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冷冻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超彦 冯连世 +1 位作者 韩照岐 张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7,共6页
运动时体温的适宜升高可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血液循环机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有助于专项运动能力的发挥。但是过高的体温则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甚至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冷冻疗法 应用 全身 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能力 循环机能 活动范围
下载PDF
递增强度运动时肌氧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超彦 尤玲华 徐国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7期7263-7267,共5页
背景: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使连续、实时、快捷及无损检测运动骨骼肌氧含量的变化已成为现实。目的: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递增强度运动时肌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个体乳酸阈之间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年在武汉... 背景: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使连续、实时、快捷及无损检测运动骨骼肌氧含量的变化已成为现实。目的: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递增强度运动时肌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个体乳酸阈之间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年在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对象:以武汉体育学院23名青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作为实验组,以该校无正规运动训练史的23名男大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平均年龄基本相似[(21±2),(20±1)岁,P=0.215],受试对象对实验知情同意。方法: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递增负荷运动,逐级递增,直至力竭。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连续检测受试者右侧股外侧肌氧的变化,同时作呼出气体分析,运动全程遥测心率,分别测定安静时、每级负荷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第2,5,10min手指末梢血乳酸浓度测定,采用在血乳酸动力学变化曲线上标定个体乳酸阈的方法寻找受试者个体乳酸阈。主要观察指标:两组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肌氧的变化及其与个体乳酸阈的相关性。结果:①在递增负荷运动时,肌氧的变化在一定运动强度范围(对照组50~150W,实验组50~200W)只出现轻微改变;运动强度超过一定数值时(对照组为150W,实验组为200W)其变化幅度明显加大。实验组受试者的肌氧平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受试者大(P<0.05)。②肌氧的变化灵敏反映了运动强度的变化,与血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呈高度负相关(r=-0.960,P<0.01),突然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拐点时所对应的运动强度与个体乳酸阈基本一致。结论:递增负荷运动中,肌氧的变化信号灵敏地反映了运动强度的变化,其突然出现的大幅度下降的拐点所对应的运动强度与个体乳酸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近红外光谱技术 肌氧 个体乳酸阈
下载PDF
全身冷冻疗法(-110℃)对赛艇运动员体温及心血管系统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超彦 韩照岐 蒋川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研究全身冷冻疗法(WBC,-110℃)对赛艇运动员体温及心血管系统参数的影响以及体重指数(BMI)与总体表温度平均变化幅度(ΔT_(sk))是否存在相关性,评估WBC(-110℃)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30名男子赛艇运动员(21.9±3.9... 目的:研究全身冷冻疗法(WBC,-110℃)对赛艇运动员体温及心血管系统参数的影响以及体重指数(BMI)与总体表温度平均变化幅度(ΔT_(sk))是否存在相关性,评估WBC(-110℃)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30名男子赛艇运动员(21.9±3.9岁)和30名女子赛艇运动员(22.6±3.3岁)在-10℃和-60℃准备仓分别预适应30 s,然后进入-110℃干预仓暴露120 s,出仓后静坐于室温20℃的休息室自然复温30 min。测量和记录安静状态,WBC后即刻、5 min、15 min和30 min的体表不同部位温度、核心温度(口腔)、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1)单次WBC(-110℃,120 s)后,所有受试者WBC后即刻、WBC后5 min、15 min和30 min的前额、上臂、前臂、股四头肌、腓肠肌及总体表温度均非常显著性低于WBC前(P<0.01);WBC后即刻记录到的最低体表温度部位是腓肠肌(10.7℃±4.9℃);女性受试者的总体表温度平均变化幅度(ΔT_(sk))大于男性(P<0.01)。单次WBC(-110℃,120 s)后核心温度(口腔)无显著性变化(P>0.05)。(2)ΔT_(sk)与总样本BMI存在负相关(r=-0.153,P<0.01);双变量的回归方程为ΔT_(sk)=27.3-0.54*BMI。(3)男性受试者单次WBC(-110℃,120 s)后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急剧升高(P<0.01),WBC后5 min开始呈现下降趋势,WBC后30 min仍低于安静基础值(P<0.01)。女性受试者WBC后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急剧升高(P<0.01),WBC后5 min收缩压开始呈现下降趋势,WBC后30 min仍低于安静基础值(P<0.01);但舒张压回落至安静基础值后不再发生变化(P>0.05)。