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的建构路径及其影响要素,为开展干预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和分析资料。结果:建构了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发展...目的:研究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的建构路径及其影响要素,为开展干预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和分析资料。结果:建构了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发展模型——松树模型(Pine Tree Model,PTM),阐释了护士专业韧性的发展实质是其专业成长的过程,共有4个可以相互转化的发展路径:高水平韧性-事业型、中高水平韧性-职业型、中低水平韧性-工作型和低水平韧性-离职型,以及影响护理专业韧性的5个主题和16个副主题因素。结论:护理专业韧性的发展是一个分层级、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个体特质、专业特质、人际关系、机构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护理专业韧性测评工具的发展提供了概念框架,同时也为医院提升低年资护士专业韧性水平和专业坚守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用于测量护士群体职业韧性的测评工具,并对其进行评价,为发展文化和人群特异性的护士职业韧性测评工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学框架,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用于测量护士群体职业韧性的测评工具,并对其进行评价,为发展文化和人群特异性的护士职业韧性测评工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学框架,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4月7日发表的中英文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测评护士职业韧性的相关文献,根据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追溯文献中使用的测评工具原始研究,对测评工具的特征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国内12篇,国外5篇),其中3篇是发展护士职业韧性测评工具的研究。所有研究共涉及10种测评工具,仅有1个测评工具是专门针对护士群体开发的(国内1篇),有2个测评工具开发是关于医务人员(包含护士群体,国外2篇),其他均为通用性职业韧性测评工具。测评工具条目涉及11~32个,维度涉及3~7个,存在较大差异性。结论现有针对护士群体特异性的职业韧性测评工具较为匮乏,今后可结合我国国情及医疗背景,制定适宜于我国文化特征的护士职业韧性测评工具。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的建构路径及其影响要素,为开展干预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和分析资料。结果:建构了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发展模型——松树模型(Pine Tree Model,PTM),阐释了护士专业韧性的发展实质是其专业成长的过程,共有4个可以相互转化的发展路径:高水平韧性-事业型、中高水平韧性-职业型、中低水平韧性-工作型和低水平韧性-离职型,以及影响护理专业韧性的5个主题和16个副主题因素。结论:护理专业韧性的发展是一个分层级、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个体特质、专业特质、人际关系、机构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护理专业韧性测评工具的发展提供了概念框架,同时也为医院提升低年资护士专业韧性水平和专业坚守度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