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
作者 和法莲 刘高米洋 +3 位作者 刘菊芬 李自安 王强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78-1383,共6页
背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研究方向。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按1 mg/kg剂量股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大鼠多器官功能... 背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研究方向。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按1 mg/kg剂量股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将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500μL(5×106)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治疗5 d后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检测,取血后处死大鼠取肝脏、肾脏、心脏、脾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移植治疗1周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肝功能、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得到改善(P<0.05),白细胞计数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2)模型组心、肝、脾、肾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性病变和坏死,治疗组炎性浸润和坏死性病变明显减轻;(3)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类 多器官功能衰竭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内毒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 SD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BMSC治疗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白盈盈 刘菊芬 +6 位作者 张建平 和法莲 陈慧芬 张梦圆 王颖翠 潘兴华 刘高米洋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ApoE^(-/-)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方法 ApoE^(-/-)缺陷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于9 w龄时开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MSC悬液20...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ApoE^(-/-)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方法 ApoE^(-/-)缺陷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于9 w龄时开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MSC悬液200μl(1×10~5个BMSC)和同体积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小鼠分别于12 w时和BMSC注射后4 w,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弓斑块形成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TC、TG、LDL-C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弓油红O染色可见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弓出现斑块。BMSC治疗后,实验组的TC、TG、LDL-C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油红染色发现实验组主动脉弓斑块斑块数量及面积均减少。结论 ApoE^(-/-)缺陷小鼠高脂饮食至12 w龄时出现典型动脉粥样硬化(AS)临床表征,而同种异体BMSC具有一定降低血脂、抑制主动脉弓内斑块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ApoE-/-缺陷小鼠 血脂 斑块
下载PDF
胰酶消化时长对GFP转基因小鼠BMSC传代生长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和法莲 白盈盈 +4 位作者 陈慧芬 李自安 杨建勇 潘兴华 刘高米洋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胰酶消化时间对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传代生长、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含相同细胞量的P2代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BMSC悬液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待细胞生长融合度达到80%~90%时,用0.25%的胰酶消化5... 目的比较胰酶消化时间对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传代生长、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含相同细胞量的P2代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BMSC悬液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待细胞生长融合度达到80%~90%时,用0.25%的胰酶消化5、10、15和20 min,比较不同时间点胰酶的消化能力、再次贴壁生长状态、培养上清中BMSC死亡碎片的数量以及诱导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能力。结果消化5 mins后,大量BMSC处于贴壁状态,无法传代;消化10、15 mins后,80%以上的BMSC缩成圆形并脱落,二次贴壁后呈长梭形,表面光滑,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消化20 min后,BMSC全部悬浮,再贴壁后呈宽大扁平状,表面粗糙,培养上清中悬浮大量细胞死亡碎片。结论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BMSC传代培养中,0.25%胰酶的最佳消化时间为10~15 m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小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酶消化 时间
下载PDF
活化转录因子4基因敲除小鼠完全缺失晶状体致小眼症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晟 林晓琳 +2 位作者 和法莲 彭珊 申红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9-42,共4页
