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风报道背后媒体责任的缺失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闻杰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8-29,共2页
跟风报道,呈现的是一种集束化状态,具体是指媒体在进行事件新闻报道时,在追逐事件最新进展的同时,为了保持新闻事件的“热度”,大量的媒体在短时间内聚集报道力量,聚焦在此事件或者此类事件上,形成高密度和全方位的报道态势。对... 跟风报道,呈现的是一种集束化状态,具体是指媒体在进行事件新闻报道时,在追逐事件最新进展的同时,为了保持新闻事件的“热度”,大量的媒体在短时间内聚集报道力量,聚焦在此事件或者此类事件上,形成高密度和全方位的报道态势。对于跟风报道,新闻业界应当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考量其所带来的社会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责任 跟风 新闻事件 新闻报道 传播效果 高密度 新闻业 考量
下载PDF
从《汉字英雄》看网络电视的逆向转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闻杰 《现代视听》 2013年第10期43-44,共2页
网络电视平台爱奇艺与河南卫视联合举办了国内首档大型网台联动节目《汉字英雄》面向全体观众。该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改变过去网络电视的单向购买播出的运营模式,开辟了网络电视制播与传统电视媒体合作的逆向联动发展经典案例。
关键词 网络电视 传统电视媒体 网台联动
下载PDF
《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电视文化传播的社会“正能量”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闻杰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第10X期227-228,共2页
电视自诞生之日就逐渐成为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已成为引领大众文化的舵手。但是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自媒体时代,电视的传媒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当下电视为了争夺受众群,不惜将大众文化简单解构为媚俗、审丑,猎奇的内容刺激着受众的... 电视自诞生之日就逐渐成为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已成为引领大众文化的舵手。但是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自媒体时代,电视的传媒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当下电视为了争夺受众群,不惜将大众文化简单解构为媚俗、审丑,猎奇的内容刺激着受众的感官。这无疑对大众文化上产成了"负能量"上的消极影响。本文以《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节目为例,从电视文化传播对大众文化塑造与传承视角出发,探讨电视怎样发挥社会文化传播的"正能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电视文化传播 社会责任
下载PDF
秩序的象征与仪式:电影《白鹿原》的全景解析
4
作者 周闻杰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08-409,共2页
作为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影《白鹿原》给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原著中凝重而真切的历史感在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呈现。这部以关中平原为地域背景的文学作品落实到影像上,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特征还是在本片得以较为完美的体现。而纵... 作为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影《白鹿原》给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原著中凝重而真切的历史感在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呈现。这部以关中平原为地域背景的文学作品落实到影像上,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特征还是在本片得以较为完美的体现。而纵观本片,导演王安全通篇运用解构主义手法,以秩序的象征与仪式为视角试图最大限度的还原原著的精髓和描绘自己的电影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 象征 仪式
下载PDF
电影《白鹿原》中“秩序与人性”的符号学解读
5
作者 周闻杰 《声屏世界》 2014年第2期45-46,共2页
作为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白鹿原》展示的是20世纪初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风土人情。无论是连天无尽、满眼金黄的麦地,还是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祠堂、窑洞,该片较好地呈现了原著中凝重而真切的历史感。该片的出彩之处,在于将原著中... 作为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白鹿原》展示的是20世纪初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风土人情。无论是连天无尽、满眼金黄的麦地,还是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祠堂、窑洞,该片较好地呈现了原著中凝重而真切的历史感。该片的出彩之处,在于将原著中最突出一对矛盾--秩序的维护和打破,通过象征的仪式和符号具体化,更深层次地表达出导演对扼制人性的秩序的批判和对人性本真的赞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秩序 电影 符号学 解读 中国黄土高原 鹿 风土人情
下载PDF
符号学视角下电影《白鹿原》中“秩序与人性”镜像
6
作者 周闻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作为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白鹿原》给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原著中凝重而真切的历史感在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呈现。这部以关中平原为地域背景的文学作品被转移到影像上,视觉艺术的特征在片中得到较为完美的体现。从符号学理论出发,我... 作为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白鹿原》给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原著中凝重而真切的历史感在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呈现。这部以关中平原为地域背景的文学作品被转移到影像上,视觉艺术的特征在片中得到较为完美的体现。从符号学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导演王安全通篇运用解构主义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符号学理论 电影 镜像 人性 秩序 名著改编 文学作品
下载PDF
符号学视角下对电影《白鹿原》中“秩序与人性”解读
7
作者 周闻杰 《现代视听》 2013年第8期33-35,共3页
电影《白鹿原》给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原著中凝重而真切的历史感在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呈现。本文主要从符号学理论观点出发,解析导演王全安通篇运用解构主义手法,以秩序的象征与仪式为视角试图最大限度的探究中国宗族文化体系的冲突与重构。
关键词 符号 秩序 象征 仪式
下载PDF
“俺村的王君涛”
8
作者 周闻杰 都置 《党的生活(河南)》 2014年第13期27-27,共1页
有人说“村官”很小,然而正是他们身处基层改革发展一线,他们才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红旗,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有了旗帜和堡垒,老百姓才有了主心骨。
关键词 王君 “村官” 基层工作 老百姓 党员 旗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