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氮适墒提高冬小麦旗叶光合潜力和籽粒产量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苏玫 张珂珂 +4 位作者 张嫚 李磊 张春丽 尹钧 贺德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7-1688,共12页
针对目前小麦高产栽培中大量投入氮肥引起的土壤板结、肥效降低等突出问题,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大田条件下设置自然降水(W1)、适墒(W2,70%±5%)、足墒(W3,80%±5%)3个水分处理和3个氮肥水平处理,即不施氮肥(N1)、减氮(N2... 针对目前小麦高产栽培中大量投入氮肥引起的土壤板结、肥效降低等突出问题,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大田条件下设置自然降水(W1)、适墒(W2,70%±5%)、足墒(W3,80%±5%)3个水分处理和3个氮肥水平处理,即不施氮肥(N1)、减氮(N2,195 kg hm^(–2))和高氮(N3,270 kg hm^(–2)),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对冬小麦旗叶功能期内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在W1和W2条件下,N2处理不同时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的光响应曲线逐渐上升的幅度均高于N1和N3处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光响应曲线下降的幅度也大于N1和N3处理;在W3条件下,N2、N3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相近。N2W2处理的旗叶光合参数在开花期最具优势,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3.20μmol CO_2 m^(–2) s^(–1),光饱和点达1507.4μmol m^(-2) s^(-1),分别比其他处理平均提高21.4%和9.5%,而光补偿点最低,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潜能。连续两年产量结果显示,N2W2处理穗粒数和千粒重在9个处理中最高,差异显著(P<0.01);籽粒产量在9500 kg hm^(–2)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比W2和W3条件下的其他处理平均提高18.8%。上述结果表明,在适墒条件下施氮量从270 kg hm^(–2)减少至195 kg hm^(–2),能充分发挥旗叶功能期的光合潜力,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氮适墒 小麦 旗叶 光响应曲线 产量
下载PDF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优势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周苏玫 马淑琴 +1 位作者 李文 张石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7-22,共6页
对2∶X型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生理效应和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间作后系统内的生态环境改善,玉米群体内的光照强度增大,光分布合理,风速增大,CO2含量增加;花生群体内光照强度减弱,CO2含量和风速略有增加。间作后后玉... 对2∶X型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生理效应和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间作后系统内的生态环境改善,玉米群体内的光照强度增大,光分布合理,风速增大,CO2含量增加;花生群体内光照强度减弱,CO2含量和风速略有增加。间作后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性能提高,农艺性状改善;而花生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随着花生行比的增加逐步得到改善。这种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迭加后的优势,以2∶6型和2∶8型表现较好。为发挥玉米的高产潜能,对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提出玉米花生间作以2∶6型为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间作 生态因子 生理特征 综合效益
下载PDF
起垄栽培对夏玉米生态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周苏玫 李潮海 +2 位作者 常思敏 连艳鲜 刘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研究了起垄栽培对夏玉米生态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壤垄作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耕层的土壤结构 ,提高了土壤温度 ,协调了土壤三相比 垄面 5 5cm以内土壤容重减少 1 2 5 % ,孔隙度增大 1 7 8% ,田间小气候改善 ,风速变大 ... 研究了起垄栽培对夏玉米生态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壤垄作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耕层的土壤结构 ,提高了土壤温度 ,协调了土壤三相比 垄面 5 5cm以内土壤容重减少 1 2 5 % ,孔隙度增大 1 7 8% ,田间小气候改善 ,风速变大 ,基部CO2 的含量升高了 6 6 % 促进了根系的发育 ,干物质积累增多 ,叶面积指数增大 ,后期表现出较好的保绿性 ,茎鞘和叶片干重提高 ,输出减少 ,子粒灌浆速率增大 ,千粒重增加 2 6 7g ,单株地上部总干重增加 32g 同时 ,植株倒伏率和空秆率明显减少 ,株高、穗位高降低 ,收获指数提高 ,穗部性状较好 ,产量比平作增产 1 1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垄栽培 夏玉米 生态环境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的资源特征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52
4
作者 周苏玫 李潮海 +1 位作者 刘奎 连东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5期3-4,共2页
关键词 河南 夏玉米 产量 资源特征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有机肥及锌硼钼微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5
作者 周苏玫 樊骅 +3 位作者 郭俊红 张炜 曹占洲 薛淑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5-338,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增施有机肥和锌硼钼微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微肥可以明显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性状.其中增施有机肥可使花生主茎增高1~1.5cm,叶面积增加1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增施有机肥和锌硼钼微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微肥可以明显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性状.其中增施有机肥可使花生主茎增高1~1.5cm,叶面积增加11.7%,根瘤数增加31.8%,提高产量13.95%,同时花生中可溶性糖的转化提高了8.7%,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3.6%和4.5%;增施钼肥,可使花生的根瘤数增加39.7%,提高固氮能力,花生中粗脂肪含量、蛋白质的含量增加;增施锌肥可增产4.9%,蛋白质含量提高11.3%;增施硼肥可促进开花结果,增产8.9%,可溶性糖转化率提高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有机肥 微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高产旱作玉米品种的光合性能及物质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苏玫 李潮海 +2 位作者 连艳鲜 刘奎 贾红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73,共6页
