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储量及其对未来多情景的响应
1
作者 唐志雄 宁荣荣 +5 位作者 王德 田信鹏 毕晓丽 周自翔 罗富彬 宁吉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80-3292,共13页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暖温带最年轻、保存最完整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区域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加剧使得地区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基于1991—2020年8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暖温带最年轻、保存最完整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区域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加剧使得地区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基于1991—2020年8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VEST)碳储量模块系统评估黄河三角洲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和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进一步耦合海水淹没模型和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软件(PLUS)预测生态保护、自然发展和经济发展三种情景下黄河三角洲2035和2050年土地利用/覆被和碳储量格局。结果表明:1991—2020年间,碳储量累计减少107.94万t,降幅为8.12%,自然湿地和非湿地碳储量分别减少386.66和18.56万t,人工湿地碳储量增加297.27万t。2035和2050年,黄河三角洲分别约有4.47%—11.58%和6.20%—17.42%的陆地会被海水淹没,导致未来黄河三角洲多情景模拟中碳储量均减少,到2035年生态保护、自然发展和经济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分别减少了42.38万t、76.68万t和119.50万t,到2050年三种情景碳储量分别减少了59.30万t、119.02万t和187.01万t,同时期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减少速率最小。黄河三角洲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高碳储量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保护,通过回填开采区等方式减少地面沉降速率,并在可能被淹没的区域建设沿海堤坝以预防海水淹没,从而减少黄河三角洲的碳储量损失。研究指出了海水淹没会导致巨大的碳储量损失,可为黄河三角洲未来提高固碳增汇作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海水淹没 土地利用/覆被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研究 被引量:79
2
作者 周自翔 李晶 任志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1-957,共7页
地形起伏度作为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小尺度人居环境自然评价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栅格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模... 地形起伏度作为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小尺度人居环境自然评价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栅格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模块中的邻域分析,提取了基于栅格尺度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并从比例结构、空间分布和高度特征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形起伏度以中低值为主,地形起伏度小于2.4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6.66%,其中平地比例占总体的32.4%;地形起伏度越高的地区,平地比例越低,反之亦然。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形起伏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最高值为宝鸡市太白县,最低值为关中平原;经度上的变化规律不是很明显,纬度上的地形起伏度无论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都是先下降后增高的。③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起伏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④地形起伏度对区域人口分布有较强的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近90%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5的地区,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的曲线拟合度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关中-天水经济区 地形起伏度 人口分布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评价 被引量:25
3
作者 周自翔 李晶 冯雪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07-2918,共12页
气体调节服务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对于人类社会和整个动物界以及全球气候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作用方程式,利用遥感估算模型,基于植被NPP(第一性生产力)物质量测算结果,测算关中-天水天... 气体调节服务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对于人类社会和整个动物界以及全球气候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作用方程式,利用遥感估算模型,基于植被NPP(第一性生产力)物质量测算结果,测算关中-天水天经济区绿色植物固碳释氧物质量,以此为基础,分别采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测算其价值量,探讨关天经济区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1998—2007年关天水经济区年固定CO2的价值量为226.35亿元/a。