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周莹艳 吴宏成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8期1139-1141,共3页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肿瘤标记物,作为肺癌新的特异性标记物来探讨其在肺癌诊断、动态监测/抗肺癌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肺癌研究的热点,现就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 肺癌诊断 特异性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 预后评估 疗效评价 动态监测 国内外
下载PDF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莹艳 吴宏成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6期929-931,共3页
肿瘤是临床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关癌症诊断与治疗的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对患者的病情进展监测尚缺乏一个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关键词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早期诊断 肿瘤标志物 死亡原因 恶性肿瘤 病情进展 癌症
下载PDF
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莹艳 吴宏成 +2 位作者 汤耀东 余碧芸 王国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水平,同时联合检测血CEA、NSE以评价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62例肺癌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45名健康体检者血浆TU M2-PK、CEA、NSE水...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水平,同时联合检测血CEA、NSE以评价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62例肺癌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45名健康体检者血浆TU M2-PK、CEA、NSE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浆TU M2-PK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程进展肺癌患者TU M2-PK阳性率升高,肺癌Ⅲ、Ⅳ期患者TU M2-PK阳性率(70.0%)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41.7%)(P<0.05)。单独检测TU M2-PK对肺癌的敏感性为64.5%,特异性93.3%;联合CEA和NSE检测时敏感性分别达到82.3%和74.2%,特异性88.3%和91.7%。结论:TU M2-PK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CEA、NSE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型M2 丙酮酸激酶 CEA NSE
下载PDF
肺栓塞预测评分量表在住院肺栓塞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莹艳 王辉 +2 位作者 吴宏成 周建英 沈世茉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肺栓塞Wells评分及修正Geneva评分量表在住院肺检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住院确诊急性PE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Wells原始版及简化版、修正Geneva原始版及简化版评分表评分。结果入选PE患者总共303例,所有评分方法中,Well... 目的探讨肺栓塞Wells评分及修正Geneva评分量表在住院肺检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住院确诊急性PE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Wells原始版及简化版、修正Geneva原始版及简化版评分表评分。结果入选PE患者总共303例,所有评分方法中,Wells简化评分阳性率最高。Wells简化评分阳性率高于Wells原始评分(P <0.05),修正Geneva原始版阳性率略高于Geneva简化版评分(P <0.05),简化版评分中Wells简化版评分的阳性率远高于Geneva简化版评分(P <0.05),而Wells原始评分与修正Geneva原始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4种PE预测评分量表在住院PE中的阳性率低,诊断上需综合判断以减少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Wells评分法 修正Geneva评分法 D-二聚体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周莹艳 Edward D.Chan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NIM)是分枝杆菌属内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NIM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水源、土壤等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致病。NTM导致人体发病主要是引起肺部... 非结核分枝杆菌(NIM)是分枝杆菌属内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NIM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水源、土壤等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致病。NTM导致人体发病主要是引起肺部的病变,好发于既往有肺部病变基础的人群,尚可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病变,常见的有淋巴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系统感染,严重的细胞免疫抑制者可引起播散性NTM病。近年来发现OTM肺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主要着重描述NTM肺病的诊治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诊治 皮肤软组织感染 肺部病变 麻风分枝杆菌 NTM病 细胞免疫抑制 分枝杆菌属
下载PDF
冷冻技术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6
作者 周莹艳 吴宏成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3期289-291,共3页
肺癌是目前实体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成为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进一步提高肺癌的诊断效能和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和药物被应用于肺癌领域。以冷冻活检和冷冻消融技术为代表的冷冻技术在肺癌领域中得到... 肺癌是目前实体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成为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进一步提高肺癌的诊断效能和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和药物被应用于肺癌领域。以冷冻活检和冷冻消融技术为代表的冷冻技术在肺癌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获得医患双方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冷冻技术 医患双方 实体瘤 肺癌 冷冻活检 临床应用价值 发病率和死亡率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分析
7