旨在研究活化转录因子4(ATF4)基因敲除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将小鼠分为野生型(WT)组和ATF4敲除(KO)组,采用器官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明确ATF4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WT小鼠眼球大小及组织结构正常。而ATF4^-/... 旨在研究活化转录因子4(ATF4)基因敲除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将小鼠分为野生型(WT)组和ATF4敲除(KO)组,采用器官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明确ATF4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WT小鼠眼球大小及组织结构正常。而ATF4^-/-小鼠眼球体积缩小;脉络膜和视网膜层层次结构基本存在,各个层次结构紊乱;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基本正常,约2层细胞,但细胞排列不整齐;内丛状层结构疏松,厚度增加;外核层细胞层次增加,超过10层,同时结构松散、形成裂隙和囊样结构;内核层细胞层次减少、约6层~8层细胞,细胞排列轻度紊乱。整个视网膜在局部形成乳头状突起;脉络膜基本正常,但没有乳头状的睫状突形成。眼球内玻璃体缺失,由水肿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中央可见多个小血管。总之,ATF4^-/-小鼠展示了小眼表型,同时ATF4^-/-小鼠眼睛结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转录因子4 基因敲除小鼠 晶状体 小眼症
下载PDF
纳米活性炭/海藻酸钠复合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继建 和法莲 +1 位作者 张婷 石亚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15-519,共5页
为了改善海藻酸盐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通过湿法纺丝法将200 nm的纳米活性炭(ACNP)与海藻酸钠(SA)共混制备ACNP改性的海藻酸钠复合纤维。采用溶胀率、断裂伸长率、断裂应力、生物稳定性和细胞毒性等指标对所制备的ACNP/SA复合纤... 为了改善海藻酸盐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通过湿法纺丝法将200 nm的纳米活性炭(ACNP)与海藻酸钠(SA)共混制备ACNP改性的海藻酸钠复合纤维。采用溶胀率、断裂伸长率、断裂应力、生物稳定性和细胞毒性等指标对所制备的ACNP/SA复合纤维进行物理表征和生物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5%的SA中添加ACNP:SA质量比为2%的ACNP,并在浓度为1.5%的CaCl_(2)凝固浴中湿法纺丝可制备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最佳的ACNP/SA复合纤维。添加ACNP可改善海藻酸钠纤维沟槽缺陷问题,有助于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少量(0%~2%)ACNP的加入既有利于改善纤维的亲水性能,又可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其断裂伸长率最高提高了80.2%,断裂应力提高了42.5%,避免了纤维溶胀对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2%的ACNP添加量使海藻酸钠纤维具有更好的生物稳定性和更低的细胞毒性。ACNP/SA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医学材料领域具有开发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活性炭 海藻酸钠 复合纤维 组织工程支架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两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分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高米洋 潘兴华 +4 位作者 和法莲 陆容 刘菊芬 何洁 王红阳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来源的外泌体的最佳分离条件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无血清培养法培养hUMSCs,培养上清中收集外泌体,超高速离心法(ult-exo)和沉淀法分离外泌体(pri-exo),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63、...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来源的外泌体的最佳分离条件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无血清培养法培养hUMSCs,培养上清中收集外泌体,超高速离心法(ult-exo)和沉淀法分离外泌体(pri-exo),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63、HSP70、HSP90和阴性对照蛋白TAPA1,透射电镜观察分离所得外泌体生物学形态,高清晰质谱分析外泌体包裹蛋白种类。结果无血清培养法能够在不改变细胞生物学形态的条件下获取hUMSCs源外泌体,透射电镜下可见超高速离心可以获得具有典型双层膜结构的外泌体,大小在100 nm左右,而沉淀法分离所得产物不具有典型的外泌体形态表征,大小在30 nm左右;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超高速离心法所得外泌体CD63、HSP70、HSP90均呈现阳性,阴性对照蛋白TAPA1呈现阴性,沉淀法只能检测到HSP90;高清晰质谱检测出超高速离心法分离所得外泌体有169种蛋白,沉淀法有102种,共有蛋白79种。结论超高速离心法和沉淀法所得外泌体在蛋白标志物、生物学形态和内含蛋白种类均有差别,本实验结果提示分离hUMSCs源外泌体超高速离心法优于沉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外泌体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胶质瘤细胞株U87上皮间质转化及皮下荷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高米洋 和法莲 +5 位作者 陈慧芬 陆容 李自安 何洁 赵晶 潘兴华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369-375,共7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体外模型中对胶质瘤细胞株U87荷瘤能力及其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hUCMSCs与U87共培养组和U87单独荷瘤组皮下荷瘤能力的差别,免疫组化检测EMT相关基...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体外模型中对胶质瘤细胞株U87荷瘤能力及其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hUCMSCs与U87共培养组和U87单独荷瘤组皮下荷瘤能力的差别,免疫组化检测EMT相关基因组织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MMP2,MMP7,MMP9,E-cadherin(E-cad),N-cadherin(N-cad)和Vimentin(VIM)表达情况,q PCR检测EMT相关基因(mmp2,mmp7,mmp9,E-cad,N-cad和vimentin)转录水平。Transwell和Matrigel分别检测hUCMSCs对U87转移能力的影响,两组间比较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皮下荷瘤结果提示hUCMSCs与U87共培养组皮下荷瘤率高于U87单独荷瘤组,且肿瘤体积较大,RT-PCR结果提示:共培养组和单独培养组相比,E-cad水平下调,N-cad和VIM上调,且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2,MMP7,MMP9也有不同程度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在蛋白水平共培养组和单独培养组相比,E-cad水平下调2.1倍,N-cad和VIM上调1.0倍,MMP9上调0.9倍;E-cad,N-cad,VIM以及MMP2变化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免疫组化结果进一步验证hUCMSCs能促进U87表达Ki67,E-cad与N-cad低表达。Transwell和Matrigel实验结果提示hUCMSCs能够促进U87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结论 hUCMSCs能通过促进U87高表达EMT相关基因和增殖相关基因Ki67,从而促进胶质瘤细胞株U87皮下肿瘤形成并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提示hUCMSCs临床应用中应该充分考略受试者是否是潜在胶质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胶质瘤 生物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