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碎补对大鼠实验性骨损伤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9
1
作者 周铜水 刘晓东 周荣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49-250,258,共3页
用大鼠后腿股骨下端实验性骨损伤模型,研究了槲蕨、中华槲蕨以及槲蕨根茎主成分柚皮甙对骨损伤的影响。经Ridit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对大鼠实验性骨损伤的愈合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骨碎补 槲蕨 柚皮甙 骨损伤 愈合
下载PDF
12种骨碎补黄酮类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铜水 林东武 +1 位作者 李瑞洲 周荣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40-543,共4页
对12种骨碎补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了紫外光谱,进行了TLC分析比较,并测定了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骨碎补,所含化学成分在质上和量上均有较大差别,应区别对待,合理使用。
关键词 骨碎补 黄酮类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槲蕨根茎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铜水 周荣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75-178,共4页
从槲蕨根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里白烯(diploptene,Ⅰ)、何帕-21-烯(hop-21-ene,Ⅰ)、里白醇(diplopterol,Ⅱ)、羊齿-9(11)-烯(fern-9-(11)-ene,Ⅳ),环劳顿醇(cyclolaudenol,Ⅴ)、环麻根醇(cyc... 从槲蕨根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里白烯(diploptene,Ⅰ)、何帕-21-烯(hop-21-ene,Ⅰ)、里白醇(diplopterol,Ⅱ)、羊齿-9(11)-烯(fern-9-(11)-ene,Ⅳ),环劳顿醇(cyclolaudenol,Ⅴ)、环麻根醇(cyclomargenol,Ⅵ)、环劳顿酮(cyclolaudenone,Ⅶ)、三十二烷酸(n-dotriacontanicacid,Ⅷ)、β-谷甾醇(Ⅸ)、25-烯-环阿尔廷醇(25-en-cycloartenol,Ⅹ)、25-烯-环阿尔廷醇(25-en-cyc-loartenone,Ⅻ)、24-烯-环阿尔廷醇(24-en-cycloartenol,)、24-烯-环阿尔廷酮(24-en-cycloartenone,)、5-豆甾烯-3-醇(5-stigmasten-3-ol,)、5-豆甾烯-3-酮(5-stigmasten-3-one,)。除化合物Ⅰ、Ⅳ和Ⅸ外,余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蕨 脂溶性成分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槲蕨根茎总黄酮和柚皮甙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铜水 李瑞洲 +1 位作者 林东武 周荣汉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7年第1期54-55,共2页
槲蕨根茎总黄酮和柚皮甙的含量测定周铜水1李瑞洲2林东武1周荣汉1(1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38,2安徽省医药学校,合肥230031)Determinationoftotalflavonoidandnaringi... 槲蕨根茎总黄酮和柚皮甙的含量测定周铜水1李瑞洲2林东武1周荣汉1(1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38,2安徽省医药学校,合肥230031)Determinationoftotalflavonoidandnaringinintherhizomeof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蕨 根茎 总黄酮 柚皮甙 测定
下载PDF
骨碎补类生药商品调查和性状鉴定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铜水 周荣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710-712,共3页
通过性状观察和比较,鉴定了12种骨碎补原药材和7种商品药材。调查全国23个省市共收集65件样品,结果显示槲蕨占商品来源的70%以上,是现时骨碎补商品药材的主流品种。
关键词 骨碎补 性状 鉴定 商品
下载PDF
骨碎补类生药原植物调查与分类鉴定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铜水 周荣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0-72,共3页
对现时全国各地所用骨碎补的原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有3科6属共12种,讨论了它们的分类鉴定特征并给出了检索表。
关键词 骨碎补 原植物 分类 鉴定
下载PDF
骨碎补类生药显微鉴定研究Ⅱ.粉末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铜水 周荣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3,共6页
对12种骨碎补类生药粉末进行了鉴定,列出了检索表。其鉴别要点是;(1)非腺毛的特征;(2)有无完整的鳞片基及鳞片细胞的形状和毛状突出物的长短;(3)薄壁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增厚程度;(4)纤维状细胞的形状及表面特征;(5)网纹细胞、石细胞等... 对12种骨碎补类生药粉末进行了鉴定,列出了检索表。其鉴别要点是;(1)非腺毛的特征;(2)有无完整的鳞片基及鳞片细胞的形状和毛状突出物的长短;(3)薄壁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增厚程度;(4)纤维状细胞的形状及表面特征;(5)网纹细胞、石细胞等的存在与否;(6)表皮细胞的形状及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生药粉末 鉴定
下载PDF
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B是采后干燥胁迫诱导的产物 被引量:40
8
