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包丽红 +3 位作者 窦忠霞 宣丽颖 魏成喜 赵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嗜心性柯萨奇B3病毒(CVB3m)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新生心肌细胞方法,建立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模型,应用膜片钳技术中电流钳记录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结...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嗜心性柯萨奇B3病毒(CVB3m)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新生心肌细胞方法,建立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模型,应用膜片钳技术中电流钳记录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结果应用TFA组与柯萨奇B3病毒感染模型组相比较,动作电位幅值(APA)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5,n=8),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延长(P=0.00724,n=8)。结论黄芪总黄酮可显著降低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值(APA),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总黄酮 柯萨奇B3病毒 心肌细胞 动作电位
下载PDF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左心室血栓形成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吴红丽 +5 位作者 刘雪婷 李志鹏 杨志鹏 王洪军 辛琦 陈宏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230-2235,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早期左心室附壁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LVT)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行急诊PCI老年前壁心...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早期左心室附壁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LVT)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行急诊PCI老年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35例,住院期间发现LVT形成40例为LVT组,从非LVT患者中按照性别和年龄1∶2匹配80例患者为非LVT组,最终1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探讨LVT的危险因素,分析LVT的预测因素。结果LVT发生率为9.2%,出院时持续ST段抬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0.40、室壁瘤、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 to balloom,STB)≥8 h、术后TIMI血流<3级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dimer to fibrinogen ratio,DFR)升高是L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FR≥0.30对LVT预测的敏感度为72.5%,特异度为78.7%(AUC=0.834,P<0.01)。结论出院时持续ST段抬高、LVEF≤0.40、室壁瘤、STB≥8 h、术后TIMI血流<3级和DFR升高是早期LVT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DFR对LVT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左心室血栓形成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下载PDF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吴红丽 +2 位作者 刘雪婷 杨志鹏 王洪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36-239,24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侧支循环发育良好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入选1125例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依据Rentrop分级法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181例)和侧支循环较差组(944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侧支循环发育良好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入选1125例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依据Rentrop分级法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181例)和侧支循环较差组(9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介入相关指标与预后情况,分析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可能因素。结果AMI患者侧支循环发育良好的比例为16.1%,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糖尿病(23.2%vs.35.2%,P=0.002)和吸烟比例(26.5%vs.37.3%,P=0.005)显著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心绞痛病程显著长于侧支循环较差组(6.5±3.8 vs.4.2±2.5,P=0.024),SYNTAX评分更高(39.3±14.8 vs.32.2±12.6,P=0.039),PCI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更低(17.7%vs.26.7,P=0.011),其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更低(16.6%vs.23.8%,P=0.033)。随访1年,侧支循环良好组心力衰竭发生率(13.8%vs.22.1%,P=0.012)和总MACCE(34.3%vs.48.3%,P=0.001)显著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目前吸烟(OR=1.329;95%CI:1.029~3.917,P=0.028),糖尿病(OR:2.266;95%CI:1.326~3.924,P=0.044),心绞痛病程(OR=0.769;95%CI:0.567~0.928,P=0.031),SYNTAX评分(OR=0.801;95%CI:0.608~0.937,P=0.046)是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AMI患者侧支循环发育良好者PCI相关心肌梗死和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更低,吸烟、糖尿病、心绞痛病程和SYNTAX评分是其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侧支循环 预测因素
下载PDF
卡维地洛的特性及其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付强 粱晓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4期336-338,共3页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 卡维地洛 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系统 罗氏制药公司 交感神经系统 代偿机制
下载PDF
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丁秀虹 梁晓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ST段抬高 冠心病诊断 V1-V3导联 价值 QRS波群 ST段下移 动作电位 等电位线
下载PDF
下壁导联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付强 粱晓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44-446,共3页
关键词 异常Q波 下壁导联 鉴别诊断 左后分支阻滞 AVL导联 急性肺栓塞 预激综合征 Q波异常
下载PDF
Q-T间期延长诊治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桂芳 呼日乐巴特尔 孙洪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2025-2027,共3页
关键词 QT延长综合征/治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8-38,共1页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3例患者.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应用心血管药物的基础上联合阿托...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3例患者.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应用心血管药物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5.7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血脂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结果更好(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心血管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片 心血管药物 冠心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食管心房起搏终止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探讨
9
作者 王桂芳 孙洪涛 呼日乐巴特尔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9期76-76,共1页
