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同型半胱氨酸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衍国 麦瑞林 +3 位作者 黄敏旋 杨志强 孙正芳 谢锦智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企石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企石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ET、Hcy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FI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ET、Hcy水平分别为(80.41±15.48)pg/m L、(13.92±3.1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64±17.32)pg/m L、(16.78±3.2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Fi B水平分别为(0.36±0.09)mg/L、(2.92±0.64)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3±0.12)mg/L、(3.67±0.7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ET、Hcy及D-二聚体、FIB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前列地尔 内皮素 同型半胱氨酸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衍国 杨志强 +2 位作者 黄敏旋 孙正芳 谢锦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5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射血分数(EF)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少于对照组的2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8,P=0.001);研究组心力衰竭改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23)。结论: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参松养心胶囊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衍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6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探讨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间收治的126例心绞痛住院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 目的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探讨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间收治的126例心绞痛住院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灯盏花素静脉滴注用法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能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灯盏花素 心绞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6min步行试验血浆N端B型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衍国 黄敏旋 +2 位作者 刘伟隆 谢锦智 孙正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83-786,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冠心病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发病后以进行性左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1]。文献[2]报道显示: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在CHF的发生、发展中...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冠心病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发病后以进行性左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1]。文献[2]报道显示: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在CHF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患者1年死亡率超过50.0%,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近,严重影响患者健康[3]。常规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但是远期疗效欠佳,导致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4]。曲美他嗪属于是一种长链3-酮酰辅助酶A硫解酶抑制剂,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能作用传统冠心病心力衰竭药物的辅助药物[5]。研究表明[6]:将曲美他嗪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助于改善炎症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但是不同学者试验结果存在争议。因此,本课题以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自愿到科室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曲美他嗪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6 min步行试验(6MWT)、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min步行试验 慢性心力衰竭 N端B型脑钠肽 曲美他嗪 联合治疗 疗效欠佳 患者 血浆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同型半胱氨酸及凝血功能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衍国 麦瑞林 +2 位作者 孙正芳 章帮秀 肖平平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4440-4441,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同型半胱氨酸及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均给予控糖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HCY含量和凝血功能,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同型半胱氨酸及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均给予控糖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HCY含量和凝血功能,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经控制糖治疗后血糖和HCY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功能较治疗前也有所改善,血浆PTINR、APTT较治疗前时间增长,FIB含量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控糖治疗在降糖的同时也降低了HCY的含量,同时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HCY)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在基层医院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少量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周衍国 黄敏旋 +2 位作者 刘伟隆 谢锦智 黄进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在基层医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少量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心衰合并少量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在基层医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少量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心衰合并少量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包积液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及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峰(E/A)值、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再入院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心包积液完全吸收率27.5%、心包积液治疗总有效率7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D、LVES、LVEF、E/A值、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LVED、NT-proBNP水平均降低, LVEF水平、E/A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D(54.04±9.17)mm、LVES(30.12±5.02)mm、NT-proBNP(1258.60±209.77)ng/L均低于对照组的(59.02±10.50)mm、(34.21±5.70)mm、(2213.33±368.88)ng/L, LVEF(0.51±0.09)、E/A值(0.69±0.12)均高于对照组的(0.38±0.06)、(0.62±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再入院率25.0%、死亡率2.5%低于对照组的55.0%、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辅酶Q10在基层医院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少量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辅酶Q10 慢性心力衰竭 少量心包积液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低与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周衍国 麦瑞林 +2 位作者 孙正芳 章帮秀 肖平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8期1048-1049,共2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低与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和5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清总同型半胱氨...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低与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和5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结果:甲状腺功能减低组TC、LDL、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减低组血清t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减患者中,tHcy与TC、LDL值呈显著正相关(r=14.13,26.54,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Hcy和血脂可能是预测甲减的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甲减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低 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下载PDF