通过对 6个玉米品种在旱作条件下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高产旱作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 (LAI)大 ,衰退慢 ,成熟时LAI仍在 2 0以上。吐丝后光合势明显提高 ,较低产品种平均增加4 6 8%。总光合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8867 )。叶片... 通过对 6个玉米品种在旱作条件下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高产旱作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 (LAI)大 ,衰退慢 ,成熟时LAI仍在 2 0以上。吐丝后光合势明显提高 ,较低产品种平均增加4 6 8%。总光合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8867 )。叶片光合速率增强 ,干物质积累增多 ,向外转移减少。群体穗数与产量无明显相关 ,但单株穗粒数与群体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r =0 87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旱作 玉米品种 光合性能 物质生产力 玉米
下载PDF
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籽粒蛋白组分的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周苏玫 尹钧 +3 位作者 任江萍 张冉 李磊 郭红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1-826,共6页
利用反义trxs基因特异引物,对扬麦5号转反义trxs基因株系00TY5的T4和T5代进行了PCR分子鉴定,并对其纯合株系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巯基含量、α-淀粉酶活性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00TY5的T4和T5代PCR分子检测均呈阳性。与非转... 利用反义trxs基因特异引物,对扬麦5号转反义trxs基因株系00TY5的T4和T5代进行了PCR分子鉴定,并对其纯合株系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巯基含量、α-淀粉酶活性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00TY5的T4和T5代PCR分子检测均呈阳性。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在籽粒成熟和后熟过程中,籽粒清蛋白巯基含量在开花后30 d至成熟后5 d平均降低33.2%,球蛋白巯基含量在开花后20 d至成熟后5 d平均降低42.5%,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巯基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降低幅度较小;α-淀粉酶活性低,变异小,尤其在开花后35 d至成熟后10 d,平均比非转基因植株下降36.5%。各种蛋白质组分的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的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清蛋白巯基含量在成熟前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球蛋白巯基含量在成熟前10 d至成熟后10 d达显著水平(P<0.05);贮藏蛋白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性在各时段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反义TRXS基因 蛋白组分 巯基 Α-淀粉酶
下载PDF
Cu^(2+)对花生根土系统和地上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苏玫 郭俊红 +2 位作者 白雪峰 李智敏 闫旭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78,共3页
试验表明,花生根际土壤的酶、根系性状和地上部性状对土壤中Cu2+浓度的反应不同。外施不同浓度Cu2+均使根际土壤的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花生根系活力、根体积和根干重在适量铜浓度(<200mg/kg)下表现增加,超过200mg/kg后均下... 试验表明,花生根际土壤的酶、根系性状和地上部性状对土壤中Cu2+浓度的反应不同。外施不同浓度Cu2+均使根际土壤的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花生根系活力、根体积和根干重在适量铜浓度(<200mg/kg)下表现增加,超过200mg/kg后均下降;但根瘤数在Cu2+浓度为50mg/kg时最多。地上部性状和产量性状均在Cu2+浓度为100mg/kg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花生 根土系统 地上部份 生产性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土壤渍水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6
9
作者 周苏玫 王晨阳 +1 位作者 张重义 贺德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3-679,共7页
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渍水时间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小麦孕穗期以前 ,土壤渍水可刺激次生根的发生 ,使表层次生根数增多 ,根系中 N含量及分配比例、可溶性糖含量、 C/ N等经短期渍水上升 ,延长渍水时间... 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渍水时间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小麦孕穗期以前 ,土壤渍水可刺激次生根的发生 ,使表层次生根数增多 ,根系中 N含量及分配比例、可溶性糖含量、 C/ N等经短期渍水上升 ,延长渍水时间则又下降 ;孕穗期以后 ,土壤—经渍水即引起以上诸性状下降 ,且下降幅度随生育进程的推移而增大。小麦各生育时期 ,根系生物量、根系中 N积累量、P积累量、P含量及 P在根系中分配比例均随渍水时间延长而下降 ,尤其是在灌浆期 ,渍水 5 d,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均严重受抑 ,渍水 10 d,根系中 N、P积累量下降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渍水 冬小麦 根系生长 营养代谢 生育时期
下载PDF
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00TY5后代株系的抗穗发芽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苏玫 尹钧 +3 位作者 任江萍 李永春 李磊 张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0,共5页
