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LIF术全球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李晓君 彭思云 +2 位作者 李春宜 周腾鹏 吴少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0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全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其研究方向及热点。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对2012-01-01至2022-12-31斜外侧椎间融合术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运用VOS viewer进行文献耦合、关键词共现等分析O... 目的:探讨全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其研究方向及热点。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对2012-01-01至2022-12-31斜外侧椎间融合术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运用VOS viewer进行文献耦合、关键词共现等分析OLIF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1)共纳入357篇文献,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全球年累计发文量呈指数式上涨阶段。(2)Kim.JS是最高产的著者,发表文献17篇,H指数26;《WORLD NEUROSURGERY》刊出相关文献64篇,在相关领域排第一;资助发文最多的基金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篇);韩国加图立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3)从全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可视化分析看,中、美、韩、日本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研究贡献最大。结论:OLIF仍然是脊柱融合研究的热点,后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目前研究聚焦点仍然在手术应用及其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浅谈PCE三联合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永超 周腾鹏 +6 位作者 杨志东 张顺聪 梁德 郭丹青 崔健超 李永贤 李大星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0期39-41,共3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骨科教学的需要,采取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带教经验,针对传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PBL、CBL、EBL三种教学模式,将"PCE三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临...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骨科教学的需要,采取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带教经验,针对传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PBL、CBL、EBL三种教学模式,将"PCE三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临床带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教学 PBL CBL EBL PCE三联合教学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凯 张顺聪 +4 位作者 周腾鹏 马延怀 梁德 吴雪琼 陈建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结果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脊柱结核感染组患者85例(病例组)和非脊柱结核疾病患者71例(对照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POT技术,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结果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脊柱结核感染组患者85例(病例组)和非脊柱结核疾病患者71例(对照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POT技术,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融合抗原CFP-10/ESAT-6作为刺激物进行检测,并详细记录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表现等信息,分析临床因素对ELISPOT结果的影响。结果ELISPOT诊断在病例组中的阳性率为83.5%,进一步分析得出: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中(年龄≥60岁)的阳性率为72.7%,而在年龄<60岁脊柱结核患者中的阳性率高达90.4%,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偏低(BMI≤16kg/m2)脊柱结核组斑点形成细胞(SFC)数目[(25.3±12.8)个]比BMI17~25kg/m2组[(45.2±36.7)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影像学上合并有椎旁脓肿的患者其SFC数目为(48.6±35.8)个,相比较单纯椎体破坏无合并椎旁脓肿者的(25.8±22.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的实验室辅助诊断中,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融合抗原CFP-10/ESAT-6作为刺激物的ELISPOT试验发挥着一定作用,其诊断结果可能受到年龄、BMI、椎旁脓肿等临床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椎体支架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1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腾鹏 张顺聪 +7 位作者 袁凯 罗培杰 马延怀 唐永超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郭惠智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1144-1146,共3页
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无论是采用内固定技术还是骨水泥成形术均存在较大难度,影响手术疗效。椎体支架成形技术(vertebral body stenting,VBS)相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能够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 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无论是采用内固定技术还是骨水泥成形术均存在较大难度,影响手术疗效。椎体支架成形技术(vertebral body stenting,VBS)相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能够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并在术后较大程度地减少高度丢失。我们收治了1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伴重度压缩患者,择期行VBS手术,术后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 1例
下载PDF
长、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并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罗培杰 袁凯 +7 位作者 李大星 张顺聪 郭惠智 唐永超 周腾鹏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2-347,共6页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钉道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其没有统一标准,其中固定节段的范围是临床争议的焦点之一。目的:建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长节段和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三...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钉道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其没有统一标准,其中固定节段的范围是临床争议的焦点之一。目的:建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长节段和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两组中相邻节段结构、骨折椎体及内固定装置等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选取1例排除明显退行性病变志愿者T9-L5节段进行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CT图像,导入工程软件,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模拟胸腰椎骨折、钉道强化长短节段固定模型,根据文献设置相关材料参数,对比分析两组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与结论:①椎骨所受应力主要集中在椎体的四周及附件的小关节面;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4个方向上,近端和远端相邻椎骨所受的最大应力,长节段均大于短节段;椎间盘的应力主要集中在外周的纤维环,在6个方向上,近端和远端相邻椎间盘所受的最大应力,短节段均大于长节段,但长节段相邻椎间盘受应力较大的区域大于短节段,因此长节段固定邻近节段发生退变的概率及相邻的椎体发生骨折的风险可能较高;②长节段组和短节段组骨折椎体均发生不同程度位移,左、右侧弯时发生位移最明显;在6个运动方向中,短节段组骨折椎体的位移和所受的最大应力均大于长节段组,因此长节段固定可较好地维持骨折椎的稳定性;③内固定装置所受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两端的螺钉及杆的局部,长节段组固定装置所受的最大应力均大于短节段组,但两端螺钉的主要应力区域则较短节段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长节段固定 短节段固定 骨水泥强化 钉道强化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体支架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马延怀 张顺聪 +8 位作者 袁凯 周腾鹏 罗培杰 莫国业 郭惠智 唐永超 郭丹青 温广伟 许岳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170-2176,共7页
