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颅内血肿早期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锦魁 江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颅内血肿早期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入院后24小时内出现血肿增加情况的患者作为加重组,将未增加的患者作...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颅内血肿早期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入院后24小时内出现血肿增加情况的患者作为加重组,将未增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ore,GCS)评分、发病到入院时长、是否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血压波动值、入院时血肿量等资料,分析影响血肿早期增加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和入院时血肿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波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血压波幅大、发病至入院时间短、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影响早期血肿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08,P<0.001;OR=2.104,P=0.046;OR=1.495,P=0.037;OR=3.294,P=0.00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波幅大、发病至入院时间短、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情况是影响其颅内血肿早期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 危险因素 进展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红细胞压积值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周锦魁 张启烁 +3 位作者 林焕章 陈郁强 李沐 谢扬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11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Hct值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5例,记录其年龄、性别及手术前后的检验结果等信息;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Hct值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5例,记录其年龄、性别及手术前后的检验结果等信息;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Hct值等因素对患者术后1月内的短期生存的影响;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术后Hct值的影响因素;描述术后Hct值与患者短期预后的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结果: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约为29.03%(45/15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OR=1.043)、入院GCS评分(OR=0.716)、ISS评分(OR=1.126)及术后Hct值(OR=0.925)是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Hct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入院GCS评分(β=0.299)、术前Hct值(β=0.480)和术中胶体输入量(β=-0.004)是影响术后Hct值的独立危险因素;在ROC曲线可算得术后Hct值对患者短期生存影响的最佳临界值约为25%(YI=0.225),诊断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48.9%;大于此值的短期生存率为79.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Hct值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Hct值不小于25%的患者短期生存率更高;入院的GCS评分、术前Hct较高或术中输注胶体液较少的患者,会使术后Hct值降低得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红细胞压积 预后
下载PDF
心肺复苏个体化方向的实施原则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锦魁 陈郁强 谢扬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7-59,共3页
心肺复苏是拯救心脏骤停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项救命措施,尽管其发生机制和救治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明显提升了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但总体而言仍未符合期望。而我国目前掌握心肺复苏操作及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均... 心肺复苏是拯救心脏骤停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项救命措施,尽管其发生机制和救治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明显提升了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但总体而言仍未符合期望。而我国目前掌握心肺复苏操作及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加强心肺复苏培训、探索个体化心肺复苏的实施是改善我国心脏骤停生存率的重要任务。通过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前的状态,利用快速床旁检测等早期确定病因,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充分利用合适的综合手段,可以做到更高效的心肺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个体化
下载PDF
黄芪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保护机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谢耀锟 曹金城 周锦魁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5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保护机理。方法应用B27Neurobasal、Neurobasal体位培养SD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在缺氧状态下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台盼蓝染色法,观察黄芪对神经... 目的探讨黄芪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保护机理。方法应用B27Neurobasal、Neurobasal体位培养SD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在缺氧状态下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台盼蓝染色法,观察黄芪对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保护效果。结果细胞存活率正常对照组>缺氧6 h组>缺氧12 h组>缺氧2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黄芪注射液1组>黄芪注射液2组>黄芪注射液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注射液4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黄芪注射液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注射液1组Bax表达高于黄芪注射液3组,Bcl-2蛋白表达低于黄芪注射液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注射液1、2、3组Bcl-2/Bax比值黄芪注射液1组<黄芪注射液2组<黄芪注射液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注射液1、2、3组Bcl-2/Bax比值均明显高于凋亡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有效通过提升Bcl-2/Bax比值来调节缺氧神经细胞避免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大鼠 大脑皮层 神经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谢耀锟 欧阳兆汉 周锦魁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9期100-101,共2页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0.0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20.00%;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出血的疗效突出,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脑出血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7
6
作者 谢耀锟 黄仲根 周锦魁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7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依拉达奉治疗,研究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依拉达奉治疗,研究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NIHSS及GCS评分、脑水肿及脑出血体积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显著,临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脑出血 安全性