目的:为探讨经食管心房起搏对房室结双经路所致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共47例,比较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对心动过速的终止效果采用超速抑制,亚速抑制。结果:亚速抑制19例,成功11例,占57.9%,8例未成功改用超速抑制。超速抑... 目的:为探讨经食管心房起搏对房室结双经路所致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共47例,比较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对心动过速的终止效果采用超速抑制,亚速抑制。结果:亚速抑制19例,成功11例,占57.9%,8例未成功改用超速抑制。超速抑制36例,成功34例,占94%,2例超速抑制、亚速抑制均无效,应用猝发脉冲后终止。结论:猝发脉冲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已经肯定。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终止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观察,超速抑制终止效果明显高于亚速抑制(P<0.05),而该种心动过速比较容易用起搏终止,缺点为不能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起搏 终止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法舒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赵明 陈国权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0期464-464,共1页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地尔硫卓(地尔硫卓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抗血小板、抗凝、他丁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法舒地尔...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地尔硫卓(地尔硫卓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抗血小板、抗凝、他丁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法舒地尔注射液(6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天。结果:治疗组冠心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79.1%(P<0.05)。结论:法舒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地尔硫卓 冠心病
下载PDF
关于Q-T间期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桂芳 呼日乐巴特尔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20期55-57,共3页
目前医学界越来越重视Q—T间期改变,Q—T间期延长和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易致心律失常乃至心脏猝死。对其病因、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及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Q-T间期 治疗 Q—T间期延长 心脏猝死 研究进展 改变 临床意义 病因 发生机制
下载PDF
蒙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与研究
12
作者 毕力夫 包纳日斯 +2 位作者 玛.安巴嘎 呼日乐巴特尔 吴岩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92-194,198,共4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蒙医药事业进入了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于1958年蒙医药事业开始走向高等教育的崭新道路,结束了家传式的教育方式,逐步走向现...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蒙医药事业进入了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于1958年蒙医药事业开始走向高等教育的崭新道路,结束了家传式的教育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于2005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蒙医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蒙医教学、医疗、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简单介绍了内蒙古医学院蒙医基础理论教学研究和蒙古国研究蒙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概况,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蒙医药学理论和教学改革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理论 现代研究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评价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疗效
13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王桂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期151-152,共2页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组)。结论卡维地洛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后,明显改善...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组)。结论卡维地洛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后,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病死率和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Β受体阻滞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经食管心房起搏终止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探讨
14
作者 王桂芳 孙志坚 呼日乐巴特尔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6期689-690,共2页
目的:为探讨经食管心房起搏终止房室结双径路所致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共47例,采用超速抑制、亚速抑制.比较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对心动过速的终止效果.结果:亚速抑制19例,成功11例(57. 9%),8例未成功改用超速抑制.超速抑制36... 目的:为探讨经食管心房起搏终止房室结双径路所致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共47例,采用超速抑制、亚速抑制.比较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对心动过速的终止效果.结果:亚速抑制19例,成功11例(57. 9%),8例未成功改用超速抑制.超速抑制36例,成功34例(94%),2例超速抑制、亚速抑制均无效,应用猝发脉冲后终止.结论:猝发脉冲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已经肯定.超速抑制终止效果明显高于亚速抑制(P< 0.05),而该种心动过速比较容易用起搏终止,缺点为不能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起搏 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六联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15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王桂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六联疗法(福辛普利、坎地沙坦、利尿剂、地高辛、卡维地洛、曲美他嗪)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全部接受六联疗法,治疗12个月,以自身作为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功... 目的探讨六联疗法(福辛普利、坎地沙坦、利尿剂、地高辛、卡维地洛、曲美他嗪)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全部接受六联疗法,治疗12个月,以自身作为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随访12个月,全部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12个月后有效率100%。结论六联疗法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联疗法 充血性心衰 心功能
下载PDF
依那普利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9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 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依那普利5~10mg/d,替米沙坦20~40mg/d;对照组30例口服依那普利5~10mg/d。观察6个月后患者血清电解...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 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依那普利5~10mg/d,替米沙坦20~40mg/d;对照组30例口服依那普利5~10mg/d。观察6个月后患者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壁相对厚度(R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结果左室功能和左室结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电解质与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依那普利 替米沙坦
下载PDF
低钾血症引起的交感风暴4例
17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王桂芳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789-4790,共2页
1.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李某,女,79岁,以反复恶心呕吐3天,心悸头晕1天为主诉入院。急查血钾为3.12mmmol/L,心电监护下频发室早,入院诊断:①急性胃肠炎;②低钾血症;③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立即给予补钾补镁,利多卡因,抗炎,对症治疗,但... 1.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李某,女,79岁,以反复恶心呕吐3天,心悸头晕1天为主诉入院。急查血钾为3.12mmmol/L,心电监护下频发室早,入院诊断:①急性胃肠炎;②低钾血症;③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立即给予补钾补镁,利多卡因,抗炎,对症治疗,但病人反复心悸头晕,甚至抽搐,监护下出现3次室颤,给予200J电除颤,静点艾司洛尔,继续补钾补镁等抢救后病情稳定,心电图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交感风暴
下载PDF
血脂康与饮食疗法联合治疗皮肤结节性黄色瘤1例
18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梁晓光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7年第6期32-32,共1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致残、致死的全身性疾病,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病和间歇性跛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结合1例病例介绍特殊的高脂血症——皮肤结节性黄色瘤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皮肤结节性黄色瘤血脂康 饮食疗法
下载PDF
常见ST段抬高疾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强 呼日乐巴特尔 粱晓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ST段抬高 鉴别诊断 疾病 QRS波群 动作电位 V2导联 V3导联 肢体导联
下载PDF
蒙元时期几款圣旨的书写年代考
20
作者 呼日乐巴特尔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11年第2期24-26,共3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