焦平面探测器阵列响应率非均匀性补偿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衍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8-30,共3页
用于8~12um波段的HgCdTe光电探测器焦平面阵列的性能受到阵列中各探测器单元的非均匀性的限制.如果大量像元探测器的阵列要达到小的等效噪声温差(NETD),这种非均匀性必须在阵列的制造或通过校正每个单元探测器输出的补偿中降低.本文... 用于8~12um波段的HgCdTe光电探测器焦平面阵列的性能受到阵列中各探测器单元的非均匀性的限制.如果大量像元探测器的阵列要达到小的等效噪声温差(NETD),这种非均匀性必须在阵列的制造或通过校正每个单元探测器输出的补偿中降低.本文通过对光电二极管的性能分析,可知,如果探测器阵列非均匀性的主要来源是诸如探测器面积的不同所引起的,用线性二点校正方案来补偿,是个非常好的方法.如果是阵列单元的光谱带宽变化,则非线性还要留下残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平面 探测器阵列 光电二极管
下载PDF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同型半胱氨酸及凝血功能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衍国 麦瑞林 +2 位作者 孙正芳 章帮秀 肖平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9期2131-2132,共2页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78例,均给予控糖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HCY含量和凝血功能,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经控糖治疗后血糖和HCY都较治疗...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78例,均给予控糖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HCY含量和凝血功能,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经控糖治疗后血糖和HCY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功能较治疗前也有所改善,血浆PTINR、APTT较治疗前时间增长,FIB含量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控糖治疗在降糖的同时也降低了HCY的含量,同时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Hcy)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下载PDF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10
作者 周衍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3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TSH)水平的变化。方法心力衰竭组:通过测定4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前的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对照组:与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3、T4、FT3、FT4、TSH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TSH)水平的变化。方法心力衰竭组:通过测定4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前的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对照组:与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比较。结果心力衰竭组T3、FT3较对照组下降(P<0.05),T4、FT4仅在重度心力衰竭时下降(P<0.05),而TSH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抗心力衰竭治疗后,T3、FT3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 T3、FT3可作为反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甲状腺功能 T3 T4 FT3 FT4 TSH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志强 潘玉成 +1 位作者 周衍国 赖菊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7期114-115,共2页
目的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60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小... 目的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60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胃黏膜出血率16.0%高于观察组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优于阿司匹林,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患者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和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曾宪辉 麦瑞林 +3 位作者 周衍国 黄敏旋 杨志强 谢锦智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对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对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检测Hcy、CRP和U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PG、HbA1c和BMI均下降,且观察组FPG(5.82±0.73)mmol/L、HbA1c(6.31±0.79)%、BMI(25.18±0.97)kg/m^(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0、3.705、6.383,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Hcy、CRP、UA均有所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y、CRP、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同时可调控多种危险因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 二甲双胍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尿酸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周衍国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9期2416-2417,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8-2009.8间收治的12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质料和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患者在治疗前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通过对心肌酶谱的统计和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发...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8-2009.8间收治的12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质料和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患者在治疗前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通过对心肌酶谱的统计和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程度的心肌酶谱成一定的正比例关系,并且治疗前后心肌酶的变化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性检查血清心肌酶活性可作慢性肺心病,预防病情加重、判断治疗效果、评估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肌酶谱 心衰 急性发作期
下载PDF
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忠金 周衍国 +1 位作者 潘润洪 李英姿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4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逐渐加量方法治疗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16例为失代偿期,30例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100万U赛若金联合利... 目的探讨小剂量逐渐加量方法治疗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16例为失代偿期,30例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100万U赛若金联合利巴韦林600mg/d治疗,每隔1天进行1次肌内注射,之后逐渐增加剂量。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派罗欣67.5g/周联合利巴韦林600mg/d治疗。比较治疗后12周及24周患者的肝功能和HCVRNA等指标情况。