(4)男性受试者单次WBC(-110℃,120 s)WBC后即刻心率出现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为7.0±5.2次/分;WBC后继续呈下降趋势,WBC后30min仍低于安静基础值(P<0.01)。女性受试者WBC后即刻心率出现明显升高(P<0.01),升高幅度为7.3±4.7次/分;WBC后5 min开始呈下降趋势,WBC后30 min仍低于安静基础值(P<0.01)。结论:单次WBC(-110℃,120 s)能导致体表温度快速下降,女性赛艇运动员降温效果优于男性,该方法导致冻伤的危险性极小。BMI是影响WBC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择干预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人群体成分的差异因素。WBC升高血压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对血压正常的健康人群造成危害。受试者的性别、训练年限和竞技水平等可能会影响WBC干预后心率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冷冻疗法 -110℃ 体温 心血管系统 影响
下载PDF
优秀游泳运动员尺骨鹰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1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超彦 韩照岐 +2 位作者 冯连世 杨红春 季一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0-234,278,共6页
尺骨鹰嘴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部位的骨折是肘关节常见损伤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1],骨折后如治疗、康复不当会影响肘关节功能,导致骨折不愈合、关节粘连、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等[2]。
关键词 尺骨鹰嘴骨折 术后康复训练 游泳运动员 肘关节功能 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不愈合 骨化性肌炎 关节粘连
下载PDF
游泳长距离项目水上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监控与分析
5
作者 周超彦 韩照岐 冯连世 《浙江体育科学》 2018年第4期88-93,共6页
目的:对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发展专项力量常用的水上训练手段进行监控及分析,以判断该训练手段是否符合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力量训练的目的,是否有利于发展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方法:研究对象为27名(男13名,女14名)浙江长距离游泳运动员... 目的:对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发展专项力量常用的水上训练手段进行监控及分析,以判断该训练手段是否符合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力量训练的目的,是否有利于发展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方法:研究对象为27名(男13名,女14名)浙江长距离游泳运动员。采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跟踪观察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及重大比赛的全过程,结合训练计划,对发展专项力量常用的水上训练手段进行监控与分析,评价训练手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1)1 500m夹板划手掌(自由泳手臂)训练后即刻BLa约为2mmol/L,即刻HR约为140b/min;训练后6h和训练后24h血清CK与BU均无明显升高(P>0.05);(2)4×200m(2min50s包干)夹板划手掌(自由泳手臂)训练后即刻BLa约为5~6mmol/L,即刻HR约为180b/min;训练后6h血清CK出现较大幅度升高,但训练后24h能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训练后6h和训练后24h的BU约为5~6mmol/L;(3)8×150m(100%用力)浮板打腿训练后即刻BLa约为8~9mmol/L,即刻HR约为190b/min;训练后6h血清CK出现较大幅度升高,并且训练后24h不能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训练后24hBU出现大幅度升高(P<0.01);(4)12×50m(100%用力)拖海绵阻力游训练后即刻BLa约为6~7mmol/L,即刻HR约为180b/min;训练后6h血清CK出现小幅升高,训练后24h出现明显下降(P<0.05);训练后24h的BU出现小幅升高(P<0.05)。结论:(1)1 500m夹板划手掌(自由泳手臂)训练手段未对运动员上肢肌肉造成足够和有效的刺激,训练负荷量也不大,不利于发展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上肢专项力量。(2)4×200m(2min50s包干)夹板划手掌(自由泳手臂)训练手段能够对运动员的上肢肌肉造成有效刺激,训练负荷量也不大,不会造成机体出现明显的疲劳累积,可作为有效发展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上肢专项力量的训练手段进行安排。(3)8×150m(100%用力)浮板打腿训练手段可对运动员的下肢造成较深刺激,训练负荷量较大,机体的疲劳运动后24h不能完全被清除。建议采用该训练手段进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时应注意与其他训练模块形成合理的训练间歇,避免疲劳累积。(4)12×50m(100%用力)拖海绵阻力游训练手段可对运动员的全身肌肉造成一定刺激,但由于是全身协调用力,并不会造成局部肌肉疲劳的累积,训练负荷量适中,可有效地发展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全身肌肉力量耐力和协调用力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长距离项目 专项力量 水上训练手段 监控
下载PDF
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肌氧含量与个体乳酸阈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徐国栋 周超彦 +2 位作者 刘重新 葛新发 龚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7-39,共3页
