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阳祛湿法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分析
1
作者 金津津 杨伊萍 +1 位作者 刘艳芬 唐义爽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通阳祛湿法防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PCI术后阳虚湿阻证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通阳祛湿法防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PCI术后阳虚湿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西药联合薏苡附子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绞痛严重程度、血细胞参数、炎症因子和ISR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ISR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066,P=0.024)。结论通阳祛湿法可有效降低ISR的发生率,在ISR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阳祛湿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炎症因子 血细胞参数
下载PDF
清下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PCT、IL-6、IL-10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婧 周秉舵 +6 位作者 汤瑾 何聪 唐义爽 王晓素 潘旭娣 刘霞 季晶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清下化瘀方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PCT、IL-6、IL-10的影响,明确其抗炎效果。方法将60例MSAP或SAP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两组均治疗7天后,通过内毒素... 目的观察清下化瘀方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PCT、IL-6、IL-10的影响,明确其抗炎效果。方法将60例MSAP或SAP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两组均治疗7天后,通过内毒素、PCT、细胞因子(如IL-6、IL-10)等检测指标,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显著降低AP患者肠源性内毒素水平、降钙素原水平、IL-6水平(P<0.01),两组对IL-10水平影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清下化瘀方鼻饲减轻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SIRS,降低MOD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清下化瘀方 内毒素 降钙素原 炎症介质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月 孔婧 +7 位作者 李英 刘晓文 李亚鼎 许高凡 刘宇洋 唐义爽 孟杨杨 周秉舵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3期103-109,共7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具有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其中,急性肺损伤(ALI)是其最先出现的并发症,且是早期高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效果一般,因而亟需寻求更为有...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具有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其中,急性肺损伤(ALI)是其最先出现的并发症,且是早期高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效果一般,因而亟需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SAP并发ALI中有其独特的治法,并且其疗效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已得到初步认定,本文通过搜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近10年的相关文献,对SAP并发ALI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中医药 治法
下载PDF
清下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预后评分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孔婧 王晓素 +7 位作者 杜奕奇 周秉舵 方盛泉 熊光苏 李英 唐义爽 程传奇 何聪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9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清下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预后评分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6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 目的观察清下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预后评分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6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治疗7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急性胃肠道损伤(AGI)分级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II(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过程中,治疗组、对照组各脱落3例,最终完成试验者60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AGI分级评分逐步降低(P<0.05);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组间比较,治疗组AGI分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组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MCTSI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MCT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相比,加用清下化瘀方治疗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可更好地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 清下化瘀方 急性胃肠道损伤 胃畅道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脾虚血瘀——酒精性肝损伤的基本病机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瑜 唐义爽 +1 位作者 毛羽丰 胡义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488-1492,共5页
酒精性肝病严重危害国民的健康。现代医学认为肠黏膜屏障损伤和细菌移位是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病理环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肠-肝轴"理论和"二次打击"学说。本文基于历代医家论点的文献检索和现代研究结果,提出"... 酒精性肝病严重危害国民的健康。现代医学认为肠黏膜屏障损伤和细菌移位是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病理环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肠-肝轴"理论和"二次打击"学说。本文基于历代医家论点的文献检索和现代研究结果,提出"脾虚血瘀"是酒精性肝损伤的基本病机,"肠道是中药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靶位"及"从脾论治"的理论假说。并结合研究团队近年来对经验复方健脾活血方的研究进展,说明具有健脾活血、清浊利湿功效的健脾活血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药理机制表现为修复小肠黏膜的机械屏障损伤,改善菌群结构,减少内毒素释放,进而减轻对肝脏的"二次打击"。该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体现了酒精性肝损伤"脾虚血瘀"的病机特点以及"从脾论治"的治疗法则,对传统理论进行了现代诠释,为中医药防治该病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损伤 中医病机 脾虚血瘀 从脾论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影响舌苔形成的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唐义爽 毛羽丰 +1 位作者 赵瑜 胡义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985-1988,共4页