作者 周莹艳 沈世茉 吴宏成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5期576-578,581,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原发性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胸部CT提示气管狭窄,电子支气管镜检査提示气管中段环状狭窄,病理见癌细胞呈...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原发性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胸部CT提示气管狭窄,电子支气管镜检査提示气管中段环状狭窄,病理见癌细胞呈巢状聚集成堆,肿瘤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EB病毒编码小RNA(EBER)阳性,排除鼻咽癌后确诊为原发性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因患者无手术机会给予气管Y型硅酮支架置入,患者拒绝放化疗,目前随访11个月病情稳定。文献复习提示原发性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多见于年轻患者,无性別差异,其发生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病理及免疫组化是其主要确诊方法。该疾病宜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论原发性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种罕见、独特类型的气管肿瘤,其发生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宜采用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早期及可手术切除的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淋巴上皮瘤样癌 气管狭窄 EB病毒 预后
下载PDF
支气管镜联合X线透视下带膜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气管食管瘘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国安 吴宏成 +4 位作者 吴仕波 汤耀东 姜静波 周莹艳 何一兵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支气管镜联合X线透视下带膜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0例气管食管瘘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X线监视下接受自膨胀式带膜金属气管支架治疗的患者资料,比较治疗前后呼吸困难分级和Karnofsky评分... 目的初步探讨支气管镜联合X线透视下带膜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0例气管食管瘘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X线监视下接受自膨胀式带膜金属气管支架治疗的患者资料,比较治疗前后呼吸困难分级和Karnofsky评分及进行治疗后随访。结果 10例恶性气管食管瘘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X线监视下共置入10枚自膨胀式带膜金属气管支架,带膜气管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10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均症状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Karnofsky评分改善明显,术后1周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4例病变累及隆突的气管食管瘘患者,置入Y型部分带膜支架。随访显示10例患者均在术后1年内死亡,平均生存期(18±3.2)(3-42)周。结论支气管镜联合X线透视下置入带膜气管支架治疗气管食管瘘,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透视 支架 气管食管瘘 狭窄
下载PDF
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良恶性复杂性气道狭窄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国安 吴宏成 +3 位作者 吴仕波 葛挺 周莹艳 徐曙光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在良恶性复杂性气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8月应用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治疗良恶性复杂性气道狭窄患者23例,比较治疗前后气道狭窄程度改善情况、呼... 目的探讨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在良恶性复杂性气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8月应用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治疗良恶性复杂性气道狭窄患者23例,比较治疗前后气道狭窄程度改善情况、呼吸困难分级及Karnofsky评分和进行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23例良恶性复杂性气道狭窄患者,共进行硬质气管镜治疗37次,结合电子支气管镜分别或联合应用气道支架置入、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冷冻及球囊扩张治疗,6例良性复杂性气道狭窄患者中,3例行硅酮支架置入,1例行T型硅胶管置入,患者介入治疗后气道狭窄程度均明显降低,症状均明显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III^IV级改善为0~II级,Karnofsky评分改善明显,术后1周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例累及隆突的复杂气道狭窄患者,置入Y型气道支架。随访显示14例患者生存期3~27个月,另9例还在随访中。结论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在良恶性复杂性气道狭窄治疗中安全有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气管镜 支气管镜 支架 硅酮支架 气道狭窄
下载PDF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抢救大咯血窒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燕 吴宏成 周莹艳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大咯血窒息抢救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在患者发生大咯血窒息时,特别是无条件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或双腔支气管插管困难时,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2例患者置入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结果 2例大咯血患者Coopdec... 目的探讨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大咯血窒息抢救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在患者发生大咯血窒息时,特别是无条件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或双腔支气管插管困难时,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2例患者置入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结果 2例大咯血患者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置入后,1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赢得时间。结论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可以有效替代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抢救大咯血患者,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DECH 支气管封堵 大咯血 治疗
下载PDF