下载PDF
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耀锟 黄仲根 周锦魁 《北方药学》 2020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对比两种给药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脑水肿体积和脑血肿体积较治疗前均减少,观察组的脑水肿体积和脑血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小于治疗前,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I指数均大于治疗前,观察组的BI指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出血后脑水肿临床治疗上,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缩小血肿和水肿体积,同时可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注射液 甘露醇 脑出血后脑水肿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心肺复苏的实践进展概述
8
作者 邱树莲 吴小丹 +1 位作者 周锦魁 谢扬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03-304,共2页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由于各种原因致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使人体器官缺血缺氧,极易导致死亡;患者的预后普遍较差,疾病负担重,其中主要的病因是心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 2017》指出: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达 2...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由于各种原因致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使人体器官缺血缺氧,极易导致死亡;患者的预后普遍较差,疾病负担重,其中主要的病因是心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 2017》指出: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达 2.9 亿,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的首位病因;加上我们已是老龄化社会,而且心血管疾病发病呈年轻化,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将更加严峻,CA 发生率会更高[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血管疾病患者 心脏骤停 老龄化社会 射血功能 缺血缺氧 人体器官 疾病负担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锦魁 张启烁 +3 位作者 陈郁强 李沐 谢扬 李奇林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索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对1个月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至2017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及神经外科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且行去骨瓣减压术的1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探索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对1个月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至2017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及神经外科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且行去骨瓣减压术的1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06例,女性36例;年龄18~74岁,平均(43.68±13.93)岁。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影响患者1个月内短期预后的因素,用ROC曲线定量分析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的因素。结果患者1个月内的病死率为29.62%(41/142),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 1.070 [95%CI 1.026~1.116],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OR 0.701 [95%CI 0.549~0.894],P<0.05)、术后红细胞压积(OR 0.841 [95%CI 0.723~0.979],P<0.05)和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OR 1.246 [95%CI 1.056~1.471],P<0.05)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损伤严重度评分(ISS)(β=0.263,P<0.05)、术前红细胞压积(β=0.373,P<0.05),手术时间(β=1.268,P<0.05)、术中晶体输入量(β=0.002,P<0.05)和术中胶体输入量(β=0.002,P<0.05)是影响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上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的最佳预测值是14%(敏感度76.2%,特异度26.0%,曲线下面积0.792),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14%的患者,病死率高达43%。结论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控制手术时间或术前适当稀释血液等方法减少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可能对患者的短期预后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红细胞压积 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中晚期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与IMRT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海莹 周锦魁 谢扬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7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比较普通放疗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总结分析IMRT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中晚期宫颈癌术后需要补充治疗的患者100例,入院后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进行分组,综合患方意... 目的 比较普通放疗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总结分析IMRT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中晚期宫颈癌术后需要补充治疗的患者100例,入院后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进行分组,综合患方意见和研究入选标准,最后入选实验组57例,对照组43例.实验组使用IMRT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同步放疗治疗方案;再评估两组的疗效和胃肠道、泌尿系、骨髓和皮肤这四方面的急慢性放射反应情况;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12%、84.61%,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287,P〉0.05);两组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5%和25.7%(χ^2=0.002,P〉0.05),慢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9.0%和43.6%(χ^2=0.262,P〉0.05),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两组急性胃肠炎发生率分别为23.5%和46.2%(χ^2=5.090,P〈0.05),急性泌尿系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5%和38.5%(χ^2=3.911,P〈0.05),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5.7%和33.3%(χ^2=4.143,P〈0.05),慢性泌尿系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0%和69.2%(χ^2=3.986,P〈0.05),慢性胃肠炎发生率分别为43.2%和64.1%(χ^2=4.31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普通放疗与IMRT在治疗缓解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是中晚期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采用IMRT同步化疗明显减少了急性消化系统和急性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使患者及家属更易于接受术后辅助放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强调放射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