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流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江美 咸亚静 +1 位作者 莫合德斯·斯依提 林素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880-1884,共5页
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情况及其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今后开展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街道社区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 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情况及其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今后开展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街道社区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液生化(包括肝功能、空腹血糖)检查以及肝脏B超检查,调查NAFLD患病情况.结果:对乌鲁木齐市2个社区调查1000例,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居民共有844例,其中男性291例,女性553例,平均年龄51.66岁±7.10岁,汉族558例,维吾尔族272例,回族13例.检出NAFLD患者456例,患病率为54.0%.对各项临床指标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居民NAFLD患病率高于汉族居民.NAFLD组人群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臀围、颈围、皮下脂肪厚度、空腹血糖、尿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组.结论:乌鲁木齐市区40-65岁社区居民NAFLD患病率较高,少数民族人群NAFLD高于汉族人群,其中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腰围、皮下脂肪、空腹血糖、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是NAFL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乌鲁木齐社区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社区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咸亚静 刘漪 +3 位作者 赵艳杰 赖丽君 吕孝臣 林素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社区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及其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乌鲁木齐市社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居民NAFLD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照区、管委会、社区的抽样顺序,随...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社区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及其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乌鲁木齐市社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居民NAFLD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照区、管委会、社区的抽样顺序,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及水磨沟区中4个社区常住维吾尔族与汉族居民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液生化检查、腹部肝脏B超检查。结果 (1)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NAFLD的患病率分别为59.63%(195/327)、43.94%(221/503);(2)维吾尔族人群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NAFLD的发生与BMI、腰围、臀围、颈围、皮下脂肪、空腹血糖(FPG)、UA、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相关(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中维吾尔族人群相比汉族人群发生NAFLD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维吾尔族 患病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基于血清生化标志物的中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咸亚静 王仁媛 +2 位作者 蔡雯 马丽荣 林素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54-25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血清生化标志物层面探讨影响不同性别中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平凉市某二级甲等医院体检的460例中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中年体检人群的一般资料、体质量指...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血清生化标志物层面探讨影响不同性别中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平凉市某二级甲等医院体检的460例中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中年体检人群的一般资料、体质量指数、血压及血清生化标志物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中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血清生化标志物。结果460例研究对象中137例患NAFLD,患病率为31.5%。Logistic回归显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酸是中年男性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中年男性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因素(P<0.05)。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是中年女性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平凉市中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注意控制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同时应当大力发展初级医疗保健筛查,提高自我筛查意识,维护人群整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年人群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红蛋白
下载PDF
人体测量学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咸亚静 蔡雯 +3 位作者 赵艳杰 赖丽君 吕孝臣 林素兰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5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学指标(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颈围、皮下脂肪厚度)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I。D)的关联性,为今后开展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学指标(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颈围、皮下脂肪厚度)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I。D)的关联性,为今后开展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及水磨沟区内40~65岁常住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液生化检查以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者844人,其中男性291人,女性553人,汉族559人、维吾尔族272人、回族13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总患病率为54.0%。结论乌鲁木齐市40~65岁社区居民NAFI。D患病率较高,其中少数民族患病率高于汉族;BMI、SBP、腰围、腰臀比、皮下脂肪均是NAFLD的危险因素;并且发现颈围与皮下脂肪厚度可以预测NAFL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学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家长喂养行为现状及其与儿童体重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林素兰 杨静 +2 位作者 王丹 吴萍萍 咸亚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探讨家长喂养行为与儿童体重指数(BMI)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新市区7所幼儿园976名儿童,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相关数据。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976... 目的探讨家长喂养行为与儿童体重指数(BMI)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新市区7所幼儿园976名儿童,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相关数据。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976份,收回有效问卷924份(94.7%)。儿童体重不足、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3.1%(29例)、9.2%(85例)、6.7%(62例)。家长喂养行为以监督饮食水平最高,其次为限制饮食,逼迫进食水平最低。其中汉族儿童家长采用限制饮食及逼迫进食的水平高于维吾尔族儿童家长(P<0.01)。家长喂养行为中,限制饮食与汉族及维吾尔族男童BMI均呈正相关(P<0.01);逼迫进食与汉族男童及女童BMI均呈负相关(P<0.01),与维吾尔族男童及女童BMI均呈正相关(P<0.01);监督饮食与维吾尔族和汉族男童及女童BMI均呈负相关(P<0.05)。汉族及维吾尔族男童中超重/肥胖儿童其父母限制饮食得分高于正常体重儿童家长(P<0.05);维吾尔族男童及女童中,超重/肥胖儿童其父母逼迫进食得分高于正常体重儿童其家长(P<0.01);汉族、维吾尔族男童及女童中超重及肥胖儿童其父母监督饮食得分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家长(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家长喂养行为状况总体较好,其中维吾尔族儿童家长喂养行为略优于汉族儿童家长。家长喂养行为与儿童BMI密切相关,其相关性在不同民族及性别间存在差异。高水平的监督饮食及低水平的限制饮食、逼迫进食可能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行为 体重指数 相关性 儿童