27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勤学 陈振东 +2 位作者 周莹艳 李烽 董海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4期106-108,11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和DSA等多种影像方法在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诊断中的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PS影像学资料,包括胸片、CT和DSA。结果 27例PS叶内型22例,叶外型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和DSA等多种影像方法在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诊断中的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PS影像学资料,包括胸片、CT和DSA。结果 27例PS叶内型22例,叶外型5例,均发生于两下肺,左下肺19例,右下肺8例。胸片多表现为类圆形的密度较均匀的团块影。螺旋CT表现为肺内囊性、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伴有感染时可出现液平。增强后实性病灶和囊壁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CT血管造影(CTA)通过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准确找到异常来源于体循环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对于诊断PS能提供关键的诊断信息。DSA为诊断PS的金标准,能够显示供血动脉的来源及静脉回流方向。结论选择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PS,尤其是螺旋CT及CTA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够准确显示异常血管,可以取代DSA成为PS术前诊断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影像诊断 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Y型Dumon气管支架治疗复杂性气道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世茉 周莹艳 吴宏成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65,共5页
目的 探讨Y型Dumon气管支架在复杂性气道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Y型Dumon气管支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气管病变的位置、大小及相关气管直径,个体化设计Y型Dumon气管支架,在硬质气管镜下行病变处7例支架... 目的 探讨Y型Dumon气管支架在复杂性气道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Y型Dumon气管支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气管病变的位置、大小及相关气管直径,个体化设计Y型Dumon气管支架,在硬质气管镜下行病变处7例支架植入。结果 所有Y型Dumon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7例患者隆突上端最狭窄处在置入支架前内径为(8.03±5.45)mm,置入支架后同一位置内径为(13.08±3.41)mm,明显增大(P〈0.05)。术前呼吸困难分级、氧饱和度分别为Ⅲ~Ⅳ级、(93.86±1.07)%,术后分别为Ⅰ~Ⅱ级、(98.14±1.07)%,均显著改善(P〈0.05)。7例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性死亡及并发症。结论 Y型Dumon支架治疗复杂性气道病变,手术安全性高,术后疗效好,患者耐受情况好,可作为复杂性气道治疗的新选择,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气管支架 硅酮支架 狭窄
下载PDF
窒息性气道狭窄患者急诊气管插管联合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救治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碧芸 吴宏成 +2 位作者 王国安 汤耀东 周莹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4期366-368,共3页
因肿瘤或外伤等导致中心气道严重狭窄接近完全堵塞而处于极度缺氧状态,患者可能出现缺氧性心脏骤停并死亡,临床上称之为窒息性气道狭窄([1])。本文就因气管狭窄导致窒息就诊于我院急诊科予以气管插管联合随后气管支架置入治疗的10例... 因肿瘤或外伤等导致中心气道严重狭窄接近完全堵塞而处于极度缺氧状态,患者可能出现缺氧性心脏骤停并死亡,临床上称之为窒息性气道狭窄([1])。本文就因气管狭窄导致窒息就诊于我院急诊科予以气管插管联合随后气管支架置入治疗的10例治疗成功的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性气道狭窄 气管插管 气管支气管支架
下载PDF
肺隐球菌病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碧芸 吴宏成 +3 位作者 汤耀东 宋美君 张燕 周莹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确诊方法和治疗效果等。结果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咳嗽、咯痰;1例有基础疾病;胸部CT表现...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确诊方法和治疗效果等。结果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咳嗽、咯痰;1例有基础疾病;胸部CT表现为病变的肺叶分布无明显差别,左肺下叶孤立性肿块影1例,双肺下叶炎性实变1例,混杂性病变3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治疗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和(或)氟康唑治疗。结论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建议积极开展经皮肺穿刺活检协助诊断,氟康唑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氟康唑 经皮肺穿刺活检
下载PDF
国产盲端支架联合生物蛋白胶肺减容术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国安 吴宏成 +2 位作者 甘咏莉 张海旺 周莹艳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1期12-14,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镜放置自主研制盲端支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行微创肺减容术的疗效及支架对于周围气道壁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与南京微创生物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盲端支架,选择4~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8只(对照组6只...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镜放置自主研制盲端支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行微创肺减容术的疗效及支架对于周围气道壁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与南京微创生物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盲端支架,选择4~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8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22只),在支气管镜引导及X线透视定位下向靶肺段置入盲端支架,每只兔平均置入1枚,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附着支架,每个靶叶支气管灌注1mL,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的耐受性,分别于术后1、2、4周观察支架附近支气管组织及远端肺组织标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动物无死亡,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观察期内的耐受性良好。共置入22枚盲端支架,仅1枚支架脱落移位,生物蛋白胶无咳出。观察大体标本发现阻塞的肺叶缩小,组织病理学示肺泡腔萎陷缩小,肺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伴少许纤维组织增生。支架周围支气管壁黏膜及黏膜下层变薄,部分上皮脱落,局灶区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少许纤维母细胞增生,无明显肉芽组织增生。结论自主研制盲端支架组织相容性好,经支气管镜放置盲端支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行微创肺减容,操作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达到一定的肺减容效果。该方法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肺减容 盲端 支架 生物蛋白胶 支气管镜 病理学
下载PDF