10a间2005年固定CO2的价值量最高,为301.73亿元/a,2002年最低,为159.06元/a。释放O2价值量取两种测评方法的平均值,年平均价值量为240.45亿元/a,比固定CO2的年均值多14.1亿元/a。2)从各土地利用类型来看,1998年和2007年平均固碳释氧价值排序为: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类型。耕地向林地、草地转变时,平均固碳释氧价值分别增加了1614.29、1960.67元.hm-.2a-1,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变时平均固碳释氧价值分别减少了1081.37、1706.60元.hm-.2a-1。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南部各县的单位面积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普遍高于北部各县,总体上分布沿南部向北部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土地生态系统 固碳释氧价值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强度相关性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自翔 任志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9-634,共6页
依托GIS软件作为技术平台,采用网格地图与数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呈高度正相关,说明土地利用强度是导致陕北黄土高原本区域土壤... 依托GIS软件作为技术平台,采用网格地图与数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呈高度正相关,说明土地利用强度是导致陕北黄土高原本区域土壤侵蚀的重要驱动力。回归分析发现,在自然因子综合作用下,土地利用强度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呈现不同状况,地势越平坦、气候越湿润的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越小,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强度 土壤侵蚀强度 秩相关分析 网格地图 陕北黄土高原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净第一性生产力影响测评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自翔 李晶 韩艳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8-1066,共9页
净第一性生产力是表现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土地利用变化深刻影响区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选取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尝试对30 m精度的1980-2011年4期9月份左右Landsat 7的遥感影像以及CASA模型来估算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净第一性... 净第一性生产力是表现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土地利用变化深刻影响区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选取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尝试对30 m精度的1980-2011年4期9月份左右Landsat 7的遥感影像以及CASA模型来估算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并用2011年遥感图像解译获得该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并且对关天经济区各县市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耕地、林地、居民建筑用地变化明显,南部秦岭山区多为林地与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高达625.37 g C·m-2·a-1,而关中平原与天水地区人口居住区与开垦区净第一性生产力明显下降,最低达47.78 g C·m-2·a-1,人为的开发与利用土地降低了区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所以,要继续施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控制城镇用地较大速度的扩增,以保持好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天经济区 土地利用变化 CASA 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及其经济价值估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自翔 李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3,共5页
运用生态经济测评方法对近9年来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产系统水土保持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计算,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产系统总蓄水价值为446 338.3万元;2001—2009年年均保持土壤50 779.09t,9年水土保持总量457 011.81t;表土保持总价值111.65万... 运用生态经济测评方法对近9年来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产系统水土保持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计算,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产系统总蓄水价值为446 338.3万元;2001—2009年年均保持土壤50 779.09t,9年水土保持总量457 011.81t;表土保持总价值111.65万元,土壤肥力保持总价值20万元,减轻泥沙淤积总价值23.17万元,水土保持总价值446 493.1万元.可知,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产系统在水土保持方面具有一定的生态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天经济区 种植业 水土保持功能 评估
下载PDF
区域粮食安全性分析与预测——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66
7
作者 李晶 任志远 周自翔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9-94,共6页