背景: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的临床研究显示其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明显的优势。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 背景: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的临床研究显示其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明显的优势。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支架成形(vertebral body stenting system,VBS)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VBS组15例,PKP组25例,再根据术中透视手术节段是否呈后伸位,分为2亚组,VBS后伸位组7例,PKP后伸位组14例。结果与结论:①与PKP组相比,VBS组术中注入骨水泥量较多(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渗漏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术前相比,VBS组和PKP组的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在末次随访时进一步下降(P<0.05);③VBS组与PKP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VBS组与PKP组压缩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VBS手术后压缩Cobb角低于PKP组(P<0.05),VBS组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④在亚组比较中,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临床疗效(目测类比评分)及影像学评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及椎体压缩cobb角、局部Cobb角)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⑤结果表明,VBS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VBS在注入更多的骨水泥的同时,对局部后凸畸形能起到更好的纠正作用;通过术中体位的摆放,使手术节段处于后伸位,能减少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疗效观察 影像学评估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固定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彭建城 唐永超 +6 位作者 张顺聪 杨志东 周腾鹏 罗培杰 温广伟 许岳荣 马延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7-426,共10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与传统钛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采用颈前路减压Zero-P与传统钛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13例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与传统钛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采用颈前路减压Zero-P与传统钛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1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其中Zero-P组(A组)65例,传统钛板组(B组)48例,A组再分为单节段组(n=44)和双节段组(n=21),B组再分为单节段组(n=28)和双节段组(n=20),4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手术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4组的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e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并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评估术前、末次随访时的相邻椎体骨化情况,在颈椎MRI上应用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估术前、末次随访时的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单节段A组随访时间为18.0±7.9个月,单节段B组为15.8±8.8个月,双节段A组为14.8±6.4个月,双节段B组为15.8±8.2个月,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4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节段A、B组间比较JOA评分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同节段A、B组间比较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双节段B组末次随访时上、下相邻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术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3组末次随访时上、下相邻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双节段B组上、下相邻椎间隙高度显著低于双节段A组(P<0.05),单节段A、B组末次随访时上、下相邻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相邻椎体骨化发生率单节段B组(32.14%)与单节段A组(6.82%)比较、双节段B组(40%)与双节段A组(9.52%)比较更高(P<0.05)。根据Pfirrmann分级,双节段B组(30%)比双节段A组(4.76%)更容易发生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P<0.05),单节段A、B组末次随访时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中双节段(30%)比单节段(7.14%)更容易发生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P<0.05),A组中单、双节段末次随访时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均比A组高(P<0.05)。结论:颈前路单/双节段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使用Zero-P与传统钛板内固定融合相比,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Zero-P可减少术后相邻节段退变,且在双节段比较中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钛板 相邻节段退变
下载PDF
椎管减压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3
8
作者 温广伟 张顺聪 +3 位作者 周腾鹏 彭建城 许岳荣 罗培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5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联合皮质骨轨迹(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椎管减压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采用腿痛VAS评分及腰椎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40~325(213.5±72.5)m...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联合皮质骨轨迹(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椎管减压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采用腿痛VAS评分及腰椎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40~325(213.5±72.5)min,术中出血量50~400(162.5±101.1)ml,椎间隙髓核摘除量4~10(6.7±2.0)ml/椎。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31(20.93±5.48)个月。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后3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与术后3 d比较以及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植骨椎间隙不融合、邻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均骨性融合。结论椎管减压联合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轨迹 腰椎管狭窄症 内固定
下载PDF
