎。不像唐代那样还有大乐丞、拾遗,地方职除王府参佐、方镇幕僚之... 五代18位有资料可考的状元中,始任京职与幕职的人数大体为对半。释褐途径没有唐代那么复杂,只有守选和幕职两条路。所授职任较为单一,京职主要是校书郎,少数为正字、秘书郎。不像唐代那样还有大乐丞、拾遗,地方职除王府参佐、方镇幕僚之外,还有不少人被派往各地去当县尉。唐代状元一般都要数年守选,最长的达15年,而五代守选似乎成了象征性的,未见强调守选时间的记载,这种变化正是宋代改为直接授职的一种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状元 初始职任 京职 校书郎 幕僚 守选
下载PDF
南宋后期状元释褐职任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4-79,共6页
南宋后期状元释褐依然是遵循孝宗朝"惯例",清一色的初授承事郎、诸州军签判,龙飞榜释褐职任是否向上调整未见记载,谅阴榜依然是不下调的。在宋代范围内纵向比较,整个南宋状元的释褐职事官仅与太宗至仁宗前期的第四、第五名相同。
关键词 南宋后期 状元 释褐 承事郎 签判
下载PDF
南宋前期状元释褐职任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7-72,共6页
文中的南宋前期指高宗、孝宗两朝。这两朝状元释褐的惯例均为授职承事郎、诸州签判;谅闇榜状元的释褐职任都不再下调,依旧实行惯例;两朝皆有少数因某种特殊原因而仅将释褐职任中的寄禄官上调的情形,幅度都不大,其执事官则仍然是诸州签... 文中的南宋前期指高宗、孝宗两朝。这两朝状元释褐的惯例均为授职承事郎、诸州签判;谅闇榜状元的释褐职任都不再下调,依旧实行惯例;两朝皆有少数因某种特殊原因而仅将释褐职任中的寄禄官上调的情形,幅度都不大,其执事官则仍然是诸州签判。当然,两朝因时势不同,在状元释褐职任的处理上也有不甚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宗朝 孝宗朝 状元释褐职任 承事郎 诸州签判
下载PDF
初盛唐状元初始职任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文章简述了唐代的守选、释褐制度,对有案可稽的10位初盛唐状元的初始职任作了考证,认为初盛唐状元夺魁后初始职任并不像明、清状元那样统一与固定,而是比较随意;初盛唐政府对状元初始官阶的规定根本没有执行,有时还有较大的向上浮动,这... 文章简述了唐代的守选、释褐制度,对有案可稽的10位初盛唐状元的初始职任作了考证,认为初盛唐状元夺魁后初始职任并不像明、清状元那样统一与固定,而是比较随意;初盛唐政府对状元初始官阶的规定根本没有执行,有时还有较大的向上浮动,这种浮动带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盛唐 状元 初始职任 随意 上浮
下载PDF
晚唐状元驸马郑颢家世生平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腊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1-65,共5页
郑颢生于望族,其祖父官至宰相,在当时有较大影响。其父亲也是高官,但缺乏行政才能。郑颢生于817年,卒于860年,享年44岁,相关记载甚少。郑颢不愿意做驸马,对做媒的白敏中恨之入骨。做驸马那年,郑颢32岁,公主只有15岁,他可能是二婚。
关键词 郑颢 状元驸马 家世 生平 仕历
下载PDF
唐末兄弟状元崔谔、崔詹生平事迹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腊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8-20,共3页
唐末崔谔、崔詹是排行相邻的兄弟状元。崔詹夺魁后 ,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等职 ,兼赐银章、加金紫。崔詹办事敏速 ,出入慎秘 ,有长厚之誉。崔谔夺魁之后 ,刚入仕途即卒。
关键词 崔谔 崔詹 生平事迹 唐朝 状元
下载PDF
中唐状元初始职任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腊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6-73,共8页