本文根据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理论,应用趋势预测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研究区域粮食安全状况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研究。论文主要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进行分析与实践论证。结果为,1999年关中地区粮食处于安全状态,对于... 本文根据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理论,应用趋势预测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研究区域粮食安全状况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研究。论文主要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进行分析与实践论证。结果为,1999年关中地区粮食处于安全状态,对于各个地区而言,西安和铜川的粮食状况不容乐观;而宝鸡、咸阳、渭南和杨陵区粮食状况相对安全。特别是杨陵区,在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的作用下,耕地生产力水平提高,因此粮食状况最安全。到2015年如果人均粮食消费以小康水平记,关中地区耕地承受压力明显增加,甚至超过了耕地压力安全警戒线。关中地区各地耕地压力指数都比1999年的要大,特别是西安和铜川。另外,在粮食增长的同时,需加大灌溉用水,机械、化肥等物质生产资料的投入,必将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从而影响社会经济;而且,大量的化肥使用威胁生态系统安全。为防止关中出现粮食及相关问题,应限制耕地流失,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民产粮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陕西省 安全性分析 1999年 回归分析方法 生态系统安全 农业科技投入 高效生态农业 预测分析 生产力水平 2015年 耕地面积 预测模型 安全状况 研究区域 安全状态 小康水平 承受压力 压力安全 压力指数 粮食增长
下载PDF
白鹿原人工果树林地土壤和农耕地土壤微形态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2 位作者 张旭 周自翔 查小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2-800,共9页
选择白鹿原人工果树林地土壤和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偏光显微镜和Qwin软件对土壤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和土壤粗颗粒的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但颗粒的形态和粒径有一定差别;林地土壤中主要... 选择白鹿原人工果树林地土壤和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偏光显微镜和Qwin软件对土壤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和土壤粗颗粒的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但颗粒的形态和粒径有一定差别;林地土壤中主要是孔道和填充孔隙,孔隙壁较光滑,剖面中微形态连续变化,而耕地土壤的孔隙形态复杂,孔隙壁相对较粗糙,从上向下微结构明显变化,其中20 cm和35 cm是两个重要转折点;大量隐晶方解石反映土壤环境频繁变化,大量针状方解石出现在犁底层中下部并指示一种短期稳定的土壤环境,大量细晶方解石反映长期稳定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做形态 耕作土壤 人工果林土壤 白鹿原
下载PDF
泾河下游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玉柱 黄春长 +5 位作者 庞奖励 查小春 周亚利 周自翔 王娟 顾洪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0-908,共9页
通过沿泾河河谷广泛的野外考察,在高陵县杨官寨段发现典型的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经过详细观测、系统采样和化学元素、粒度成分和磁化率等多指标测定,从剖面鉴别出两组古洪水滞流沉积层(SWD),分别记录了发生在4 200~4 000 a B.P.和3... 通过沿泾河河谷广泛的野外考察,在高陵县杨官寨段发现典型的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经过详细观测、系统采样和化学元素、粒度成分和磁化率等多指标测定,从剖面鉴别出两组古洪水滞流沉积层(SWD),分别记录了发生在4 200~4 000 a B.P.和3200~2800 a B.P.期间的特大洪水事件。该研究着重对古洪水滞流沉积层与黄土层和古土壤层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在风成沉积物中,Fe2O3、Al2O3、K2O、MgO等元素含量在古土壤层高于黄土层,而CaO和Na2O元素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表明风化成壤过程中,这些元素的迁移变化受到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成壤作用的影响。而Zr、Hf、Ti、Cr、Y、Th等微量元素含量与地壳平均丰度相当,且变化甚微。这是由于这些微量元素主要包含在粗颗粒和重矿物之中,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具有强抗风化性,很少受到风化成壤作用的影响。(2)单个古洪水滞流沉积层,是洪水悬移质泥沙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中沉积形成的,分选性很好,故其底部多粗颗粒和重矿物沉积,Zr、Hf、Ti、Cr、Y、Th等微量元素含量呈现突出的尖峰;自下向上随着颗粒逐渐变细,粘粒成分增加,Fe2O3、Al2O3、K2O、MgO等元素含量出现高峰。这两类元素由下向上的相互消长关系,与沙级颗粒含量和磁化率值变化规律对应,反映出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基本理化特性。这个研究成果对于完善古洪水沉积学和水文学的方法和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 古洪水 滞流沉积物 化学元素 全新世
下载PDF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人类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关中平原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晓华 任志远 周自翔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分析区域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影响。方法根据关中平原地区1986—2003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资料,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Mapgis6.6和Lotus1-2-3软件计算关中平原地区4地市景观偏离度、景... 目的分析区域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影响。