下载PDF
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发展模型:一项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现红 申艳 +2 位作者 咸亚静 潘思 周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2期172-179,共8页
目的:研究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的建构路径及其影响要素,为开展干预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和分析资料。结果:建构了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发展... 目的:研究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的建构路径及其影响要素,为开展干预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和分析资料。结果:建构了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发展模型——松树模型(Pine Tree Model,PTM),阐释了护士专业韧性的发展实质是其专业成长的过程,共有4个可以相互转化的发展路径:高水平韧性-事业型、中高水平韧性-职业型、中低水平韧性-工作型和低水平韧性-离职型,以及影响护理专业韧性的5个主题和16个副主题因素。结论:护理专业韧性的发展是一个分层级、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个体特质、专业特质、人际关系、机构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护理专业韧性测评工具的发展提供了概念框架,同时也为医院提升低年资护士专业韧性水平和专业坚守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护理专业韧性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现状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萍 咸亚静 林素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9期3177-3178,共2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情况,为开展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对沙依巴克区及水磨沟区40岁~65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液生化(包括肝功能、...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情况,为开展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对沙依巴克区及水磨沟区40岁~65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液生化(包括肝功能、空腹血糖)检查以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1 000名居民完成调查,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有830人,其中汉族558人,维吾尔族272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54.0%;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分别为64.7%和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40岁~65岁社区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其中维吾尔族高于汉族,女性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患病率 维吾尔族 汉族 社区居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咸亚静 刘漪 +3 位作者 蔡雯 杨静 王丹 林素兰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进一步为该区NAFLD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NAFL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4个...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进一步为该区NAFLD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NAFL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4个社区内中年人群进行NAFLD调查,运用卡方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NAFLD患病率为49.51%。NAFLD组与正常组人群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臀围、颈围、皮下脂肪、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维吾尔族)、BMI、腰围、FPG、ALT、饮酒、打鼾均是罹患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NAFLD患病率偏高,应引起居民关注。BMI、腰围、FPG、ALT、饮酒、打鼾均与NAFLD密切相关,应针对其影响因素,改变饮食结构,纠正其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以更好地预防NAFL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患病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一级学科背景下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林素兰 王燕妮 +2 位作者 咸亚静 徐月珍 刘漪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7期12-13,共2页
目的对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并做出调整建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用频数、构成比、均数及标准差等指标分析。结果 (1)以Bloom教育目标理论为指导,对课程设置进行分析。(2)理论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数进行比较。(3)对... 目的对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并做出调整建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用频数、构成比、均数及标准差等指标分析。结果 (1)以Bloom教育目标理论为指导,对课程设置进行分析。(2)理论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数进行比较。(3)对公共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具体课程重要性进行调查。结论护理本科教育中,应采用全方位教学理念,注重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知识培养,理论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数安排得当,形成一套实用可行的教学模式,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课程设置 教育
下载PDF
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素兰 刘漪 +2 位作者 咸亚静 热比古丽.热合曼 张向阳 《新疆医学》 2015年第8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分析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NAFLD提供依据。方法查在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并首次确诊的NAFLD患者100例,采用医院统一使用的健康体检表,将所得数据行构成比、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 目的分析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NAFLD提供依据。方法查在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并首次确诊的NAFLD患者100例,采用医院统一使用的健康体检表,将所得数据行构成比、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分析年龄、性别、族别、职业、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形式、既往史、饮食习惯和生活行为方式等与NAFLD的相关性。结论 NAFLD危险因素不仅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族别、职业、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以及工作压力、饮食习惯和生活行为方式亦影响NAFLD发生、发展和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关危险因素 分析与对策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近视小学生社交焦虑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丹 杨静 +2 位作者 咸亚静 吴萍萍 林素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四至六年级近视学生社交焦虑的发生情况,分析近视小学生社交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小学中552名四至六年级近视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儿童社交焦虑量...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四至六年级近视学生社交焦虑的发生情况,分析近视小学生社交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小学中552名四至六年级近视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尊量表调查学生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社交焦虑、自尊现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近视学生社交焦虑的危险因素。结果 552名儿童中,社交焦虑检出为31.3%(17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年级学生、女生以及专制型家庭环境、高度近视、低自尊或戴镜时间>2年的近视学生更易发生社交焦虑(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四至六年级近视学生社交焦虑问题较为突出,其社交焦虑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近视程度、戴镜时间、父母教育方式及自尊水平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社交焦虑 危险因素 小学生