作者 周铜水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3期211-218,共8页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通常是水份、温度、虫害等环境胁迫的产物,干燥过程对于新鲜采收的植物体尤其根来说,事实上就是一个干旱胁迫的过程,因此完全有可能诱导相关化学成分的形成和升高。基于这一假设,我们选用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通常是水份、温度、虫害等环境胁迫的产物,干燥过程对于新鲜采收的植物体尤其根来说,事实上就是一个干旱胁迫的过程,因此完全有可能诱导相关化学成分的形成和升高。基于这一假设,我们选用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和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开展了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丹酚酸B是在干燥过程中大量形成的,在新鲜药材中含量甚微,即丹酚酸B实际上是一个采后干燥胁迫诱导产物,而非栽培期的原始积累成分。进一步研究表明不仅是丹酚酸B,所有其它丹酚酸类成分也都是在干燥过程中伴随着丹酚酸B的形成而产生的。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等丹参酮类成分在新鲜根中有较大含量的积累,但在干燥过程中也增加近一倍以上。这些成分在干燥过程中都呈现倒"V"字形的变化趋势,增长曲线中丹酚酸B等成分的含量与样品水分呈明显负相关。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在干燥过程中也呈现类似的变化曲线。这些研究结果完全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即采后干燥早期过程对于像丹参、黄芩这样的宿根类药材,可能诱导活性成分的大量形成和升高,科学把握这一机制将大大"提高"和稳定相关药材的质量。这些研究结果和发现对于中药材GAP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 采后干燥 胁迫诱导
下载PDF
蕨类植物的黄酮类成分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铜水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89年第4期377-389,共13页
蕨类植物的黄酮类成分以比较原始的结构类型为主,少数类群也拥有相当进化的类型。双黄酮,黄酮醇,白花色甙及原花色甙对于蕨类植物的系统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化学证据表明小叶型蕨类较大叶型真蕨类原始,厚囊蕨类较薄囊蕨类原始等。
关键词 蕨类植物 黄酮类 系统学
下载PDF
青海省冬虫夏草的遗传变异及亲缘关系的形态性状和ISSR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梁洪卉 程舟 +4 位作者 杨晓伶 李珊 周铜水 张文驹 陈家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59-1864,共6页
目的探讨青海省不同地区冬虫夏草的鉴定方法,并评价其遗传变异、亲缘关系及地域分布。方法利用形态性状和ISSR标记分析青海省11个县的冬虫夏草样品。结果青海省不同地区的冬虫夏草无论是形态性状还是ISSR多态性都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 目的探讨青海省不同地区冬虫夏草的鉴定方法,并评价其遗传变异、亲缘关系及地域分布。方法利用形态性状和ISSR标记分析青海省11个县的冬虫夏草样品。结果青海省不同地区的冬虫夏草无论是形态性状还是ISSR多态性都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根据形态性状数据,青海省的冬虫夏草大致分成3个组,即分别产于环青海湖地区、青海中东部和南部,但仅基于形态性状来鉴定特定的冬虫夏草十分费力且不可靠。根据ISSR指纹图谱能够鉴定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而且ISSR分析表明青海省的冬虫夏草可分成产于环青海湖地区和其他地区两大类,其他地区一大类又可分成青海省南部、中部和东部产区3个平行分支。结论青海省的冬虫夏草在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ISSR分子标记对于冬虫夏草的鉴定和亲缘关系检测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与形态性状分布相结合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冬虫夏草 ISSR 亲缘关系 地域分布
下载PDF
西红花中西红花苷-1和西红花苷-2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5
11
作者 何常明 谢晓梅 +2 位作者 何美莲 陈家宽 周铜水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建立西红花中西红花苷-1和西红花苷-2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C_(18)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40nm,流速1.0mL·min^(-1);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含量测定结果的主要... 目的:建立西红花中西红花苷-1和西红花苷-2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C_(18)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40nm,流速1.0mL·min^(-1);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含量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如提取溶剂、超声处理时间、提取温度及是否避光等进行考察。结果:西红花苷-1在5.2~165μg·mL^(-1),西红花苷-2在2.7~85μg·mL^(-1)范围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5%和98.2%。西红花样品溶液的制备应在避光、室温条件下,以50%乙醇超声处理30min为宜。结论:按照本法进行西红花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含量测定,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西红花中西红花苷-1和西红花苷-2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西红花苷-1 西红花苷-2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桔梗皂苷类成分及其质量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何美莲 程小卫 +1 位作者 陈家宽 周铜水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综述中药桔梗的皂苷类成分及其质量分析方法。