方法根据关中平原地区1986—2003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资料,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Mapgis6.6和Lotus1-2-3软件计算关中平原地区4地市景观偏离度、景观多样性和森林景观分离度3个指标及其变化率,并对各地市景观格局指标变化率与各地市人口和城市化增长率做回归分析。结果1986—2003年关中平原地区景观偏离度、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呈增长趋势,森林景观分离度呈降低趋势;各地市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率与其人口和城市化增长率的相关系数R值均超过0.8。结论关中平原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速度之间有极明显的相关性,说明关中平原地区人类社会发展是景观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规范土地利用的方式与强度是优化景观格局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地区 景观偏离度 景观多样性 景观分离度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的陕西蝗虫地理分布及区划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义 周自翔 许升全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3-478,共6页
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陕西蝗虫物种地理分布及区划。以593个(0.2°×0.2°)经纬网 格单元统计蝗虫物种数,并采用多元分析的分层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陕南山地蝗虫物种丰富度 总体高于秦岭以北地区,... 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陕西蝗虫物种地理分布及区划。以593个(0.2°×0.2°)经纬网 格单元统计蝗虫物种数,并采用多元分析的分层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陕南山地蝗虫物种丰富度 总体高于秦岭以北地区,陕西最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蝗虫丰富度高于陕北黄土高原。当相关性系数为0.538时, 593个蝗虫地理分布单元聚类为9个单元组,该聚类结果与陕西自然环境区划基本相似,但秦岭山地被聚为两 类,即秦岭南坡与秦岭北坡;商南丘陵从秦岭山地分出;安康地区与巴山山地聚为一类;巴山与米仓山被聚为 并列的两组。该聚类结果表明陕西蝗虫的地理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分布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陕 西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类型,是形成蝗虫物种多样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蝗虫 GIS 聚类分析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尺度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志雄 周自翔 +1 位作者 白继洲 付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8-326,共9页
[目的]探究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尺度异质性,阐明权衡/协同关系在子流域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SWAT模型、CASA模型、InVEST模型等量化粮食供给、土壤保... [目的]探究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尺度异质性,阐明权衡/协同关系在子流域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SWAT模型、CASA模型、InVEST模型等量化粮食供给、土壤保持、产水、固碳、生境质量5种生态系统服务,并采用空间相关性统计方法从全流域和子流域两个尺度上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及两两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的尺度异质性研究。[结果](1)泾河流域粮食供给服务在流域东南部较强;土壤保持服务在流域北部、中部较弱,在西南部、东南部较强;产水服务在流域西部、南部以及东南部较强,在北部、东北部及东部地区较弱;固碳服务流域南部强于北部,东部强于西部;生境质量以中值区和高值区为主,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东南部及西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2)从全流域尺度来看,粮食产量和土壤保持、产水量、NPP和生境质量以权衡关系为主;土壤保持和产水量、NPP和生境质量以协同关系为主;产水量和NPP是协同关系为主,和生境质量是权衡关系为主;NPP和生境质量是以协同关系为主。(3)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在部分子流域发生改变,土地利用变化是其权衡/协同关系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结论]土地利用变化是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存在尺度差异性的主要性原因,未来应加强多尺度上的生态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SWAT模型 CASA模型 InVEST模型 泾河流域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中部泾河流域景观生态韧性动态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樊凯瑄 周自翔 +2 位作者 付媛 张顺伟 张小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9-1315,共17页
生态韧性是当前研究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之一,旨在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等环境挑战。流域作为生态发展的主要载体,提升其生态韧性对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景观生态韧性时空特征的角度,探讨... 生态韧性是当前研究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之一,旨在探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等环境挑战。流域作为生态发展的主要载体,提升其生态韧性对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景观生态韧性时空特征的角度,探讨黄土高原中部泾河流域生态韧性水平的变化机制,通过SWAT模型、CASA模型和InVEST模型评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并考虑景观格局特征,构建流域生态韧性评估模型,揭示泾河流域生态韧性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泾河流域各子流域生态韧性均持续上升。