下载PDF
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课堂教学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鑫鑫 赵越 +3 位作者 蔡雯 咸亚静 张玉凤 颜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6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索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课堂教学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2018级学生随机选取两个班为观察组(n=111),两个班为对照组(n=110).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课堂教学设... 目的 探索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课堂教学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高校护理学专业本科2018级学生随机选取两个班为观察组(n=111),两个班为对照组(n=110).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课堂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采用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BOPPPS模式的雨课堂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学生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BOPPPS模式 健康评估
下载PDF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本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越 刘鑫鑫 +3 位作者 徐月贞 赵艳杰 咸亚静 苏建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20期55-57,共3页
通过构建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本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护理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学生满意度 护理学
下载PDF
新疆高校大学生应对火灾急救知识的认知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苗 咸亚静 陈凤辉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第19期149-153,共5页
本研究旨在调查高校大学生对火灾急救知识的认知,以了解大学生对火灾突发灾难的自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本研究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疆4所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共798人,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本研究对于火灾灾难急救知识... 本研究旨在调查高校大学生对火灾急救知识的认知,以了解大学生对火灾突发灾难的自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本研究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疆4所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共798人,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本研究对于火灾灾难急救知识作14个项目调查,发现医学类大学生答题正确率>60%的项目有8项,而非医学类大学生有3项。本研究反映对于火灾突发灾难急救知识,医学类大学生以及非医学类大学生对火灾突发灾难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不容乐观,特别是非医学类大学生,活在突发灾难急救知识相当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火灾 急救 安全
下载PDF
护士职业韧性测评工具的系统分析
15
作者 咸亚静 李云帆 +3 位作者 彭文雯 颜萍 林素兰 李现红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7期973-978,共6页
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用于测量护士群体职业韧性的测评工具,并对其进行评价,为发展文化和人群特异性的护士职业韧性测评工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学框架,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 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用于测量护士群体职业韧性的测评工具,并对其进行评价,为发展文化和人群特异性的护士职业韧性测评工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学框架,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4月7日发表的中英文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测评护士职业韧性的相关文献,根据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追溯文献中使用的测评工具原始研究,对测评工具的特征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国内12篇,国外5篇),其中3篇是发展护士职业韧性测评工具的研究。所有研究共涉及10种测评工具,仅有1个测评工具是专门针对护士群体开发的(国内1篇),有2个测评工具开发是关于医务人员(包含护士群体,国外2篇),其他均为通用性职业韧性测评工具。测评工具条目涉及11~32个,维度涉及3~7个,存在较大差异性。结论现有针对护士群体特异性的职业韧性测评工具较为匮乏,今后可结合我国国情及医疗背景,制定适宜于我国文化特征的护士职业韧性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职业韧性 测评工具 系统分析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16
作者 林素兰 王丹 +2 位作者 咸亚静 杨静 吴萍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0-674,共5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四至六年级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为今后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民汉合校小学中919名四至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和儿...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四至六年级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为今后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民汉合校小学中919名四至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和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定其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结果 919名四至六年级学生中,社交焦虑检出率为28.5%(262例);四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五、六年级学生(P<0.05);女生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分及社交焦虑总分均高于男生(P<0.05);维吾尔族学生的社交焦虑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P<0.05)。四至六年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1.2%(103例);四年级学生低自尊、低效感、人际问题因子分及抑郁总分均低于五、六年级学生(P<0.05);维吾尔族学生快感缺乏、负性情绪因子分及抑郁总分均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或不同民族的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有差异,其中五、六年级学生、女生、维吾尔族学生的问题相对突出,需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抑郁 小学生
原文传递