为给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以扬麦5号为受体,对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00TY5的后代株系进行PCR分子检测,并对阳性株系进行了穗发芽和籽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PCR检测T4代14个转基因株系中阳性株系占78.5%,具有抗穗发芽特... 为给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以扬麦5号为受体,对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00TY5的后代株系进行PCR分子检测,并对阳性株系进行了穗发芽和籽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PCR检测T4代14个转基因株系中阳性株系占78.5%,具有抗穗发芽特性的株系占阳性株系的54.5%。这些抗性株系在成熟前5d至成熟后10d,各株系与扬麦5号相比平均穗发芽时间推迟2.1d,穗粒发芽率和穗发芽度分别降低26.4%和52.8%;籽粒发芽开始时间延迟2d,籽粒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40.8%和43.7%,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成熟后25d,各株系与扬麦5号的各种发芽参数差异减少或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穗发芽参数与籽粒发芽参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系 PCR检测 抗穗发芽特性
下载PDF
肥料配施对高赖氨酸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苏玫 李潮海 +2 位作者 陈红华 王军英 孙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2-65,共4页
采用盆栽和池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高赖氨酸玉米(中单940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明显增加其子粒产量,且子粒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提高,但子粒中赖氨酸的含量却明显降低。氮、磷、钾配施或在此... 采用盆栽和池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高赖氨酸玉米(中单940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明显增加其子粒产量,且子粒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提高,但子粒中赖氨酸的含量却明显降低。氮、磷、钾配施或在此基础上增施微肥,不仅可以加速子粒的发育,提高千粒重,增加穗长,减少秃尖,增加单穗粒重,产量提高,而且可提高子粒中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单施有机肥对高赖氨酸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高赖氨酸玉米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氮肥 磷肥 钾肥
下载PDF
突出能力培养改革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苏玫 景延秋 贺德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物栽培学的实践教学应实施实验室开放,加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拓展生产实习基地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革新项目,搞好毕业论文(设计)等,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作物栽培 实践教学 大学生 能力培养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夏玉米杂交种综合性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苏玫 李潮海 +2 位作者 连艳鲜 王军英 季兆哲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18个新玉米杂交种在旱作条件下的植株性状和群体生育指标.结果表明,适应性好的夏玉米杂交种在旱作条件下植株性状表现为生育期偏长,植株较高,茎基部粗壮,后期绿叶数多,穗粒数多,单穗较重,属于单株健壮... 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18个新玉米杂交种在旱作条件下的植株性状和群体生育指标.结果表明,适应性好的夏玉米杂交种在旱作条件下植株性状表现为生育期偏长,植株较高,茎基部粗壮,后期绿叶数多,穗粒数多,单穗较重,属于单株健壮的大穗类型.进一步分析与旱作玉米产量密切相关的群体生育指标,表现出吐丝至成熟期的持续日数对子粒产量的影响最大,实现单产6800kg·hm^(-2)以上吐丝至成熟日数应在50d以上,占整个生育期的 50%左右;其次表现为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要高,且成熟时应维持适宜的叶面积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夏玉米 杂交种 植株性状 群体生育指标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苏玫 马元喜 +2 位作者 王晨阳 王化岑 吕凤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62,共6页
研究了不同程度土壤持续干旱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使小麦次生根发育迟缓 ,数量减少 ,根系发硬 ,根尖萎缩 ,拔节至扬花阶段对发根潜能的影响最大。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峰值延后 ;根系中氮、磷积累量... 研究了不同程度土壤持续干旱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使小麦次生根发育迟缓 ,数量减少 ,根系发硬 ,根尖萎缩 ,拔节至扬花阶段对发根潜能的影响最大。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峰值延后 ;根系中氮、磷积累量下降 ,分配比例在生育前中期下降 ,后期上升 ,干旱使后期较多的氮、磷滞留于根中 ,向地上部运转减少 ,中度以上干旱胁迫有较多的氮、磷损失 ;根系中的含糖量下降 ,C/N失调。维持根系对氮、磷良好吸收、分配、运转和C/N协调的土壤含水量不能低于 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冬小麦 根系生长 营养代谢
下载PDF
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株系00T89分子鉴定及抗穗发芽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苏玫 尹钧 +1 位作者 任江萍 张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8-444,共7页
以皖麦48为受体导入反义trxs基因已获得00T89第4代(T4)转基因株系,对其进行反义基因的PCR鉴定、相对定量RT-PCR基因表达检测以及抗穗发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8个T4代转基因株系中,13个株系目的基因检测呈阳性;成熟期籽粒萌发过程中,8... 以皖麦48为受体导入反义trxs基因已获得00T89第4代(T4)转基因株系,对其进行反义基因的PCR鉴定、相对定量RT-PCR基因表达检测以及抗穗发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8个T4代转基因株系中,13个株系目的基因检测呈阳性;成熟期籽粒萌发过程中,8个株系转录水平上mRNA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mRNA丰度与穗发芽指标呈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r=0·7181)。其中6个株系在开花后30d至成熟后10d表现出明显的抗穗发芽特性。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平均穗开始发芽时间推迟2·7d(P<0·01),穗粒发芽率和穗发芽度分别降低35·5%(P<0·01)和47·5%(P<0·01),成熟后25d这些株系又逐渐恢复发芽特性,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转基因株系00T89 PCR RT-PCR 穗发芽抗性