简述了唐代的守选、释褐制度,对有案可稽的16位中唐状元的初始职任与官阶作了考证,认为中唐状元夺魁后初始职任并不像明、清状元那样统一与固定,而是比较随意;中唐政府对状元初始职任与官阶的规定实际上并没有执行,有时还有较大的向上浮... 简述了唐代的守选、释褐制度,对有案可稽的16位中唐状元的初始职任与官阶作了考证,认为中唐状元夺魁后初始职任并不像明、清状元那样统一与固定,而是比较随意;中唐政府对状元初始职任与官阶的规定实际上并没有执行,有时还有较大的向上浮动,这种浮动带随机性。初任京职、地方职与从幕的人数比为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状元 初始职任 官阶 随意 上浮 从幕
下载PDF
唐状元李亿娶鱼玄机为妾的时间职任考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腊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2-46,共5页
一些论者据《北梦琐言》和《唐才子传》等相关记载,说李亿刚刚考上状元就娶了十五六岁的鱼玄机为妾,当时他的职任为补阙云云是不妥的。唐代状元不能直接释褐,要守选3年,刚刚释褐也不可能得到补阙之职。如果说李亿是官至补阙时娶的鱼玄机... 一些论者据《北梦琐言》和《唐才子传》等相关记载,说李亿刚刚考上状元就娶了十五六岁的鱼玄机为妾,当时他的职任为补阙云云是不妥的。唐代状元不能直接释褐,要守选3年,刚刚释褐也不可能得到补阙之职。如果说李亿是官至补阙时娶的鱼玄机,那就是中状元若干年后的事。如此,他们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约在咸通六年或七年。鱼玄机归李、随李到刘潼幕中、"爱衰"、出家、笞杀绿翘,到最后被斩都是三到四年之内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亿 鱼玄机 职任 时间
下载PDF
各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历代状元遭际考索之二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腊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0-82,共3页
各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是很不相同的:状元宰相比例最高的是宋,最低的是唐;状元高官比例最高的是宋,最低的是五代;状元被淹没比例最高的是五代,最低的是清。综之,宋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
关键词 各代 状元宰相 状元高官 淹没 比例
下载PDF
宋真宗仁宗朝状元释褐职任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宋真宗、仁宗两朝共25位状元,绝大部分都是以将作监丞、诸州通判释褐。两朝都是只在一头一尾有所变动。真宗朝波动幅度较大,而仁宗朝只是微调。可以说,到了仁宗朝,状元以将作监丞、诸州通判释褐的做法已经被朝野认可,因而制度化了,只是... 宋真宗、仁宗两朝共25位状元,绝大部分都是以将作监丞、诸州通判释褐。两朝都是只在一头一尾有所变动。真宗朝波动幅度较大,而仁宗朝只是微调。可以说,到了仁宗朝,状元以将作监丞、诸州通判释褐的做法已经被朝野认可,因而制度化了,只是首科宋庠因"谅暗"有点微调,到了后期又有点调整。也可以理解为宋初以来,状元的初始职任迅速提升,直到以将作监丞、诸州通判释褐惯例化、制度化,然后又"盛极而衰",稍稍向下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宗朝 仁宗朝 状元 释褐职任
下载PDF
科举制早期称某人为“状元”只是民间行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腊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5-79,共5页
"状元"一词到晚唐才在笔记小说、诗歌等文艺性作品中出现,唐、五代,直至宋初的13科,政府从来都没有确认过一个状元,也不注重具体名次,只笼统称名次居前者为"甲科"、"高第"等,所以"状元"一词在... "状元"一词到晚唐才在笔记小说、诗歌等文艺性作品中出现,唐、五代,直至宋初的13科,政府从来都没有确认过一个状元,也不注重具体名次,只笼统称名次居前者为"甲科"、"高第"等,所以"状元"一词在唐、五代的史书、令中都不曾使用,墓志及韩愈、柳宗元、杜牧等著名文人作品中也不使用,科举制早期称某人为"状元"只是民间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早期 状元 民间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