为解决运动训练中生物医学参数的在体、无损、实时监测,利用基于光漫射理论的三波长近红外肌氧监测系统,对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等级性递增负荷运动时局部骨骼肌组织中的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进行了在体、连续、实时监测与分析,并与血... 为解决运动训练中生物医学参数的在体、无损、实时监测,利用基于光漫射理论的三波长近红外肌氧监测系统,对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等级性递增负荷运动时局部骨骼肌组织中的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进行了在体、连续、实时监测与分析,并与血乳酸浓度、运动强度和"个体乳酸阈"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血乳酸浓度、"个体乳酸阈"和运动强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为用无损监测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取代有损监测血乳酸提供了实践依据,为运动员的生理机能评定和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价引入新的生物学测试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跑 女子运动员 肌氧含量 个体乳酸阈 近红外光谱 运动强度 血乳酸
下载PDF
血氧含量的近红外测定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国栋 陈刚 +1 位作者 周超彦 骆清铭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基于近红外光谱原理研制的便携式组织血氧测量系统,对8名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作五级递增负荷运动时的血氧含量进行了在体、实时、连续监测,同时利用血乳酸分析仪测定了受试者在每级负荷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浓度。结果表明,运动过程... 利用基于近红外光谱原理研制的便携式组织血氧测量系统,对8名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作五级递增负荷运动时的血氧含量进行了在体、实时、连续监测,同时利用血乳酸分析仪测定了受试者在每级负荷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浓度。结果表明,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组织内血氧含量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逐渐上升,血容量呈下降性的变化,血乳酸浓度呈现出升高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氧合血红蛋白与血乳酸浓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 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学 无损检测 血氧含量 血乳酸浓度 运动强度 运动生物化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肌氧含量与血乳酸浓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国栋 周超彦 +1 位作者 龚辉 顾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70,76,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过程中人体骨骼肌组织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个体乳酸阈间的关系。方法:用近红外三波长肌氧监测系统,对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作等级性递增负荷运动时,局部骨骼肌组织中的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进行了无损、连续、在体实时监测... 目的:研究运动过程中人体骨骼肌组织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个体乳酸阈间的关系。方法:用近红外三波长肌氧监测系统,对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作等级性递增负荷运动时,局部骨骼肌组织中的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进行了无损、连续、在体实时监测与分析,并同步测定和记录受试者的血乳酸浓度。结果: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个体乳酸阈和运动强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p=0.01)。结论:本研究为无损监测和评定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状况、掌握训练强度、评价训练效果引入新的生物学测试指标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学 无损检测 肌氧含量 血乳酸浓度 个体乳酸阈 运动强度
下载PDF
采用血液内皮素-1监控高原训练运动员低氧习服状况的可行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漓 徐建方 +3 位作者 路瑛丽 周超彦 冯连世 韩照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9-637,686,共10页
目的:了解运动员在高原训练过程中血液中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变化规律,探索用血液ET-1/NO预测高原训练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测定15名大学生游泳运动员21天高原训练前后最佳专项成绩,以及高原... 目的:了解运动员在高原训练过程中血液中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变化规律,探索用血液ET-1/NO预测高原训练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测定15名大学生游泳运动员21天高原训练前后最佳专项成绩,以及高原训练前1周,抵达高原第2、8、15天,下高原后第3天晨起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清ET-1、NO、肌酸激酶(CK)、血尿酸(BU)、皮质醇、睾酮。