与2000年相比,2020年所有子流域都超过了低韧性等级,泾河流域44.55%的面积由低韧性等级转出,12.59%的面积转换成高韧性等级。生态韧性具有流通性,可以给其他区域带来有益效应。生态韧性提升是以六盘山和子午岭林区为生态韧性热点区域向整个流域辐射。生态韧性从流域南部到北部呈现扇形降低态势,从流域南部到东部和西部出现相似的“高→低→高”模式,流域生态韧性水平整体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流域南部虽然保持着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但因建筑用地扩张以及不合理的景观结构,呈低生态稳定性。由此可见,过去20年泾河流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有益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对流域生态韧性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韧性 生态系统服务 SWAT模型 CASA模型 InVEST模型 景观指数 退耕还林(草)工程 泾河流域
下载PDF
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强 李继凯 +2 位作者 杨祖培 杨高玕 周自翔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结合对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品牌意识
下载PDF
西安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自翔 袁梦雨 姚顽强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年第5期618-625,共8页
分析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以Landsat 8遥感图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西安市行政区划图和谷歌高分辨率图像为辅助数据,以ENVI 5.3和ArcGlS1 0.2软件为主要工具,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和NDVI阈值计算等先进的数据... 分析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以Landsat 8遥感图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西安市行政区划图和谷歌高分辨率图像为辅助数据,以ENVI 5.3和ArcGlS1 0.2软件为主要工具,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和NDVI阈值计算等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提取西安市城市绿地信息,并分析绿地景观格局指数,进而对城市绿地作出评价.分析表明:最大似然分类法能更容易、更精确地将西安市绿地提取出来,总体精度达到98.11%,Kappa系数为0.974 6,均高于NDVI阈值法.西安市主城区绿地质量较低,公共绿地很稀缺,绿地斑块分散且面积比较小,绿地破碎程度比较高,景观多样性不够丰富.就西安市各功能区来说,绿地的分维数基本一致,但在人工营造绿地景观时忽视了斑块间的链接和连通,使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在游憩区、文教区和工业区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表明其中的绿地景观类型较为丰富.建议西安市未来应积极规划、建设或改造城市绿地,增加较大的绿地斑块,而且绿地生态系统结构应尽可能的复杂,绿地的景观类型应增加,并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缩小各个城区间绿地覆盖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指数 Landsat8 西安市
下载PDF
复杂环境小管线FDTD正演模拟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荣明 滕坤阳 +3 位作者 周自翔 杜嵩 姚燕子 李少杰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9-535,共7页
为提高小管径管线(50~150 mm)在复杂地下环境中雷达图像回波剖面特征的解译精度和确定小管径管线的位置信息,利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不同环境下PVC管、铜芯通信电缆、金属钢管这3种常见小管线,根据正演结果分析雷达回波响应特征。模... 为提高小管径管线(50~150 mm)在复杂地下环境中雷达图像回波剖面特征的解译精度和确定小管径管线的位置信息,利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不同环境下PVC管、铜芯通信电缆、金属钢管这3种常见小管线,根据正演结果分析雷达回波响应特征。模拟结果显示:500 MHz天线中心频率下埋深1.4 m小管线的水平分辨率为41 cm,具有良好的信噪比,垂直分辨率为6.1 cm,受层状介质反射回波干扰,难以区分;不同的管线材质及承载物质,其雷达回波图像特征不同,承载物质对PVC管成像特征影响大,但对金属管线无影响;大管径管线和地下干扰体叠加形成的虚假回波,影响到周围的小管线判别;凹形层状介质形成了不规则反射面,在回波图像中产生了2个交叉抛物线异常回波特征标识,并且伴有杂乱多次波出现,干扰其上方管线回波成像。模拟结果有助于实际小管线探测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正演数值模拟 雷达图像特征 GprMax3.0软件 小管线探测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的伪卫星定位精度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荣明 栗智 +2 位作者 周自翔 李鹏飞 李岩 《测绘标准化》 2019年第4期5-8,共4页
伪卫星定位多应用于室内、地下、高楼密集区等受限空间,以辅助或替代GPS定位功能。利用Kalman滤波模型抑制测量噪声,可以提高伪卫星定位的精度。通过仿真试验分别模拟频差、钟差以及接收机真实运动轨迹,研究Kalman滤波对其误差修正和定... 伪卫星定位多应用于室内、地下、高楼密集区等受限空间,以辅助或替代GPS定位功能。利用Kalman滤波模型抑制测量噪声,可以提高伪卫星定位的精度。通过仿真试验分别模拟频差、钟差以及接收机真实运动轨迹,研究Kalman滤波对其误差修正和定位精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滤波前,频差波动幅度在6.65×10^-7~6.85×10^-7 Hz之间,而经过Kalman滤波后的频差值集中稳定在6.738×10^-7 Hz,钟差值达到ns量级,滤波后的测量值整体相对定位精度提高40%以上,而整体标准差稳定在2 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卫星定位 KALMAN滤波 仿真模拟 MATLAB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地形特征与随机森林的侵蚀沟提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荣明 吴晓庆 +2 位作者 周自翔 李鹏飞 王舒 《测绘技术装备》 2019年第4期34-38,33,共6页