心脏代谢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咸亚静 王仁媛 +3 位作者 李玉凤 林栋羚 胡宁宁 林素兰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2465-2470,2476,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代谢指数(CMI)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为早期筛查和防治NAFL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参加健康检查的体检者536例,根据B型超声相关参数分为NAFLD... 目的探讨心脏代谢指数(CMI)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为早期筛查和防治NAFL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参加健康检查的体检者536例,根据B型超声相关参数分为NAFLD组(n=272)和非NAFLD组(n=264),其中NAFLD组依据超声诊断NAFLD分级标准进一步分为轻度(n=137)、中度(n=94)和重度(n=41)3个亚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以及空腹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临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比较NAFLD组与非NAFLD组的CMI,并分析CMI与NAFL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将研究对象以性别分层后,在男、女性人群中,NAFLD组CMI均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重度NAFLD组CMI高于轻度NAFLD组,女性中度NAFLD组和重度NAFLD组CMI均高于轻度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男性和女性CMI与NAFLD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222,P=0.004;r=0.445,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经常运动、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CMI与男、女性NAFLD严重程度独立相关,且女性轻度NAFLD组和中-重度NAFLD组CMI的OR值均高于男性,分别为3.880(95%CI:1.282~11.740)和15.078(95%CI:4.390~51.78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MI预测女性轻度和中-重度N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男性,分别为0.806(95%CI:0.749~0.856)和0.912(95%CI:0.865~0.947)。结论CMI与NAFL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对女性人群NAFLD严重程度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心脏代谢指数 血脂 腹型肥胖 数据相关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人体肥胖测量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仁媛 咸亚静 +4 位作者 蔡雯 林栋羚 李玉凤 胡宁宁 林素兰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91-59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人体肥胖测量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2年1至4月接受健康检查的553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部B超影像学参数,分为NAFLD组(321例)与非NAFLD组(232例)。所有研究对象完... 目的探讨不同人体肥胖测量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2年1至4月接受健康检查的553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部B超影像学参数,分为NAFLD组(321例)与非NAFLD组(232例)。所有研究对象完成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肝脏超声检查、血清生化指标检测以及体格测量。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分析人体肥胖测量指标[颈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重指数(BMI)、腰臀比、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身体圆度指数(BRI)以及身体形态指数(ABSI)]与NAFLD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单一人体肥胖测量指标及联合指标对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将研究对象以性别进行分层,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BMI、颈围、TSF、腰臀比、LAP、VAI、BRI四分位水平与NAFLD均具有相关性(均P<0.05);进一步校正混杂因素后,相较于Q1组,上述指标的Q4组仍具有更高的OR值(均P<0.05)。对于男性和女性,LAP预测NAFLD的AUC值均最大,为0.836(0.788~0.876)、0.885(0.839~0.92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1.93、33.27,其与BRI、BMI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BSI的AUC<0.7,即0.584(0.525~0.641)和0.679(0.618~0.735),其对NAFLD预测效能不佳。在两两联合指标中,男性以TSF+LAP的AUC最大,为0.864(0.819~0.901),与BRI[AUC=0.818(0.769~0.860)]、BMI[AUC=0.816(0.767~0.858)]比较,均P<0.05,但与LAP[AUC=0.836(0.788~0.876)]比较,P>0.05;女性以VAI+LAP的AUC最大,即0.894(0.849~0.928),与BMI[AUC=0.849(0.799~0.890)]比较,P<0.05,但与LAP[AUC=0.885(0.839~0.921)]和BRI[AUC=0.870(0.822~0.908)]比较,均P>0.05。结论BMI、颈围、TSF、腰臀比、LAP、VAI和BRI对NAFLD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 预测
原文传递
家庭因素对学龄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静 王丹 +2 位作者 吴萍萍 咸亚静 林素兰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预防学龄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7所幼儿园1 070名3~6岁儿童,应用儿童家庭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筛查...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预防学龄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7所幼儿园1 070名3~6岁儿童,应用儿童家庭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筛查评估问卷及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检出率为32.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与儿童年龄(β=-0.32,95%CI=0.62~0.86)、性别(β=-0.33,95%CI=0.53~0.97)、母亲文化程度(β=0.94,95%CI=1.79~3.68)、家庭类型(β=0.64,95%CI=1.41~2.52)及家庭养育环境中社会适应/自理、环境气氛维度得分(β=-0.07,95%CI=0.90~0.97;β=-0.21,95%CI=0.76~0.87)均呈负性相关。学龄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受儿童年龄、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家庭养育环境中社会适应/自理及环境氛围维度的影响。结论儿童进食习惯的培养应更关注年龄较小的儿童及男童,加大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母亲及主干家庭中儿童照顾者关于儿童饮食行为培养方面的健康教育;积极改善家庭养育环境,以防止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饮食习惯 危险行为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市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与饮食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静 王丹 +2 位作者 吴萍萍 咸亚静 林素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3~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现状,分析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与饮食行为问题的关系,为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7所幼儿园1 070名3~6岁儿...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3~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现状,分析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与饮食行为问题的关系,为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7所幼儿园1 070名3~6岁儿童,采用《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筛查评估问卷》(IMFeD)及《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调查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家庭养育环境。结果乌鲁木齐市3~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5.89%;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与无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在家庭养育环境各维度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预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及家庭养育环境总分均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506,-7.395,-9.393,-9.348,-9.773,-12.618,-13.633,P<0.000 1);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养育环境中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预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及环境气氛为3~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3~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密切相关,应积极改善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以预防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岁儿童 家庭养育环境 饮食行为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