桔梗的皂苷类成分已近40种,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及中文译者未按照结构特点和统一的命名原则命名,给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桔梗皂苷类成分以及后续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混乱。现依据皂苷元母核化学... 综述中药桔梗的皂苷类成分及其质量分析方法。桔梗的皂苷类成分已近40种,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及中文译者未按照结构特点和统一的命名原则命名,给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桔梗皂苷类成分以及后续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混乱。现依据皂苷元母核化学结构的变化规律将桔梗的皂苷类成分归纳为桔梗酸类、桔梗二酸类和远志酸类3种主要类型。已报道桔梗皂苷类成分的质量分析有重量法、HPLC-ELSD法以及RP-HPLC法等,但由于这类成分结构复杂多样,性质不稳定,目前还缺少权威、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此,我们建议将桔梗皂苷类成分水解成皂苷元后,再测定其中2~3种皂苷元的含量作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桔梗酸类 桔梗二酸类 远志酸 质量分析 综述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年龄人参DNA的甲基化水平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董亚娟 程舟 +5 位作者 李珊 周铜水 陈家宽 万树文 顾敏 张文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6-1418,共3页
关键词 DNA甲基化 甲基化水平 HPLC法 年龄 人参 测定 基因组表达 化学修饰
下载PDF
仙茅苷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琼 程小卫 +3 位作者 雷光青 陈士明 陈家宽 周铜水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Gaertn.)主要成分仙茅苷(curcu ligoside)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比色法及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SR)测定仙茅苷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仙茅苷对羟... 目的研究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Gaertn.)主要成分仙茅苷(curcu ligoside)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比色法及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SR)测定仙茅苷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仙茅苷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略低于茶多酚。结论仙茅苷对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 仙茅苷 羟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清除作用
下载PDF
蒲黄总黄酮提取物中香蒲新苷及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HPLC测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傅大煦 程小卫 +2 位作者 王玮 陈家宽 周铜水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0-361,共2页
建立了HPLC法测定蒲黄总黄酮提取物中香蒲新苷(1)及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2)的含量。采用Eclipse XDBC18柱,乙腈-0.5%乙酸-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8nm。1和2分别在10~400mg/ml和12.6~504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 建立了HPLC法测定蒲黄总黄酮提取物中香蒲新苷(1)及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2)的含量。采用Eclipse XDBC18柱,乙腈-0.5%乙酸-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8nm。1和2分别在10~400mg/ml和12.6~504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和102.3%,RSD分别为1.66%和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黄 总黄酮提取物 香蒲新苷 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下载PDF
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蔡葛平 郭燕红 +2 位作者 姚辉 陈士林 周铜水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7期213-217,共5页