青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剑飞 汤耀东 +3 位作者 朱海东 余碧芸 周莹艳 葛挺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1期89-8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青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影像及癌胚抗原(CEA)的特点.结果 青年非小细胞肺癌中体检发现20例,其中Ⅰ~Ⅱ期15例,Ⅲ~Ⅳ期5例;症状就诊58例,其中Ⅰ~Ⅱ... 目的 探讨青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影像及癌胚抗原(CEA)的特点.结果 青年非小细胞肺癌中体检发现20例,其中Ⅰ~Ⅱ期15例,Ⅲ~Ⅳ期5例;症状就诊58例,其中Ⅰ~Ⅱ期11例,Ⅲ~Ⅳ期47例,双肺多发结节或栗粒样表现10例;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0个月,1年生存率55.7%,3年生存率16.4%; CT表现:中央型21例,周围型47例;CEA均值在Ⅰ~Ⅱ期、Ⅲ期及Ⅳ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影像上表现不典型,但恶性程度高、转移广泛及预后差,胸部CT及CEA检查可早发现及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青年 临床 影像学
下载PDF
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双肺多发实变
17
作者 余碧芸 吴宏成 +2 位作者 汤耀东 周莹艳 汪春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219-3222,共4页
临床有多种疾病可因双肺多发实变而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但病情危重病理检查又无法提供明确诊断时会让临床医师感到棘手。本文报道1例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双肺多发实变的危重患者,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后诊断仍不明确,笔者所在科室对... 临床有多种疾病可因双肺多发实变而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但病情危重病理检查又无法提供明确诊断时会让临床医师感到棘手。本文报道1例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双肺多发实变的危重患者,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后诊断仍不明确,笔者所在科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临床考虑为重症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或急性间质性肺炎,最终抢救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肺实变 呼吸功能不全
下载PDF
以咯血为首发表现的肺内Castleman病1例
18
作者 王国安 吴宏成 周莹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69-2269,共1页
患者男,49岁,因“咯血3d”于2008年11月21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6年,不规则服药,血压控制不详,无炯酒嗜好。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咯血.为鲜红色,量约30mL.无血块,无咳嗽、咳痰,无活动后胸闷气促,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患者男,49岁,因“咯血3d”于2008年11月21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6年,不规则服药,血压控制不详,无炯酒嗜好。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咯血.为鲜红色,量约30mL.无血块,无咳嗽、咳痰,无活动后胸闷气促,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怕冷、寒战,未予治疗,当天再次出现咯血,共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咯血 首发表现 阵发性呼吸困难 肺内 高血压病史 不规则服药 血压控制
下载PDF
微创肺减容术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国安 吴宏成 +5 位作者 张海旺 周莹艳 吴仕波 余碧芸 汤耀东 何一兵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618-1620,1624,共4页
目的评价盲端支架放置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灌注行微创肺减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观察国产支架的组织相容性。方法选择4~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2只,在支气管镜引导及X线透视定位下向靶肺段置入自主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盲端支架,每... 目的评价盲端支架放置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灌注行微创肺减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观察国产支架的组织相容性。方法选择4~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2只,在支气管镜引导及X线透视定位下向靶肺段置入自主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盲端支架,每只兔平均置入1枚,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附着支驾,每个靶叶支气管灌注1ml,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的耐受性,分别于术后1、2、4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胸部CT检查,观察支架附近支气管组织及远端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各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所有操作均顺利完成,无动物死亡,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观察期内耐受性良好。共置入盲端支架22枚,仅1枚支架脱落移位,无生物蛋白胶咳出。胸部CT检查示固定良好的21枚支架中18枚(85.7%)支架远端肺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萎陷或膨胀不全。大体观察示阻塞的肺叶标本缩小,组织病理学观察示肺泡腔萎陷缩小,肺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伴少许纤维组织增生。结论盲端支架组织相容性好,经支气管镜放置盲端支架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灌注行微创肺减容,操作安全、耐受性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达到一定的肺减容效果,将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盲端 支架 支气管镜 微创 肺减容术
下载PDF
双肺同期序贯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4例
20
作者 葛挺 吴宏成 +1 位作者 周莹艳 宋美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2期985-987,共3页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罕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人群发病率约0.36%,近年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62%,考虑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一般以男性多见,男女比率约2.1:1~2.7:1...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罕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人群发病率约0.36%,近年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62%,考虑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一般以男性多见,男女比率约2.1:1~2.7:1。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内充满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 schiff,PAS)反应阳性的蛋白样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双肺 同期序贯 全肺灌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