结果 16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CHE、TBIL、AST、ALT及HCV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下降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IL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12周后TBIL、AST、ALT及HCVRN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与治疗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小剂量逐渐加量方法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使肝纤维化程度降低,从而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安全且临床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失代偿期肝硬化 代偿期肝硬化 赛若金 利巴韦林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麦瑞林 程青 +2 位作者 向四国 周衍国 叶观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探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方法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探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方法 12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强化组、丹田降脂丸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相关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Lp-PLA2与LDL-C、hs-CRP、Hcy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辛伐他汀组、丹田降脂丸组、辛伐他汀强化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强化组、丹田降脂丸组及联合治疗组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辛伐他汀强化组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均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与丹田降脂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组与丹田降脂丸组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辛伐他汀强化组Lp-PLA2、LDL-C、hsCRP及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患者治疗前Lp-PLA2与LDL-C、hs-CRP及Hcy均呈正相关(r=0.78、0.69、0.73,P<0.01)。结论 Lp-PLA2介导AS的机制与脂质过氧化、炎症反应相关,LDL-C、Lp-PLA2、hs-CRP及Hcy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炎症标志物,在临床上推广联合检测具有可行性及临床意义,他汀类药物和丹田降脂丸均具有抑制炎症而发挥血管保护作用,辛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可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给予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能更好发挥稳定AS斑块作用,减少发生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田降脂丸 辛伐他汀 冠心病 糖尿病 炎症介质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丹田降脂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麦瑞林 程芬 +2 位作者 周衍国 黄彦思 叶观生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丹田降脂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企石医院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入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观察治疗组,每组各25例,另选... 目的探讨丹田降脂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企石医院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入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观察治疗组,每组各2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5例;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LDL-C、LP-PLA2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治疗后两治疗组LDL-C均下降到健康组水平,LP-PLA2及hs-CRP均明显降低,其中以观察治疗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但均尚未下降到健康组水平。结论 LDL-C、LP-PLA2及hs-CRP可作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炎症标志物在临床上推广联合检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田降脂丸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LP-PLA2及hs-CRP水平,可减少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缺血性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丹田降脂丸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宪辉 麦瑞林 +3 位作者 周衍国 黄敏旋 杨志强 谢锦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5期6-7,56,共3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的7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治疗1...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的7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6 min步行实验(6MWT)、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B型尿钠肽(BNP)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同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血管内皮素(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6MWT、一氧化氮(NO)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MD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IM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71%,远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可通过调节内皮功能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沙库巴曲缬沙坦 临床疗效 内皮功能
下载PDF
高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志强 黄文海 +4 位作者 仇训华 周衍国 卢进军 麦瑞林 姚夏麟 《北方药学》 2016年第3期137-137,117,共2页
目的:探讨高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入院治疗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 目的:探讨高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入院治疗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A、B两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为常规剂量组,B组为高剂量组,C组为常规对照组。对比三组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变化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A、B两组治疗后炎性指标变化均优于C组,B组变化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均优于C组,B组变化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不同剂量他汀短程冲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高剂量他汀短程效果更佳,有效减少药物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他汀 短程冲击 高血压 炎性因子表达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动脉弹性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杨志强 潘玉成 +1 位作者 周衍国 陈桂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0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动脉弹性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脉压超过60 mm Hg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试验组采... 目的:探讨和分析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动脉弹性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脉压超过60 mm Hg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试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测量用药前和用药后,两组患者的动脉弹性和炎性因子情况,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脉弹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脉压差明显缩小,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小动脉弹性指数增加,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动脉弹性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降低脉压差,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老年高血压 动脉弹性 炎性因子 影响
下载PDF
甲磺酸氨氯地平片辅助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黄敏旋 周衍国 +2 位作者 谢锦智 麦瑞林 杨志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2期3629-3630,共2页
目的评价甲磺酸氨氯地平片辅助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单独给予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 目的评价甲磺酸氨氯地平片辅助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单独给予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甲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磺酸氨氯地平片辅助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甲磺酸氨氯地平片 阿托伐他汀胶囊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