计算高原第2天各指标的变化率(%)与高原训练前后专项成绩变化率的相关系数,以相关系数最大且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的指标作为分组指标,比较高原第2天与高原训练前该指标的变化,将受试者分成该指标升高组和下降组,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1)高原训练前、中、后血清CK平均值最高163.9 U/L,BU平均值最高5.13 mmol/L;(2)上高原后第2天晨起测得的血清ET-1变化率与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专项成绩的变化率显著负相关(r=-0.782,P=0.001);高原第2天血清睾酮变化率与高原训练成绩变化率显著正相关(r=0.577,P=0.024);(3)将受试者依高原第2天血清ET-1升高或下降分两组,发现高原训练期间:ET-1下降组血清ET-1显著低于高原训练前,第2、8、15天下降幅度分别为35.7%、16.1%和55.0%;NO则与高原训练前后均无明显差异;血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升高幅度分别为2.7%-3.7%、1.3%-1.7%;血清睾酮在高原训练第2天显著升高,升幅39.5%,第8、15天逐渐下降,与高原训练前后的水平无显著差异。ET-1升高组高原第2天血清ET-1、NO显著升高,升幅分别达到82.4%和59.0%,高原第8和15天则逐渐下降,与高原训练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略有升高,升高幅度分别为3.5%-3.9%、1.6%-2.2%;血清睾酮在高原训练第2天无明显变化,第8、15天分别升高49.1%和65.7%,显著高于高原训练前水平。结论:运动员上高原后次日晨血清ET-1下降、血清睾酮升高及高原训练期间血清ET-1/NO下降表明运动员低氧习服快,有利于提高高原训练的成功率,可作为评估运动员低氧习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高原训练 低氧习服
下载PDF
针刺结合血府逐瘀汤敷脐治疗运动性闭经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利萍 周超彦 叶平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第10期754-754,共1页
运动性闭经是女运动员的一个特殊医学问题,不但影响女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而且危害其心身健康。项目组运用针刺结合血府逐瘀汤敷脐治疗,获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入选病例4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运动员患者,发病... 运动性闭经是女运动员的一个特殊医学问题,不但影响女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而且危害其心身健康。项目组运用针刺结合血府逐瘀汤敷脐治疗,获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入选病例4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运动员患者,发病前月经正常,近来出现闭经。经口头访问均由训练量强度大,频繁外训和比赛,精神压力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血府逐瘀汤 脐疗 运动性闭经
下载PDF
优秀游泳运动员备战伦敦奥运会高原训练负荷及手段个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照岐 林微微 +4 位作者 梁慧子 徐国义 周超彦 张漓 尤玲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7-442,共6页
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使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人体在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下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以往高原... 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使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人体在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下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以往高原训练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游泳 训练负荷 训练手段 训练监控
下载PDF
肌氧含量与机体有氧能力评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尤玲华 周超彦 徐国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5517-5520,共4页
应用计算机检索HighWirePress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01/2007-12期间的相关文章,共收集文献76篇,纳入30篇。对肌氧含量在评定机体有氧能力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运动时肌氧含量的变化可用于评定机体有氧能力、运动负... 应用计算机检索HighWirePress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01/2007-12期间的相关文章,共收集文献76篇,纳入30篇。对肌氧含量在评定机体有氧能力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运动时肌氧含量的变化可用于评定机体有氧能力、运动负荷强度、机体运动后的恢复能力、判断运动性疲劳和监测评价运动训练效果。肌氧含量可作为一项连续、灵敏评定机体有氧能力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氧含量 运动医务监督 近红外光谱技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超彦 《传媒论坛》 2018年第15期18-19,共2页
手机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成长工具,因其便利性、时效性、娱乐性等特点,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好的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令人担忧的一面,有必要针对在新媒体环境下对... 手机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成长工具,因其便利性、时效性、娱乐性等特点,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好的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令人担忧的一面,有必要针对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大学生的新媒体诉求以及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在这样环境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 教育