研究目的探讨外源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为中药材生产中外源激素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黄芩幼苗叶面分别喷施2ml200mg/L矮壮素和赤霉素,第26天后,观察植株形态,测定植株高度、地下和地上部分生物... 研究目的探讨外源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为中药材生产中外源激素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黄芩幼苗叶面分别喷施2ml200mg/L矮壮素和赤霉素,第26天后,观察植株形态,测定植株高度、地下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并利用HPLC法和乙酰溴法分别测定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含量和地上部分木质素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矮壮素使植株叶片变绿变厚、花增多、花期延长、节间变短、茎粗大;赤霉素显著增加株高的同时,使叶片变小、绿色变浅、茎变细、腋芽生长明显。(2)矮壮素和赤霉素均使黄芩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同时地下部分生物量降低。(3)矮壮素和赤霉素均使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显著提高地上部分木质素的含量。结论该实验表明,矮壮素和赤霉素使黄芩中碳源的分配集中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木质素的合成,不利于地下部分生物量和黄酮类成分的累积,因此不适于黄芩的中药材生产,并且可能也不适于以根或根茎为药用部位的其它中药材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矮壮素 赤霉素 生物量 黄酮类成分
下载PDF
党参基因组DNA提取、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安娜 郭宏波 +1 位作者 周铜水 吴千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6-351,共6页
对党参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ISSR体系形成及引物筛选三方面进行探讨,为研究党参居群遗传多样性及药材DNA鉴定奠定基础。经比较改良CTAB法、改进的高盐SDS法和试剂盒三种常用DNA提取方法,发现改良CTAB法效果最佳;利用优化设计并结合... 对党参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ISSR体系形成及引物筛选三方面进行探讨,为研究党参居群遗传多样性及药材DNA鉴定奠定基础。经比较改良CTAB法、改进的高盐SDS法和试剂盒三种常用DNA提取方法,发现改良CTAB法效果最佳;利用优化设计并结合有关文献优化ISSR反应体系,最优反应体系为:50μL总反应体积中含约20ng DNA模板,1.25UTaq DNA聚合酶,2.25mmol.L-1Mg2+,200μmol.L-1dNTP,0.50μmol.L-1引物。以此体系为基础进行引物筛选,在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重复性好的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DNA提取 ISSR—PCR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下载PDF
HPLC测定柴芍双仙胶囊中芍药苷和淫羊藿苷含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晓梅 何常明 +1 位作者 陈家宽 周铜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210-1211,共2页
关键词 淫羊藿苷 中芍药苷 胶囊剂 HPLC测定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含量 液相色谱方法 质量标准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和纯化蒲黄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傅大煦 程小卫 +2 位作者 王玮 陈家宽 周铜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2-464,共3页
以主成分香蒲新苷及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含量为指标,研究了HZ802非极性大孔树脂吸附和纯化蒲黄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Z802非极性大孔树脂对蒲黄总酮有良好的吸附纯化性能,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样品溶液的浓度为50mg/mL(生药量... 以主成分香蒲新苷及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含量为指标,研究了HZ802非极性大孔树脂吸附和纯化蒲黄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Z802非极性大孔树脂对蒲黄总酮有良好的吸附纯化性能,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样品溶液的浓度为50mg/mL(生药量/体积);树脂用量为生药量的1.5倍(质量比);纯化先用2倍树脂柱体积的水,再用2倍树脂柱体积φ=0.2的乙醇;总黄酮的洗脱用2倍树脂柱体积φ=0.5的乙醇;吸附和洗脱流速均为2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黄总黄酮 HZ802非极性大孔树脂 香蒲新苷 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
下载PDF
番红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美莲 陈家宽 周铜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6-470,共5页
着重对番红花柱头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途径进行了综述。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代谢途径,番红花中的化学成分可归纳为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挥发油及挥发油前体苷类几种类型,研究表明这些结构多样的成分均是由脂溶性的... 着重对番红花柱头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途径进行了综述。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代谢途径,番红花中的化学成分可归纳为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挥发油及挥发油前体苷类几种类型,研究表明这些结构多样的成分均是由脂溶性的玉米黄质降解产生。此外,还对国内外有关番红花花被以及侧芽等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番红花提取物及番红花苷成分在心脑血管、肝脏、肾脏、免疫系统、肿瘤以及抗氧化方面的广泛药理活性进行了全面综述,为全面开发利用番红花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花 代谢途径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