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9
1
作者 郑得志 于建华 +3 位作者 杨有庚 周连星 李卫哲 林枫松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00年11月~2003年5月应用DHS治疗的1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42例,女95例;平均年龄68岁(43~83岁)。平均随访13个月(8~34个月)。其中跌倒等... 目的 探讨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00年11月~2003年5月应用DHS治疗的1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42例,女95例;平均年龄68岁(43~83岁)。平均随访13个月(8~34个月)。其中跌倒等低能量创伤98例,交通伤等高能量创伤39例。选择股骨颈螺钉切出指数、骨质疏松程度及骨折类型作为变量,应用COX模型分析其导致DHS内固定失败的风险比率。结果 本组中15例内固定失败。随切出指数增大,DHS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增加。骨折分型、骨质疏松程度均与DHS内固定失败相关,转子间骨折不稳定型并伴有骨质疏松者易发生DHS内固定失败。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切出指数、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是转子问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沿股骨头中轴较深地拧入股骨颈螺钉,可减少切出指数,降低内固定失败率。术前应用Singh法评价骨质疏松程度,并根据改良Evans转子间骨折分型确定骨折类型,能够预测术后内固定失败的风险。对于不稳定型且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患者,不宜应用DHS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