舌象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舌苔是舌象重要组成部分。舌苔形成和变化的生理病理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舌苔形成过程中除了凋亡相关的基因,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同样发挥着重要的... 舌象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舌苔是舌象重要组成部分。舌苔形成和变化的生理病理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舌苔形成过程中除了凋亡相关的基因,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EGF影响舌苔形成的机制角度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苔 表皮生长因子 机制
下载PDF
基于四气五味理论探析通法在胃脘痛证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聪 唐义爽 +1 位作者 王晓素 周秉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6-58,共3页
乾坤之道在于开阖,阴阳之理在于消长,脾胃之用在于升降,脾升胃降,升降相因,纳运相成,燥湿相济,气机得以周流顺畅,通调不息,所以胃脘无痛矣,故胃脘痛之治,贵在于"通",所求为"平"。"通"字立法,实蕴多义,以... 乾坤之道在于开阖,阴阳之理在于消长,脾胃之用在于升降,脾升胃降,升降相因,纳运相成,燥湿相济,气机得以周流顺畅,通调不息,所以胃脘无痛矣,故胃脘痛之治,贵在于"通",所求为"平"。"通"字立法,实蕴多义,以理气和胃为本,亦需究其是寒是热、为虚为实、在气在血、属内属外之分,临证应灵活执法,据因辨治,明晰主次缓急,择选温散、消食、疏调、清化、通络、泄热、温阳、养阴之治。明辨药性之基,合理配伍,兼及标本,以达脾胃机枢调畅、虚实调允、阴阳调秘、气血调和、寒热调平之"安和貌"。药之本性,皆以气味为主,亦有气味偏性之别,升降在气,补泻在味,气味生成变化之秘,在于通调人体脏腑精气之虚实、阴阳之圆融、气机之周流,实亦为"通"之理性也。故文章基于药性之四气五味与"通法"之理以探微胃脘痛之证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五味 通法 胃脘痛 证治
下载PDF
祛湿化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何聪 孔婧 +2 位作者 王慧超 唐义爽 王晓素 《陕西中医》 2020年第12期1843-1845,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医学主要以调整不良生活方式、调治代谢综合征、保肝降酶和防治并发症等治疗为主,目前尚未研制出理想的有效药物。中医药疗法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系统性个体化综合调节人体脏腑阴阳平衡,...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医学主要以调整不良生活方式、调治代谢综合征、保肝降酶和防治并发症等治疗为主,目前尚未研制出理想的有效药物。中医药疗法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系统性个体化综合调节人体脏腑阴阳平衡,实现“人身安和”以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目的。中医学理论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与痰、湿、瘀、热等病理因素关系密切,痰瘀互结为其基本病机,湿热蕴结证为其常见证型。以祛湿化瘀为根本治疗大法的组方配伍,结合名医名家经典用药特色与经验,灵活变通,据证施治,实为贴合病机,执简驭繁之法,对于非酒性脂肪肝的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肝脏脂质沉积、恢复血脂和肝功能水平、改善肝脏影像学形态、延缓疾病发展进程,并分析其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纠正肠道菌群失衡、调控基因表达、调节代谢组学、保护肠黏膜屏障等发挥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祛湿化瘀 中医药疗法 病因病机
下载PDF
清化和中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何聪 王慧超 +6 位作者 周秉舵 唐义爽 王晓素 李亚鼎 刘晓文 范乙林 朱生樑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56-58,62,共4页
目的观察清化和中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予清化和中方加减,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两组均连续服药28 d,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中... 目的观察清化和中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予清化和中方加减,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两组均连续服药28 d,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疗效、病理疗效等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3.17%(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脾胃湿热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化和中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清化和中方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微便秘证治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聪 王晓素 +4 位作者 汤瑾 唐义爽 孔婧 朱生樑 周秉舵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9期216-219,共4页
《四圣心源》宗往圣之绝学,究天人之奥秘,释顺逆之机要。其“一气周流”之道,首在中气,中气升降,清浊复位,四象顺承,旋转合宜,则肠腑下行有纪,隧窍通利,故此理实乃便秘之准绳也。
关键词 一气周流 便秘 黄元御 《四圣心源》 证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何聪 王慧超 +2 位作者 孔婧 唐义爽 王晓素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期35-38,共4页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西医尚不能有效控制其疾病的进展。中医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在临床疗效、缓解症状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名家名方及中医内外治法结合等方面对中医药诊治肝...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西医尚不能有效控制其疾病的进展。中医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在临床疗效、缓解症状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名家名方及中医内外治法结合等方面对中医药诊治肝硬化腹水进行综述。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已不断深入,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鼓胀的认识,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贴合临床实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鼓胀 中医 辨证论治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重症胰腺炎脑损伤“脑病治肠”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婧 何聪 +3 位作者 汤瑾 周秉舵 唐义爽 王晓素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339-1342,共4页
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PE)是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临床运用通腑泻下法进行“脑病治肠”的疗效确切,但其现代医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肠道菌群与PE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是脑-肠轴的... 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PE)是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临床运用通腑泻下法进行“脑病治肠”的疗效确切,但其现代医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肠道菌群与PE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是脑-肠轴的核心通路,可通过迷走神经直接影响脑功能。通腑泻下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PE脑损伤。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从脑-肠轴调控机制的关键环节入手,全面分析肠道菌群构成、功能丰度及优势菌群,观察到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的活化程度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因子的释放,最终改变PE脑损伤。本文阐述大承气汤通过肠道菌群调节CAP抗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分子机制,以期为中医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PE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脑病治肠”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脑损伤 大承气汤 肠道菌群 胆碱能抗炎通路