侵蚀沟的提取研究为沟壑地貌土壤侵蚀监测提供重要依据。基于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DOM和DEM计算出地形属性指标,进行不同侵蚀程度范围的多尺度分割,选择最优分割尺度参数并评定分割效果,根据影像数据特征的分类精度构建面向对象分类的... 侵蚀沟的提取研究为沟壑地貌土壤侵蚀监测提供重要依据。基于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DOM和DEM计算出地形属性指标,进行不同侵蚀程度范围的多尺度分割,选择最优分割尺度参数并评定分割效果,根据影像数据特征的分类精度构建面向对象分类的特征空间,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机器学习,建立相应的分类规则,对安塞区纸坊沟的侵蚀沟进行提取,实现有效分类。结果表明:在地形数据与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几何信息等影像数据结合的特征选择下,侵蚀沟提取效果最佳,最终整体精度达到92.81%,Kappa系数为0.85,分类用户精度最高达到90.01%。侵蚀沟的有效提取不仅掌握了安塞区纸坊沟的土壤侵蚀情况,对后续的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沟 地形特征 最优尺度分割 随机森林 规则分类
下载PDF
延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婷 周自翔 +1 位作者 朱青 白继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0,共8页
为了明确延河流域2003—2014年土壤保持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约束条件,基于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获取的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结合SWAT(Soil and Water Asse... 为了明确延河流域2003—2014年土壤保持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约束条件,基于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获取的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结合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模拟流域逐月土壤保持量,从时空变化的角度展开分析,并引入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及植被覆盖措施数据,以此揭示水土保持治理对流域土壤保持服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叠加分析揭示了地形因子对土壤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1)SWAT模型在进行径流、泥沙模拟时,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结果均达到模型要求。(2)2003—2014期间,延河流域年均土壤保持量为1002.02万t,以土壤低保持量为主。土壤保持量的时空动态特征表现为时间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影响,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影响,具体表现为下游最大,上游次之,中游最低。其中2003年和2014年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多年来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植被覆盖措施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3)土壤保持量受坡度、高程、坡向的影响规律明显,具体表现为:随坡度、高程的增大土壤保持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坡向而言,土壤保持量表现为半阳坡>阴坡>阳坡>半阴坡>平地。该研究可为延河流域水土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 SWAT模型 叠加分析 延河流域 高分辨率DEM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表达 被引量:53
20
作者 余玉洋 李晶 +2 位作者 周自翔 马新萍 张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465-5477,共13页
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具有明显的多维地带性结构和复杂的地貌特征,从大、中、小不同的空间尺度上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为区域间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性参考。从全域、综合分区、典型样区、样点间隔4个尺度分析... 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具有明显的多维地带性结构和复杂的地貌特征,从大、中、小不同的空间尺度上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为区域间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性参考。从全域、综合分区、典型样区、样点间隔4个尺度分析秦巴山区2005—2015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粮食生产、土壤保持、生境质量、水资源供给5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①从全域尺度:水资源供给分别与生境质量、土壤保持、NPP、粮食生产呈现协同关系;NPP分别与生境质量、土壤保持同呈现协同关系;生境质量与土壤保持是协同的关系;粮食生产分别与生境质量、土壤保持呈现权衡的关系。②从综合分区尺度:依据地貌和气候类型划分的综合分区,会出现特定的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异同,加上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机制不同,促使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综合分区的体现也有所差别。③典型样区尺度:山地的南北坡在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地貌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变。④样点间隔尺度:成对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与样点间隔尺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不同的间隔尺度权衡/协同关系的发展趋势存在差异性。该研究可以协助决策者在适当的空间尺度制定相应生态管理策略,促进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多维地带性 多尺度表达 权衡与协同 秦巴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