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接触镜储存盒不同处理方式对常见接触镜相关角膜炎病原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帅
王嫱怡
+5 位作者
李玉瑭
邓娟
苏明泽
和凌媛
王璐薇
李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5-180,共6页
目的评价接触镜相关角膜炎不同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并比较角膜接触镜储存盒(CLC)不同处理方式对其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方法通过静态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在聚丙烯材质的CLC中37℃孵育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
目的评价接触镜相关角膜炎不同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并比较角膜接触镜储存盒(CLC)不同处理方式对其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方法通过静态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在聚丙烯材质的CLC中37℃孵育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24 h,建立生物被膜模型。根据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室温干燥组、护理液浸泡组、加热干燥组和浸泡加热组,采用系列稀释微量计数法测定各组生物被膜生物量,并计算生物被膜杀灭率。结果4个实验菌株均可在CLC内壁形成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形成生物被膜的生物量分别为(10.78±2.12)、(9.19±0.57)、(8.03±0.30)和(7.50±0.07)lg CFU/ml;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热干燥组和浸泡加热组各菌株生物被膜生物量均低于相应对照组,护理液浸泡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生物量低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热干燥处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51.76±16.75)%、(68.63±4.43)%、(83.51±13.97)%和(97.13±5.19)%,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06,P<0.001);各菌杀灭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室温干燥处理对各病原菌生物被膜的杀灭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0,P=0.606)。浸泡加热处理对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100.00±0.00)%和(97.79±7.67)%,均明显高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1.13±14.86)%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74.22±1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热处理或者结合使用护理液浸泡处理CLC可显著提高对实验菌株生物被膜菌的杀灭作用,有效清除CLC中的细菌或真菌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储存盒
生物被膜
加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型肝炎小表面蛋白sC76Y和sI218L新突变的发现及体外研究
2
作者
王璐薇
苏明泽
+5 位作者
欧国敏
和凌媛
李垚
庄辉
向宽辉
李彤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75-183,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现和研究具有潜在生物学或临床意义的乙型肝炎小表面蛋白(SHBs)新突变。方法SHBs氨基酸(AA)序列来自本课题组数据库227例患者,患者为未经抗病毒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均感染C2基因亚型乙肝病毒(he...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现和研究具有潜在生物学或临床意义的乙型肝炎小表面蛋白(SHBs)新突变。方法SHBs氨基酸(AA)序列来自本课题组数据库227例患者,患者为未经抗病毒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均感染C2基因亚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通过SHBs的AA突变与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的关联分析,发现可能影响血清HBsAg水平的新突变。用重叠PCR法构建突变质粒,转染HepG2肝癌细胞系,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BsAg,荧光定量PCR检测胞内的HBV总RNA水平和细胞内外HBV DNA水平。结果SHBs序列突变检出率为78.4%(178/227),仅在高水平HBsAg组中检出的sC76Y(5/113,4.4%)和sI218L(3/113,2.7%)为新突变。与野生型相比,sC76Y突变株可使胞内HBsAg、胞内HBV总RNA和胞外HBV DNA明显升高(P<0.05),胞外HBsAg和胞内HBV DNA显著降低(P<0.05)。sI218L突变株可使胞内HBV总RNA显著增加(P<0.05),并使胞外HBsAg水平显著改变。结论新发现的sC76Y和sI218L突变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影响HBV复制。前者倾向于使HBsAg滞留胞内,但可能促进病毒体分泌;后者则与胞内较高水平HBV RNA有关,还可能影响HBsAg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小表面蛋白(SHBs)
氨基酸突变
抗原性
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接触镜储存盒不同处理方式对常见接触镜相关角膜炎病原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帅
王嫱怡
李玉瑭
邓娟
苏明泽
和凌媛
王璐薇
李彤
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学系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研究中心
现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5-180,共6页
文摘
目的评价接触镜相关角膜炎不同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并比较角膜接触镜储存盒(CLC)不同处理方式对其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方法通过静态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在聚丙烯材质的CLC中37℃孵育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24 h,建立生物被膜模型。根据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室温干燥组、护理液浸泡组、加热干燥组和浸泡加热组,采用系列稀释微量计数法测定各组生物被膜生物量,并计算生物被膜杀灭率。结果4个实验菌株均可在CLC内壁形成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形成生物被膜的生物量分别为(10.78±2.12)、(9.19±0.57)、(8.03±0.30)和(7.50±0.07)lg CFU/ml;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热干燥组和浸泡加热组各菌株生物被膜生物量均低于相应对照组,护理液浸泡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生物量低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热干燥处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51.76±16.75)%、(68.63±4.43)%、(83.51±13.97)%和(97.13±5.19)%,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06,P<0.001);各菌杀灭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室温干燥处理对各病原菌生物被膜的杀灭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0,P=0.606)。浸泡加热处理对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杀灭率分别为(100.00±0.00)%和(97.79±7.67)%,均明显高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1.13±14.86)%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74.22±1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热处理或者结合使用护理液浸泡处理CLC可显著提高对实验菌株生物被膜菌的杀灭作用,有效清除CLC中的细菌或真菌污染。
关键词
感染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储存盒
生物被膜
加热
Keywords
Microbial keratitis
Contact lens cases
Biofilm
Heating
分类号
R77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型肝炎小表面蛋白sC76Y和sI218L新突变的发现及体外研究
2
作者
王璐薇
苏明泽
欧国敏
和凌媛
李垚
庄辉
向宽辉
李彤
机构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75-183,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三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17ZX10202202-004-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2174)。
文摘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现和研究具有潜在生物学或临床意义的乙型肝炎小表面蛋白(SHBs)新突变。方法SHBs氨基酸(AA)序列来自本课题组数据库227例患者,患者为未经抗病毒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均感染C2基因亚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通过SHBs的AA突变与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的关联分析,发现可能影响血清HBsAg水平的新突变。用重叠PCR法构建突变质粒,转染HepG2肝癌细胞系,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BsAg,荧光定量PCR检测胞内的HBV总RNA水平和细胞内外HBV DNA水平。结果SHBs序列突变检出率为78.4%(178/227),仅在高水平HBsAg组中检出的sC76Y(5/113,4.4%)和sI218L(3/113,2.7%)为新突变。与野生型相比,sC76Y突变株可使胞内HBsAg、胞内HBV总RNA和胞外HBV DNA明显升高(P<0.05),胞外HBsAg和胞内HBV DNA显著降低(P<0.05)。sI218L突变株可使胞内HBV总RNA显著增加(P<0.05),并使胞外HBsAg水平显著改变。结论新发现的sC76Y和sI218L突变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影响HBV复制。前者倾向于使HBsAg滞留胞内,但可能促进病毒体分泌;后者则与胞内较高水平HBV RNA有关,还可能影响HBsAg的抗原性。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小表面蛋白(SHBs)
氨基酸突变
抗原性
分泌
Keyword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mall hepatitis B surface protein
Amino acid mutation
Antigenicity
Secretion
分类号
R373.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接触镜储存盒不同处理方式对常见接触镜相关角膜炎病原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王帅
王嫱怡
李玉瑭
邓娟
苏明泽
和凌媛
王璐薇
李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乙型肝炎小表面蛋白sC76Y和sI218L新突变的发现及体外研究
王璐薇
苏明泽
欧国敏
和凌媛
李垚
庄辉
向宽辉
李彤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