原文传递
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及肠淋巴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唐义爽 周秉舵 +6 位作者 孔婧 刘晓文 王晓素 何聪 王慧超 方盛泉 朱生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肠淋巴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善宁组和大承气汤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逆胆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肠淋巴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善宁组和大承气汤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逆胆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SAP模型,并相应给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善宁)及大承气汤治疗后取材。观察大鼠胰腺和末端回肠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淋巴组织中TNF-α、IL-6、ICAM1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和回肠病理损伤明显(P<0.01);血清D-乳酸、DAO、TNF-α、IL-6、ICAM1含量显著增高(P<0.01),肠淋巴组织中TNF-α、IL-6、ICAM1 mRNA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大鼠胰腺和回肠病理损伤均明显减轻(P<0.05,P<0.01);血清D-乳酸、DAO、TNF-α、IL-6和ICAM1表达降低(P<0.01),肠淋巴组织中TNF-α、IL-6、ICAM1 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大承气汤能有效减轻SAP大鼠胰腺和肠屏障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经肠淋巴途径的移位,抑制系统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屏障 肠淋巴组织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义爽 孔婧 +3 位作者 周秉舵 熊光苏 李富龙 王晓素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980-984,共5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危重症,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但尚无特效疗法,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因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危重症,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但尚无特效疗法,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因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存在肠道微生物失调,而由胰腺炎引起的菌群失调和菌群移位导致的肠源性感染是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肠道微生物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进展中的作用,对于进一步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机制,探索新的微生物共生协调策略,获得人类健康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道菌群 细菌感染 多器官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苔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证型定性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义爽 赵瑜 +7 位作者 徐琳 海亚美 沈晓萍 田华捷 刘倩 彭景华 冯琴 胡义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64-2866,共3页
目的:探讨苔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常见证型肝胆湿热证的定性价值。方法:将756例CHB患者分别经3位专家判别证候分为肝胆湿热证组(429例)和非肝胆湿热证组(327例),运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筛选出对CHB肝胆湿热证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症... 目的:探讨苔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常见证型肝胆湿热证的定性价值。方法:将756例CHB患者分别经3位专家判别证候分为肝胆湿热证组(429例)和非肝胆湿热证组(327例),运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筛选出对CHB肝胆湿热证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症状,绘制ROC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比较各症状对证型的定性价值。结果:苔黄、苔腻、苔厚、口臭4个症状的偏回归系数B分别为2.962、0.798、0.789、1.694,OR值分别为19.33、2.221、2.202、5.44,与CHB肝胆湿热证呈密切正相关。四者的AUC分别为0.839、0.688、0.644、0.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敏度分别为88.3%、64.8%、40.6%、45.0%,特异度分别为79.6%、72.8%、88.2%、82.1%。结论:苔黄对CHB肝胆湿热证具有较高的定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黄 慢性乙型肝炎 肝胆湿热证 定性价值
原文传递
“肺肠相关”的中医内涵与现代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晓文 吴月 +6 位作者 周秉舵 刘宇洋 李亚鼎 许高凡 孔婧 唐义爽 何聪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19-2221,共3页
“肺肠相关”理论最早源自《灵枢·本输》之“肺合大肠”,后经各家学者在临床实践中日益完善,理论内涵日臻成熟。该文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学习,追溯“肺肠相关”的中医理论渊源,探讨相关现代机理研究,以期深... “肺肠相关”理论最早源自《灵枢·本输》之“肺合大肠”,后经各家学者在临床实践中日益完善,理论内涵日臻成熟。该文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学习,追溯“肺肠相关”的中医理论渊源,探讨相关现代机理研究,以期深刻体会其理论内涵,客观揭示“肺肠相关”的科学本质,为临床上肺肠相关性疾病如COVID-19的诊疗开拓思路,进而推动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理解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相关 肺-肠轴 中医内涵 现代机理 COVID-19
原文传递
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毛羽丰 唐义爽 +3 位作者 倪明珠 刘巧红 胡义扬 赵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1-623,共3页
湿热致病由来已久,在许多疾病中湿热证都占有很大比重。中医对于湿热证的辨证依赖于望、闻、问、切四诊信息及专家的经验,难以量化,大大制约了中医药的现代化。文章从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两个方面总结了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 湿热致病由来已久,在许多疾病中湿热证都占有很大比重。中医对于湿热证的辨证依赖于望、闻、问、切四诊信息及专家的经验,难以量化,大大制约了中医药的现代化。文章从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两个方面总结了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识别和防治提供更客观直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物质基础 系统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