下载PDF
转反义基因小麦品系00T89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苏玫 张冉 +3 位作者 尹钧 任江萍 李永春 李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1,共3页
为了探明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株系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对转基因株系00T89与非转基因对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00T89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同步发育,生育期相近。单株籽粒数和单株产量平均比对照提高了35.3%和39.5%;在单株成穗数和千粒重... 为了探明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株系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对转基因株系00T89与非转基因对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00T89转基因株系与对照同步发育,生育期相近。单株籽粒数和单株产量平均比对照提高了35.3%和39.5%;在单株成穗数和千粒重方面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平均株高增加了3.8 cm。在穗部性状上表现为穗长增加13.37%,但总小穗数变化不大,单穗结实小穗数平均增加1.7个;单穗粒数和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4.2%和2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00T89株系 生育期 植株性状
下载PDF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衰老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苏玫 李磊 +2 位作者 尹钧 何丽 董文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以不同粒型的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衰老过程中叶片的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后期叶片NR、PAL的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大粒型品种较小粒型品种下降速度慢;开花50 d以后,大粒型品种AsA-POD的变化呈抛物线下降(Y=-0.0492X2+5.5791X-146.8... 以不同粒型的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衰老过程中叶片的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后期叶片NR、PAL的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大粒型品种较小粒型品种下降速度慢;开花50 d以后,大粒型品种AsA-POD的变化呈抛物线下降(Y=-0.0492X2+5.5791X-146.82);小粒型品种呈直线下降(Y=-0.553X+39.302).MDA含量在开花后60~65 d迅速上升,至成熟期,大粒型品种MDA含量较小粒型品种降低44.9%,百仁重、百果重平均分别增加46.8%、61.4%,产量提高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粒型 衰老 生理特性 产量性状
下载PDF
不同类型弱春性小麦品种灌浆期的源库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苏玫 张春丽 +1 位作者 尹钧 何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不同类型弱春性小麦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偃展4110和弱筋品种豫麦5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开花后叶源的光合特性和籽粒库的积累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弱春性小麦品种在开花后0-14 d,叶片叶绿素...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不同类型弱春性小麦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偃展4110和弱筋品种豫麦5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开花后叶源的光合特性和籽粒库的积累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弱春性小麦品种在开花后0-14 d,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14天以后开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郑麦9023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强,平均高出13.1%;千粒质量分别比偃展4110和豫麦50高5.9 g和12.4 g,具有明显的"叶强粒重"优势。偃展4110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平均为4.16,比其他2品种同期高出24.1%;穗数分别比郑麦9023、豫麦50高出8.67%和24.01%,具有明显的"叶多穗多"优势。2品种籽粒产量达7 500 kg/hm^2以上,播期对灌浆期的叶源性能和粒库指标具有明显调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春性小麦 灌浆期 源库关系 播期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苏玫 张炜 李潮海 《高等农业教育》 2000年第3期28-29,共2页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思维变化特点和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由此指出农业院校应注重从校园文化环境、教学。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创造性思维 能力培养 高校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夏玉米光合对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33
20
作者 李潮海 刘奎 +1 位作者 周苏玫 栾丽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5-269,共5页
不同施肥水平下夏玉米光合对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研究表明 ,施肥可以改善叶肉细胞的光合能力 ,使阻碍光合速率进一步提高的因素由非气孔限制逐渐转变为气孔限制 ,并可提高生育后期叶片的光合强度 ,延长高光合持续期 ,在日变化中表现为... 不同施肥水平下夏玉米光合对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研究表明 ,施肥可以改善叶肉细胞的光合能力 ,使阻碍光合速率进一步提高的因素由非气孔限制逐渐转变为气孔限制 ,并可提高生育后期叶片的光合强度 ,延长高光合持续期 ,在日变化中表现为增加了叶片下午的光合强度。大田条件下 ,光合有效辐射 (PAR)和气孔导度 (Sc)是影响光合速率 (Pn)最主要的生态、生理因子 ,且其对 Pn 始终具有正的直接效应。而与 Pn 呈最显著线性相关的生态、生理因子则为PAR和蒸腾速率 (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度 通径分析 夏玉米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