下载PDF
江苏省各高校微课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超彦 《青年与社会(下)》 2018年第11期62-63,共2页
互联网信息化引发教育领域的极大变革,衍生出微课等新型教学方法和模式,体现出时间短、针对性强的优势特点,为我国高校网络课程开发所关注和重视,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各高校微课建设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探析高校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互联网信息化引发教育领域的极大变革,衍生出微课等新型教学方法和模式,体现出时间短、针对性强的优势特点,为我国高校网络课程开发所关注和重视,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各高校微课建设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探析高校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促进高校微课建设与发展的有效对策,以期促进高校微课创新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微课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江苏省各高校微课教育使用情况及发展对策
15
作者 周超彦 李小蕊 《科教文汇》 2019年第35期55-56,共2页
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为微课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微课以及众多网络课程借此机会迅猛发展.本文基于学生对江苏省各高校微课教育的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借此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究提升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 微课 教育 使用情况 效果
下载PDF
A波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锦华 周超彦 +2 位作者 蒋红 王谨 胡兴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A波在格林-巴利综合征(CB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9例GBS患者的尺、正中、腓及胫神经在进行F波检测时的A波出现情况。结果共检测122条神经,其中有26条神经在F波检测中出现了A波,以胫神经和尺神经的A波出现... 目的探讨A波在格林-巴利综合征(CB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9例GBS患者的尺、正中、腓及胫神经在进行F波检测时的A波出现情况。结果共检测122条神经,其中有26条神经在F波检测中出现了A波,以胫神经和尺神经的A波出现率最高,分别为33.3%和30.0%,正中神经为14.3%,腓神经最低,仅为6.5%;A波出现率在上肢神经与下肢神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患者A波类型以前位型最多见,占38.5%(10/26),多发A波次之,占30.8%(8/26),混合型A波占23.1%(6/26),最少见的是后位型A波,仅占7.7%(2/26)。39例患者巾有26例于发病1周内进行F波检测,发现有16例(61.6%)至少一条神经存在F波异常,12例(46.2%)至少一条神经出现A波,F波异常率与A波出现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有7例患者虽然F波正常,却出现了A波。结论临床上当患者上肢神经出现A波时,尤其是多发A波时应引起足够重视,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脱髓鞘性神经病变,A波对早期诊断GBS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格林-巴利综合征 F波 A波
原文传递
3d低氧暴露、耐力运动对大鼠肺组织TF、TFPI-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微微 周超彦 +2 位作者 张漓 李松波 张爱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1)观察3 d低氧暴露、耐力运动对大鼠肺组织TF、TFPI-1 mRNA表达的影响。2)通过TF/TFPI-1的比值变化来观察机体凝血状态的变化趋势。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常氧安静组、常氧耐力运动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耐力运动... 目的:1)观察3 d低氧暴露、耐力运动对大鼠肺组织TF、TFPI-1 mRNA表达的影响。2)通过TF/TFPI-1的比值变化来观察机体凝血状态的变化趋势。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常氧安静组、常氧耐力运动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耐力运动组。采用常压低氧舱以13.6%的氧浓度(相当于海拔3 500 m的氧浓度)进行低氧训练,低氧训练强度为30 m/min,常氧耐力运动强度为35 m/min,持续运动1 h/d,训练3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试大鼠肺组织TF、TFPI-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低氧安静组的TF、TFPI-1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TF/TFPI-1有显著性升高(P<0.05);2)低氧耐力运动组的TF、TFPI-1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但TF/TFPI-1无明显差异;3)低氧耐力运动组的TF、TFPI-1 mRNA表达及TF/TFPI-1 3者较均低氧安静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1)大鼠在13.6%的低氧环境下暴露3 d后,可促进血液凝血;2)3 d低氧耐力运动可降低低氧暴露对血液凝血状态的影响程度,提示高原耐力运动可降低或避免血液凝血状态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耐力运动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抑制剂-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