两种全麻方法对口腔鳞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芳 李进杰 +3 位作者 龚平 周腾鹏 刘可斌 张铁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全麻方法对口腔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行择期手术的口腔鳞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DP组和S组(n=20),DP组以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为主实施麻醉;S组以七氟醚为主实施麻醉。两组其它麻醉用药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 目的:评价两种全麻方法对口腔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行择期手术的口腔鳞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DP组和S组(n=20),DP组以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为主实施麻醉;S组以七氟醚为主实施麻醉。两组其它麻醉用药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T0)、麻醉后3 h(T1)、术毕(T2)、术毕6 h(T3)、术毕24 h(T4)、术毕48 h(T5)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免疫细胞因子(sIL-2Rα、IL-2、IL-6、IL-10)水平。结果:两组各指标,在组内多个时间点上与T0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免疫球蛋白组间比较几乎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细胞因子在组间除T0时刻外,其余时间点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T4、T5时,sIL-2Rα和IL-6的浓度,S组高于DP组,IL-2的浓度S组低于D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浓度在T1~T4时,S组高于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全麻方法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麻醉对循环中IL-2、IL-6、IL-10及sIL-2Rα浓度的影响较七氟醚麻醉轻,可能更有利于维持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颊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君 彭思云 +2 位作者 李春宜 周腾鹏 吴少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275-2280,共6页
【目的】观察颊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LDH射频热凝术后残余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颊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连续治疗2周,... 【目的】观察颊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LDH射频热凝术后残余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颊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连续治疗2周,并于治疗结束1个月后门诊随访。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现在疼痛状况(PPI)及简明McGill(SF-MPQ)总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退出研究。最终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的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SF-MP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PRI、VAS、PP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R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2组患者的PRI、VAS、PP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RI、VAS、PP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2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后残余痛,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后 疼痛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对老龄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李永贤 张顺聪 +11 位作者 梁德 郭丹青 莫国业 李大星 郭惠智 杨志东 唐永超 袁凯 罗培杰 周腾鹏 马延怀 温广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74-3579,共6页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老龄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40、80、120mg/kg)淫羊藿苷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摘除卵巢,3个月后除正常组外,其...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老龄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40、80、120mg/kg)淫羊藿苷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摘除卵巢,3个月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股骨骨折模型。随后每日治疗组给予相应剂量的淫羊藿苷治疗12周。末次给药后测量血清中骨转化指标,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并对股骨进行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中Notch1、OPG、RANK和RANKL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组的骨小梁排列紧密,骨密度显著回升,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与抗酒石酸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骨钙素、雌二醇和骨形成蛋白-2含量明显提升(P<0.01)。另外,淫羊藿苷具有提高Notch1和OPG,抑制RANK和RANKL表达的作用。结论:淫羊藿苷对老龄大鼠骨质疏松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调节Notch1信号通路和OPG/RANK/RANKL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淫羊藿苷 补肾法 Notch1 OPG/RANK/RANKL系统
原文传递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监测脊柱结核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凯 张顺聪 +3 位作者 周腾鹏 马延怀 陈建庭 梁德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56-860,942,共6页
目的应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监测脊柱结核治疗效果(手术疗效和抗结核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脊柱结核感染患者42例,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应用T-SPOT.TB技术,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 目的应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监测脊柱结核治疗效果(手术疗效和抗结核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脊柱结核感染患者42例,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应用T-SPOT.TB技术,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融合抗原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作为刺激物进行检测,并详细记录患者基本资料信息,动态分析患者入院时、手术前1 d、手术后1 d和术后12个月的T-SPOT.TB结果。结果 4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T-SPOT.TB在脊柱结核入院时的诊断阳性率为83.3%(35/42),7例脊柱结核患者T-SPOT.TB结果呈假阴性改变。患者入院时、手术前1 d、手术后1 d及术后12个月ESAT-6对应的斑点形成细胞(SFC)数量分别为(34.1±20.8)、(33.8±20.9)、(31.2±18.7)、(17.9±13.8)个;CFP-10对应的SFC数目分别为(51.5±45.7)、(49.7±44.7)、(47.8±43.1)、(26.5±23.4)个。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术后12个月和入院时比较ESAT-6和CFP-10刺激形成的SFC数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1例(73.8%)患者ESAT-6对应的SFC数目下降,33例(78.6%)患者CFP-10对应的SFC数目下降。结论脊柱结核患者经过外科病灶清除术加上12个月抗结核治疗后,T-SPOT.TB定量结果(SFC数量)较术前明显下降,可为监测脊柱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OT.TB实验 脊柱结核 斑点形成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